輸在起跑線上又如何?
關於兒童教育,聽的最多的可能是:不能讓我們的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倘若將人生形容為一場競賽,「起跑線」的比喻是恰當的。但是,在我看來,「輸在起跑線」上只適合短程競賽,例如百米賽。如果是馬拉松長跑,就不存在輸在起跑線上的擔憂。相反,馬拉松比賽贏在起跑線上的運動員,往往由於後續體力不足,致使起個大早,趕了晚集。從孩子出生到大學畢業,怎麼看都不像是百米短跑。我們也見多了,小學階段成績平平,初中後,高中後一飛衝天的孩子。
在加拿大的時候,除了關注課堂教學外,我還有一個重要的研究點:除了知識外,他們還有什麼「靈丹妙藥」?去過加拿大的同事告訴我,加拿大人非常遵守規則,個個都是「活雷鋒」,儘管這裡有誇張的成分,但是卻反映了一種普遍現象。那麼,他們又是如何做到的呢?
鏡頭一:井然有序的活動秩序
我所在的加拿大小學每天的時間安排是這樣的:早上9點上學,10點30分大課間(主要是吃零食和玩),11點30分吃中飯,12點30分上課,2點50分放學。其中10點30分和11點30分後是比較長的活動時間。這段時間裡,每個班級的教師要將全班學生帶到操場上活動。沒有特別的主題,就是自由地玩,有打籃球的,有踢足球的,有散步的,但是偌大的校園,又是那麼地平靜,沒有追逐打鬧,也沒有異常嘈雜的聲音。學生在外活動期間,教學區除了大門,其他出入口都是封閉的,只准出,不準進。只要鈴聲一響,學生不管在做什麼,都會迅速地到各個門口集合,安安靜靜的!上課期間,走進教學區,沒有朗朗的讀書聲,一切都很安靜,每個人出門、進門,小心的走出去,再小心的走進來,不用請示。放學回家的路上也是孩子們活動的場所,三五成群,一路走來,沒有嘰嘰喳喳,沒有趕跑打鬧,更沒有家長在旁邊「嘮嘮叨叨」或是代勞拿書包什麼的。遇到比較大的路口時,有專門的義工在路口負責送孩子,而汽車司機看到小孩,往往一個急剎車在20米外就停了下來。孩子們面對汽車,高喊著:「Thank you」,開車人則報以微笑頷首。
鏡頭二:真實的學習體驗
在加拿大學習期間參加了兩次體驗課,是兩堂科學課。這也是我唯一覺得他們上得比較「正經」的課。第一節課的主題為《假如你在森林裡迷路了怎麼辦》。一位教師、幾位家長志願者、一群孩子,一幫人浩浩蕩蕩的開往森林裡。先是森林管理員講解森林裡的各種動物、植物,哪些是能吃的,哪些是能燃燒的,哪些動物是有害的,然後再由管理員帶著學生往森林裡走去,完成兩項任務:1.你迷路了,怎麼讓自己安頓下來?2.怎麼取火和滅火?一幫孩子在家長的幫助下忙碌起來,自己找材料搭建簡易小屋,一個個玩的不亦樂乎。第二堂課的主題《走入科學研究中心》。在教師的帶領下,一群學生走進加拿大國家研究中心,近距離與那裡的研究人員接觸、交流。研究中心也針對學生的特點設計了:如何製作冰激凌、DNA的原理、光的反射、魚的生長過程等項目,這期間有研究人員的展示,也有學生的積极參与。面對孩子們不厭其煩的提問,專家們也根據他們的特點給予了較為專業的回答。
鏡頭三:創意,想像無限
愛因斯坦說:「想像力比知識重要。」有想像力的人才能進行創造性勞動。想像力和知識是天敵。人在獲得知識的過程中,想像力會消失。因為知識符合邏輯,而想像力無章可循。換句話說,知識的本質是科學,想像力的特徵是荒誕。在加拿大,學生基本沒有類似我們的課後作業。他們的作業叫課題研究,往往一個課題研究就是一個月,也就是說在這一個月里,孩子們只要「應付」這個課題研究就可以了。我參加過他們五年級的一個課題研究——古代文明。用當地人的說法,加拿大沒有過去。所以,孩子們要研究古代文明就必須走向世界。他們有的研究埃及木乃伊,有的研究金字塔,有的研究中國的劍術,還有的研究火藥,反正五花八門,班裡二十多個孩子,就有二十多個研究課題。教師並沒有特別的指導,僅僅告知孩子們這裡頭哪些屬於古代文明。一個月後的成果展示,教室里擺滿了孩子們的研究成果,研究木乃伊的孩子將自己包裹成木乃伊的樣子,旁邊豎立一塊展板,上面是木乃伊的介紹、成因和自己的理解;研究中國劍術的孩子,雖然沒有找到現成的劍,卻將自己的展板布置得特別豐富、面面俱到。面對每一個參觀者,孩子們還要進行詳細的述說,講的都是自己的理解,配合精心製作的展板力求給參觀者一個立體的印象。最後,教師將以參觀者留言的數目作為最後的評價標準。
回國以後,說實話,剛開始我有一些不適應。對比早期教育階段兩國孩子的表現,我陷入了沉思:對於孩子的早期教育,我們應該做些什麼?我們應該由哪著力才能讓孩子們堅持到「馬拉松」的最後一刻?
1.無規矩不成方圓
有人一談到規矩就覺得是束縛了孩子,其實不然,規矩是一個人存在於這個社會最基本的東西。比如尊重他人,比如尊重自然,比如上課應該專心聽講、不插嘴,比如見到垃圾要撿起來丟到垃圾箱……這些都是基本的規矩。如果早期沒有培養好孩子遵守這些規矩,後續的糾正將非常吃力。這方面,我們的家長、教師更應該以身作則,做到孩子在場不大聲喧嘩,對於給予自己幫助的人要表示感謝等。
2.給孩子真實的體驗,忌空洞
就如我在前幾篇的一個例子:一個沒有到過天游峰的老師居然將天游峰講的頭頭是道。還有,我們的科學老師,自己都分不清楚韭菜和大蒜的差別,在那裡講解植物。還有一些東西,我們大人自己都做不到,自己都不相信的東西,在那裡空洞的說教,效果可想而知。
3.讓孩子的思想自由翱翔
現在的小學生真可憐,上不完的課外輔導班,應付不完的各種考級;上課,貌似「發散」的課堂上,其實永遠圍繞老師預先設定的東西展開,當孩子們企圖發散的時候,老師又將他收了回來,於是一想到做好人好事就是撿錢包和扶老人過馬路,而實際他們到現在都沒有撿過錢包;一想到什麼事情讓自己長大,就是死父母,因為他們在我們的教導下已經不會思考了。
教育本應是一場馬拉松,為了更好的完成這場馬拉松,我們應該讓孩子準備充足,起跑線輸了又何妨?
http://weixin.qq.com/r/Uj_agpLE1M_rrdbh92pA (二維碼自動識別)
推薦閱讀:
※為人父母,為人師表—俄羅斯家庭教育點滴
※「你不閉嘴,孩子怎麼表達?」| 為什麼讓中國父母傾聽那麼難?
※家庭教育的意義和方法
※多多成長日記20180630
TAG:家庭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