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敏洪:真正成熟的人,都有這3種能力
一個能夠持續精進甚至破局的人,一定是具備能力樹的人,既可以抗擊壓力,又能夠獨當一面。
作者:Sunny視界(富書籤約作者),來源:富書(ID:kolfrc)
俞敏洪老師曾說過這樣一段經典的話:
人有兩種生活方式,一種是像草一樣活著,儘管活著,每年也在成長,但畢竟只是一棵草。
即使充分吸收了雨露陽光,也長不高,人們可以踩過你,但是不會因為你的痛苦而痛苦,更不會因為你被踩了而憐憫你,甚至可能壓根兒就沒有把你放在眼裡。
而另一種,是像樹一樣成長,即使年輕的時候什麼都不是,但只要你有樹的種子,即使被踩到泥土中間,依然能吸收泥土的養分,順利成長起來。
在長成參天大樹以後,遠遠地,人們就能看到你、走近你,能享受你帶來的綠色,活著是美麗的風景,死了依然是棟樑之材。
這才是我們每個人做人和成長的標準。
說的很對,如果我們想要長成一棵樹,那就要培養樹的能力,從底部的根莖就要開始積蓄能量,通過積累,向上不斷生長,而不是將能力培養成一片雜草。
在《請有效努力》中,作者YouCore,提到了兩個概念:
能力樹和能力草叢
。
能力樹首先要有個主幹,這個主幹是能力應用的方向或領域,通常是某個職位或角色,因此後續所有的能力積累和應用都是圍繞這個主幹延展出來的。
而能力草叢則不是以應用為導向的,因此沒有一個共同方向或領域,導致能力的積累是盲目且零散的。
一個能夠持續精進甚至破局的人,一定是具備能力樹的人,既可以抗擊壓力,又能夠獨當一面。換言之,TA一定具備下面3種能力。
串聯技能、深度進階的能力
我有個朋友小霞,非常努力。
念大學的時候,她就考了兩個學位:一是法律,一是心理學,還是兩所不同學校的。
那時她給我的印象:不是周六要考國家心理諮詢師,就是周日要參加教師資格證的培訓,學霸很忙,每個周末不是在學習,就是在學習的路上。
那時覺得她好上進,考了那麼多證。
沒誠想,最近碰到她,和她隨便聊了幾句,得知這麼多年她連個部門經理也沒當上。
她一開口就和我抱怨說她考了很多證:
有會計證、有人力資源管理師證、有證券從業資格證、有心理諮詢師證、有教師資格證,又經常聽很多公開課,口才啊、演講啊、創業啊等等,可竟然擁有這麼多證,卻一樣都沒被領導看上。
現在30多歲的人了,還做著20多歲人的工作,工資就更別提了。
我和她推心置腹說:「你是不是考的證太多了!現在很多企業更需要高質量的專業精英,可能專註一項還比較好吧。」
那時,我腦海里不自覺冒出一張雜草叢生的圖片。
這哪是能力樹?這不就是YouCore提到的能力草叢嘛。
為何這麼想呢?因為小霞在同一時間段里學習的東西沒有一根應用的主線,感覺就是亂草叢,到處都有一點,但沒有方向或趨勢。
看似學了很多東西,實際上作用有限,這也就是她職位不高的原因。
沒有了應用導向,知識學習和技能打造就變得隨機。
看到別人學什麼就跟著學什麼,特別是一些盲目努力的人,越努力其能力草叢就越雜亂,成為典型的「萬金油」或「書獃子」。
要想構建自己的能力樹,就一定要讓自己的知識精而深,而不是多而雜。
專註細節、延遲滿足的能力
在李尚龍的新書《你的努力,要配得上你的野心》中,他提到:
如果你還在大學讀書,請一定記住:大學四年,磨鍊出一技之長是十分必要的;如果你已經開始工作,無論怎麼折騰,請不要忘記自己立足的本質,把事情做到極致,錢不過是身外之物
。
在書中,他講到了一個自己的故事。
曾經,在北京他們有一群小夥伴,都是各個行業的佼佼者,靠著自己的技能都有一席之地,這些人中有些是作家、有些是導演,有些是名人。
那時,他和另一位叫程一的小夥伴是最窮的。
幾年前,他多次跟這群小夥伴說,千萬不要著急變現,因為大夥都是專才,要把事情做好,要明白,只要把事情做得足夠好、足夠極致,錢不過是身外之物,會滾滾而來。
