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一川 |中國文明的起源
編者按:
屹立世界之巔的東方巨龍,正站在新的歷史起點。
我們不僅要放眼未來,也要知曉過去。
一同尋找「我們」的根源,站在中國文明起源的角度,用歷史的縱深,讚美偉大的祖國,偉大的文明。
作者簡介
丁一川
北京大學中古史研究中心、東北亞研究所研究員;
主要論著及譯著《中國文化導讀·先秦時期的經濟、政治與社會概況》、(美)伯恩斯《領袖論》、《美國官僚政治》。
關於中國文明的起源,我講幾個問題。
第一個問題:中國文明到底是本土原生的還是外來的。
《史記》第一篇《五帝本紀》,關於黃帝重點活動的區域,在司馬遷的記述里應該還是在黃河中下游地區,包括後邊的顓頊、帝嚳、堯、舜等等都是在這一個地方活動。後來的夏、商、周,包括秦、漢等等,都是一個以中原為中心的政治、文化、經濟實體。它的文化往四周慢慢擴展出去。這個觀念,實際上是主張中國文明是自己產生的,是原生的文化。周邊國家包括日本、朝鮮、越南等都受它影響。中國人覺得這種說法是常識,自古以來就這麼看,而且在很長時間裡也影響世界文明史的主流看法。
但是,近代學術出現之後,尤其是西方的人類學、考古學傳到中國以後,從上個世紀二十年代開始,很多學者特別是西方研究漢學的學者對這個問題就提出懷疑了。他們有他們自己的理論,比如當時講文化傳播,認為不管是人類還是人類創造的文化和文明,往上追的話,應該有一個原生點,而且就一個。中國文化,他們認為也不是原生的,也是傳來的。當然到了中國會有一些改變,產生一些跟本土結合的東西。
這種理論在上個世紀初剛到中國的時候,正好中國出了一件事情: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甲骨文發現了。過去我們看到的所謂第一手的文字都是周代以後的,商代的沒見過。甲骨文是商代文字記載的商代史料。這在當時非常轟動。當時一個叫李濟的學者組織中研院史語所開始了真正意義上的田野發掘,跑到安陽去挖殷墟去了。斷定這個就是商代後期盤庚遷殷以後的都城所在。從二十年代開始挖,一直到現在還有工作隊,出的東西越來越多。除了甲骨,還出土了大量精美的青銅器。甲骨文本身已經是非常複雜的漢字了。
從這些因素來看,毫無爭議地證明在商代後期,中國的古文明已經達到一個相當的高度,已經進入到了早期文明社會。這一點,外國人也承認。
西方學者只相信證據,他們認為中國的古書寫的是早,但如果沒有實物,那都是傳說。那些東西是不是真的是夏代或商代的東西,年代上如果找不到一個準確的座標、一個參照的標準系的話,人家不承認。出了一個殷墟,他們承認商代文明是真的,確實是進入文明社會了。但是這不但沒有解決本土與外來之爭,反而爭論更大了。為什麼?當時考古學剛興起,其他的東西沒有,好像就是突然間冒出一個殷商的文明,沒有在它之前的考古線索。於是西方學者,特別是持傳播論的學者就認為商文化是外來的,商是入侵者、征服者。由此推論,中國早期文化就是外來的。在中國的版圖之外,有一些比殷商還要早而且很發達的文明存在。中國人肯定要反駁的,但是因為沒證據,雙方等於是各說各的。
後來又有一個事情,裴文忠發現了北京猿人。1927年。他們組織在周口店進行地質、古人類的考察,突然挖出了距今六十萬年的人骨化石來,特別是頭蓋骨。當時很轟動,因為本土說找到了自己的證據,六十萬年前就有了,中國人怎麼可能是外邊來的?
