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這些中國電影理論,你需要掌握一下
來自專欄斑馬影視筆記4 人贊了文章
1895年電影誕生之後,電影作為雜耍進入中國戲院、茶樓成為娛樂的一種方式。1905年中國電影正式誕生,《定軍山》成為首部中國電影,其實是當時享有盛譽的京劇名角表演的片斷紀錄。隨著電影在中國的普及,中國電影理論逐漸產生。因為文化上與西方的源流關係,中國電影理論與西方電影理論有密切關聯,同時因為不同的文化傳統、政治體制和文化境遇,兩者有不同的藝術潮流、藝術理念、理論話語和藝術語言體系。
在中西文化合流中,中國電影受到西方電影的巨大影響,從藝術理念到藝術技巧模仿都參照西方。好萊塢電影1949年前一直佔據中國電影市場主要份額,其製片類型、敘事觀念、製片廠制度、明星策略、藝術理念和技巧均成為中國電影圭臬。1930年代蘇聯蒙太奇學派伴隨著革命理論的輸入進入中國,著名的左聯電影受到蘇聯社會主義革命思想的影響,創作了影響卓著的進步電影,同時也移植了蘇聯蒙太奇理論,電影語言體系與蘇聯電影相似。新中國成立後的十七年時期,社會主義現實主義成為中國和蘇聯共同的電影理論旗幟。新時期中國電影因為改革開放國策的提出,中國電影引進西方先進的電影理論,義大利新現實主義電影成為中國第四代導演學習的對象,同時,1980年代第五、六代導演開始西方電影節的征程,獲得三大電影節的主要獎項。中國電影理論開始全面引進西方現代電影理論,巴贊長鏡頭理論、電影符號學、電影文化學和後現代電影理論在中國電影理論界引起喧嘩與騷動,中國電影理論界與當時文化界一樣處於激昂的高歌邁進狀態,使得中國電影理論與西方成功對接。這都構成了中國電影理論與西方電影理論相通的一面。
01
1920年代
1920年代,好萊塢電影的產品在中國電影市場傾銷,看好萊塢電影成為中國民眾的時尚,小布爾喬亞情調成為中國城市的文化階層的審美情趣,好萊塢成為現代生活方式的代言。電影與小說、報紙、期刊成為大眾文化的傳播媒介。票房市場的驅使和大眾文化趣味成為中國電影好萊塢化的內在動力,眾多的電影在結構、語言、製作理念和修辭上直接照搬好萊塢。鄭正秋電影的意義在於在當時泛濫的洪流中成為提倡民族化影片的中流砥柱。當時電影創作處於鴻蒙初開階段,沒有成型的電影理論,只有零星的電影評論,主要的電影理論刊物是《影戲雜誌》。
02
1930年代
1930年代左翼電影的興盛,產生了大批的叫好又叫座的影片,思想性和藝術性都十分成功。《漁光曲》《姊妹花》《神女》《馬路天使》《十字街頭》都取得了優秀的票房。蘇聯蒙太奇理論當時傳入中國,並被左聯電影作者奉為圭臬。電影腳本理論和蒙太奇理論的學習開創了中國電影與文明戲「離婚」的過程。電影劇本成為一劇之本,是1930年代中國電影的靈魂。《列寧的葬禮》《戰艦波將金號》《成吉思汗的後代》《夏伯陽》在中國進步知識分子文化圈中放映。田漢、夏衍、鄭伯奇等在《南國》《藝術》《沙侖》《晨報》等報刊上積極引進蘇聯蒙太奇學派理論。應該可以說,左翼電影是蘇聯電影理論在中國和中國的傳統文化相結合的結果。當時,有聲電影和彩色電影的發明導致電影進入新的時代,好萊塢電影敘事結構已經成熟,新的電影結構方式很快傳入中國,對中國電影的發展也起到推進作用。抗戰電影與民族危機時期的救國方針一致,「國防電影」的政治功能取代了電影的文化消費功能,中國電影與世界反法西斯電影同步。
03
十七年電影
十七年時期,中國電影的主流意識形態宣教功能得到了空前的強化,社會主義現實主義是中國電影的宗旨,與蘇聯電影在文藝方針上是一致的。十七年時期是中國第三代導演創作高峰時期,水華、成蔭、孫道臨、謝晉、謝鐵驪、鄭君里創作了大量的塑造英雄人物的影片,22位電影明星像成為領袖像之外的能夠在影院懸掛並被人敬仰的例外。中國電影發揮了社會主義意識形態的召喚功能。
04
新時期
新時期,中國電影進入新的引進西方理論時期,國門初啟,現代電影語言及其理論在電影作品和理論批評中逐漸蔚為大觀。好萊塢電影的藝術理念和生產、管理模式逐漸成為中國電影學習的對象。中國電影理論則開始大量引進現代的電影理論,20餘年的翻譯、介紹和歸納,西方現代電影理論基本上已經完成在中國(大陸)的播撒過程,中國電影理論話語也完成更新換代。
在辨析電影與文學、戲劇的關係的同時,巴贊、克拉考爾的紀實理論被第四代導演及理論工作者引進,並且進行電影符號學的補考。
1960年代起在西方興起的後現代電影理論逐一進入大陸,形成新電影理論的大潮,符號學、敘事學、心理學、意識形態批評、女權主義批評、後殖民主義、解構主義等後現代文化哲學被引進中國電影文化圈,對電影的認識基本上能夠做到與西方電影理論的相通。第五、六代電影導演的作品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說是在中國拍攝的西方電影,電影的核心理論、電影語言體系、修辭策略和評價體系與西方同步,這為導演獲得了西方電影節的價值認同同時也為國內電影理論界所詬病。當前中國電影理論面臨從西方的現代電影理論和民族話語結合點上突圍的難題。
