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如何建設「成長型」家庭的清單
4 人贊了文章
我們生活的時代,社會財富積累和消耗的方式將和以往完全不同。如果不能快速地自我升級,任何人都將被離心力甩到社會邊緣。
這一過程將會持續影響幾代人。唯一的對抗辦法,是保持學習新東西的能力。
1. 家庭的實質正在改變。過去的家庭,通過勞動分工對抗天災人禍;未來的家庭,通過學習共享對抗環境的不確定。過去的家庭,通過經濟協作反脆弱;未來的家庭,通過成長同步反脆弱。
2. 一旦決定組建家庭,家庭成員就成為你在社會上最重要的合作者。因此,要以尋覓一個為期幾十年的合作拍檔的標準來選擇伴侶。夫妻,是聯手對抗歲月的最好戰友。
3. 對方究竟是不是一個合格的合作者,首先取決於他能否和你保持同等加速度的學習和自我升級狀態。這一點在你們確立關係前,完全可以預判,你只需留心觀察一下:在過去一個月,對方有沒有增加知識的渠道和方式。如果過去一個月沒有,未來一輩子也不會有。 在「建設一個家庭」這項長期課題中,選擇大於努力,是絕對真理。
4. 一個明白人,在婚前應懂得劃分「存量價值」和「增量價值」。外貌、金錢、社會地位,都屬於存量價值,反映此前的「資產」,當然越高越好。不過,如果沒有學習、迭代這種增量創造能力,這些資產會很快消耗殆盡。
5. 能否建成一個「成長型」家庭,首先取決於:每個家庭成員是否有家庭之外的社會身份和個人成長目標。而且,這一目標要不受其他成員行為的干擾。
6. 個人的獨立目標之所以重要,是因為里程碑明確、反饋系統單純、更容易啟動和推進。一個人的目標感越強,他越會本能地尋求社會合作,繼而形成對家庭關係的優化。
7. 還應該有基於提升家庭共同利益的共同目標。最初發起於家庭核心成員——夫妻兩人之間,隨著時間推移,逐漸裹挾較為年長的子女加入。這通常可以設計為一場場階段性的家庭競賽:從誰先減肥十公斤,到一起去美國遊學一年均可。家庭共同目標的設定標準有四條:短周期;階段性成果明確;能明顯改善家庭所有成員的生活質量;每個參與者的難度門檻接近。
8. 家庭共同目標的價值,還在於讓家庭成員之間有共同話題。這些話題在外人面前,甚至成為一種「暗號」:這種隱秘的默契和優越感,特別有利於凝聚親密關係。
9. 在家庭中一定要有與學習有關的儀式感。最簡單易行的方式,是每天開家庭早餐會。早餐製作不妨從簡,但就餐過程可以加長:全家共同參與、一起聽音樂或高知識密度的音頻內容、有意識地進行與階段性目標和個人計劃有關的交談。
10. 另一種特別容易操作的儀式感,是一起觀看紀錄片,特別是BBC的科學系列紀錄片:上到九十九的老人,下到剛會走的孩子,都可以參與。沒有信息分級問題,每集都提供陌生知識,創造大量談資,還留有進一步查資料的空間。
11. 在旅行前做功課,也是一種極佳的學習活動。拉出目的地陌生場景的清單,全家人分工準備,屆時輪到誰值班,誰負責全程服務和解說。這並不需要非得去弗洛倫薩,去趟公園,也可以分成「汽車知識」、「公園門票怎麼定價」、「這個季節的植物識別」等一系列橫跨工程學、博物學和經濟學的課題。
12. 針對當下家庭小、子女少的情況,建議父母有意識地結交同階段的家庭朋友,一起「結對學習」。讓一個孩子孤獨地做科學實驗,相比於三個孩子一起搶答,效果天上地下。
13. 嚴格篩選家庭友人。對於不具備學習迭代能力的友人,交往範圍限定在家庭交往以外。並不是每個朋友都值得你去念舊,雖然這聽起來很殘酷。
14. 對孩子而言,如果能看到祖父祖母輩的老人還在努力設定新目標、學習新東西,這種影響是不可估量的。
15. 通常一個家庭中會有一個人處於主要推動者的地位,但這個人能否取得成果,在於他是否有意識地發動其他人領導不同的任務。要懂得把成就感給別人:比如,告訴對方為什麼在某件事上他比你強太多,以至於不可替代、一旦對方上手就人前人後往死里誇他的成果、不惜誇張地表現你對他項目的參與熱情、經常滿臉困惑的向對方請教相關領域的問題等。
16. 其實,這張清單並沒有在說家庭,我是在說:我們每個人都有義務優化自己的生命環境。
轉自 羅輯思維
推薦閱讀:
※男孩的心思,媽媽你別猜
※納言原創 | 如何培養意志力——爬三疊泉有感
※你應該鼓勵而不是去表揚孩子(值得一看)
※多多成長日記20180816暨尊重
※「啃老族」是中國特有的社會現象嗎?
TAG:家庭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