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孩子寫作業,這樣真的對么?
01
開學將近一個月,父母真的是既歡喜又憂愁。
歡喜的父母,終於不用再為「一個月的工資撐不起一個暑假」而焦慮不堪;
愁苦的父母,滿心憂慮「母慈子孝」的和諧狀態將再次被打破,雞飛狗跳的日子重新開啟。
家有上學的孩子,最痛苦的事情是什麼?
陪孩子寫作業啊!
每個陪寫作業的家長都有一部血淚史。
還記得去年那名震家長圈的半夜吼叫嗎?
一個女人聲嘶力竭的喊:
「什麼關係,啊?!」
「到底什麼關係,你說!」
不知道的,還以為夫妻吵架,第三者插足,仔細聽來,卻是一個含辛茹苦的老母親在陪孩子寫作業。
陪孩子寫作業,沒有最苦,只有更苦。
有為了陪孩子寫作業氣出心臟病,進了醫院的;
有為了不陪孩子寫作業,父母爭著在單位加班的;
有父母祖父母輪番上陣,最終一一敗下陣來的。
2017年底,智能教育平台「阿凡提」發布了互聯網教育大數據報告《中國中小學生寫作業壓力報告》,《報告》稱,在中國,91.2%的家長有陪寫作業的經歷,其中每天陪寫的家長高達78%。
《報告》還稱,陪寫作業已經嚴重影響了親子關係,有75.79%的家庭曾因寫作業發生過親子矛盾。
作為父母,感同身受,大家為了陪孩子寫作業,那真是操碎了幾輩子的心。
02
但沒有人忍心告訴我們,其實90%以上的陪寫作業都是徒勞的!
這是什麼意思?
簡單來說,就是陪孩子寫作業其實是父母緩解教育焦慮一種自我安慰,對孩子來說,作用不大。
先別急著拍磚,先聽我講講前幾天看到的一個小場景。
上周,去吃肯德基。
在我們旁邊,坐著一對母子,桌子上擺著幾張卷子,小男孩埋頭於卷子中。
「放假就讓你早點做作業,一直拖到現在,做的這麼慢,什麼時候能做完?」隔壁傳來媽媽的聲音。
小男孩沒說話,眉頭緊鎖,不自覺的咬起了鉛筆上帶的橡皮。
媽媽一把把鉛筆奪下來,「做作業還不認真點,咬什麼鉛筆,說了多少次了記不住,趕緊寫。」
小男孩愣了一下,繼續低著頭寫。
「這個數算的對嗎?趕緊改過來!」
自始至終,小男孩都沒有說話,媽媽一直在不停的說。
女兒看著小男孩,滿臉憂慮的問:「媽媽,我就要上學了,到時候你也會這麼凶嗎?」
我:「應該不會吧(自己也沒把握)。」
回想一下,在陪孩子寫作業的過程中,是否有以下言行:
「這麼簡單的題都錯了,長點腦子行不行?」
「你怎麼事這麼多,一寫作業就干這干那。」「今天寫不完作業,就別睡覺了。」「這個怎麼又錯了,說了幾遍了。」「這個念什麼?大點聲說!」
陪寫作業的過程中,看到孩子有做的不完美的地方,父母的聲音不自覺的提高了八度,內心戲是「我怎麼養了這麼個笨孩子?」
父母越著急,孩子越慌亂,在這種氛圍下,孩子不但不會提高學習效率,還會適得其反。
03
父母長期陪孩子寫作業,會產生哪些不良影響?
缺乏學習的主動性。在父母的催促下,有不少孩子會認為學習不是自己的事,是父母的事情。一個朋友就曾苦惱的說,她上初中的孩子公開表示,父母對他好都是為了讓他死命學習,還不是為了家長的面子好看。把學習當成父母的事,一旦父母鬆懈,孩子的成績必定下滑。
形成強烈的依賴心理。父母緊盯著孩子不放,孩子會覺得,上課學不會不要緊,錯了也沒有關係,錯了媽媽會幫我改,不會爸爸會教我,這樣會形成一種惡性循環,孩子不能充分利用課堂的有效時間,把該學的都學會,而是對父母的幫助和輔導班的輔導形成依賴,攪亂了正常的學習秩序。
還有一個扎心的真相是:不是所有的孩子都需要陪寫作業的!