中國電影理論在現代進程中積極引進了西方的電影理論,同時保留了本民族的文化基因。中華民族的文化在中國電影的生產中得到傳承,相對於西方電影而言具有獨立地位,這為中國電影在20世紀的民族歷史風雲際遇中發揮民族的精神召喚作用奠定了基礎。中國電影理論相對於西方電影理論具有種種迥異之處。
知識梳理
01
電影美學和早期文明戲的關係
電影與古典戲劇、古典小說有著密切的聯繫,電影在早期被認為是戲劇的一種,「影戲」是電影在中國的別稱,中國古典文化如戲曲、小說、詩歌的理論成為電影理論的潛代碼,從而形成具有民族特色的電影理論。早期的中國電影導演和演員多是文明戲演員,白天拍戲,晚上演戲。所以電影的美學理念與文明戲有著自然的承接關係。
第一代電影導演篳路藍縷,其深層次的電影美學觀念和中國古典文化一脈相承,鄭正秋的濟世救民的電影功能觀與中國儒家的寓教於樂的理念一致。儒家的正統倫理觀念至今還是中國主流電影的思想內核。鄭正秋、蔡楚生、謝晉等大師級導演的作品中洋溢著悲天憫人、懲惡揚善、自強不息的民族集體理念。在不同的時代譜寫了形式各異、民族理念一致的電影巨制。電影敘事方式從古典戲劇和小說中引進了眾多的具有民族特色的電影敘事方法和藝術技巧。「花開兩朵,各表一枝」、章回體敘事、首尾呼應、情節跌宕起伏、矛盾層出、巧合等藝術手法在敘事電影中得到了充分利用。
02
古典文化在電影中的運用
同時,有很多的經典小說、武俠小說被改編為電影。武俠電影在1920年代發軔,現在已經成為世界電影中一個重要的品種,香港動作片享譽世界。戲曲電影更是具有中國文化特色的電影品種,這是西方沒有的電影品種,在中國影響深遠。中國的京劇、黃梅戲、崑曲等地方劇種紛紛被搬上舞台。從《定軍山》《天女散花》《春香鬧學》到《天仙配》《江姐》《白毛女》以及八大樣板戲,中國戲曲電影使民族的文化精粹與現代傳媒——電影相結合,深受民族同胞的喜愛,產生了強大的倫理感召力和民族認同感,古典的文化基因在現代獲得了新的藝術生命。中國電影與戲劇、文學的緊密結合,但是電影理論在1980年代開始認識電影藝術的獨立性,「扔掉戲劇的拐杖」和「與文學離婚」都是對電影藝術獨立性的認識,世紀之交中國電影出產了眾多強調電影獨立性的作品,電影的影像特徵如色彩、線條、光影、時空等電影元素得到重視。
03
主流意識形態的運用
由於中國文化權力結構的家國體制,藝術成為權力文化的宣教工具。具體到電影領域,中國主流意識形態對電影的運用相當成功,電影的宣教功能得到充分發揮,電影理論對宣教權力話語機制、藝術語言方式、典型人物形象的建立的研究是深刻而又細緻的,邏輯的峰巔是「文革」中革命電影的極大荒謬,電影最終成為政治工具而不是藝術。這與西方電影中的蘇聯電影相似,但與歐美電影是完全不同的。政治倫理電影證明了政治權力的合法性,藝術與政治之間的平衡處理,一直是中國電影理論的難點。中國主流意識形態電影由1930年代左聯電影發軔,其馬克思主義的政治思想內核與民族健康剛正的文化基因相結合,形成了具有中國特色的政治電影理論。現實主義成為電影理論的主導。夏衍、田漢、阿英、鄭伯奇、陽翰笙等左聯電影工作者開創了電影評論陣地:《晨報》《藝術》《沙侖》《南國》等。左聯從電影理論入手進入電影,馬克思主義理論和蘇聯的蒙太奇理論體系成為左聯電影理論宗旨。
1930年代有一場「軟性電影」「硬性電影」的紛爭,其實是電影的娛樂功能與宣教功能的分歧。「文以載道」的文化傳統使得電影承載了政治功能。十七年時期政府正式引進蘇聯的社會主義現實主義文藝觀,電影進入塑造革命英雄形象的時代。「文革」時期八大樣板戲時期「三突出」原則抵達政治電影文化邏輯的終點。物極必反,新時期革命的現實主義導致中國觀眾嚴重的審美疲勞,第四、五、六代導演對政治電影均保持謹慎的距離。在多元文化共存時代,主流意識形態電影仍將在政府的主導下繼續生產,世紀之交中國主流意識形態電影與大眾電影和藝術電影呈現一定程度上的合流,借鑒娛樂元素和新的藝術手法建構新的電影文本。百年來中國電影與政治的聯姻既是中國電影的福音也是宿命。在1930年代、抗戰時期、十七年時期和新時期,中國政治電影適應了時代的需要,為困境中的民族提供了精神的支撐力量,也生產了一系列的思想性和藝術性堪屬精品的電影作品。《漁光曲》《義勇軍進行曲》《風雲兒女》《馬路天使》《十字街頭》《一江春水向東流》《塞上風雲》《八千里路雲和月》《南征北戰》《青春之歌》《紅色娘子軍》《林海雪原》《上甘嶺》《大決戰》等記錄了從困境之中崛起的民族集體精神心路歷程,雖然從未獲得西方電影節的獎項,但是仍然是中國電影史上的里程碑式作品。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