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哥特式到學院派的4分鐘繪畫史-混亂博物館

從哥特式到學院派的4分鐘繪畫史-混亂博物館

來自專欄混亂博物館96 人贊了文章

毋庸置疑的,西方藝術對全世界的現代藝術都施加著極其深刻的影響,這絕不僅僅因為西方文明自大航海時代以來在財富上取得的無可匹敵的成就,更因為西方藝術本身具有的深刻魅力——正如西方文明崇尚的理性與思辨,西方的藝術也總是在積極地探索一切可能,在歷史上發展出了千變萬化的風格流派,而繪畫作為最直觀也重要的藝術門類,無疑是了解這一切的起點與關鍵。

限於篇幅,本期節目的將注意力集中於15世紀的哥特式繪畫到19世紀的學院派繪畫,這是西方繪畫史上「風格」與「時代」關係最明確的一段歷程。

https://www.zhihu.com/video/1028371700701839360

-文字稿-

在15世紀初,信奉天主教的歐洲仍然流行著單調刻板的哥特藝術。這種繪畫為了顯示宗教的威嚴,經常炫耀似的運用昂貴鮮艷的顏料和金粉。但總得來說,當時的畫家還很不得法,畫中的人物大多因為糟糕的透視和解剖而扭曲了肢體,雜亂無章的景物在視覺上甚至厘不清高低關係。

為了滿足僱主們「畫得更像」的需求,歐洲南北最富庶的地方各自發展出了不同的解決方案:在南方的佛羅倫薩,光學催生了透視法,從畫面中心發出的單點透視營造了莊嚴肅穆的感覺;解剖學明確了人體結構的走向,這在達芬奇和米開朗基羅那裡達到第一個高峰。

而在北方,低地的尼德蘭地區將「細密畫」的傳統發展到了極致——畫家以驚人的耐心與與毅力將事物的所有細節都展示在畫面上,雖然解剖含混、透視模糊、動作單調,但這樣巨細靡遺的筆法足以叫任何看畫的人嘆為觀止。

這場革命就是「文藝復興」,它在15世紀還帶著一些中世紀的僵硬和獃滯,但到16世紀就在全歐洲融會貫通起來, 尤其是在威尼斯,威尼斯人特別重視色彩和光影,擅長捕捉物體每個局部在具體光線下的色彩變化,使得畫中的人物有了呼之欲出的體量感(提香)西方繪畫的寫實能力從在此時開始冠絕世界。

巴洛克時代始於17世紀,那時的歐洲貴族普遍積累了空前的財富,提出了更奢華的要求,就這樣,繪畫技法的持續進步了100年,達到了隨心所欲的地步:在經典題材中,數量眾多的人物在複雜的自然環境中展現著激烈的戲劇化動作;在肖像畫中,人物姿態自如,彷彿凝固了生活中的某個瞬間;另外,沒有主角的繪畫也在巴洛克時代大量出現,靜物畫和風景畫都是那個時代新興的題材,畫家掌握了任何角度的透視關係,這在描繪城市的風景畫中表現得;教堂中恢弘的天頂畫無疑更能展示畫家們日益純屬的透視技巧,他們不僅能以假亂真,還能無中生有。

驕奢淫逸的宮廷生活在18世紀中葉達到了頂峰,洛可可藝術作為巴洛克的變體從凡爾賽向著周圍傳播:在繪畫上,洛可可傾心於富麗堂皇的宮廷生活和怡然自得的田園風光,希臘神話里的愛情故事和遠東國家的異域風情也是重要的題材,總得來說,人物嬌弱而甜美,色彩豐富而粉嫩,瀰漫著一股陰柔的氣息,與此前雄壯豐滿的風格大不相同。

但革命很快席捲了歐洲,英雄氣概迅速成為新的藝術風尚,結果出現了兩種相當對立的風格。

18世紀中葉興起的新古典主義的繪畫鍾情於古希臘和古羅馬傳奇故事,人物展現出儀式化的優雅姿態,彷彿來自古典的戲劇。(Anton Raphael Mengs、雅克·路易·大衛)後來在安格爾這樣極端的畫家那裡,幾百年來的解剖傳統都可以讓位給「看上去更優雅更美」的傳統,人物長著天鵝般盤繞的脖子,兩側的手腳視情況而定大小不一,渾身上下柔滑得好像骨頭裡不含鈣。

稍晚的浪漫主義則熱情地擁抱人類內心的激情——這最早表現在風景畫中,狂野的異域風光盡顯大自然的雄渾壯闊,昭示著人類這個物種空前的雄心。

同時,畫家們也用熱烈的筆法描繪著英雄的事迹,正在發生的時事自不必說,一度被人遺忘民族神話和民族史詩也成為流行的主題,就連聖經故事也大舉脫離了過去幾百年的窠臼,充滿了新的想像。

然而這兩種對立的風格卻在各大藝術學院里調和起來——這就是興盛於整個19世紀的學院派繪畫。學院派繪畫不僅折衷了優雅理性的形體與張揚飽滿的情緒的分歧,還折衷了再現客觀現實與表現審美理念的分歧,折衷了勾勒線條與渲染色塊的分歧,無論描繪神話故事、民族史詩抑或個人肖像,都達到了無可挑剔的精美。同時在題材上,描繪時政大事的紀實繪畫和描繪殖民地風情的東方主義也都是學院繪畫的標準題材。

然而就與歷史上任何潮流一樣,學院繪畫在19世紀後半葉達到成熟之後也迅速淪為規矩和窠臼,西方藝術如何打破這種格局,就是另一個精彩燦爛的故事了。

推薦閱讀:

托斯卡納婚禮 | 哥特暗黑神秘無頂教堂
《侏羅紀世界2》的恐怖之源,究竟是恐龍還是陰森的哥特式城堡?
一直以為哥特太Over,看了她們我表示這「配」方我要了!

TAG:哥特 | 藝術 | 繪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