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型失利,互聯網能否成華碩的救命稻草?
據中國台灣地區媒體報道,從8月下旬開始,華碩啟動新一波組織重整,主要高管層已完成人事變動,同時近百名員工收到內部轉職或者優離的信函。
該消息還稱,首波遭到精簡的是平板電腦,以及負責電信手機的團隊,電競事業群也成為改組的目標。
PC巨頭華麗轉身,為什麼遭遇失敗?
華碩是全球知名的主板和顯卡生產商,個人的電腦業務規模也非常龐大,可以說是PC界的巨擘。但是2015年至今,由於行業的震蕩,華碩、聯想等企業紛紛踏上轉型之路。華碩也做出了很多嘗試,從整體情況來看,其近期轉型的方向主要就是電競和智能手機。
在筆者看來,華碩的轉型失敗絕非偶然。這兩個方向雖然在前兩年極受歡迎,卻也是多數企業趨之若鶩的風口,再加上領域內頂尖企業,激烈的競爭讓跨界企業難有什麼作為。
在智能手機領域,伴隨著諾基亞、三星等老牌企業衰落,蘋果、華為、小米、一加、OPPO、VIVO、金立、鎚子、努比亞、魅族加上聯想、360、美圖等,智能手機的領域廝殺慘烈,加之智能手機市場總體增速放緩,逐漸觸及天花板,華碩想要分到一杯羹難上加難。而在電競方面,也是同樣的道理,除了老對手戴爾、聯想等,微星、機械革命、雷神等一批新對手的崛起,也對華碩的市場造成衝擊,使它的營收難達預期。
究其原因,筆者認為,還是華碩的轉型方向敲定過於草率,多少有些盲目跟風的嫌疑,隨著眾多企業一起入局,也就造成了今天必須「二次手術」的局面。
再次踏上轉型之路,互聯網或是華碩前往目的地的高鐵
筆者認為,對於家大業大的華碩來說,一次轉型的失敗算不了什麼,在當前及時糾錯之後,未來的發展道路向哪走,如何走才是最重要的。
而在筆者看來,目前最重要的任務就是與互聯網接軌,發展才能不落後於時代。華碩雖然是主板和顯卡生產商,硬體技術一流,但是在大數據、人工智慧、雲計算等領域幾乎是睜眼瞎,完全與當今互聯網發展有些脫節。
像華碩老對手聯想,通過「三波戰略」一舉確定了PC、大數據、移動業務、人工智慧、雲計算、雲存儲等為核心的發展戰略,甚至邁入區塊鏈領域,轉型已初見成效。
?
而在零售領域,大數據等已經成為激發傳統零售企業活力的致勝法寶,可以說,當今各行各業都在與互聯網的發展緊密結合。
因此對於華碩來說,目前最重要的就是要先構建互聯網智能體系,建立基於互聯網時代的發展基礎,這樣才能有進一步發展的可能。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