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種常見的腳氣,你屬於哪一種?!分享治療腳氣的乾貨知識......
寫這篇文章,純粹是為了盡自己的一份力量來幫助那些受腳氣病症折磨的人群。有什麼想法和建議希望大家可以共同交流探討。
其實我本身沒得過腳氣,我父親的腳氣特別嚴重!注意,是特別嚴重!一開始一直用達克寧腳氣膏,那時候也不懂什麼葯好用,就一直藥房推薦什麼就直接買回家糊弄著用,反反覆復這麼多年過去了也沒治好。因為本人也才26歲,老爸得腳氣多少年我都記不清了,就記得從小我老爸就腳臭,下班回家一進門,我媽我倆直接窗戶門四通八達大敞風,否則家裡根本就待不了人。後來問了一個老中醫才知道,我爸屬於混合型腳氣,查了醫書才明白,原來腳氣分成4種類型,不同類型的腳氣所對應的病症也不盡相同。首先我先跟大家分享這四種腳氣常見的癥狀特徵,先來幫助有同樣癥狀的朋友確定自己究竟患的是何種腳氣。
第一種類型:糜爛型腳氣
病灶主要在腳趾丫間,表現為局部表皮角質層浸軟發白。由於走動時不斷摩擦表皮脫落,露出鮮紅色糜爛面;嚴重者趾縫間、趾腹與足底交界處皮膚均可累及,瘙癢劇烈,多發於第3、4、5趾縫間。糜爛流水,奇癢無比,嚴重者露出嫩肉,甚至會引起淋巴感染而腿腫(勸誡有這種癥狀的朋友一定要儘早治療, 否則會誘發一些嚴重的細菌感染,比如腳趾縫發白糜爛伴有瘙癢的浸漬糜爛型腳氣,處理不當則可以導致腳背明顯的紅腫熱痛,嚴重的可以出現淋巴管炎和大腿根淋巴結的腫大、全身發熱等,走路都比較困難),常見於多汗者。糜爛型腳氣占腳氣患者的80%以上。
第二種類型:水泡型腳氣
病灶多在腳掌緣部,水泡鼓起,奇癢無比。多發生在夏季,表現為趾間、足緣、足底出現米粒大小,深在性水皰,疏散或成群分布,皰壁較厚,內容清澈,不易破裂,刺穿流出水後即脫皮,相互融合形成多房性水皰,撕去皰壁,可見蜂窩狀基底及鮮紅色糜爛面,劇烈瘙癢。嚴重者也會引起局部潰爛和淋巴感染。
第三種類型:鱗屑角化型腳氣
病灶多於腳掌緣和腳底部,乾燥、嚴重脫皮,癢,足跖、足緣、足跟部皮膚腳趾增厚、粗糙、脫屑,鱗屑成片狀或小點狀,反覆脫落,一般不會發生感染,但若不採取治療措施也會滋生細菌,破壞腳掌保護層,引發其他類型腳氣癥狀。
第四種類型:腳汗腳臭型腳氣
腳汗多,腳奇臭(哈哈,我老爸最符合這個癥狀)所以很多朋友覺得自己腳臭沒什麼,如果拿香皂沐浴液清洗或足浴後依然奇臭無比,那你肯定得了腳氣,這就是病理而不是穿鞋穿襪子捂熱的。
混合類(我老爸屬於腳汗腳臭型+糜爛型+角化型),常以一種腳氣類型為主,幾種腳氣類型同時存在,或由一種類型轉向另一種類型。
好啦,以上4種類型的腳氣癥狀就給大家分析完了,下面我再給大家分析一下腳氣的成因,這個問題很重要,俗話說無風不起浪,無根不成苗,要想根治腳氣,只有從根本上解決腳氣的病理成因才能對症下藥,徹底擺脫腳氣的困擾。
足癬是由致病性真菌引起的足部皮膚病,具有傳染性。足癬在全世界廣為流行,在熱帶和亞熱帶地區更為普遍。在國內,足癬的發病率也相當高。人的足底和趾間沒有皮脂腺,從而缺乏抑制皮膚絲狀真菌的脂肪酸,生理防禦機能較差,而這些部位的皮膚汗腺卻很豐富,出汗比較多,加之空氣流通性差、局部潮濕溫暖,有利於絲狀真菌的生長。此外,足底部位皮膚角質層較厚,角質層中的角蛋白是真菌的豐富營養物質,有利於真菌的生長。足癬的發病還與生活習慣有關。有些人不注意足部清潔衛生和鞋襪的情況,為真菌提供了良好的孳生場所。
說起腳氣,很多人第一反應都是認為換季鞋子穿的過早、襪子太厚、腳面空氣不流通、滋生了細菌從而引發了腳氣。其實,這只是表因的其中之一。而引髮腳氣的根本原因,是由於足底和腳趾丫間皮膚區處在亞健康的狀況下,極易受到氣候季節變化等外部環境的影響使得真菌在此處安然紮營,顯然此處皮膚是由於受到營養代謝的障礙而出現了亞健康的狀況。因此,只有提高此皮膚區的營養代謝能力才能從根本上解決腳氣的問題,而單純的殺菌只是止一時之癢,這就是為什麼腳氣殺菌消炎治療後依然複發,無法根治的根本原因所在。
好啦,腳氣的成因我已經為大家分析玩咯~下一篇文章我會告訴大家我爸爸的腳氣是如何徹底根治的,想了解的朋友記得來看哦~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