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哲自製的人類第一部論法:《共識論》(1)

民哲自製的人類第一部論法:《共識論》(1)

4 人贊了文章這標題估計就會被人黑吧?嘿嘿,沒關係,咱們後面見真章。

共識論是一個分析人類溝通行為的理論。即人與人之間如何達成對某個問題的認識統一的理論。文中主要還是從達成共識的難易程度作為主線。

一、什麼是共識?

人們對一個事物有自己約定俗成的理解就是共識。(也就是說是一種理解,一種共同的理解)

人們在進行交流的時候,為了方便大家的交流所以設定了很多共識,有些共識非常簡單如同:米飯、饅頭、冰箱。而有些共識非常複雜,為了簡化從而出現了一個特殊的事物——術語。比如:左派、直男癌、聖母婊、右派、量化寬鬆,大量的定理和定律等等。

這些共識的確立使得人們交流的更加快捷。

二、本書的意義。(實際上是打算出書啦,但是估計會失敗,並且這個論法還很不完善,因為關於人類的共識問題還是比較複雜的,又複雜又有很多質疑,想出書難。PS:假如是滿嘴胡話的話反而容易出書= =)

本書是一本哲學書,這是對本書的定位。哲學的最大作用現在來看只有一個就是用在教育上。所以本書是一本為了讓人們更好的討論問題的一本書,讓人們的觀念在共識全面展開的情況之下更好的傳播開,從而交流沒有障礙。

換一種方法來說,這本書是一本論法(討論問題的法則):也就是說理論上兩個人討論問題的時候,使用本論法進行討論問題的速度會加快,形成最好的討論問題的體驗。

三、共識的層次

為了更好的討論問題,你會發現達成共識的難度是不同的,那麼問題來了什麼東西達成共識最快,什麼東西達成共識最慢呢?共識是不是有層次且共識的層次是什麼呢?

實際上共識是有層次的。

圖1 共識層次

第一層是具象

也叫做常識級共識:具體的事物。假如用詞語的關係來說的話就叫做名詞。就好比剛才說的:米飯,饅頭,冰箱,汽車一樣。假如沒有加入特定的詞以外,這些具象是被固定的。在討論問題當中,這些被稱為討論問題的基石。作為常識比較好的人一般都不會在這裡討論問題,除非出現討論雙方在這個層面就出現巨大分歧。

第二層是論據

也叫做邏輯級共識:把具體事物連接起來的句子。為了給論點提供足夠的共識的存在。這一層其實是人們主要討(si)論(bi)的地方,而沒有論點,或者說把別人的論點貶低為論據,然後進行批駁也是一種沒有內容的存在。比如:

圖2 微博撕逼

這些人討論問題沒有論點,完全是在胡亂的進行討論,他們的論據全不是為了自己的論點服務,就這一點來看這種行為就是「撕逼」。看著很痛快,但是永遠都無法達成共識。

第三層是論點

也叫做意義級共識:在基礎教育中叫做「中心思想」。所有的論據,甚至大段的故事都會圍繞著一個或者多個論點展開,講述了觀點的合理性。並且,值得注意的是:論點是被大量的論據用邏輯方法所總結出來的。

論點是非常重要的,就好比是文章中的中心思想,而當你跟一個人討論問題的時候,索要達成的共識,也是論點級別的共識。只有別人贊同的你的論點,你跟他的討論才顯得有意義。

第四層是意志

也叫做文化級共識:所有的共識,都是為了達成一個意志上的統一。比如:教學、說服、演講、辯論,最終的目的就是為了讓別人跟自己有統一的意志,從而有統一的行動,重點也在於行動。人們會被你的一系列論點所說服,認為應當去做某件事情的時候,你就跟這些人達成了意志級別的共識。而這種共識在公司裡面就叫做企業文化,所有人都會潛移默化的去遵守的規則,就是這種規則使得整個公司步調一致。假如沒有了意志級共識,那麼也就不需要達成共識了,兩個人一起喝喝午茶,侃侃大山就好了,也就相當於論據級別的交換信息。