二十年代後期,瑞典人安特生,他是一個探險家,也是個地質學家,想到中國來淘寶。在河南的澠池一個叫仰韶村的地方,找到了大量的陶器。此後,包括安特生他們,還有其他的中外學者發現了很多跟仰韶彩陶性質相近、年代相近的彩陶,距今大約六千年。後來就命名為仰韶文化。特點就是那種紅褐色的彩陶。
大家看這張圖片,很有名,上邊是一隻鸛鳥叼著一條魚,旁邊是一個斧子。器形很大,是個瓮棺。有人說這個就是寫實的,斧子就代表酋長的權力。這是一個鳥的部落的酋長把一個魚的部落的酋長征服了。總之有若干解釋,都是猜想。還有一些很有名的彩陶,比如人面魚紋盆、舞蹈小人的陶器等,都非常精美。
距今六千年的彩陶文化,雖然離殷商還有幾千年,但是畢竟找到了以殷墟為代表的文明之前的另一種史前文化,而且它們之間似乎又有一些關係。整個黃河流域,發現了一個所謂的以彩陶為特徵的,距今約六千年的彩陶文化圈。從黃河中游到上游都有,河南、陝西、甘肅都發現了。但西方學者卻說,這些東西不源於中國,因為這個彩陶文化圈比我們認為的大得多,包括前蘇聯,一直到中亞、西亞,分布非常廣。而且別的地方出的彩陶更早些。彼此的器形、紋飾又有相通的地方。他們認為是傳來的。
證明中國文化的本土性的工作始終是中國考古學的一個重要任務。既然已經發現了彩陶,於是就繼續找。一直到五十年代,終於有了一個非常大的突破:在彩陶文化圈之內,河北磁山和河南的裴李崗兩地分別發現了同樣的彩陶,比仰韶早了將近一千年。這個發現重要之處就在於這些比較原始的彩陶具有非常明顯的原生特徵,很粗糙,而且跟後來的仰韶彩陶有非常明顯的繼承發展關係。意思就是說後邊的彩陶的根源在這裡。而且更重要的是這個根子的年代比境外的要早。這一下子中國學者就揚眉吐氣了,馬上寫了很多文章,說彩陶文化根本不是西來的,而是西去的,我們這兒是根。從磁山文化到仰韶文化,是一個從低級到高級、從簡單向複雜的發展線索。這個官司到現在沒打完,你發現了早的,人家也發現了早的,還是爭論到底誰是彩陶文化的原點。爭來爭去,現在大家基本上達成一個相對的共識:
彩陶文化在這個大圈子中各有自己發生點,至於哪個是原點,現在還不能確定。
仰韶文化的很多因素跟中國文明的起源關係非常大。在發現仰韶差不多同時,二十年代末三十年代初,又在彩陶圈的東北,山東和河南的東部,發現了一種新的陶器文化,叫龍山文化。龍山文化比彩陶文化稍微晚一點,距今差不多四千五百年。出土的也是陶器,但它典型的陶器是黑陶,而且陶壁薄如蛋殼,所以被稱為蛋殼陶。它的工藝很高,有鏤空雕花,還是內外雙層,非常精美。隨著考古發現範圍的擴大,發現了龍山黑陶文化跟彩陶文化一樣,也是一個大圈,範圍非常大,從東北一直延伸下來。後來還發現包括朝鮮、日本、美洲也有,構成了一個黑陶文化圈。黑陶不同於彩陶,而且明顯地跟後來的商周文化從器形上來看有銜接關係。一個是彩陶,一個是黑陶,接下來就是夏商周文化。隨著考古學的發現,我們自己的從早到晚、從上到下、從史前到文明的譜系就建立起來了。這就意味著本土文化有它自己的發展軌跡。特別是這些東西又都在黃河的中下游地區,兩種文化交接了,慢慢地黑陶文化替代了彩陶文化。一個猜想就是當時東、西兩大集團鬥爭,後來東邊佔上風了。當然我說的彩陶、黑陶是一種概括性的說法,其實還有其他的東西。能找到以中原為中心的自己的原點,有一個從早到晚的譜系,而且隨著東西越來越多,它的本土性就越來越清晰。
