當孩子說「媽媽,我害怕!」時,怎麼辦?|不是所有「害怕」都是因為內向
幾乎每個孩子都有自己害怕的事物,有的孩子怕黑、不敢一個人睡,有的孩子怕狗、不敢接觸寵物,有的孩子怕考試、每天上學都惶恐不安……
害怕就像一個伏著著的可怕的怪獸,不知道什麼時候會突然出現。
對待「害怕」的孩子,很多家長都將原因歸結於孩子膽子小、性格內向,甚至認為孩子沒出息,沒用等等。
也正是我們的家長給孩子貼上了「膽小鬼」的標籤,讓他們原本害怕的情緒更加嚴重。因此,我們必須要先了解孩子「害怕」的原因有哪些?
恐懼產生的原因?
01
恐懼源於「未知」
當一個人處於自認為安全的環境中,是不會害怕的,而當面臨未知的環境或事物時,就會害怕。比如遇到黑夜、或者爸爸媽媽不在身邊時,孩子自己無法保護自己,就會感到害怕。
6個月的孩子,會害怕突然的聲音、噪音,害怕身體突然失去支撐,主要是害怕被突然嚇到的感覺;1歲的孩子,會害怕陌生人,害怕聽浴缸排水的聲音,這會給他們帶來一種抽離感;2歲的孩子,會開始害怕身體受傷、生病,對於身體健康有了一定的了解;2到5歲的孩子,開始想像一些可怕的怪獸、壞人,並且害怕自己的假想對象。
02
恐懼源於「提示」
可能很多家長都有這樣的發現,原本孩子並沒有害對某些事物產生害怕的情緒,可當我們開始提示」這是危險的」,孩子立即感到害怕。
也就是說通過家長、老師、同學、朋友、甚至是生活環境的影響,使得孩子懼怕某些事情。
例如,孩子原來對上學沒有概念,可是家長如果老是說,等你上學了就把你關起來了。這就會讓孩子對「上學」產生恐懼。
03
恐懼源於「想像」
2歲後的孩子慢慢會出現現實和想像不分,她會假象出很多東西,生活中的任何東西似乎都是「擬人」的。
正是由於孩子的想像,他們會假象出很多電視、電影、書本等出現過的可怕形象,以為它們會出現在現實生活中。
了解孩子恐懼感的來源後,我們來說如何消除孩子的恐懼心理?
1
不要責怪孩子
當孩子說害怕時,家長們不應該責怪孩子。更不要譏諷孩子為膽小鬼,以此來刺激孩子。
不是每個孩子天生就是勇敢的人,我們應當分析孩子害怕的原因,對症解決問題。
2
直面恐懼
直面恐懼是幫助孩子面對恐懼,是最直接,也是最有效的一種方法。
也就是說,孩子怕什麼,就慢慢陪他面對這個東西,而不是避免讓孩子接觸它。如果你的孩子怕狗,就不讓他摸狗;孩子怕水,就不去游泳池;哪天孩子怕陌生人,也不讓他出門嗎?只有面對恐懼,才能真正擺脫恐懼。
3
循序漸進的引導
成為一個勇敢的孩子,其實並不是那麼容易的。更需要家長耐心的引導孩子循序漸進的,從孩子恐懼程度最低的事情做起。
比如孩子不敢和陌生人打招呼。家長可以先讓孩子向他們所熟悉的叔叔阿姨打招呼,再向不熟悉的家長的朋友打招呼,最後可以向孩子完全陌生的叔叔阿姨或小朋友打招呼。
如果孩子不敢碰小動物,家長可以嘗試讓孩子在小動物身邊呆久一點,先從10秒鐘開始,再到一分鐘,再到10-20分鐘。隨著時間變久,孩子進入情境就不容易焦慮。
4
運用繪本故事引導孩子
不要小看故事的力量。家長們可以和孩子一起閱讀一些相關類型的繪本,看看故事的主人公是如何從一個什麼都害怕的孩子成長成一個勇敢的孩子。
繪本推薦
《親親小浣熊——我不是膽小鬼》
浣熊媽媽和小浣熊講了一個關於小知更鳥害怕而當眾上飛行課的故事。
她告訴奇奇,勇敢不是不害怕,而是在恐懼面前毫不退縮。
她還教奇奇一個克服恐懼的方法:感覺——說——做。
感覺害怕時,就對自己說:「我能行,然後大膽去做。當然啦,媽媽印在手心的」好運吻「也能幫助克服恐懼哦!
更多繪本,請關注微信公眾號:滿熊閱讀館(或滿熊閱讀)。
滿熊閱讀|專註0~6歲兒童繪本租賃
讓我們一起陪伴孩子成長!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