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種壓力讓你不得不離職
馬雲說:離職的原因有兩點:一是委屈了;二是錢沒給夠,其實不盡然。
很多人工資可以,個人業績也不錯,為什麼也離職了呢?
大致有兩種情況:
一是,人際關係沒處好。
二是,跟老闆想法不一樣。
如果你不是老闆,最終要按他要求的去做,感覺像是被迫,心裡就委屈了。
其實委屈和錢沒給夠只是表象,根本原因大多來源於四種壓力。
一、制度壓力
我國改革開放初期,很多企業老闆是靠「三來一補」賺的第一桶金,那時候企業特別注重效率,員工上廁所也要算時間,老闆們靠著這種嚴格賺取了利潤,所以,他們非常認可嚴格的管理制度。
隨著中國改革的深化,這些有錢人都散布在各行各業里了,但骨子裡不會忘記賺錢的「法寶」。
制度管理並沒有錯,但需要合理。
可有的企業處罰就太過火了。
例如體罰:打人、罰跪、爬行。
員工違規了相互扇耳光
員工做錯了事要罰跪
違反制度的員工處罰爬行
還一種是罰款。
像不戴安全帽罰款,一次500元;衛生區域內發現有紙屑,一處罰款200元;一扇窗戶沒擦乾淨,一次罰款50元。等等。
其實很多人一天也掙不了幾個錢,往往是掙得錢還不夠罰款。
面對如此制度壓力,員工身心受到了很大傷害。
試想這種壓力又有幾個人受得了呢?
有好多工廠的一線工人離職率高居不下,其中有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制度太嚴。
一直以來,有人持這麼一種觀點:人有的時候比較賤,不管不罰肯定不行!
這個觀點聽起來很對,但在操作上有問題。
我們舉個服務行業的例子。服務業需要員工具備相當的服務意識,說直白點,員工在伺候人上要有正面的、積極的思維。
就像在公交車上給老人讓座,常規思維是:她是老人,我給她讓座符合社會道德。
正面的、積極的思維應該是:她是老人,但看起來像我可敬的奶奶,我給她讓座因為我敬愛她。
你看,兩種不同的思維根本不是靠罰款、體罰能夠起作用的,特別是針對成年人。
所以,企業招聘的時候,選對人才是最重要的。
另一方面,職場找工作也要儘可能地認清自己的思維和性格。
(如需諮詢自我思維和性格,可留言)
二、目標壓力
在駕校學車那會兒,我就特別羨慕教練瀟洒自如的操控,可自己開車練習時,總是緊張得後背都濕透了。
教練總是鼓勵我說,你開熟了就好了。
我們把開車上路(考取駕照)當做總目標,分解的四個科目分別是小目標,你會發現實現小目標相對容易多了。
其實這裡面包含了不同人之間的能力問題,能力強的做起來容易,能力弱的做起來難。
漢朝開國皇帝劉邦,有一次請韓信喝酒。
酒過三巡,劉邦問韓信:大將軍能統領多少兵馬?
韓信回答說:回主上,少則百萬,多多益善。
劉邦一想,呀!你韓信都能統領百萬兵馬,做為主子的我不就千萬了嗎?心裡暗自覺得很爽。
劉邦又問曰:那麼韓卿家認為我能統領多少兵馬?
韓信回答說:回主上,最多十萬!
劉邦臉色一沉,心想,我還不如你小子了?
韓信見劉邦臉色凝重,馬上補充道:可是主上能統領十個以上的韓信。
劉邦一聽,哈哈大笑,龍顏大悅。
造成工作目標有壓力感的來源有兩個方面:一是不同的目標;二是能力水平。
第一個方面通俗的理解是,不同的目標就是做不同的事。做鞋的和做衣服的,他們的目標有著根本性的區別,因此,有的人擅長做管理、有的人擅長做技術,還有的人擅長動手操作,這些事情都不一樣。
就像劉邦善於統將,韓信善於統兵。
如果安排前鋒大將張飛去蘇州織造廠繡花,你可以設想一下張飛的表情。
另一個方面通俗的理解是,能力水平就是能力等級。同樣是做技術工作的,有的人是高級工程師,有的人是技術員;還有的人是實習生。
能力等級不同與之對應的做事難度也不同。
很多企業領導有拔苗助長的心理,恨不得下屬馬上成才,什麼事都會做。在布置工作的時候不分能力水平,什麼目標都敢定,最終導致下面的人干不下去或受不了,離職而去。
其實職場上還有很多業務精英是當了領導以後離職的,有的是不擅長,有的是能力水平達不到。不擅長的人就像張飛繡花,能力水平達不到的就像韓信,他如果要當國家領導人還需要培訓和培養。
趕鴨子上架
我認識一個銷售農資的經理,他當業務員的時候,每年拿到的提成獎勵都是最多的,可是老闆讓他當了業務經理以後,整天面對里里外外的關係協調,把他難受的不行,
而且老闆還要他思考「三農問題」,要求他把國家政策用好,讓整個團隊提升業績。
