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經》中的無知無欲無為
來自專欄銀漢玉盤4 人贊了文章
文/銀漢玉盤
晚上練習書法,書寫《道德經》,又一次溫讀了幾千年前老子的智慧。道德經共81章,5000多字,是道家哲學思想的重要來源。
01 禍福相依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道德經》開篇即是「有即是無、無即是有」的哲學相對論觀點,看似玄妙,確實有道理。福事發生了,卻不知歡喜雀躍之下隱藏著禍事;禍事降臨了,誰曾想福事也可能因此而產生。正所謂「禍兮福所倚,福兮禍所伏」。所以萬事萬物,皆有兩面性,身處谷底不必絕望,身在高位也不要忘憂,禍福可轉換,風水會流轉。
02 無知無欲
《道德經》中有一段話,頗受世人質疑,即:是以聖人之治,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常使民無知無欲。這被很多人理解為愚民政策。但從老莊學派的哲學思想來說,老莊主張「清靜無為」、「順應天道」、「逍遙齊物」等。故結合老莊思想根源,這裡的「無知」並非指不主張世人追求學問、知識,而是指不追求不必要的「歪門邪道」、「奇淫異技」,保持本性,做人簡簡單單最好。而「無欲」則較好理解,與老莊「清靜無為」思想同出一脈。若百姓均「無知無欲」,則天下太平、民心向善,君王可「無為而治」。
03 寵辱不驚
寵辱若驚,貴大患若身。何謂寵辱若驚。寵為下,得之若驚,失之若驚,是謂寵辱若驚。寥寥數語,一個得失至上、惶惶不可終日的形象躍然紙上。而「吾所以有大患者,為吾有身」則體現了老子的人本主義思想,與「身體是革命的本錢」有異曲同工之義。生命誠可貴,與生命相比,榮華富貴、功名利祿都是過眼雲煙。
5000多字的道德經,細細讀來,字字經典,句句玄機。流傳數千年的暢銷書,確實不一般!
推薦閱讀:
※《道德經》第二十一章 讀書筆記
※跟《金剛經》學心態,跟《易經》學生存,跟《道德經》學生活
※永遠不要低估讀過《道德經》的人!
※姚堯精讀《道德經》第6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