比如龍山下邊還有一個很出名的二里頭文化,在河南的偃師。從年代上來說正好屬於夏代。過去夏代找不到東西,所以二里頭出來以後,大家都很興奮,因為從年代上是跟夏合在一起的。從地理位置上來說正好跟夏的中心活動區也是合的。所以它是夏文化的可能性非常大。當然也有人說它可能是商早期的文化。先不管它是不是夏的東西,二里頭文化正好是銜接著龍山和下邊的商文化。二里頭下邊又發現了早期商代的一些城,比如鄭州商城等。這樣就健全了,而且似乎也證明了過去我們所謂中原作為中國文明的核心地帶。所以本土說就非常熱。
最近這些年關於本土、外來之爭又活躍起來了。究其原因,一個是中國內部除了中原這一小塊,周邊東西也發現了很多。周邊的東西從一定意義上來說跟外在的關係可能比跟中原的關係更多。另外一個就是大的文化圈的概念。隨著研究深入,發現很多文化並不是限於中國之內,而是世界性的東西。這樣一來,用簡單的本土、外來說就解釋不了。不但有文化圈,還有所謂的文化帶。比如歐亞大陸之間的文化交流,包括民族遷徙,自古就非常頻繁。有時候一個民族遷徙的範圍之廣大是超乎我們的想像的。民族的遷徙一定會帶來一些異質文化之間的交流、碰撞。比如黑陶,實際上也是帶狀分布,從長江下游到山東、東北、朝鮮、日本,甚至到美國。特別是長城一線,即所謂的農牧交錯帶有它自身的傳播路線,並不是一個簡單的往中原彙集的問題。
種種現象說明中華文化雖然後來是形成一個核心了,但是早期可能跟我們想像的或者說跟古書所描繪的中國文化誕生的路徑不是一回事。這是一個很複雜的問題。
學術界主流的看法是,中國文化總體來說還是一種原生文化。
因為這有後來的事實為證據,比如夏商周的東西。中原發展得非常高,周圍趕不上它,被它壓下去了。它這種文化就開始向周邊產生影響。周圍的文化,包括中國版圖內,比如四川的三星堆,跟中原文化的很多地方是不一樣的,但是受中原文化的影響很明顯。有了高低之後,中原文化確實有一個居高臨下的優勢。但是早期,真不敢這麼說。而且有的學者特別注意到了中國的獨特地理環境,兩邊都是海,大陸上一邊是青藏高原,另一邊是大漠,有相對的封閉性。按照文化傳播理論來說,到這兒也不大容易進來。總的來說,中國文化有一種相對封閉性,這對它的原生是一種得天獨厚的東西。
第二個問題,自然而然地就引出了中國文明到底是一元還是多元的問題。
前面所談本土和外來之爭,找本土就是從中原開始的。仰韶也好,龍山也好,都是在中原。當初就有一個非常明確的概念:中國文化的原生地一定在這兒。果然也在這兒找到東西了。這個觀念,古代就這麼認為,《五帝本紀》中所記載的五帝都有血緣關係,都在這塊活動。後來的炎黃子孫的講法也是,後邊的幾個朝代,中心也都在這兒。總體上是在黃河中下游,這是早期文明的腹心地帶。這就從本土說自然地引出一個一元說。這個說法佔據的時間更長。
近幾十年,隨著中國考古學的發展,隨著跟世界其他文明比較的深入,這個觀念就變得站不住了。七、八十年代以後,全國各地出土了大量的過去不知道的史前文明的東西。費孝通先生晚年特別關注中國文明和中華民族的起源,他特別提到這是如同漫天星斗般的發現。還有一位是考古學界祖師爺級的人物——蘇秉奇,他是研究史前文明的一位非常著名的學者。他就說不但是漫天星斗,而且他發現這些從史前到文明過渡的這些考古遺址,有所謂的區系之分。他本來說有六個或者七個區系,其他學者又補充,說是十幾個。比如以關中、晉南、豫西為中心的中原;以山東為中心的東方;以長江下游環太湖為中心的東南部;以鄱陽湖、珠江三角洲一帶為中軸的南方;洞庭湖和四川為中心的西南;以燕山南北、長城為中心的北方等,這些都各是一個區系,各自有各自的史前文化的特點。當然這是一個很簡單的圖式,其實絕不止這些。這些史前文化,跟中原的史前文化同時。在東南西北周邊地區都有,發展程度上也不輸於它。而在史前文明的面貌上又有很大差異。於是就出現剛才說的這個問題了:中國早期文化是不是從中原產生的?它是不是一元?