但大家都不相信,一年內,開公司的開公司,做知識付費的做知識付費,賣廣告的賣廣告。
那一年,所有的人都在賺錢,有些朋友甚至被資本綁架了:
有些開始了微信公眾號的日更,只是為了多接一些廣告,多賺些錢。
有些開始每天給別人開課,把課程的單價提得很高。
有些開了自己的公司,開發了許多賺錢但口碑不好的產品。
只有李尚龍和當初不那麼有錢的程一,在用心地做內容,程一專註把自己的品牌做到極致,龍哥也一心一意把課教到最好,書寫到最好。
一年後,有些朋友的人設崩塌了,有些開課再也賺不到錢,有些把公司開垮了。
而只有程一和龍哥的公司越辦越好,也都分別融了資,龍哥的稿費越來越高,他的公司也從幾個人的小團隊變成了幾百個人的大團隊,三輪融資後,已經做好了上市的準備。
後來,大家再次聚會,都在抱怨著現在不好賺錢,困惑著接下來要做什麼。只有李尚龍和程一沒有說話,因為他們很清楚,接下來依舊要不忘初心,把內容做好,做到極致,做到不可替代,哪怕一開始不賺錢。
說的沒錯,利用好自己的技能,把事情做好做到極致,錢自然會來。
在采銅的《精進:如何成為一個很厲害的人》中,他也說:
要想成為「T」型人才,你得先做出那一豎,站穩了,再做出那一橫也不遲,而且能在某一領域深入鑽研後再去涉獵其他領域也更能觸類旁通,對提升那一橫的含金量也很有好處。
萃取「可遷移能力」
「可遷移能力」,就是你從一個崗位轉到另一個崗位或從一個行業跨到另一個行業時,可復用的能力。
也就是說,今天你是一名會計,明天給你換崗做HR(人力資源),你可以復用在會計工作中萃取的能力干好新的崗位;6個月後再給你換崗做市場推廣,你依然可以復用在會計、HR工作中萃取的能力應對市場競爭。
其實,人類現有的所有工作中,
70%的核心能力是相通的。
會計、HR和市場推廣之間的知識差異很大,幾乎都要重新學習,但是這三種工作所需的核心能力其實有很多重疊:
讀懂對方需求的能力。
針對對方需求快速設計解決方案的能力。
快速學習或整合解決方案所需新知識或信息的能力。
通用的核心能力就是可遷移能力,也是我們應該從任何一份工作中都可以萃取出來的。
在抵達下一個奇點之際,我們誰都不知道人類下一步會發展到哪兒,什麼新的行業會產生,自然也不知道什麼知識會對下一份工作有用。
這種狀態下,我們最好的準備不是儲備不知道何時會失效的知識,而是在工作中萃取可適應不確定未來的「可遷移能力」。
從每一段精彩的工作閱歷中,萃取出「可遷移能力」,搭建自己的框架,來解決問題。
框架運用的好壞,不僅決定了我們解決問題、表達和學習質量高低、速度快慢,而且也直接決定了我們職場進階的速度。
我們只有以應用為導向,積極構建框架,培養自己的能力樹,才能慢慢使我們的根莖積蓄力量,在不確定的未來,漸漸長成一棵樹。
作者簡介:Sunny視界,富書籤約作者,成長中的兩娃辣媽,看有用的書、寫有用的字、簡書、微博@Sunny視界。本文首發富書(ID:kolfrc),百萬新中產生活認知學院
(版權聲明:「職場」所推送文章,除非確實無法確認,我們都會註明作者和來源。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與原作者取得聯繫。若涉及版權問題,煩請原作者聯繫我們,與您共同協商解決。聯繫方式:18510882609)
推薦閱讀:
※李鴻恩:能力固然重要,但忠誠、誠信大於能力!
※袁紹手下的「五虎」上將!能力媲美五子良將,可一個比一個死的慘
※《不怕出問題,就怕沒能力解決問題》
※不想被時代拋棄,就必須具備接受新事物的能力
※女性備孕期可多吃這5種食物,有助提高生育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