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早步入學校,能否真的讓孩子「贏在起跑線上」?

過早步入學校,能否真的讓孩子「贏在起跑線上」?

清晨七點鐘不到的大街上,總有來來往往送孩子上學的家長們,幼兒園、小學、中學……每個年齡段的孩子,到學校門口,一聲:「爸媽再見!」就開始了一天的學校生活。

學校生活,意味著孩子脫離父母的懷抱,來到一個新的環境,融入新的集體,進行學習和發展。這幾乎是每個家庭的孩子的必經之路。

可是,隨著經濟的飛速發展和生活節奏的加快,近些年來存在著一個越來越普遍的現象:孩子步入學校的年齡越來越小,很多父母,由於各種原因,過早地把孩子送去學校。

那麼,這個現象會帶來什麼影響呢?某一天的早上,我就在路上詢問了幾個家庭。

我看到一個很小的小女孩,被媽媽從自行車后座上抱下來,牽著手踉踉蹌蹌地往幼兒園裡面走。小姑娘看起來也就兩三歲的樣子,卻還在背上背著一個對於她來說個頭很大的書包。遠遠看去,一大一小的背影不免讓人心疼。一路走得並不順利,小女孩似乎一直在用各種動作表達對去幼兒園的抗議。

何苦呢?看到她媽媽的樣子,似乎也並不輕鬆。為什麼不能晚幾年再送孩子去幼兒園呢?

等到孩子的母親出來,我上去與她攀談,這位臉上已然刻著生活的艱辛的年輕母親,對著我大倒苦水:「我們也不捨得啊,可是家裡生活很艱難,我和她爸早出晚歸,才能勉強吃飽飯。小孩子還經常感冒,這麼多錢要花,我們沒辦法顧得她呀!」

成年人生活的艱辛,已經不知不覺間,牽連到了孩子。

有錢人家的孩子就不會面臨這樣的問題嗎?好像也不一定。

在一家配置很高的民辦幼兒園門口,孩子們放學的時候,門口等待他們的,大多是爺爺奶奶這樣的長輩。少數衣著光鮮的爸爸媽媽,也是匆匆拉著孩子的手,上車關門,然後揚長而去。

這群孩子的臉上,依舊寫著寂寞與無奈。

看來不管家庭條件如何,讓孩子過早地步入校園已經是目前社會很普遍的一個現象了。究其原因,幾乎都是父母要工作,家裡沒有人照看孩子,花一點錢,讓孩子有一個地方可以「寄養」。很多父母甚至還以為,孩子在學校里,可以早一點開始學習,越早上學,還能學到更多的知識。

可是,知識是早晚都可以學的,而孩子小時候應該有的快樂和回憶,卻永遠永遠失去了。

有關這種感覺,魯迅先生早在《故鄉》里就做過這樣的描述:「閏土的心裡有無窮無盡的稀奇的事,都是我往常的朋友所不知道的。他們不知道一些事,閏土在海邊時,他們都和我一樣,只看見院子里高牆上的四角的天空。」

現在的孩子,就像當初的那個「大少爺」迅哥兒,從小就呆在屋裡,只有書墨為伴。閏土的到來,才讓他見識到了外面精彩的世界,從此也成為了他人生中一筆寶貴的精神財富。

表姐是做幼教的,有一次跟我聊天時說道:「現在的家長都太急功近利,我們那裡三四歲的孩子,都被家長催著要求我們教他們學寫字。那麼小的孩子,骨骼還都沒有發育好,根本就不能讓他們做這些事。真不知道現在家長都怎麼想的。」

如果說家長們送孩子到幼兒園也是沒辦法的事,至少至少,也得做到不影響孩子的成長啊。

生活的壓力讓父母們知道了知識的可貴,知識可以帶來財富,這確實是顛撲不破的真理。可是學習能力並不是以時間的長短來作為唯一的衡量標準的。「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這樣的觀念已經影響了許許多多的家庭,可是越來越多的案例證明,早上學不但會剝奪孩子童年的快樂,搞不好還會讓孩子產生厭學的心理,得不償失。

孩子的發展是要遵循他原本的自然規律的,幼年時期本來就是性格啟蒙階段,需要關懷、陪伴和溫暖的。如果違背了他的自然發展規律,拔苗助長,結果只會適得其反。而相比之下,家長的工作還會有更多的選擇空間,不妨在孩子幼年的時候多給他們一點時間,讓孩子在回憶童年的時候,可以多一份快樂和感動。

那些看似輸在起跑線上的孩子們,將來,一定會以另一種方式,贏回在終點上。


推薦閱讀:

TAG:孩子 | 教育 | 家庭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