玉豬龍
舉個例子,遼寧和內蒙東部赤峰一帶的紅山文化,年代跟仰韶文化的晚期以及後邊的龍山文化大體相當。目前考古學所揭示的它的發展程度一定意義上比中原要高。比如紅山文化的玉器就非常驚人。當時中原地區雖然有玉器,但是玉質不行,器物也不行。真正能和它相比的是和它同時代或者稍晚一點的良渚文化,那是在長江的中下游。這兩種文化中的玉器遠遠超出中原地區,它的精美程度驚人。當地的農民拿到北京來賣,有人說是假的,為什麼呢?東西看上去很老,但是不可能是幾千年前的,那個時候做不出來。大家看圖片,這就是玉豬龍,所謂的中華龍,說明紅山有龍的信仰。在玉器中占的比重最大的是祭祀用器,就是禮器。玉器的出現,說明當時這個社會一定是達到了相當的發展高度,必定是農業發展到相當的程度,有很多剩餘勞動去干這些事;另外一個就是這個東西一定跟社會的分層有關係,這些是非實用的器物,一定跟宗教祭祀、跟上層有關。玉通靈,跟宗教有關,天人溝通,古人特別重視這個東西,把它作為能跟天、地、神溝通的法器來用。除了剛才這個玉豬龍,還有一種叫琮,這種東西在紅山和良渚出了很多。中間是個圓,外邊是個方,整體呈柱狀。圖片中大家看到的這個是在良渚出土的,特別大,被稱為玉琮王。玉琮明顯是祭祀用的。
除了玉器,在紅山還出現了一些佔地面積非常大的祭壇,都是大石頭堆的。當時發現了一個遺址,有祭壇,有宮殿,還有女神廟,跟現實生活區完全分開,明顯的是社會分層以後,上層專門從事宗教包括政治活動的地方。紅山有,良渚也有。良渚還有一些大墓葬,非常驚人。還有良渚之前的河姆渡,距今七千年;山東龍山文化,之前是大汶口文化,距今六千年。這些都超出目前中原已發現的東西。這些史前的東西越來越多,而且各自成系列。就是說在中原之外的地方,星星點點出現了很多跟中原差異很大,而自身發展水平很高的這樣一些文化。於是很自然地,學者特別是當地學者就認為我們這個地方是中國文化的一個源頭。大家都在爭的時候就自然提出了所謂的"多元說"。那麼中國文化到底是由中原擴展出來的,還是各自有源頭,最後彙集起來,所以就產生了一元、多元之爭。
現在來看,我們傾向於——這個詞不一定很貼切,但是比較形象——就是費孝通先生說的"多元一體"說。這是目前我們認識水平下解釋中國文明起源比較合適的一個說法,即有很多源頭,但最後成為中國文明主流的還是中原。
紅山文化是很高,但是突然就沒了。這種情況在世界各地的早期文明中經常出現。剛才說的良渚也是這樣。長江中下游,即後來的吳越之地,在後來進入文明社會以後,很長時間內是一個很落後的地區。而中原不但沒衰落,反而更興盛,最後中國文明就在這兒定型了。雖說是有多個源頭,但是從文明社會的角度來看,其他這些文化都缺一些東西,往文明邁進的這一步沒能邁過去,而中原地區邁過去了。一旦邁過去,它就有一個優勢。就是它有一個質變之後,周圍就相繼被它武力征服,或者被同化掉。後來商代的玉器就非常厲害了,很明顯跟周邊的文化是有關係的,它們之間是相互影響的。中原文化以商周的青銅文化為代表,形成了一個中心區,向周邊擴散。這種"一體"的現象從考古學來看,從後來史書所記載的早期文明的發展路徑來看,確實是有這麼一個過程存在。至於為什麼會形成以中原為中心的一體,這就又有不同的解釋了。這裡就引出了"環境論"。一種解釋說南方氣候太好,太容易養活人,環境要是太容易生存,社會就進步不了。壓力產生文明,恰恰是在中原地區,乾旱、半乾旱氣候,既適合農業生產,但又有資源的競爭性。它的氣候、土地、人口促成了社會分化、農業發展等等方方面面跟文明有關的因素的集合。它一旦強大之後,周圍就被吸納進來了。但是步子一落後,其他的文明就要打過來。這些解釋不一定都成立,或者說還有其他的可能性。
