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戰21天不生氣?其實會「罵」人的媽媽才是好媽媽
來自專欄小v醬談教育
『在任何良好的親子關係中,所有的技巧背後都離不開理解和尊重。』
1
正確看待自己的情緒
最近,湖北武漢一群小學生的暑假作業在網路上走紅。這項作業並不要求孩子們做習題,而是和家長一起完成一項「21天不生氣」的挑戰。
據活動的發起者武漢市武昌區中華路小學三年級1班班主任程紅老師介紹,這是她為全班44名同學布置的一道特殊的暑假作業。
看似不長的21天,卻難倒了全班大部分的家庭,僅一個家庭挑戰成功。
有網友表示,
「別說21天了,21個小時都難。」
我平均一天要生十次氣。
輔導我弟數學題,我能氣到吐血。
其中一位媽媽表示:「剛拿到挑戰的時候,我覺得21天不生氣很簡單肯定能完成,真的做起來發現很難。」
情緒人人都有,學會用正確的方式發泄和緩解情緒很有必要。
亞里士多德說:「每個人都會發怒,這很簡單。但向恰當的人,在恰當的時間,以恰當的動機、恰當的方法,表達恰當程度的憤怒,並不是每個人都能做到的易事。」
生活中,有很多父母,愛之深,責之切,看到孩子不符合自己的預期,他們總會使用情緒化的語氣對孩子批評、叫喊,可在發飆之後,又會立刻後悔。
可是,那些已經說出去的話是收不回來的。在孩子的心裡可能已經種下了不安的種子。
世界上最重要的,從來都不是後悔和彌補,而是防患於未然。
一個高情商、有教養的父母,是懂得拿捏發怒的分寸感的。
2
不「罵」孩子的媽媽不一定是好媽媽
雖然會發脾氣的人很多,但是也有一些人卻捨不得對自己的孩子發脾氣。
現在好多獨生子女的家庭對孩子嬌生慣養,不敢打不敢罵,導致孩子無法無天,沒有邊界感。
台灣女明星狄鶯,就因為她獨特的教育方式,把自己的孩子送進過監獄。
她的過度寵溺,讓孩子在11歲的時候還捧著媽媽的胸部睡覺。並且性格嬌縱刁蠻,長成了一個沒有任何生活能力的巨嬰。
後來,在美國留學的時候,兒子竟然私藏了手槍,揚言要掃射整個學校,結果被當地的警方抓走。
正確的批評和糾正孩子行為,這才是正確的教育方式,我們今天捨不得教育,以後孩子就會被社會狠狠教育。
Q
「難道教育孩子一定得靠吼靠打嗎?」
——不不不!
做一個會「罵」孩子的媽媽,並不是指對孩子隨意辱罵欺凌、恣意謾罵,而是給孩子一個好的教育和引導,告訴孩子辨別是非對錯。
好的父母會教孩子樹立正確的是非觀,該鼓勵的鼓勵,該批評的批評,從小培養他的過錯意識,限制不道德的行為,懂得如何尊重他人。
3
會「罵」孩子的媽媽
教會他正確接納自己的情緒
媽媽「罵」孩子的時候一定要有一個前提:孩子真的做錯了事。不能無緣無故去罵孩子。
可在這種情況下,孩子也往往處於心情糟糕,憤怒的階段。
一段好好「罵」的過程,不僅會讓孩子正視自己的錯誤,也能讓孩子學會正確看待自己的情緒,接納真實的自我。
生氣很糟糕,但是「糟糕」也是生活的一部分。教孩子學會接受負面情緒,才能更積極地面對生活。
美國著名心理醫生派克曾說:在這個複雜多變的世界裡,要想人生順遂,我們一定要學會生氣。
所以我們罵孩子,並不是為了控制他,而是讓他學會表達真實的自我和情緒。
研究表明:不會適當發泄自己情緒,合理表達憤怒的人,很容易形成討好型人格。
所以媽媽帶點刺,懂的「罵」孩子,懂得發泄情緒,才能教育出性格分明適應力強的好孩子。
畢竟想讓孩子在複雜多變的世間馳騁,不單要有軟肋,也要有保護自己的盔甲。
4
如何做一個會「罵」孩子的媽媽
既然做一個會「罵」人的媽媽在孩子的成長之路上好處多多,那麼如何做才能算得上一個合格的會「罵」人的好媽媽呢?