演員海清經常在微博更新自己和兒子的互動,我們看到,海清的兒子就是一個妥妥的不需要媽媽陪寫作業的學霸。
我:陪你出去踢會兒球?
蛋妞:寫完作業。我:踢完球再寫?蛋妞:寫不完。我:寫不完明天寫。蛋妞:明天還有明天的。我:你確定你是在過暑假嗎?
蛋妞:要不然呢,怎麼有這麼多時間寫。
一個當小學老師的同學曾無奈的說,有的家長反映學校布置作業多,孩子要寫到晚上九十點鐘,影響了孩子休息,對老師表示不滿。
她說,小學低年級的作業已經很少了,有的同學回家之前就已經做完了,而有的要做到晚上很晚。
而晚上寫作業寫到很晚的,往往是成績並不出色的。那些早早自己完成作業的,成績更好。
04
那到底要不要陪孩子寫作業呢?
答案是,小學低年級,特別是一二年紀的,家長要陪。超過三年級,堅決不陪。
而在陪伴低年級孩子寫作業的時候,也要掌握一個原則:強調「陪」,而不是「寫」。
概括起來就是,低年級重在養成孩子良好的學習習慣。家長開始的時候,可以坐在旁邊,重點糾正孩子的坐姿、握筆姿勢、書寫是否認真,至於寫的內容,則不要太在意,讓孩子自己去掌握。
現在很多學校都要求家長檢查孩子的作業完成情況,然後要簽字,家長認為這是變相的把老師的責任推給家長。
其實這是兩碼事,老師的初衷是孩子自己都做完了,家長只要檢查一下籤個字就行了。
而家長的理解是,全程自己都要參與進來,孩子做作業家長必須全陪。陪著陪著,就成了家長追著孩子寫作業。一旦形成這樣的習慣,孩子的自主性就會變差。
剛開始,一定要養成讓孩子自己做作業的習慣。中間家長不要打斷,最後再檢查訂正。孩子做作業的時候,父母可以在旁邊看看書,做自己的事情。
05
過了三年級不陪,孩子完不成作業怎麼辦?學習跟不上怎麼辦?
一二年級是習慣養成的關鍵期,如果養成了自主做作業的習慣,三年級之後孩子一般也不會願意讓父母陪。
如果之前沒有養成良好的習慣?到了三年級之後,孩子如果做作業慢,在規定的時間完不成,家長就要看看,到底是學校布置作業太多,還是自己孩子做題太慢。
如果是後者,就要幫助孩子找到原因,是讀題能力弱、還是反應能力差?還是習慣不好?要有針對性幫助孩子,不要盲目的去進行課外補習。
我曾經問過不少老師和家長,三年級之後,真正拉開孩子差距的是什麼?
是閱讀理解能力,保證孩子一定的閱讀量非常重要。
《小學閱讀能力決定一生的成績》一書中提到,在我們的身邊經常發現有很多這樣的孩子:他們在學習和讀書上面花費了很多的精力,卻未能取得很好的成績。其主要原因就在於他們讀過文章以後並沒有充分地理解其中的內容,即所謂的"閱讀能力"不足造成的。
做作業是孩子學習過程的必須要做的事情,也是孩子自己的事情,父母沒有必要把自己的精力都放在陪孩子寫作業上,從小幫著孩子養成一個好習慣,比陪寫作業重要一百倍。
孩子小的時候,父母做足了功課,就像師傅領進了門,後面就會發現,自己特別省心省力。
永遠記住,學習是孩子自己的事情,千萬別代勞,獨立自主是孩子一生的財富。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