到底什麼是中國文明?那就涉及到什麼是文明的問題。說一個地方進入文明與否,要有個標準。什麼算文明?關於文明的定義有一百多種。目前討論中國文明的時候會列幾項作為衡量標準,這是學界講的比較多的。
一個是農業。這個農業是指原始農業、早期農業。有沒有出現農業,或者說這種農業有沒有達到相當的程度是一個標準。中國以農業立國,是農業文明的國家,所以農業跟中國文明的關係不言而喻,特別是後來的影響。從文明產生的角度來說,農業同樣非常重要。過去是採集、狩獵、打漁。像剛才說的仰韶文化,很多陶器上都有漁獵生活的寫實或者抽象的反映。後來慢慢地要進入農業,為什麼呢?有了農業,有了定居生活,才可能形成地域化的村社組織,這個社會才能發生質的改變。糧食產量增加,能養活更多的人口,同時會促進社會分工。農業和畜牧業的分工,使得社會財富迅速增加,這都離不開農業。
就中國文明來說,農業是一個必備的條件。
最早的農業是什麼時候產生的?這個很重要。目前來看,中國農業起源非常早。比如農業中一個非常重要的因素——糧食,七千年以前的河姆渡已經發現了稻子,稻穀有一百多噸,而且非常明顯是人工栽培的,不是野生的。在北方出現的農作物是粟,在仰韶文化中已經發現了這個東西,西安半坡就出土了這種東西的實物。七千年前我們這裡就種植水稻、粟,這是說明農業的存在最直接的證據。除了農作物之外,還有農業工具,這種東西發現也很多。農作物也好,農具也好,證明當時我們的確有了農業,而且達到一定程度。跟農業有關的遺址,我們稱為聚落,就是人類定居點,也發現了很多。農業文明一定跟定居有關係。過去採集、狩獵可以經常換地方,特別是早期沒有掌握如何使用土地的情況下。即便是有農業,在一個地方也待不住。定居就很少流動,或者是過很多年才換地方。定居遺址的發現非常多,特別在是中原地區。越多就越是能證明這個地方有農業,能養活相應的人口。這些聚落周圍都有水,都是處於水網、水系中。但都離大江、大河很遠。因為當時是一個洪水時代,肯定要離大江、大河遠一點才行。而且,這些遺址一般都分布在台地上,稍微高一點,可以遠離水患,又可以接觸水源。後來隨著人類對水的控制的增強,就逐漸往下走,接近河灘。這是人類自身進步的一個表現。
這些遺址的發現是從一個相對間接的角度來證明早期農業的發達程度的。將這些東西細化研究,可以大致衡量當時的農業水平。比如村落的密集程度,人口跟糧食生產
等。總之,從距今六七千年開始,中國有了農業,而且這個農業跟當時存在的文化如仰韶、龍山等合得上,證明我們已經具備了文明的要素。第二個要素就是城,或者叫城邑。
早期都是一些聚落,一個靠血緣關係連結的組織群居在一起,慢慢地聚落就密集起來了。後來出現中心聚落,類似現在鎮子一樣。這些聚落構成一組的時候,它明顯是一個具有地域特點的社會群體,就不是純血緣的了。相互之間有交往,這是城發展的前提。考古學解釋的是社會組織的進化,社會已經複雜化。最後,出現了一個帶牆的東西,而且牆外往往有很深的壕溝。總之,是以防禦為特點,帶有軍事戰爭的背景。這種東西跟沒有城牆的村落相比明顯地具有不同性質。單有壕溝還說明不了問題,有時候可能是這個地方野獸多,半夜睡覺不安全,挖個溝。