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做自己喜歡的工作時,眼睛是會發光的
來自專欄精英說海外視界9 人贊了文章
陌生人,你好!我是說姐,很開心你的關注。
因為擔心未來的某些意外,和團隊們討論後,我們開通了這個賬號。
我知道內容創業從來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關於這個行業有諸多苦澀的段子:24小時離不開手機,沒有愛情也沒有周末節假日,但只要是你真心喜歡,這些苦澀其實都算不了什麼。
真正讓人受挫和無奈的是,你逐漸明白原來很多事情都是有邊界的,包括新聞自由。
壹
相信每一個從新聞院系畢業的學生都曾有過一份新聞理想。
這份新聞理想是老師在課堂上教導我們的,關於「鐵肩擔道義,妙手著文章」的新聞傳承;是報業黃金時代,1999年刊於《南方周末》的那句「讓無力者有力,讓悲觀者前行」卷首語;是百年前,因新聞獻身的邵飄萍、黃遠生等老一輩記者對良知和正義的堅守。
但在我邁出象牙塔的那一刻,便開始對這份理想產生了不解與困惑。
在研究生畢業前夕,家人通過輾轉託關係在湖北某知名紙媒的醫療民生部門為我謀得一項「差事」(沒錯,在我們那個城市,在媒體實習都要托關係)。家人對我的期許是:讓同事、主任滿意,畢業後順利留用。
遺憾的是,我天生抗拒一切形式的諂媚、左右逢源。當我面對著為前輩們整理辦公桌,拖地、打熱水的這些瑣碎日常時,我開始懷疑這份工作的意義。
而真正讓我決心告別這家知名紙媒的是,一次跟隨老師「下鄉採訪」的經歷,它幾乎幻滅了我對記者這一職業的神聖幻想。
宛如眾星捧月般,那位記者老師,在縣城享受到了明星式的待遇。下了高鐵,有專車接送,飯桌上各種主任、領導敬酒客套,晚上被安排的是當地最好的酒店,而對這一切,這位老師似乎早已習以為常,面對我這個大開眼界的晚輩還面露驕傲之色。
老師的任務是回市區後,寫一篇關於當地醫療情況的報道,縣裡的領導自然對老師是馬虎不得。
第二天,老師帶我採訪了一個身患絕症的患者,面對患者家人的痛苦,我在現場幾度哽咽,在採訪回來的路上,那位老師用極為冷淡的語氣說道:「只有你們這些剛畢業的學生才會這樣。」
當天晚上回到學校後,我跟這位老師發簡訊說「我生病了,以後不來了。」
我不怪這位老師,我相信這位老師也曾對自己職業充滿敬畏,也曾滿腔熱血過,只不過生活是一把重鎚,有的人脊樑彎曲了,有的人被磨光了稜角。
在新媒體野蠻生長的這些年,看到過不少人指摘、抱怨新媒體生態的亂象,哀悼懷戀正黯然消逝的傳統紙媒時代。雖然,這種亂象也曾讓我不屑鄙夷過,但說句公道話,與傳統媒體相比,新媒體敢講真話的人更多,邊界更少,言論也相對更為自由。
只要是在認真做內容,我相信,此刻,全民互聯網時代,才是內容的黃金年代。
貳
整個小學,除了媽媽為姐姐買的一本作文書,家裡並無課外書可讀,而那本作文書早已被我們姐妹翻爛。
小學三年級時,語文老師當著全班同學的面撕碎我的作文本,說我寫的是垃圾。
小學五年級,偶然從同桌的書中讀到一篇作文,猶如針管扎進皮膚,那一刻我渾身的汗毛彷彿都在顫慄,「原來,文字可以這樣表達。」
初中一年級,我的作文被列印在學校的報紙上,被全校師生閱讀。那一刻開始,我彷彿一個找到自己武器的小士兵,從一個自卑內向的女孩逐漸變得明媚自信起來。
在畢業前後,我嘗試當過老師,做過PR,但真正讓我熱血沸騰,讓我充滿成就感的還是做內容。
為何要講這一段?
我知道,有不少同行最初帶著滿腔的熱血進入這個行業,但最終又囿於各種因素黯然離開;我知道,不少記者編輯苦於KPI和封號刪稿及變現的壓力,而每天過得「膽戰心驚」;我還知道,這個世界很多人可能一輩子都干著自己不喜歡的職業。
我想說的是,「人在做自己喜歡的工作時,眼睛是會發光的」,如果你是真心喜歡這份職業,請你一定要堅持下去,堅守自己的初心,不要像上文那位老師一樣被生活磨光稜角。
當然,現實是殘酷的,一切情懷,一切理想都要建立在生存之下,否則你根本沒有資歷去談論它。
譬如,如何拉新、留存、促活,譬如有了流量又如何變現?每一個環節,都是一段路途艱苦的跋涉。而公司營收,它們就像滴在水裡的墨汁,把創業里最露骨的不安全感和焦慮感,富有張力性的暈染開來。
更別提那些意外降臨的「停更封號」,它們對整個團隊的打擊是致命性的,意味著整個團隊之前所有的投入都功虧一簣。
由衷感激遇到了精英說這樣一支優秀的「隊伍」,她們當中有些出身於傳統媒體,有些畢業於海外知名的新聞院校,有些是對互聯網行業有著深刻洞見的前輩,每一個人都比我聰穎,有才華。
更感激我們的老闆——一個知性優雅的女性。在得知精英說「出事」時,做為主編,我焦慮得幾乎徹夜未眠。在第二天的會議上,面對我們低落、頹喪的「士氣」,老闆一邊安撫我們的情緒,一邊從容安排接下來的工作,這一點讓我們既感激又佩服。
即使這兩年來,我們遭遇過大大小小的「事故」、挫折,但她給精英說每一個同事傳遞的理念是:我們要堅持做有溫度、有品味、有趣味的留學媒體。
在這份理念的「庇護」下,我們這幾個對文字心懷敬畏和熱愛的90後編輯猶如找到了最堅實的避風港,聚集在一起碼字,是一件極其幸福的事情。
別擔心,「精英說」很快就會回來,在它回來之前,「說姐瞰世界」繼續向認可我們的讀者傳遞有趣味、有品位的內容。
不同於專註留學教育的精英說,我們希望說姐瞰世界內容是更自由包容的、是輕鬆的,是活潑的,是能夠給所有想了解海內外資訊及新聞的讀者,第一時間傳遞新知的。同時,說姐瞰世界也歡迎讀者的投稿,希望每一天,你們都可以在這裡有新的發現和收穫。明天,我們不見不散!
推薦閱讀:
TAG:眼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