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燒荒
來自專欄庫頁紀事19 人贊了文章
到達留多,挖好地窩子以後,留多殖民地的眾人就分成了漁獵組,蓋房組和燒荒備耕組,庫任偲被分去了燒荒備耕。因為氣候嚴寒加上多風的原因,庫頁島南部樹木並不多,除了沿河畔有一些灌木、柳樹,其他地方漫山遍野長得是一人多高的小葉樟、蘆葦、蒿草。
看著這些低矮的植物,庫任偲心想在這裡燒荒不是很容易嗎?留多的幹部來自北海道,一組人分成倆人一起,一人抱乾材做火種,一人劃火柴點火種。可這荒郊野外、春風蕩漾,一會東南風,一會西北風,一會又颳起了旋風,風力忽大忽小、風向飄忽不定,劃著火柴談何容易!不知划了多少盒火柴,終於點燃了火種。可這火種也不爭氣,剛剛點著,又讓狂風吹滅了;好不容易點著了荒草,還沒等高興起來,火苗呼啦、呼拉兩下,就又像鬼火一樣銷聲匿跡了。
就這樣,折騰了一個多小時,一把火也沒點起來,弄得燒荒組都有些喪氣了。後來還是庫任偲想了個好辦法,所謂「眾人拾柴火焰高」,他們把分散的火種集中起來,點著一點,引燃一片。別說,這一招果然奏效。看著火龍飛舞的荒草,一群人不約而同地跳起來、歡呼著:「點著了!點著了!」
庫任偲高興得還是太早。就在一群人歡呼雀躍的瞬間,一股西北風大作,風捲殘雲般地從他們面前掠過,荒火像脫韁的野馬一樣肆虐起來。說時遲、那時快,轉眼間,幾公里外的丘陵也跟著火光衝天、紅成一片,燒荒變成了荒火。三五成群的袍子向遠處逃竄,像一撮撮白肚毛巾在擺動。丘陵著火本來不是什麼大事,由著他燒便是,但火燒的方向上正是這撥移民囤積生產資料建設住宅的地方,每一個人都被這突如其來的火情嚇得目瞪口呆,腦子一片空白。
「不好了,跑火了!不好了,跑火了!」一群人拚命地奔向建房小組報信。火光就是命令,緊急集合的號角在留多河畔回蕩,整個殖民村的人從四面八方趕來,燒荒的任務演變成了一場打火的戰鬥。大火沿著起伏的丘陵熊熊燃燒,風助火勢,火生風角,愈演愈烈,火頭竄起一丈多高。全村的人不顧煙熏火烤,用掃把、鐵鍬、樹條等工具追趕火頭、拚命扑打。庫任偲的眉毛、頭髮被燒焦了,身上的衣服被燒得千瘡百孔,但是怎麼辦呢?這要是把自己以後的房子還有今年的種子燒了,那日子可怎麼過啊……。慶幸當時地面冰雪尚未溶化,傍晚時分逐漸剎風。經過五個多小時的滅火保村的戰鬥,大火終於被撲滅了(其實是風向變了沒往村子燒),燒荒的任務也意外的「超額」完成。
燒完荒就要開始清理火場備耕了,因為樹少,庫頁南部的備耕只是把地翻一番,偶爾一兩顆樹根挖出來便好,不像北海道的土地,燒完荒以後只能做幾年牧場,等樹根爛了再種地。不過翻地可不是個輕鬆活。說起來,北方殖民地用馬耕地要比用牛效率高的多的多,但在1十七世紀中葉畜力在整個元老院都是十分寶貴的資源,各個地區都在辦耕牛育種基地,養馬場濟州島搞了一個,北海道搞了一個,1641年竹域又搞了一個,周圍在東南亞更愣是把販牛生意做出了奴隸貿易的效果。這個時候別說是馬,就是耕牛各個殖民點都能搶的頭破血流。庫任偲要感謝元老們對於整個外東北尤其是庫頁島特殊的執念,在殖民庫頁島開始以後,元老院的皇漢們就通過各種渠道對這1000多人進行了支持,其中一項就是耕牛支持。雖說最後運來的耕牛並不多,但是初期一戶兩隻還是能保證的(馬是不可能的,整個庫頁島最後就分到10匹母馬,都是品相很差的滿洲馬和日本馬,一隻種馬(湊活勁,一隻被尼克淘汰的混血鐵嶺挽馬),一隻閹割過的馬)。
一排耕牛慢慢的拉著改良後的聯合犁,庫任偲一群人在後面小心伺候著。燒荒後融化的雪水讓這片土地格外泥濘,一腳踩下去拔出來就很費勁,還冷得要命。不過好在一路上還能撿到一些被燒傷的動物,比如狍子。這些動物跑的慢了,被燒傷動彈不得,便被庫任偲一群人撿了去。
傍晚時分,等庫任偲準備收工回地窩子的時候,突然發現前方有個毛茸茸的小動物在雪地里奔跑。不知是誰認得,一個箭步跳下爬犁,邊跑邊喊:「抓貉子,抓貉子!」大家都不約而同地跟下來、呼喊著,向那隻貉子包抄過去。貉子見狀,猛一調頭,奪路而逃,輕盈的身姿在白皚皚的地上留下了一串印記。腳下的地越來越軟、泥巴越來越厚,越來越難走。貉子跑出十幾米遠,還不時回頭張牙齒叫、凶相畢露,煞是嚇人。我們仍窮追不捨,真有些「窮打落水狗」的勁頭。
一群人追了許久,終於把貉子逼近一塊尚有積雪的窪地,貉子陷在雪窠里不能自拔,無計可施,只有靠頻露兇相嚇人了;庫任偲一行也筋疲力盡、寸步難行,被「兇相」嚇得束手無策,不敢貿然行動。相持幾分之後,一個歸化民用棉大衣將貉子捕獲。這意外的戰利品,讓庫任偲等人格外興奮。有的說:「這麼好的貉毛,能吊兩頂上等的貉殼帽子!」有的說:「這麼鮮活的野味,肉一定很好吃!」有的說:「這麼好玩的動物,我們把它養起來!」一群人七嘴八舌,爭執不下,最後決定,還是當個「寵物」先養幾天再說。當天晚上,庫任偲用鐵鏈把貉子栓在自己地窩子邊邊上上。
第二天一早,一群人喊睡得和死豬一樣的庫任偲時大吃一驚,貉子將庫任偲的被子嗑壞了,棉花等填充物造了一堆,氣得庫任偲把貉子狠狠地打了一頓,心裡嘀咕著:「這可殺不可留的東西!」當天晚上,將貉子剝了皮,大家圍坐在帳篷的火爐旁,學著澳洲人的吃法,每人割一條肉,做成串串。帳篷里煙熏火燎,不時響起吱拉吱拉的烤肉聲,瀰漫著生鮮野味的芳香。一群人談笑風生,爐火仍映紅著一張張稚嫩的笑臉。至於大明的那個朱任偲,去一邊吧!