城牆則不同,而且城牆都是夯土城牆,非常堅固。現在全國很多地方還都有古城牆的遺址,有的是史前的,有的是後邊的。龍山時期,包括河南、山東、江蘇,發現了很多,更早的在仰韶晚期就有。現在談論文明起源大家都承認城的出現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標準。為什麼不叫城市?"市"是從商業貿易來說的。中國的城市是從春秋以後才有的,早期都是軍事、政治的用途。大家知道,戰爭跟國家是聯繫在一切的,有軍隊就有國家了。城邑是一個物質證據,但反映的是社會文明發展的程度。第三個要素是金屬器具。
石器、陶器之後再發展就是金屬器具,這是一個社會質變的標準。在中國,這個金屬器具就是銅器。其他文明有的是從石器時代進入到鐵器時代。中國比較特別,中國進入到青銅器時代。找到了銅器,說明中國就已經擺脫了石器時代。現在來看,在新石器時代,就是龍山時期,確實已經發現了銅器。早期銅器的特點是很小,刀子、簪子、小件容器都有了,而且比較原始,屬於冷鍛法,就是砸出來的。後來才有了熱鑄。這有一個進步的過程。在當時還沒有掌握大型銅器,特別是不會做容器。最早的容器發現於二里頭文化,是一個小爵,比一般的酒杯大一點,年頭很早,也屬於青銅了。雖然有了銅器,當時最主要的還是陶器。另外,這裡特別說一下,講到中國文明的時候,很多學者主張不要單純以銅器或者金屬器具作為它的工藝水平的標準,玉器也可以作為衡量進入文明與否的一個標準。中國玉文化非常發達,時代又早,其精美程度完全可以跟銅器相媲美,反映當時文明的發達程度。除了玉器,骨器、牙雕都非常漂亮。甚至早期的漆器都有,同樣也能反映當時的工藝水平。
再一個要素就是文字了。
文明是什麼?其他的要素還有爭論,但是大家都公認文字是文明的要素。
文字是記載歷史的東西,是可信的,沒有文字就可能是傳說。
為什麼大家都承認商代文明了?甲骨文出來了,用當時的文字記載當時的事件,而且這個文字很發達了。甲骨文肯定不是最早的文字,因為它的結構非常複雜。《說文解字》中說的"六書"很多在甲骨文中都有。那麼它一定是發展了很長時間之後形成的。遺憾的是,現在找到許多被認為是更早的文字或者可能是文字的東西沒有取得學術界的公認。很多史前文化中,一些器物上刻著一些符號,有人認為這就是文字,或者是刻工的名字。這些是符號,肯定沒問題。但是學者爭論的是這些是單純的刻畫符號,還是早期的文字。有些符號跟後來的甲骨文、銅器銘文的一些符號是有關係的。但是總體來看,又明顯地跟後來的甲骨文、金文系統不太合。因此有人說他們只是停留在刻畫符號的階段,還不是字,而且也發展不出來字。也有一些學者認為這些是文字,跟古彝文可以對得上。還有人說是羌族的文字。但是因為這些符號太少,又相對孤立,表達不清楚什麼意思,很難解釋。山東莒縣出土了一些刻在器物上的符號,後來在鄒平的丁公村也出現了一些符號,明顯像畫。裘錫圭先生他們專門治古文字,他們認為這個跟古文字是有關係的。中國早期是象形文字,很多圖畫可以算成字。而且山東地區早期的日神崇拜很重,比如太昊、少昊,跟這些都有關係。這些刻在器物上的又像字又像畫的東西,有人認為是漢字的前身。當然因為出土太少,還是很難定論。目前還是處於一個繼續尋找、研究的階段。但起碼告訴我們後來向甲骨文過渡是有線索可循了。什麼時候挖出最早的文字來了,那作為文明要素的文字就解決了。也有學者說,沒有找到文字也沒事,史前向文明過渡,文字不是必備的,比如匈奴就是個大帝國,可是根本就沒字。再如剛才說的城,殷墟就找不到城牆,它是依河而建,找不到城牆或者說只有部分城牆。
