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帝內經中的放血療法
4 人贊了文章
內經中明確講述:如果發現有淤血,青筋等,先放血而去其淤,再進行其它治療。
以下是內經中記錄的,關於放血療法的文字:
《素問》
CH20,三部九侯論:「必先去其血脈而後調之。無問其病,以平為期」。
CH24,血氣形志篇:「凡治病,必先去其血,乃去其所苦。伺之所欲,然後瀉有餘,補不足」。
CH62,調經論:「帝曰:刺留血奈何?岐伯曰:視其血絡,刺出其血,無令惡血得入於經,以成其疾」。
CH63,繆刺論:「人有所墮墜,惡血留內。腹中脹滿,不得前後。先飲利葯。此上傷厥陰之脈,下傷少陰之絡。刺足內踝之下,然骨之前,血脈出血」。
「因視其皮部有血絡者,盡取之」。
《靈樞》
CH3,小針解:在解釋第一章「凡用針者,虛則實之,滿則泄之,郁陳則除之,邪盛則虛之」。「郁陳則除之者,去血脈也」。
CH6,壽夭剛柔:「久病不去身者,視其血絡,盡出其血」。
CH9,終始:「久病者,邪氣入深。刺此病者,深內而久留之,間日而復刺之。必先調其左右,去其血脈,刺道畢矣」。
CH10,經脈:「凡刺寒熱者,皆多血絡。必間日而一取之,血盡乃止」。
CH19,四時氣:「胃氣逆,則刺少陽血絡,以閉膽逆。卻調其虛實,以去其邪」。
CH20,五邪:「取血脈以散惡血。取耳間青脈,以去其掣」。
CH22,癲狂病:「短氣息短,不屬,動作氣索,補足少陰,去血絡也」。
CH23,熱病:
「心疝暴痛,取足太陰厥陰,盡刺去其血絡」。
「風痙,身反折,先取足太陽及腘中及血絡出血」。
「癃,取之陽蹻及三毛上,及血絡出血」。
CH26,雜病:
「厥,夾脊而痛者,至頂,頭沉沉然,目巟巟然,腰脊強,取足太陽腘中血絡」。
「中熱而喘,取足少陰,腘中血絡」。
CH34,五亂:「氣在於臂足,取之,先去血脈,後取陽明少陽之滎俞」。
CH39,血絡論:「血脈者,盛堅橫以赤,上下無常處。小者如針,大者如筋。則而瀉之萬全也」。
CH48,禁服:「調其虛實,虛實乃止。瀉其血絡,血盡不殆矣」。「代則取血絡」。
CH57,水脹:「黃帝曰:膚脹鼓脹,可刺耶?岐伯曰:先瀉其脹之血絡,後調其經,刺去其血血絡也」。
CH69,憂恚無言:「兩瀉其血脈,濁氣乃避」。
聽說在合肥有個王秀珍刺血門診部,還有放血療法的傳承,據說效果不錯。沒有親見,不敢妄言。但是內經中的確有許多放血療法的記載。
至於哪些疾病適合放血,從哪個部位放血,放多少血等,必須有傳承,我不知也。
附《靈樞-血絡論-第三十九》
黃帝曰:願聞其奇邪而不在經者。岐伯曰:血絡是也。
黃帝曰:刺血絡而仆者,何也?血出而射者,何也?血少黑而濁者,何也?血出清而半為汁者,何也?拔針而腫者,何也?血出若多若少而面色蒼蒼者,何也?拔針而面色不變而煩悗者,何也?多出血而不動搖者,何也?願聞其故。
岐伯曰:脈氣盛而血虛者,刺之則脫氣,脫氣則仆。
血氣俱盛而陰氣多者,其血滑,刺之則射;陽氣蓄積,久留而不瀉者,其血黑以濁,故不能射。
新飲而液滲於絡,而未合和於血也,故血出而汁別焉;其不新飲者,身中有水,久則為腫。
陰氣積於陽,其氣因於絡,故刺之血未出而氣先行,故腫。
陰陽之氣,其新相得而未和合,因而瀉之,則陰陽俱脫,表裡相離,故脫色而蒼蒼然。
刺之血出多,色不變而煩悗者,刺絡而虛經,虛經之屬於陰者,陰脫,故煩悗。
陰陽相得而合為痹者,此為內溢於經,外注於絡。如是者,陰陽俱有餘,雖多出血而弗能虛也。
黃帝曰:相之奈何?岐伯曰:血脈者,盛堅橫以赤,上下無常處,小者如針,大者如筋,則而瀉之萬全也,故無失數矣。失數而反,各如其度。
黃帝曰:針入而肉著者,何也?岐伯曰:熱氣因於針,則針熱,熱則內著於針,故堅焉。
推薦閱讀:
TAG:中醫治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