對於如今的庫任偲而言,來庫頁島無疑是自己做出的最正確的選擇。所謂正確,自己在廣西作為宗室,大明在的時候沒人給自己公選娶不到老婆,等大明不在了不要公選了,卻又沒人敢給自己介紹老婆。可現在到了庫頁島,沒人知道自己的過去,老婆很快就找到了。
庫任偲的妻子是個費雅喀姑娘。在澳洲人沒有到來以前,庫頁島的諸民族還處在十分落後的漁獵文明狀態。由於氣候惡劣,男子又需要外出漁獵的緣故,男子死亡率很高,收穫也很不穩定,不過當地不能採集果實,只能依靠漁獵,所以勉強也算是父系社會。長期以來,庫頁島的男女比例一直處在女多男少的狀態,無論是清朝人、日本人、俄國人都明確記載了這一獨特的社會結構。
這澳洲人一登島,首先接觸的阿伊奴人在付出了血的代價以後,也嘗到了和澳洲人交往的好處,並迅速充當起了澳洲人與其他部落接觸的急先鋒。在阿伊奴人的撮合下,最南邊的陶姓費雅喀首先與澳洲人進行了接觸,這批費雅喀人並沒有臣服澳洲人的意思,但是貿易卻建立了起來,與之而來的還有婚姻市場。
澳洲人的移民單身男子多,而原住民費雅喀人卻女多男少。澳洲人能吃得飽飯,費雅喀人卻飢一頓飽一頓。接觸時間一久,就開始發生澳洲單身男子用多餘的食物換老婆的事情。對於這種行為 ,司凱德是支持的,甚至提出,如果費雅喀女子嫁入歸化民家,費雅喀女子的家屬也可以搬到澳洲人的村落里成為歸化民,家裡的小孩也可以免費到北海道的寄宿制國民學校讀書,管吃管住。到後來這種政策擴大到了所有人,只要把女兒或者兄妹嫁個庫頁和北海道的移民,本人就可以獲得到達庫頁和北海道的免費船票,此外還給新家庭一頭耕牛作為獎勵。
司凱德做出這種決定是由自己考量的,第一男女失衡,尤其是男子過多最後會變成巨大的不穩定因素,第二費雅喀人是烏蘇里江流域十分重要的民族,而且費雅喀人屬於女真系民族(通古斯系民族),和滿人同種,語言相近,對於日後攻略滿洲、西伯利亞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而留著一半漢人血液的帶路黨無疑是最可靠的人。第三跨族通婚鍛造全新的單一的中華民族一直是元老院的國策。
在這一政策的號召和鼓勵下,庫任偲在到達庫頁的第二個月,就在一位阿伊奴歸化民的撮合下,以解決小舅子4個孩子吃飯(送進國民學校),一隻耕牛,3個鐵鍋的代價,從陶姓費雅喀部落那邊娶到了自己現在的老婆(自己實際上只出了三個鐵鍋)。
娶了老婆的庫任偲幹活更加賣力了,畢竟到明年春耕,自己可能就有一家子人要養活了。娶完老婆一個月左右,這庫頁島第一輪的燕麥就要開始收穫。庫頁島的燕麥生育期在100天左右,是一種生育期非常迅速地農作物。因為是生地,開墾的面積並不大,黑麥每家大概都種了30畝左右,第一年的收成不算很好,但是燕麥也收了1500斤,看著從未見過的黑麥,庫任偲又有些懷戀大明還在的時候,大明在的時候自己拿的俸給也差不多也是這麼多,而且根本不需要勞作。但這畢竟只是20畝,自己還有20畝的燕麥尚未收割呢!這20畝再收割上來自己的收穫差不多相當於鎮國中尉了,等自己的200畝地全部耕種起來,去掉上交北海道殖民貿易部的,自己的收入差不多和奉國將軍差不多。也不知道豐原奉國將軍現在的境況如何。
?E?cf#
推薦閱讀:
※【澳宋宣傳口】第一節
※簡談我對「魔法少女」的期望
※西加勒比公司 二 巴達維亞的陰影
※第九章 殖民地的發展
※第一章 鍋從天上來
TAG:《臨高啟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