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伯特 · 布魯斯汀:寫給青年演員們(二)
「沒有人比演員更能準確地反映一個特定的時代。演員就像一面鏡子,每個現代人都能在他們身上看到自己的反射。」
話劇《喬治·迪倫的墓志銘》(Epitaph for George Dillon)中有一段情節。劇中男主角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在英國皇家空軍服役,當被問到自己的職業時,他回答說: 「演員。」
「當我說出這個字眼時,周圍的炮聲和機關槍聲音此起彼落,這個代表我使命的名稱,我存在的唯一理由——聽起來如此微不足道,如此遠離現實,我所能感受到的只有羞愧。」
這種羞愧感也許來自於對自己身處行業的猶豫不定。這可能是為什麼,一些奧斯卡金像獎得主發表獲獎感言時更願意談論社會和政治,而不願意感謝學院對他們表演藝術的肯定。「如此微不足道」「如此遠離現實」「表演是一門瑣碎無用的藝術」「表演與現實世界是脫節的」……很多哪怕業已成名的演員在內心也這麼認為。
對一個演員而言,可以選擇藝術的成就和精神的滿足,也完全可以選擇知名度或是物質的追求。即便是選擇後者時,似乎也沒什麼好苛責。倘若放棄薪酬豐厚的機會,身邊的每一個人——父母、同伴、朋友、還有經紀人,可能都會認為這個演員是個傻瓜。
然而一旦一位演員把演戲看成是一門「生意」,那麼他就會不可避免地更追求物質的回報,而非藝術的成就感,也許就永遠無法發現演員這個行業對靈魂、人類的意義。
沒有人比演員更能恰如其分反映關於人類靈魂「內在引導」和「他者引導」之間的分歧,沒有人比他們更能代表人類多角度選擇的現象。沒有人比演員更能準確地反映一個特定的時代。從演員身上,人們可以見證到人類所能做的最特別事情——無論是英雄的還是邪惡的。
這些品質經常通過他們所扮演的各種角色體現出來,包括美狄亞、李爾王、伊阿古、麥克白、哈姆雷特、科里奧蘭納斯…….他們謀殺並創新,婚嫁並生育,征服並受難,衰落並垮台,興起並超越。演員憑藉自身在舞台上的表演,將種種人類特質呈現在觀眾面前。
演員登上舞台表演的勇氣也是這些人類中的一種卓越的品質。演員的世俗生活往往充滿了現實的考驗:長時間乘坐公共汽車、火車或飛機、無聊的中途短暫停留、牆皮斑駁的更衣室、還有雜亂不堪的化妝間……契訶夫筆下的妮娜在《海鷗》中談到了上述種種考驗。
更多的考驗來源於內心。很多演員曾憂慮,自己可能迷失在角色間。這也正是義大利戲劇家路伊吉 ·皮蘭德婁(Luigi Pirandello)的作品《尋找自我》里女主角所面臨的境地。
▲ 戲劇家路伊吉 ·皮蘭德婁
她痛苦地意識到,她僅僅在扮演某個劇中人時才體驗到自我的存在。她同周圍的人無法建立起真實的關係,她只能重新回到舞台去,與劇中人合二為一。她在檢視自己捉摸不定的個性時,才終於發現,原來自己的本性並不屬於自己,而來自於不同人物性格的組合。她在觀眾面前所喬裝的角色,構建了她真正的自我身份。
演員不僅是自己行動的總體,而且也是他們所扮演角色的總體。他必須具備忍受內心深處因角色而帶來的折磨的天賦,而且有時還會不可避免地經受自己精神上的痛苦。
《海鷗》中妮娜在提到演員時特別使用了「行業」這個字眼,而不是「職業」或「工作」。她有何用意?她可能只是單純意識到,成為演員等於不再僅僅只是自己。而在皮蘭德婁《尋找自我》的最後,女演員終於明白了:「一個人必須創造自己,只有這個才是真實的,創造!只有這樣才能發現自己。」
山下學堂職業演員表演進階班想要實踐的,不僅是陪伴演員終身學習的一小步,也是演員創造自己、發現自己的過程。
山下學堂職業演員表演進階班為協助演員解決在工作中所遇到的困難而設置。第二期職業演員表演進階班邀請來自俄羅斯聯邦國立舞台藝術學院、耶魯大學戲劇學院、義大利羅馬國家電影學院(電影實驗中心)等國際一流專業表演院校的資深老師。他們代表了不同表演訓練模式,將以不同的理念幫助學員發覺表演中的問題和困惑,繼而共同探索出具有針對性的解決方案。
在36個學習日、300小時的學習里,山下學堂幫助所有學員打開肢體和心靈,期望以高強度的訓練塑造下意識的創作能力。
在課程設置上,山下學堂職業演員表演進階班不僅注重潛力的開發、表演技能技巧的優化、有的放矢地解決問題,更關注演員心理空間的建設、身心靈的開拓,以及跨藝術領域創作方法的激發。
美學感知課程將邀請美學藝術家、各領域資深從業者以講座的形式為學員拓展美學視野,帶來囊括畫面美學、電影美學、音樂美學、文字美學、表演藝術美學在內的美學講座。在第二期職業演員表演進階班授課期間,著名導演田壯壯還將在山下劇場舉行大師分享課。
希望每一位渴望保持創造力的演員,都將在山下尋找到自我再創造的可能。
參考資料:
摘選自中信出版社《舞台上的智慧》,作者羅伯特·布魯斯汀,經出版社授權轉載。
部分圖片來源:網路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