酥在記憶的心口,守一方鄉愁
來自專欄 GUYU穀雨2 人贊了文章
金華酥餅丨金華酥餅色澤金黃,香脆可口,是浙江省金華地區傳統名點。金華酥餅始見於南宋婺州浦江吳氏所著的《中饋錄》。發展到20世紀80年代,技藝上經過不斷改進,成功研製出火腿酥餅、牛肉酥餅、甜酥餅、辣酥餅等。如今,金華酥餅店在金華市區遍地開花,香飄四方,為各地來金客人增添了口福。
https://www.zhihu.com/video/1028581634534035456
金華這座城市,最有特色的便是金華酥餅,堪稱金華的印記。聽說要拍攝酥餅,未出發的我們早就心往神怡。到了金華,便去拜訪了金華酥餅技藝的傳承人,徐朝林。自然,我們一行人不光是為了口福,更期待的便是酥餅背後的故事。
? 一座城的味道
從小時候纏著媽媽買酥餅,到18歲第一次做酥餅,再到如今成為金華酥餅技藝的傳承人,徐朝林與酥餅有很多不得不說的話。
他說,他見過太多金華人,在閑暇時候,站在櫃檯邊,掰開一個熱乎鮮香的酥餅,再喝著黃酒與旁人聊天。所以,在有人跟他說金華本地的酥餅才是正宗的酥餅時,他深以為意。
於是,1992年,他把臨安的店鋪搬回了金華,於是,默相街上出現了這家名叫「默香酥餅」的店。
? 為師亦為兄長
談起與酥餅手藝的相識,徐朝林用了一個詞——緣分。
雖然當初學這門手藝是為了貼補家用,但師傅非常照顧他,將徐朝林當弟弟看待,不僅會一而再再而三地把已經可以出售的成品,掰開來給他當指導道具,甚至允許他住在店裡,這是人與人之間的緣分。
到了晚上,師傅做好酥餅走了,留徐朝林守著烘製酥餅的爐子里,於是,半夜爐子被烘得太燙或太涼,爬起來調整爐火便成了家常便飯。但現在回首去看,這又何嘗不是他與「熟能生巧」的緣分。
在視頻中他說,「我們手工這個東西是要傳承的,但是我們現代的這種工藝必須也要創新」,雖然這件事的完成,可能需要他用一輩子去堅持,但他覺得不管多久,都很值得。也是因此,每每談及學徒生涯,徐朝林都覺得很慶幸,慶幸可以遇見如此「相合」的師傅。
一晃二十八年過去了,現在的徐朝林還是會時不時地去師傅家拜訪,和師傅聊聊生活。
? 來自機器的傳承
從學藝到開店,徐朝林深深明白酥餅工藝十分考驗人,想要做得出彩,就得注意許多講究——比如酥餅底部如若偏厚,口感就會偏硬;比如貼餅要是重了就會有手指印,貼輕了又反而會掉下去,一刻都馬虎不得;又比如,爐子的溫度,一晃神燒過了,餅上的油便會被蒸干,但你要是放多了油,餅就乾巴巴的,不好吃了……
為了改善酥餅在手工製作上的缺點,也為了能讓更多人吃到家鄉的酥餅,他開始考慮向機器生產轉型。
這個過程中,很多人質疑「機器丟失了傳統味」,對此徐朝林有著不同的理解。
徐朝林說,他曾經做過的一次酥餅盲測:在沒有告知哪個是手工做,哪個是機器做的前提下,大家吃完紛紛認為機器做的好吃。由此可見,人們有時跟從的只是對「手工」兩字的偏愛。
在視頻中他說,「我們手工這個東西是要傳承的,但是我們現代的這種工藝必須也要創新」,雖然這件事的完成,可能需要他用一輩子去堅持,但他覺得不管多久,都很值得。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