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用階級的衍生?年輕人的未來在哪裡?
1 人贊了文章
出差回來的途中,在新聞上看到一個辭彙叫「無用階級」
我大概這樣描述一下我的理解:伴隨著科技革命的進程,部分機械勞動及文字、技術類工作等將被大量取代,也就是說將有越來越多的崗位會消失,非關鍵崗位的薪酬也會越來越低。社會只需要越來越多的人從事服務業,維持這個城市的運轉,互相提供服務,而薪資也剛足以租房、糊口、娛樂、消費。上升渠道閉塞,個人成長受限,觸及的資源也是相當匱乏。部分人索性把更多的時間花在遊戲、影視、旅遊、娛樂等事情上。但隨著年齡的上升,技能知識沒有質的增長,職場價值越來越低,無個人核心競爭力,隨時可以被取代。
可替代性高、長期從事無積累勞動、職場價值低、無資本收益。這,便是無用階級。
無用階級不是沒工作,也不是找不到工作,而是找不到滿意的,能夠充分發揮自己經驗、知識和技能的高薪工作或者找不到一份接觸關鍵資源並積累個人價值的崗位。國家其實已經在做準備,例如一帶一路的產業延伸,還有此次的中非論壇,中國向非洲投資,就是為了輸出產能,創造工作崗位,讓工人能夠得到與經驗相匹配的薪水,避免重現90年代的下崗潮。
隨著城市化不斷推進,服務性質的工作崗位越來越多;雖然這些服務類工作對城市很重要,但對個人卻沒有任何要求,薪水不高,隨時換人,流動性大。
前段時間眾多網友口誅筆伐的滴滴客服外包,就是一個典型的機械性、可替代性極強的服務類工作,而且這項工作對個人的內耗非常大,乏味的標準化工作流程、極低的薪水、上層管理的壓力、客戶的抱怨等,他們何來責任心解決問題呢? 其他類型工作薪酬、內容、環節等雖有變但亦可比較。
我真的為今天的年輕人感到擔憂和惋惜。
時代的背景和資本的遊戲,給了他們太大的壓力。他們要付出的更多還未必能得到父輩們的成就。
縱使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個體,任誰也不願接受千篇一律的生活,但苦於不得其法,追求不到想要的東西,還有甚者根本不知道自己想要什麼樣的生活。只能渾渾噩噩,隨波向前。
所以
如何擺脫「喪文化」?
今天的年輕人,如何成長蛻變?
又如何找到自身的存在價值,並拿到相應的報酬,從資本的犧牲品里掙扎逃脫?
我想從個人角度給出一個思路。
被社會所需要的商品與服務,便是財富。財富是最基本的,能滿足人們衣食住行、娛樂消費、生理慾望、求知慾望、社會認同需求的物質和名譽。知識和名譽也是財富的一部分。(推薦:馬特?里德利的《理性樂觀派》、保羅?格雷姆的《黑客與畫家》和索羅斯的《金融鍊金術》。08年經濟危機、09年四萬億、11年的房產、13年的知識付費,也讓我對財富的觀點慢慢豐富)
每天都要問自己這樣一個問題:我能為社會提供什麼產品和服務?我最被社會或他人認可的價值是什麼?選擇哪個方向去發展才能從社會換來更高的回報?
直白點說來說就是——我有啥用?
多年前剛走出校園的時候,我很幸運有人指點,並在前輩指引下了解了多個行業、環節及大概的脈絡,從思考 自我定位 / 磨鍊哪項技能 / 行業 / 公司 / 崗位 開始,一步一步的自我教育、自我塑造,我很慶幸我思考了這個問題,而且,順序,是正確的。
1.自我定位:
我是什麼樣子的人?我擅長什麼?
