堯、舜、禹,是舉賢禪讓,還是殘酷政變!

堯、舜、禹,是舉賢禪讓,還是殘酷政變!

5 人贊了文章

西晉咸寧5年(公元279年),汲郡(今河南汲縣)一個叫不準的人發現了一座戰國時期魏國墓葬,這是上天給的發財機會,不準欣喜若狂。

當他挖開墓室,漆黑一片,裡面會有什麼樣的奇珍異寶,不準滿心期待。隨手一抓,好像是竹簡,不管它,先看看裡面有什麼寶物。隨即抓起一把竹簡點燃,順著火光,滿眼都是散落的竹簡,不準有些失望。在翻找了幾件他認為值錢的物品後,揚長而去。

很快,附近村民發現了不準盜掘後的古墓,馬上向官府報告,這一次,官府效率驚人,很快就將盜墓者不準逮捕歸案,同時立即安排清理墓室,出土了大量的竹簡。

很快消息傳到了長安,晉武帝司馬炎下令中書監荀勖、中書令和嶠負責翻譯竹簡。

這是一部戰國時期魏國所著史書,記載了從夏至戰國長達1800多年歷史,屬於編年體史書。整理完成後命名為《竹書紀年》。

這是一部完全不同於傳統儒家歷史價值體系的史書,在傳統儒家歷史典籍里,堯、舜、禹都是有德之君,伊尹則是古之聖賢,在這部書里,則為我們講述了不一樣的禪讓故事!

堯舜禪讓

《竹書紀年》中關於堯舜禪讓記載是這樣的:「堯之末年,德衰,為舜所囚。舜囚堯,復偃丹朱,使不與父相見。舜囚堯於平陽,取之帝位。」

大意是:堯晚年,失去了周圍人擁戴(這裡「德衰」二字筆者認為應該理解為失去周圍人支持),舜將堯囚禁起來(或軟禁),並阻止堯與自己兒子丹朱聯繫、見面。舜將堯囚禁在平陽,然後取代堯的帝位。

從《竹書紀年》這段記載來看,就不是堯自願禪讓於舜,分明就是舜發動政變,奪取了堯的帝位,完全是一場權利變更的陰謀。這與我們熟知的正史記載大相徑庭!

再看看正史《史記》(《史記》在西漢並不是國家承認之正史,是後世將其作為正史)中記載:「堯知子丹朱之不肖,不足授天下,於是乃權授舜。」

《史記》的記載是:堯知道自己的兒子丹朱不夠賢明,不足以統治天下,於是將自己的帝位傳給了舜。從《史記》的記載來看,這就是我們所熟知的堯舜禪讓,讓更賢德的人來做接班人。

現存最早的關於堯舜禪讓的記載是《尚書》,在在《尚書》的《堯典》、《舜典》和《大禹謨》等的篇幅中都有類似記載,而《史記》關於這段歷史的記載是採用《尚書》的說法。那司馬遷為何會採用《尚書》的記載呢?我們都知道《尚書》只是一部儒家經典,並不是一部史書。

其實在《竹書紀年》成書的春秋戰國時代,關於堯舜禪讓的歷史本就有多重說法。儒家另一位大師荀子在其《正論》中就說過「夫曰堯舜禪讓,是虛言也,是淺者之傳,陋者之說也。」法家集大成者韓非子在其《說疑》中也曾寫到「舜逼堯,禹逼舜,湯放桀,武王伐紂,此四王者,人臣弒其君者也。」

眾說紛紜,究竟哪一家才更符合歷史事實呢,從殘存歷史記載和出土文物考古中我們還是可以發現一絲端倪。

黃帝、顓頊、帝嚳、堯、舜被奉為上古聖賢,合稱五帝。根據《史記》記載,黃帝之後傳位給其孫顓頊,顓頊之後傳給其侄帝嚳,帝嚳之後傳給其子摯,摯不仁,諸候立摯的弟弟堯為帝。可見從黃帝開始,已經是父死子繼,但到了堯這裡,突然來了個禪讓,這不得不讓人匪夷所思!

當然,舜本生也是堯女婿,堯將自己兩個女兒娥皇、女英都嫁給了舜,可見對舜的喜愛,看到自己兒子丹朱不成器,將位子傳給自己喜愛的女婿舜,這也解釋得通呀。

這裡就涉及到古代中國家族傳承製度,從夏朝開始,父死子繼、兄終弟及就已經成為基本傳承製度,夏朝採用父死子繼,殷商採用兄終弟及,到了西周,周公制定宗法制度,進一步規範這種家族傳承製度,一直延續至今,女婿只能作為外戚,並不屬於本家族成員,不具備家族繼承權。

那夏之前的五帝時代,是否也是這種傳承製度呢?從堯之前的傳承來看,沒有外戚繼承,從堯之後一直到今天,非特殊情況也沒有外戚繼承。單單堯這裡出現禪讓女婿,很難讓人信服。

