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不要孩子?先把這部《凱文怎麼了》看懂再說吧!

要不要孩子?先把這部《凱文怎麼了》看懂再說吧!

來自專欄星期五文藝5 人贊了文章

中國人在勸說別人要孩子時所用到的理由著實有趣,眼下流行的大概有這麼幾種:1、年齡不小了,該要了!2、人家都要了,就你沒要!3、不要孩子將來誰給你養老!4、孩子能給你帶來樂趣!……

以上是新時代要孩子的理由,還有傳統的理由更有意思——為了列祖列宗;為爭口氣;多個幹活的人手等等等等。

總結出這些個說法後,你會發現,所有要孩子的理由中唯獨沒有一個是跟「孩子這個生命體」本身相關聯的。如此,那跟家裡填一台智能音響、一套歐式沙發、一隻泰迪熊有什麼區別?

對此有人會急了:都不生就好啦,人類就絕種了!

當然不能不生,連「超人」尼采都說「一切愛情和慾望是人類趨向繁衍後代的意識決定的」。

所以說問題不在於生不生,而在於怎麼生上!

在我看來:所有在被人勸導下或是沒為創造生命做好必要思想準備下的生孩子行為都是被動的。而這種被動的生育後果有多可怕,那也正是這部電影《凱文怎麼了》要跟我們探討的問題。

「電影劇情概述」

《凱文怎麼了》的劇情順序有些雜亂,如果我們按情節把電影講的內容歸納出來的話其實也就三件事:

◣一是凱文從出生到成人的成長曆程(嬰兒、童年、青少年);

◣二是凱文進行校園屠殺的前後經過;

◣三是凱文媽媽在凱文屠殺事件後所經歷的事情(包括精神上、工作上、社會輿論上的)。

如此三件事,導演本可以用正常的時間線一板一眼講出來的,或者用塊狀模式分章節有層次地講述的。然而導演卻另闢蹊徑,選擇了一種支離破碎、類似於意識流的方式——通過凱文母親的追憶、主觀感受、心理刻畫將所有事情打亂了順序講了出來。

幹嘛要把事情講的這麼懸乎,要讓觀者如此燒腦,我們接著往下看——

「電影的色調與結構」

電影開篇始於那場「番茄狂歡節」,注意,本人在此感受到的可不是「狂歡」的概念,而是那片「紅色」帶來的恐懼與窒息(大概原聲音樂也起了作用)。

當然,那一對在此「番茄狂歡」中相戀的愛人可不這麼認為,他們那一天所擁有的便是激情與荷爾蒙。沒錯,這一天也正是「凱文」誕生的起點——精子與卵子的結合——那對戀人也正是凱文的爸爸媽媽——凱文的創造者。

如果我們能跳脫出那些文字語言,單從一個顏色上解讀這部電影結構的話,便不難看出:從伊娃生下凱文那一刻開始,「紅色」始終伴隨並折磨著這位被動生產的母親,從孩子咿呀學舌,到最終犯下那場可怕的屠殺罪行,再到凱文入獄後……彷彿之後這些「紅色」在向開端那個「番茄狂歡的紅色」討債一般。

這便是電影隱藏在故事結構之下的「色調結構」。這種色調結構是純視覺化與抽象化的,它很容易被忽視,卻也是這部電影要討論的主題所在。而其他所有設置便是圍繞這一主題而生。

沒錯,通常電影在表現孩子上都是賣萌的,突出正能量的,而這部電影的色調告訴我們:它是反著來的!

▲注意主角表情與其她人的反差,這場景再好不過地反映了導演「反著來」的意圖!

帶著這一觀點,我們再來看電影其他方面。

「電影的中的人物」

《凱文怎麼了》中的電影人物大概分兩部分:一部分是凱文一家人,一部分是凱文一家之外的人(或者說是他們周圍的環境)。在此我們著重談談「凱文一家人」。

1、凱文到底怎麼了?

這個凱文即便是在嬰兒、童年期也不像我們在朋友圈或電視上看到的那般可愛——哭鬧不止、不配合大人的教育、糟蹋飯菜,甚至故意拉褲子、罵髒字、破壞大人的私人物品……

當然凱文沒病,聽力正常、沒有自閉症、智力也不差。更別說其生活質量了:住的是皇宮般的別墅,玩具成堆,有求必應…

那麼凱文到底怎麼了,是撒旦附體了?還是別的地方出了岔子?帶著這個問題我們再看其他人物。

2、媽媽到底對凱文做了什麼?