他經常是徹底難眠,整天工作愁眉苦臉,可面對老闆的一番好意,他又不好意思說什麼。
最終這個業務經理還是辭職走人了。
三、人際壓力
很多人都知道領導喜歡用「自己人」,一個班組裡的員工喜歡跟「老鄉」在一起倒班,其實我們中國人就是生活在一個熟人社會裡。
純粹像外企誰也不認識誰的並不多見。
可能你有這樣的體會,坐高鐵的時候,旁邊的人如果不認識,誰的胳膊搭在座椅扶手上心裡多少會有所計較,誰都想要更多的空間,可如果是熟人,特別是情人之間,反而更願意靠近。
這就是人際關係。
人際關係包括:親屬、愛人、同學、校友、師生、戰友、老同事、老鄰居、甚至是一個地域的老鄉。各種關係的相處之道,詳見《做什麼事?說什麼話?同事相處之道看這裡》。
人際關係的遠近也會產生心理壓力。
在一個團隊里,人際關係好,在面臨工作困難時,大家可能會更團結;反之,作鳥獸散則常態。
在職場中,我們判斷人際關係遠近的標準是看溝通質量,簡單說就是你跟誰經常說話以及說話的內容如何。
首先,經常溝通並不代表人際關係好。
例如,由於工作流程的需要,我們經常正式的向一些人溝通,比如,業務員每日提交工作日誌。這種溝通並不代表業務員跟業務經理的關係就一定好。
其次,經常溝通私事也不代表人際關係就一定好。
例如,一些人在崗位上不是聊八卦,就是說一些張家長李家短的事情。
一般情況下,在正式組織里基本不允許非正式組織無限制發展,關係再好也不行。
所以,在企業里的良好人際關係是:符合組織需要,同時又滿足交往雙方的心理訴求。
人際關係的任何偏離都會產生心理壓力。
比如,親屬之間在一起工作。
親屬之間認為:打斷骨頭連著筋,所以,說什麼都可以,講什麼都無所謂,口無遮攔!這種關係也可以延伸到投資企業的合伙人。
人太熟了要求就很多!
有一家人開了個飯館,哥哥是老闆,妹妹是服務員,廚師是僱工。一天,客人來了很多,哥哥就喊著妹妹快點上菜,其實妹妹動作也不慢,就是上菜的動作不符合哥哥的想法。
哥哥認為上菜無所謂衛生,大拇指掐進碗里不算什麼,可妹妹認為不衛生,怕客人挑理。哥哥認為客人來了賺錢要緊,其它不能想太多,還連譏帶諷說妹妹是個書獃子。
可是,當老闆的哥哥卻對雇來的廚師彬彬有禮,特別是說話的口氣都非常和氣,沒幾天妹妹就受夠了哥哥的口無遮攔,撂挑子走人了。
又如,人際關係不佳的員工被邊緣化。
有一位領導喜歡被人戴高帽子(被人捧的意思),他的一個下屬比較內項,覺得赤裸裸地說一些奉承話不好意思,所以,每次別人說的時候,她不僅不跟著說,而且還在一旁偷笑。
給領導戴高帽子
這種事情久了,領導認為對他有意見,慢慢的由少說話到不說話,工作的事情也不跟她溝通,甚至她本人的工作領導找別人來問。
這種疏遠並沒有持續太久,一天,這位領導找到HR部門,把她調到別的部門去了,臨走那天,這位內項的員工也沒弄明白怎麼得罪了領導。
四、精神壓力
精神壓力主要來源於價值觀不一致,看法不統一。
不知從什麼時候起,國內很多中小企業喜歡喊口號,有的是給員工「打雞血」,有的是「洗腦」。
特別是街面上的小企業,員工站一排,一位領導模樣的人訓完話以後做一些誇張的動作,那種看起來像跳廣場舞的算是好的了。
有一種說法叫:去除人的羞恥心,人沒了羞恥感那還算是人嗎?
因此,很多人受不了,離開了這樣的企業。
還有的企業找一些勵志導師,沒完沒了地灌輸成功心得和精神勝利法,心智弱的員工很快就被代過去了,定力強的員工則倍受折磨。
為了改變員工心智,有些企業經常開會開到深夜一兩點,不僅搞疲勞戰術,而且把洗腦藝術化,像反覆播放零點樂隊的《相信自己》,張雨生的勵志歌《我的未來不是夢》等等。
另一種精神壓力是看法不統一。
為種情況創業合伙人居多,投資人都很關心企業的未來,但未來充滿了不確定性。
為了降低這種不確定性帶來的成本,很多人開始尋找事實、數據、人脈、規劃等各種依據,大量的信息導致更多不確定性,從而合夥之間總是存在各種言論,甚至演變為爭論。
對於投資人而言,不按自己意圖辦,就是慾望沒有滿足煩惱,這種煩惱因人而異,人格獨立且精神脆弱的人很快就會分道揚鑣。
身在職場,其實有很多事情我們決定不了,就像有的人說:要不適應,要不走人。
推薦閱讀:
※為什麼有些人比大多數人更能抗壓?丨「壓力」的秘密
※舒緩壓力的薄荷菩提茶如何做
※好萊塢為中國壓力繃緊了弦
※航班延誤眾生相:機場總是被罵 地服壓力山大
※導演戚健追悼會眾星弔唁 呼籲減輕導演工作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