舉例:這裡有兩個人要達成共識,那麼他們就會用自己的邏輯構建出一個「戰場」。具象就是武器,論據則是士兵,論點相當於堡壘。而意志就相當於整個國土(一個虛化的概念)。一方的士兵通過武器戰勝另一方的士兵,並且消滅對方堡壘或者佔領對方堡壘的時候,整個戰爭局面就在不斷地傾斜。當一方的論點全部失敗的時候,也就沒有舉出論據的必要性了,一方的意志就徹底的失敗,從而達成了勝利方的共識。

四、單向的共識(此段主要使用邏輯方法為演繹法)

一方有完整的認知,而一方沒有認知。雙方都有意願去達成認知。

那麼他們就開始了授課過程。

首先,要認識一個問題。那就是當授課進行的時候,被授課方對授課內容是一無所知的。而授課方就是授課整個活動內容的設計者。比如:今天我們要學習加法的應用。然後設計者要如何把一個被授課者(小學一年級學生)完全不知道的東西告訴他們呢?

其次,授課方設計授課內容會像一幅畫一樣展開在哪裡。並且授課方依據他本人對內容的理解把一幅畫分成若干個小塊。而又因為語言的特點,授課方會把這幅畫的碎片設計的更加有次序。比如:那麼就開始設計,首先要告訴被授課者「+」是什麼?而理解了「+」以後,其實有一個問題:要不要理解「=」是什麼?再往後就是什麼叫做「1+1=2」?最後就是加法的全面應用。1+2=3啊。3+4=7啊。

然後,就是被授課方出現。他們按照授課方設計好的路線,開始對一幅畫進行拼圖。就像是小時候我們進行的拼圖遊戲一樣。差別都有:1,你不知道完整的一張圖是什麼樣子的,而設計者也就是授課者知道。2。因為語言或者說思考的方式,進行拼圖的過程是線性式的。也就是一塊接著一塊,這裡是有連貫性的,而不是讓被授課者看那個地方好進行領悟而進行的,也就是減少了自由性。比如:被授課者要先知道「+」是什麼,然後才能開始「1+1=2」,最後,才能舉一反三,用1+1=2來橫向的推導更多東西。

圖3 授課過程

這時候其實特別有意思的一件事就是:假如被授課者想要拼圖,就是說被授課者要新加入一些新的認識的時候,是如何理解的?是憑空去理解嗎?很顯然,不是。他們會按照他們最容易理解的方式進行理解。或者說最熟練的方式。那麼問題就來了,最容易理解的方式反而是容易出現錯誤的。再比如剛才那個例子:拼圖。拼圖本身是一塊一塊拼的,也就相當於認識是一塊一塊往上加的。而有些時候一下子拼上去好幾塊,聰明的人這叫做「舉一反三」,愚笨的人就叫做「滑坡錯誤」也有叫「自作聰明」的(滑坡錯誤也是邏輯錯誤的一種)。而人們為什麼會產生認識錯誤呢?就因為在增加正確的認識同時,也會出現增加錯誤的認識。

也就是說,錯誤的認識是在正確的認識之上的。(這是一個重要結論)

當你沒有去了解一個問題的時候,你對他不會有正確和錯誤的認識。當你開始了解這個問題的時候,第一個認識必然是正確的。就比如名字,或者形象。

那麼問題又來了。如何才能正確下去,而不被錯誤所引導?

所以,這個世界出現了「作業」和「考試」。授課者用這兩種方式來探測一個人是否出現了錯誤認識,從而進行修補。

所以,根據上面對於共識論的理解,我們已經可以寫出人類學習知識的流程圖了。

1.教授者把自己想要教授的知識弄成一幅圖,或者是一個立方體。就叫認識地圖吧。

2.教授者按照自己所認為的被授課者最好理解方式,開始對授課地圖進行分割。

3.教授者根據自己的授課地圖開始對被授課者進行教授作業,也可以叫做講解。

4.被授課者根據授課者的講解,開始搭建自己的認識地圖。

5.被授課者在理解授課者的講解同時,增加自己過去對於事物的認識。

6.被授課者在正確認識的同時會出現錯誤的認識。而授課者就要在授課的同時儘力去剖去被授課者錯誤的認識。

7.被授課者搭建完成自己的認識地圖。

8.經過思考被授課者把認識地圖放入自己腦中,從而跟授課者達成共識。

(居然還沒有寫到具體的論法部分。。。未完待續)


推薦閱讀:

TAG:科學哲學 | 辯論 | 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