還有一點,
中國有不同於其他文明的東西,就是所謂禮儀祭祀的中心。
有人說中國的文化就是禮文化,早期的東西從禮的角度都有跡可循。大型禮儀祭祀中心的出現,是反映一個社會發展程度的。陶寺遺址
大家看圖片,這是山西襄汾的陶寺遺址,屬於龍山時期。這處遺址最重要的就是它出現了一些明顯用於祭祀、禮儀活動的大型建築。由於它的出現,很多學者就開始寫文章說中國的禮文化不是周公時候才有,早就有了。而且早期的禮也不是我們想像的禮俗--由民俗簡單來的,在史前就有很嚴格很嚴肅的技術。從龍山文化開始,到後來的三星堆,出土那麼多青銅器等等,全是用於非常莊嚴的祭祀,祭祀完了之後砸碎。這些東西在史前到文明的過程中的很多遺址中都有大量的出現。
這些文明的要素,都具備是最好了。但是具備其中的幾項,基本上可以判定一個社會已經開始向文明邁進了。各地在爭論的時候就要拿出一套標準,按照這套標準來衡量。雖然這些尺子不是那麼標準、嚴格,但總的來說有相對的框子。這些都是我說的物質證據。缺某項或者某項達到什麼什麼程度,畢竟有很大的片面性,就算這些都全有,那也未必是一個文明社會。
所以什麼叫文明?又回到恩格斯的那句話了:
文明的標準就是看這個時候是不是進入了國家,國家是文明社會的概括。
剛才說農業也好、城也好,都是合在一起的一個綜合的東西。有統治者,有管理機構等等。一個國家的產生關係到一個社會是不是發生質的變化。國家一定是跟地域有關係。雖然中國古代都是血緣社會,血緣因素一直到周代還是這樣。但國家一定要在血緣基礎上有一個地域特徵,要打破那種單純的氏族關係。但是這個東西又很討厭,它本身是一個虛的,怎麼來證明?你挖不出一個國家來,所以又得回到文獻。根據文獻記載,根據考古,去綜合考量那個社會是不是達到文明程度。為什麼要提國家呢?因為現在在討論文明起源的時候,有一派主張從早期國家的性質來探討,提出所謂酋邦理論。我們原來說由早期氏族社會,到部落,到部落聯盟,最後進入國家。他們說從部落到國家之間不是部落聯盟,而是酋邦。酋邦是翻譯來的辭彙,說的就是本身帶有部落的特點,但已經具有邦國的地域特徵。這種理論也是衝擊馬克思主義理論的。蘇秉奇先生就提出一個古國理論,挖出那麼多城來了,那肯定就是國,早期的國就跟城差不多。這是一個很好的角度,但是難度很大,因為你挖不出國家來。因此在探討早期文明,包括早期國家的特點的時候,儘管有很多有意思的解釋、理論,但是難度大,想像、推測的空間非常多。還是在不斷探討中。目前在下大力氣搞的就是這個中國文明起源工程。
最後,簡單講幾句中國什麼時候進入了文明。
文明的起源是一個很長的過程,從量變到質變,總要從門外邁入門裡。邁這個門檻是在什麼時候?我剛才說的時間跨度,從六七千年到四千年,各種文明是不一樣的。這些文明的要素也不是同一個時間發生的,所以就有一個到底什麼時候進入中國文明的爭論。外國人就認甲骨文,到現在還有人認為中國文明就從商代開始,而且還是從商代後期寫起,再往前不算。當然現在很多學者開始修正了,前邊的也算。但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算,我們過去的教科書寫的正式進入歷史是夏代,約公元前二十一世紀。