01先解決情緒再解決問題
當我們情緒失控的時候,我們是沒有能力處理問題的,管孩子前,先反省自己。
我們總能在情緒最激動的時候,說出一大堆殺傷力強的話。腦袋總是比嘴巴跑得慢一點,很容易不經思考,就出口傷人。
下次如果你想訓孩子的時候,說任何話之前,不妨先保持平靜地說一句「媽媽現在很生氣」,一來可以告訴孩子,你惹媽媽生氣了,二來,有這句話的緩衝,情緒不會太失控。
等三四秒後,再說話,出口就不會那麼傷人了。
放縱很容易,難的是克制,先解決情緒,再解決問題,把傷害降到最低。
02對事不對人
孩子犯錯是成長過程中必然會發生的,重要的是父母對孩子犯錯的態度。
人都是在不斷犯錯之後才知是非對錯,慢慢成長起來的,孩子也是一樣。
父母要積極看待孩子犯錯,並在此時給予孩子最大的安全感和最多的情感支持。
同時把注意力放在如何解決問題上,而不是一味地指責孩子。
最好的父母,就是用你的力量,給孩子撐起一個成長的空間。
03不隨意貼標籤
心理學家蘇珊·福沃德博士在《中毒的父母》中說:「小孩是不會區分事實和笑話的,他們會相信父母說的有關自己的話,並將其變為自己的觀念。」
所以我們罵孩子時,不經意地說的「你怎麼那麼笨」、「也就你能幹出這種蠢事」、「說出去笑死人了」....都是在打擊孩子的自尊心,也許我們的本意只是開個玩笑,但是孩子是會當真的。
尤其對那些不夠自信的孩子,千萬不要再幫助他們「確認」他們很「笨」了。
辱罵性的字眼就像毒刺,會扎在孩子的心裡,割裂親子關係,對教育孩子毫無幫助。
04勇於直面錯誤,承擔後果和責任
很多家長只看到錯誤本身,並沒有意識到「犯錯」不可怕,可怕的是把「犯錯」妖魔化,讓孩子失去犯錯的勇氣和成長的機會。
而此時父母情感支持讓孩子真正明白,不管他們怎樣,他們都是可以安全地向父母尋求幫助。
對這份「後盾」的堅信,才是真正安全感的基礎。
孩子犯了錯,最好讓他自己承擔自然後果。就像打破了杯子,就應該讓他自己善後,如果怕他割了手,可以帶上防割手的手套,給他示範,這樣做就把錯誤變成了學習的機會。
05給孩子辯解的機會
孩子也許會自責、反思、認錯,也許是情緒發泄的大哭、沮喪、憤怒。
父母可以給孩子擁抱直到他們平靜下來,陪伴孩子走出這些情緒,再接著談論剛才發生的事情。
父母的陪伴和願意聆聽的態度,有時比語言的教育意義大得多。
無論發生什麼事情,家長的信任是孩子的底氣,要搞清楚事實,讓孩子有辯解的機會,即便是孩子的錯,但是我們的信任也是愛的教育,也許下一次他們就不會辜負我們了。
5
在任何良好的親子關係中,所有的技巧背後都離不開理解和尊重。
學會做一個會「罵」孩子的好媽媽,用大人的智慧來指點他,用理解和尊重來愛護他。
成長是一段溫暖的旅程,家庭教育是孩子幸福的起跑線,父母三觀正,孩子耳濡目染,也定會明德而知事,有容能任事,以最好的姿態走在這大千世界上。
推薦閱讀:
※給即將分班的全班同學寫的一封信
※「四愛三有」感恩勵志演講活動陸續在玉樹多縣成功舉辦!
※烏克蘭的留學過程和學位管理
※因"財"施教?中產教育鄙視鏈:你在第幾層
※學英語,不必迷信討論式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