歷史記載,堯在位70餘年,應該不可能只有丹朱一子,丹朱不肖,也可擇其賢者立之,縱然諸子皆不濟,也還有兄弟子侄,斷然不會有禪位女婿之理。

另外從近年來考古發掘表明,堯、舜、禹時代很可能貧富分化已非常嚴重,已經邁入階級社會,從墓葬規制和陪葬品的多寡可以清晰看出不同等級。比堯、舜、禹時代還早3000多年的西水坡和城頭山遺址,都發現了人殉,而人殉是人類邁入階級社會的重要標誌。有了階級,就意味著不平等,家族觀念也會開始產生。

堯舜禪讓,太過於理想化,更多的是儒家為後世所樹立的一個道德楷模,其實就算是儒家大師孟子在談到堯舜禹禪讓,都是含糊其辭:「天與賢,則與賢;天與子,則與子」。只是說道大家都擁戴舜,而舜就順應天命,登位為帝。這與後世的曹丕篡漢、趙匡胤黃袍加身何其相似。

歷史真相已無可考據,對於筆者來說,更合理的推論是:堯發現舜是一個很有能力之人,將其招之帳下,並將女兒嫁給他,加以籠絡。舜利用為堯所用之機,逐步發展培植自己勢力,將堯隔離軟禁,切斷他與其子以及外界聯繫,最終堯不得不禪位與舜。

史載,堯禪位八年後死於平陽。可以想像,堯最後的歲月一定非常痛苦,被舜所軟禁,與外界斷了聯繫,又見不到自己的親人,最終只能孤獨的死去。

那麼對於已經登上權利頂峰的舜呢?他最終也是禪讓與禹,那他的結局又會如何呢?

舜禹禪讓

如果說堯舜的禪讓還算是溫柔的政變,那舜禹的禪讓則是充滿仇恨的復仇!這一切從舜登基之初所發生的一件事就已經註定。

根據《尚書》記載:「堯使舜嗣位,正月上日,受終於文祖,流共工於幽州,放歡兜於崇山,竄三苗於三危,殛鯀於羽山,四罪而天下服。」

舜即位後,馬上將共工、歡兜、三苗流放,並在羽山殺掉了鯀,經過這次事件之後,天下開始臣服於舜。

很顯然,他們都是堯的重臣,他們對堯忠心耿耿,對舜受禪於堯頗有微詞,舜知道,不除掉他們,自己的地位將會很難穩固。

很奇怪,其他都是流放偏遠蠻荒之地,卻單單殺了鯀?

也許舜感覺,單單是流放還不足以讓那些不服從自己的人感到害怕,必須採用更殘酷的手段使他們感到恐懼,再也不敢反抗我的統治。鯀,就只有借您人頭一用了。

也許是鯀反抗最為激烈,甚至要造反,舜感覺不殺已經不能解決問題了。

也許,兩者兼而有之!

我們現在已經很難知道當時舜是如何決斷的,但是鯀終究是被他殺了,罪名是治水不力。

這時的舜,應該正沉浸在天下賓服的滿足之中,他或許在想著如何建立自己的千秋偉業,但他不知道,這時他也種下了一顆仇恨的種子。

因為他殺掉的鯀,有一個兒子,名字叫禹。

當知道自己的父親被舜所殺,禹的內心一定悲痛萬分。作為堯的治水大臣,父親的死,不但是親人的離去,也許還意味著自己的家族可能從此落寞,自己的後代或許會淪為奴隸,自己該何去何從?痛苦、憤怒,他只有將滿心的悲憤記在舜的賬上,為父報仇,仇恨從此種下。但舜已經是最高統治者,自己作為罪臣之子,地位懸殊,拿什麼報仇?

機會很快就來了,因為水患又來了。

舜命禹接替其父鯀的職位繼續治水。

關於舜為何任命禹來治水,一般有兩種解釋,一種是舜知道水患是治不好的,讓禹治水,可以再次以治水不力的罪名除掉禹,斬草除根,免留後患。另一種解釋是禹一直跟隨父親鯀治水,有一定的經驗,舜身邊又沒有其他可以治水的人選,最後不得不用禹。

不管哪一種解釋,禹接替了父親的職位,成為舜的治水大臣。

禹知道,這是他最後機會。

禹重新研究了父親治水的思路,發現採用圍堵無法從根本上解決水患問題,一時堵住了洪水,下次再來就不一定堵得住了。他逆流而上,來到上游查看,經過實地勘探、仔細分析,終於想出了疏通分流之法來解決水患問題。

歷時十三年,禹終於將水患問題徹底解決,十三年來,禹自己都記不起是如何度過一道道艱難困苦的,他三過家門而不入。因為他知道,水患問題不解決,對自己、對自己家族來說意味著什麼!