首先把這個問題想清楚,切忌把「喜歡」和「擅長」混淆。你喜歡的並一定的能做好,好比喜歡和人打交道,喜歡接觸新鮮事物,想從事銷售類工作,但是這隻停留在理想階段,你覺得你擅長,但真的擅長嗎?從事銷售類的壓力與奔波,以銷售身份去面對他人的心理、談單回款逼單應酬、處理各種問題,以及前期沒業績的自我懷疑,未來晉陞等等,這都是伴隨而來的,而不是一句我覺得我喜歡/擅長,就能解決的。
一是不能僅憑個人主觀去選擇。二是要從他人的回饋中來發現真實的自我。
比如,其實你的思維非常縝密,比起社交關係,你哪怕不用特別費力,也能把統籌類的事物想的非常細緻,同學朋友同事相信你,覺得把活動組織或者團建交給你很可靠。那這才是你擅長的,不用特別費力,就可以做好,精進後更加完美。那也許策劃,總助,場調類工作更加適合你。
通過外界的反饋來建立自我認識,避免自我封閉和盲目自信,那會導致必然的挫敗感。
2.磨鍊哪項技能?
所謂「術業有專攻」,會很多項技能是好事,但是必須有一項是你特別擅長的。比如老闆掌握的是資金、人脈、背景關係,信息渠道等,使得公司業務流量穩定、適時改變大風向。一個會計,掌握的是做賬。一個外聯主任,掌握的是客戶的信息及其公司底下的產品、渠道、領導需求、公關等等。你也要在某方面掌握特別的技能,或是知識手藝、或是人脈背景、或者信息差及渠道,有一個就足夠站穩腳跟,讓自己變得不能被輕易取代。
而這項技能,必須具備可持續性和收益率指數增長性,隨著年齡的增長和工作積累,會讓你更加值錢,舉個例子,送快遞,你在一個片區送的最快,但這項技能只是短暫收益,當你請假生病或年老,這個技能無法給你帶來持續收益,你要不當快遞老闆,要不改行,但如果你是大學教授,穩定收益的同時,你的知識、閱歷、人脈越來越廣,可以受邀去講座,寫文章,寫書,開專欄,去研發等等。
所以在選擇你精進的某項技能時,一定要考慮這項技能的稀缺程度和可持續性,還有收益回報率。這些通過網路,人際聊天,朋友圈子,都會得到相應的信息。
3.行業 / 公司 / 崗位
剛進入社會的時候,尤其對於家庭背景比較普通的年輕人,我建議你們慎重選擇好平台。
好的公司是你成長進步的捷徑,公司資源可以讓你接觸到你自己觸碰不到的圈子、資源和信息,這些財富是你自己創業絕對見識不到的。而且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能讓你看的更遠、更廣。開拓眼界、打開認知,先學習前輩,模仿前輩,在這基礎上,再去加入個人想法,把工作進一步細化。沉澱,積累,變成核心,躍進。
選擇好行業後,先去找到排名靠前的公司,看有沒有匹配的,能幫助你實現個人計劃的崗位,然後做準備,精準面試。。什麼是「精準面試」? 針對崗位做出個人塑造及簡歷調整的應變。面試我就不講了,也很複雜,好的面試技巧,能讓你直接跳過學歷的門檻,要知道學歷造成的工作差異並沒有想的那麼大,而且hr面試有很大的成分是「感覺」。你自己就是商品,如果包裝?這是大學問。
這些問題解決後,邊實踐工作,邊學習,邊適時的調整戰略。
外界反饋會讓你對自身成長及路徑做出調整。。「變」是永恆的真理。
所以,現在要做的就是一方面做好本職工作,踏踏實實,抓住眼前,以謀求薪酬的提升,另一方面繼續積累能力知識、圈子人脈、影響力、判斷力、思維力。
當沉澱到一定程度後,在某個節點,抓住機會,便會發生質的飛躍。
打工,賣時間 - 差
打工,單位時間貴 - 及格
自己做。持續性+客單價 - 良
自己做。用別人的時間來給自己掙錢 - 優
資本運作+槓桿收益 - bingo
無論是誰,都要不停的去進步,去提升,時代的潮流不會憐憫任何人。
無用階級的出現,是必然。
掙扎,擺脫,飛躍,蛻變。選擇權,在我們自己手中。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