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網紅髮展歷程
「網紅」這個詞,在開始的時候多少有些戲謔的味道。這個也算是個舶來品,屬於社交領域一類的辭彙,最早開始流行於歐美,當然,最早開始產業化的也是歐美。
目前,國外的網紅主要活躍於6個平台,根據報價排名,一次是You Tube、Facebook、lnstagram、Snapchat、Vine(後來被Twitter)收購,最後就是Twitter。不過,目前這些平台,在國內是很難登錄的。在他們這些平台桑,毫不客氣的說,那些網紅小哥哥和小姐姐動手發張圖片或者微博,就能把國際4A公司團隊辛苦一年的錢給賺了。
按產業溯源來說,網紅們承接的也算是傳統廣告的業務。傳統網紅都是明星為主,他們算是頭部。比如,今年的雅詩萊黛找的陳坤來做宣傳,瞬間引的無數人觀看。
我國的網紅徹底爆發是在2016年了,那個時候才從邊緣進入大眾視野,開始走向產業化的道路。比如,大眾知曉的Papi醬,在當年拿到了羅胖得到了2000萬投資。
「網紅」一次,聽起來就是有些接地氣的味道,同樣,我國的網紅也都是崛起於草根群體。我們對於大V、KOL(關鍵意見領袖)不 陌生,「網紅」的興起,可以算是互聯網權威在群體在下沉中的延續和消解。「網紅」在我國的出現,最早可以追溯到BBS時代,那個時候,都是在天涯論壇、新浪BBS、貓撲等平台上互動發言,孕育了不少現在的頭部網紅。目前這些平台,慢慢都「低調」了好多。甚至,發展了10年多,好多人才知道天涯的公司總部在海口,讓人覺得有些不可思議!
到了後面,網路文學開始崛起,各種網路小說漫步於網路世界。也成就了寧財神、南派三叔為代表的一代網紅,而且有些作品成為了IP,被拍成電影,走向了內容創作的商業化道路。
2003年那會兒,博客比較流行,以木子美為代表的第二代網紅開始嶄露頭角,包括、芙蓉姐姐、鳳姐等。在這個時候,不管是發幾張丑照還是在網上大放厥詞、隔空對罵都有一夜爆紅的機會。當然,聰明的中國人是不會放過任何一個機會的,這指的就是後面的推手團隊,水軍等,開啟了粉絲營銷的大門。
到了2009年,移動互聯網再次催化了網紅的發展。不過,還是應該像王興在美團上市的發言一樣:感謝喬布斯,帶來了蘋果手機,才有了後面移動互聯網的發展。溯本求源嘛!這個時候,開始有了微博、微信等平台,開始有不少的段子手、電商模特出現在我們的眼前。比如現在活躍於脫口秀的「李誕」,也是如此。當然,子啊當年更流行的還要輸王思聰的飛完女友雪莉。此後,從前博客時代的「大V」們也受益於微博和微信的崛起,在新的平台上持續積累粉絲和流量。
隨著4G的普及,網紅開始進入音頻、視頻為王的時代。比如,最開始的鬥魚直播、YY。以及近兩年不斷走紅的喜馬拉雅。還有,最受年輕群體歡迎的遊戲直播平台,也捧紅了像小蒼一樣的遊戲主播。
到了2016年,我國的網紅產業也開始走向產業化的道路,所以,2016年也被成為我國的「網紅元年」,「網紅經濟年」。最熱鬧的,莫過於前面提到了Papi醬。網紅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關注。身後的流量額商業機會,讓人們大吃一驚。以至於,淘寶也開通了視頻直播,從業的也都是一般網紅。
而如今,網紅也如同韓國明星似的在批量產生,還是得益於各大平台的推廣,像火山小視頻、抖等等,微博在這期間曾經冷落多一段時間,好在年輕群體的加入,又重新開始活躍。既然是批量產生,那就是要有些條件:極端顏值(最美或最丑)、獨特風格、互動積極和故事建構四大要素,由此,也出現了「人設」這個新的名詞。
網紅背後,就是粉絲經濟。通常知道的變現方式便是廣告代言和宣傳。比如和廣告主簽約,在自己的社交網路上進行軟文植入。除此之外,還會有電商(所謂粉絲遷移)、直播打賞、付費會員等等。
粉絲是會一直存在的,只不過之前社會環境的制約,使得這一部分群體的經濟效益沒有被放大。與之對應的網紅們卻出現了瓶頸期,現在的網紅,平均時效也就在3年左右。與工業時代的產品一樣,也出現了同質化嚴重現象。所以,後面還有什麼新的針對粉絲效應的群體出現,至於什麼,沒法預測。
推薦閱讀:
※網紅該有的價值觀
※溫婉的爆紅,除了她的網紅臉,離不開這點!
※戰鬥民族大v博主為你帶來百萬流量
※被「新型毒品」毀掉的中國年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