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閱讀質量,讀萬卷書豈能不如行萬里路?
來自專欄傳聖源同閣1 人贊了文章
書者,拓寬視野之階梯,觀念提升之源泉,文明傳承之基石。故古往今來有開卷有益之說。
善讀書者,可於一部優秀作品中豐富自身閱歷,探索未知,自我實現,亦可藉此結交志同道合的切己摯友,彼此於知識的日積月累下養成包涵萬物的寬闊胸襟與縱覽古今的智慧。正可謂智生識,識生斷。
特別是互聯網逐漸普及的當代背景下,信息交互的空前便利、傳播分享的空前便捷。讓得以在豐腴物質條件保障下的人們,更多的開始注重對於信息的分享與知識的傳播。
而在逐漸注重讀書與知識分享的環境下,目前人們對於讀書與信息分享的理解卻依然停留在重量而輕質的階段。也就是在目前蜂擁而至的大量讀書活動的倡導者、以知識分享為目的的各個平台,都在推崇一種熱衷「泛讀書」數量積累而難以真正識別何種圖書才能夠真正使人從閱讀中獲益。
民諺有云:「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勤勉、積極自然不僅於讀書,更是一個人生活、人生的應有態度。但無論如何勤勉,更主要的是我們在通過閱讀分享知識的過程中能夠對於自己所需「路徑」目的性的明確。
由於缺乏對知識積累的目的性、方向性,僅僅注重量的疊加。當代一些國內外所謂熱銷書籍動輒數十萬字的宏篇大著,實際上講述的卻無非是一些適用於工作、生活中各異逆來順受、委曲求全的心理慰藉。其他包括一些架空背景、脫離現實的虛幻小說,各異人物的心路傳記,捕風捉影的花邊新聞,與人為惡的管理哲學等等。
此類書籍雖大量充斥於世,銷量甚高、風靡一時。但不客氣的講,其僅僅如茶餘飯後談資話柄,根本談不上真正的知識傳播與信息分享。而對於書籍質量缺乏篩選能力,或為銷量、人氣委曲求全的當下各大所謂知識分享與教育傳播平台卻多隻知盲目跟風、尋章摘句、賣弄一些只言片句,而對於正理不學無術。並由此形成了一種所謂「心靈雞湯」式的負面情緒與自卑心理。
當然這種現狀亦並非國內獨有,而是一種國際文化與教育環境下的全球通病。特別在我們應試教育的大環境下,本身就疏於舉一反三能力的培養。在輔以大量內容低劣書籍的充斥,知識分享教育傳播平台的一定誤導,自然形成了讀書無用、知識與實踐的脫軌等等現狀。
這裡引用《三國演義》中孔明舌戰群儒的著名橋段中,孔明應程德樞的一番回言:「儒有君子小人之別。君子之儒,忠君愛國,守正惡邪,務使澤及當時,名留後世。若夫小人之儒,惟務雕蟲,專工翰墨,青春作賦,皓首窮經;筆下雖有千言,胸中實無一策。且如楊雄以文章名世,而屈身事莽,不免投閣而死,此所謂小人之儒也;雖日賦萬言,亦何取哉!」
在當前國內的普遍閱讀質量與教育方式下,即便一個書不離手的閱讀者,如果不能很好的識別與思考理解,也自然將形成「專工翰墨,青春作賦,皓首窮經;筆下雖有千言,胸中實無一策」的「書獃子」,而不能把知識真正的融匯運用為自身智慧。
所以我們在抱怨「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同時,更應明確一部內容厚重書籍的編著,又豈是萬里路所能局限。提升閱讀質量,有效融會貫通每一部深刻的書籍亦皆足以抵行萬里之路。日後得閑新聖也將具體羅列真正的讀書方法,以及對當前各熱銷書籍的受用程度進行詳細評述。
(文章為原創內容,圖片來自網路收集)
推薦閱讀:
※這不是迷信,是正史記載的神奇相術!甚至能斷人生死!
※張曉龍:古裝劇里的禮儀只是為了讓你更好「入戲」
※說和寫之間,真實與不真實的我(一)
※人在什麼時候容易暴露本性
※差點亡國,被迫割地,他一句話扭轉劣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