我們無法從電影中獲得直接的答案,但有幾點是可以肯定的:一是媽媽在凱文從小到大的照顧上顯得很煩躁、失去耐心;

二是媽媽在凱文校園屠殺案件後的生活里顯得很自責甚至無法自拔。

整部影片給我們這樣一種印象:好像那個案子是母親伊娃做的似的,倒是肇事者凱文事後活得瀟洒自如。

其實略加思考我們便不難發現,那些什麼「凱文天生殺人狂啦」,「凱文撒旦附體啦」之說都是扯淡,真正罪惡根絕來自凱文所缺乏的呵護與安全感,而這種缺失父母應該付絕對責任——

他們需要在孩子小的時候付出常人無法想像的耐心與關注,這種關注細到要去揣摩孩子每次哭鬧的原因,孩子每一個行為的心理上,而不是一味地纏個尿布、把孩子哄睡、把食物強塞進孩子的嘴裡那麼簡單。

當然,做父母的有追求自由的權利,可既然要自由,又何必要孩子呢?!

3、爸爸有錯嗎?

那位爸爸看似跟凱文沒什麼衝突,凱文也好像對父親不像對母親那般仇視。可再仔細想想,爸爸除了大清早起來抱抱凱文,或是哪天心血來潮給孩子買個禮物,陪兒子打打遊戲他還幹了些什麼!

他沒天天照顧孩子哪來的衝突和煩躁。誰不會站在一邊說些「孩子需要耐心啦,沒那麼難啦」之類的風涼話!

4、小女兒科里亞的犧牲

小女兒科里亞這個角色的出現很奇怪——看似母親伊娃在生她前做好了充分的思考與準備;而且小女孩兒的性格跟凱文天差地別:乖巧、善解人意、聽話…

然而,就是這麼一個可愛的小姑娘,最終跟父親一併被凱文用箭殘忍的射殺了,跟那些在校園裡被屠殺的學生一併成了犧牲品。到底這個問題又出在了哪裡?我們回頭來看電影——

原來,媽媽伊娃在要第二胎的時候並沒有告知丈夫和兒子,而是瞞著所有人懷的。

到頭來生這個女兒對夫妻來說還是被動的。至於為什麼還要要第二胎,顯然,媽媽是想用另一個孩子來彌補自己先前的創傷,換句話說,這個女兒科里亞只不過是媽媽的一個工具、替代品。

▲這段戲很有意思:導演借孩子玩的遊戲暗語出了女兒類似宗教獻祭的「犧牲性」

「電影的藝術感」

我自始至終覺得英國人的創作天賦遠遠高於美國人,這也使得英國導演的大部分電影都極具個性化。而作為一名英國女導演,琳恩·拉姆塞能把電影的視覺化效果、節奏感發揮到如此極致,更著實讓人佩服,不管是這部《凱文怎麼了》,還是去年摘得戛納最佳編劇獎的《你從未在此》。其電影的鏡頭運用極其巧妙、剪輯流暢,原聲配樂絲環相扣邏輯嚴謹,具有極強的電影藝術價值。

▲《你從未在此》海報,講述一個殺手的故事,其電影視覺、節奏感極強!

「回到電影主題上來」

我當然不認為此片導演那些高超的剪輯與鏡頭運用是在標新立異,換句話說,又有幾個導演能把教育、生育、兒童心理等等這些複雜的社會問題用一個電影語言表達清楚?!這也便是導演琳恩·拉姆塞的過人之處。

▲導演 Lynne Ramsay 與 Ezra Miller

《凱文怎了》的結尾處,當母親事發兩年後再次在監獄中看到自己的兒子,她向他說出了多年憋在自己心中的話:

「兩年了,思考的時間也夠多了,我要你告訴我,為什麼?!」

凱文問答:

「我曾經以為我知道,但我現在不確定了...」

電影就這樣結束了。我想沒有哪個人能針對犯罪給出一個簡單的答案。但我也不認為這電影算是個開放式結局——

我覺得與其說導演通篇在講女主角伊娃的回憶、遭遇、心理責難與逃避,倒不如說導演在試圖借女主角闡釋那起少年犯罪事件。

與其說「闡釋」,倒又不如說是在反思。反思什麼,反思那些還沒有想好生命的意義、還沒做好養育一個生命的準備的人,在面臨結婚生子這些事情上該何去何從。


撰文:太虛宮

本文屬於【星期五文藝】原創,如需轉載須經過授權。

更多經典電影解析和推薦,請關注【星期五文藝】

推薦閱讀:

TAG:兒童教育 | 戛納電影節 | 凱文怎麼了電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