從這兒以後進入文明社會,正式進入了王朝、國家。這些年,明顯地,有一個希望中國文化更源遠流長的傾向,所以就有很多進入文明比夏朝早的多的說法。最早的,是中華文明六千年說。當然也有極個別的人說六千年以前也進入文明了。六千年的說法是說得比較多的,為什麼?第一是首倡其說的有大家,比如唐蘭先生,他是青銅器、古文字的大家。他就力主此說。唐蘭先生說大汶口文化是這個時期的,這個時期有城址了,有非常精美的陶器,有類似文字的東西,有農業。他由這些要素推斷這時期差不多可以界定為開始向文明過渡了。但是這個說法,證據還是太單薄。大汶口展現的總體發展水平達不到,而且相對來說它是一個孤立事件,後來又變成東夷文化圈的東西。希望越追越早自然是好,但是目前看恐怕還是太樂觀一點。
第二個是最主流的,也是傳統的說法:中華文明五千年的說法。這個五千年包括了仰韶後期或者龍山早期,最重要的是跟傳說中的黃帝時代合在一起的。實際上,古史的黃帝傳說中涉及到大量的文明發現的問題,文字、車馬等等都跟黃帝時代有關係。照我們看,傳說雖有很多荒誕、編造的東西,但是它一定有中國早期古人口耳相傳傳下來的歷史真實情況。當時記載那麼多黃帝的發明,司馬遷還有其他人也認為這個時代中國開始進入文明,一定有根據。現在的考古發現也越來越說明五千年文明史確實可能是真的,過去疑古疑過頭了。但是現在還是不能把它作為定論,東西還不夠,再多出點,也許就能把它落實了。
目前學術界說的比較多的是:四千五百年說。把剛才說的夏王朝再往前提,但是還沒敢說到五千年。這個時期相當於龍山文化的晚期,屬於新石器時代的晚期,大致是我們講的堯舜禹禪讓時代。
古書上一講黃帝活了好幾百歲,這個並不真實。這個時間跟夏朝差了好幾百年,中間不可能只有一兩個首領。過去我們都把它當作傳說時代講。如果按照蘇秉奇先生的古國說,很可能是早期文明了。包括這個禪讓,過去說從大同到小康,夏朝是小康,是天下為家,之前是天下為公,好像是斷然分開的。但是,現在認為禪讓這種形式雖然不是家天下,但是畢竟有很明顯的地域組織的觀念,而且這種社會組織靠不靠血緣關係不是決定一個國家成不成為國家的條件,反而家天下的形式反映的血緣關係跟地域組織在一定程度上是衝突的。因此,完全可以從早期國家的特點來理解堯
舜禪讓的時代。中國古人也並不把它們斷然分開。《尚書》的《堯典》、《舜典》、《禹貢》認為從堯、舜就開始進入國家了。《尚書》的古史觀恰恰沒有黃帝,是從堯、舜開始的。《尚書》真偽我們暫不討論,我們看其架構是堯、舜、夏、商、周五代。這說明中國古人可能確實是把堯、舜放到進入國家、進入帝系來講的。司馬遷時期講黃帝,那是跟道家有關係,為了壓儒家的堯、舜,使得黃帝也進入了系統了。從儒家的古史觀來看,從堯、舜被視為聖王到夏、商、周,都是相通的。一個是選賢,一個是傳子,儘管有本質區別,但他們認為是通的。這個通,我們認為可以從進入文明的角度來理解,把進入文明的時間從夏朝往上移,移到堯、舜時代,這個確實有一定的道理。而且現在的考古發現也讓越來越多的學者相信這個時代中國發生了一些根本性的變化。來源:人文智慧在線
推薦閱讀:
※【頭條】為什麼新中國陶瓷價值超過清代官窯瓷?
※日艦橫行釣島 圍堵中國漁政船——2010-9-29
※中國人是打不死的 解放軍王牌部隊戰損100%竟還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