現在,他成功了,不但保住了自己和家族的未來,也為自己贏得了前所未有的民心和支持。

對於舜來說,他可能沒有想到禹治水會成功,他當年的計劃也落空了,禹已經不是從前的禹,他現在已經有了龐大的粉絲團,不再是當初那個禹了。不過他一直在外治水,並未在朝中,天下還在我掌控之中,舜只能如此安慰自己。

治水成功回到朝中的禹,將不得不面對舜。可以想像,每一次見到舜,看到舜凌厲的眼神,禹內心的恐懼、痛苦都在煎熬著他。

民望已經有了,接下來還需要獲得一些重要大臣支持才行,禹開始謀劃。

禹將目光瞄準了兩個人——皋陶、伯益

為了獲取這兩個人的支持,禹甚至答應將來自己之後推舉皋陶即位。司馬遷的《史記》記錄了這次政治交易。

《史記·夏本紀》記載:「帝禹立而舉皋陶薦之,且授政焉,而皋陶卒。封皋陶之後於英、六,或在許。而後舉益,任之政。

大概意思是:禹將皋陶作為自己的繼承人,但是皋陶沒有等到即位就已經死了,於是分封了皋陶的後代,然後又將伯益作為自己的繼承人。

不明白皋陶、伯益怎麼會相信這種政治交易,但是從歷史走向來看,皋陶、伯益是相信了,並幫助禹奪取最高政權。

經過精心謀劃,禹感覺時機已經成熟了,大戲即將開始!

在《尚書》中《大禹謨》、《皋陶謨》、《益稷》有一次舜、禹、皋陶、伯益參加的御前會議記載,這三篇都屬於古文《尚書》,被後世視為不太可靠,不過司馬遷在《史記·夏本紀》之中收錄了這次會議。

會議具體內容筆者不在這裡詳細講述,在這次會議上,皋陶肯定了禹治水的功勞,高度讚揚了禹的德行,將禹奉為不世出之君,並表態不聽從禹的人,將大刑伺候。《史記·夏本紀》原文記載是「皋陶於是敬禹之德,令民皆則禹。不如言,刑從之。

具體舜如何「禪讓」於禹的過程史書並沒有記載,但從舜最終結局來看,過程應該是驚心動魄,甚至是刀光劍影。

《史記·五帝本紀》記載舜死於南巡途中,(舜二十以孝聞,年三十堯舉之,年五十攝行天子事,年五十八堯崩,年六十一代堯踐帝位。踐帝位三十九年,南巡狩,崩於蒼梧之野,葬於江南九疑,是為零陵。)

從《史記》記載中不難發現,舜近百歲高齡親自南巡,而且還南巡到今天湖南郴州地界,遠離中原,不合情理。

綜合先今所有史料發現,舜南巡即沒有重臣跟隨,比如禹、益、皋陶、伯夷、垂、棄、契、龍、夔等等。舜的南巡更像是政變失敗的逃難或者流放。

根據《山海經?大荒南經》記載:「南海之中,有氾天之山,赤水窮焉。赤水之東,有蒼梧之野,舜與叔均之所葬也。」

在舜死後,商均並沒有北返,而是留在南方直到死,最後與父親舜同樣安葬在南方。

再說舜的妃子和其它親屬,根據劉向《古列女傳》、張恆《思玄賦》記載:「舜既嗣位,升為天子,娥皇為後,女英為妃。封象於有庳,事瞽叟猶若初焉。天下稱二妃聰明貞仁。舜陟方,死於蒼梧,號曰重華。二妃死於江湘之間,俗謂之湘君」。舜兩個妃子最終死於湘江邊上(據史學家考證在今天洞庭湖一帶),甚至都沒能跟舜死在一起。

還有舜異母弟象,根據史學家考證也死於南方,大致在今天湖南道縣,至今哪裡還有一座象廟。

這是一個悲慘的結局,從這個悲慘的結局中我們可以大膽的推測一個悲慘的故事:舜晚年在與禹的最高權力爭奪中失敗了,於是帶著兒子商均、弟弟以及少數親信倉皇南逃,最終死在了南方,而兩個妃子也隨後南逃,死在洞庭湖邊,她們或許至死都沒有能再見到丈夫舜!

這就是五帝之一的舜帝,最終的結局,讓人唏噓!

歷史有時候就是這麼殘酷!

而對於禹,他終於打敗了那個殺死自己父親的人,報了殺父之仇,壓抑在心裡幾十年的心結終於了了。

大殿之上,禹端坐於象徵最高權力的寶座之上,接受著四方臣民的歡呼和膜拜,享受著登上權力頂峰的快感。

禹發現,在歡呼之人中,伯益正在用期羨的目光看著他,他知道那是什麼意思。他扭過頭,看了看自己兒子啟,嘴角露出了一絲詭異的笑容!

筆者言:歷史本就沒有真相,只能從浩繁歷史典籍之中搜尋隻言片語,加以合理推斷,亦或想像,得到一個自認合理之結論。每人對歷史人物、歷史事件都存不同認知,此文僅代表筆者一家之言。寫作為求故事性略強,加入些許小說之筆法,意會之言,只為博君一樂。余重要歷史事件皆尊歷史,有據可查!

轉載請聯繫微信號:lenowangliang

推薦閱讀:

寫作時真正難以克服的到底是什麼
擼天地之力,來滋養生命!——決定命運的不是人文而是天道!
為什麼古裝劇中皇帝稱自己為真「龍」天子
趙孟頫《報稅帖》欣賞
袁世凱和他的袁大頭:操縱了中國經濟長達50年

TAG:歷史 | 人文 | 國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