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社團招新究竟能有多魔幻現實?

大學社團招新究竟能有多魔幻現實?

來自專欄叛逆精神樂園238 人贊了文章

「獨輪車社」的那個攤位,社長一個人靜靜坐在一輛獨輪車上,大學四年,這個社團只有他一個社員。

在他的前面工工整整地豎著一塊手繪的廣告牌,上面用板正的書法寫著一行招新文案:

「你想體驗飛翔的感覺嗎?」

獨輪車社的狀況只是眾多興趣社團和學生組織的一個縮影,每年的九月中旬,搓著手的大學新生得以在一場名為「百團大戰」的社團線下招新活動中窺到這個龐大組織系統的全景。

漫步在這樣一個鱗次櫛比的青春市集,找回孩童時代第一次聽到「時代在召喚」時的蠢蠢欲動,在數百種可能性中細心挑選,小心抉擇,甚至會陷入一種「決策癱瘓」中去。

在每一個散發著新鮮荷爾蒙的校園,在顯眼的地點拉起一條招新Banner已經是讓各位社長感覺到「經費在燃燒」的宣傳手段。

社團招新的線上宣傳渠道包括:微博、微信、空間、QQ群、貼吧、論壇等;線下套路包括:傳單、海報、彩噴、展板、橫幅、掃樓、擺台等。其豐富複雜程度不亞於傑尼亞的一場Campaign。

瑜伽社的招新海報透露出雅克·德里達式的解構主義風格

除了傳統的宣發渠道,還有遍地開花的社交軟體新媒體,推文的平均閱讀量即使趕不上社員數量,但是從轉發率也能看出一個社團的執行力。

「學弟學妹都入會,畢業之前啥都會,包教包會包分配」、「XX萬事俱備,只欠學弟學妹」等朗朗上口的文案已經取悅不了生養在互聯網時代的新新大學生,文案要創新就得與熱點結合。

天青色等煙雨,編程社在等你

韓紅聽了想打人

兵乓球協會的社長怕是個閩南人?

古龍見了都想踢球

不管是時事、電影、電視還是網綜,只要有熱點可蹭的地方就有社團的招新文案。今天你是大學社團招新工作的排頭兵,明天你也許就是新媒體內容紅海里的弄潮兒。

大學的動漫社是最魔幻的社團之一

「大一曾經交了社團費參加一個社團,然後就再也沒聽說過這個社團,沒有辦過一場活動,現在想當時見到的那個社長會不會是社會上的騙子?」

不要問這些喝到所剩無幾的基酒從何而來,也不要擔心會在酒文化社團里喝到假酒——要關注酒精文化而不是酒精本身。

「百團大戰」處處顯露著樸素的熱情:排球協會前的墊球手每一次觸球都聲音清脆,動漫社前舞動著一群性別不明的美少女,天文社旁天文望遠鏡或許已經被人卸下鏡片,模特社易拉寶旁邊佇立的高挑學姐......吉他社帳篷旁摁著大三和弦的旭慶此刻才頓悟:

「原來某些時候,吉他最重要的指標不是音色,而是音量。」

除了守株待兔,更要主動出擊。燥熱的天氣不構成旭慶去女宿舍掃寢發傳單的阻礙。

對於這位剛剛步入大學二年級的學生組織領導——吉他社的新晉副社長,旭慶在短短數分鐘的攀談中展現出社員們的赤子之心,順利拿到宿舍最好看的學妹的微信號——畢竟只要招到校花,招新工作也就完成了一大半——甚至還能帶動隔壁社團的招新任務超額完成。

攻讀商學院市場營銷專業的旭慶,卻是在社團招新的時候練就了渾身的銷售細胞,相較於麥卡錫的4Ps營銷理論,社團工作經驗更顯實在。

相較於對銷售能力的提升,旭慶的室友,潘航則認為:如果上課時間能夠換算成知識,課餘時間應該全部換算成金錢。

"在大學讀書期間,利用好學生資源,建立一個微商社,吸引更多共同想賺錢的夥伴,也總比在大學期間泡妞、煲劇、打網遊、睡覺來的更有意義。"潘航這樣來解說自己創立這個社團的初衷。

「微商社」等新興社團的湧現反映著時代浪潮方向的改變

已經榮升面試官的的潘航還記得一年前,第一次來到這個廣場時的情形:他繞走幾圈,收集了厚厚一沓報名表和傳單。

面試都安排在中午和晚上。軍訓過後來不及換下迷彩服,大汗淋漓或滿臉通紅地去面試,在候場教室里拿著攥到汗濕的報名表,等待著自己名字在門口響起。

「大學第一次社團面試,問我什麼愛好,我說喜歡吳亦凡,人們對他的誤解真的很大。學姐問我喜歡他哪一點,還說當然除了帥。我說了他18歲獨自赴韓和母親報喜不報憂。然後那個學姐說,你這麼說我我對他的印象都改觀了。」

潘航對一年前自己接受面試時的情形侃侃而談,他表示今年也會用心與應試者溝通,為微商社招募到新生中的精英。

高中時候不交作業、染長頭髮的潘航,在輕車熟路召喚新生的知性學姐面前,竟也害羞成一個小媳婦。

雷·達里奧曾經說過:「如果你現在不覺得一年前的自己是個蠢貨,那麼說明你這一年沒學到什麼東西。」

「在一個社團裡面,20幾個同學在一起工作,提前適應了的團隊工作,銷售、行政、人際經營......」旭慶認為,上百家的社團和學生組織是大學生鍛煉職場能力的實驗田。

當你把課餘生活安排的近乎完美時,一條 「收到請回復」 的簡訊,會瞬間把你擊碎。

有些社長為了聯絡社員,光話費每月就得一百多塊,出於成本的考慮,大學生圈子還流行過一款叫「飛信」的即時通訊軟體。社長們都會把飛信作為發布通告的工具,就圖它好友間免費發簡訊的功能。

如果說大學是個小社會,那麼社團文化就是這個小社會最具優勢的特色制度安排。它倡導大學生合理自主地安排自己的業餘時間,打破一個個孤立個體之間的隔閡,集中資源讓愛好和興趣活動規模化,讓付出-回報率達到最高。

「人脈這玩意,不是吃喝玩樂的酒肉朋友,而是互相欣賞的同類。」

大學裡的社團分為學生組織和興趣社團,加入這兩類社團帶來的生活體驗也有所不同。

譬如潘航他們社團聚餐的畫風是這樣的。

「我們聚餐時不會有給幾個主席輪流敬酒的環節,默默清掃教室地板上的紅油印的往往還是社團里的管理層人員。」

那些理想主義者遭遇現實迎面一擊、彼此相愛的戀人因為成熟最終選擇分離、友人成長後各奔東西的故事一直在大學校園發生著。這群二十齣頭的憂鬱的年輕人中,很少有人具備這樣的前瞻性:

「最後,你終將面對你前進路上的最大的障礙——你有限的天資。」

他們都是拖延大師,妥協天才,鹹魚精英,對付傳奇,夜宵外賣品鑒師,回籠早覺藝術家......早習慣用自我調侃來掩飾自己的碌碌無為而羞愧。

「突然發現我的人生真是無趣啊,沒有撕逼的舍友,沒有混吃混喝騙學弟的學長學姐,加個社團還學了那麼多有用的東西,認識了那麼多大神,嗨呀,好氣啊。」

其實加不加社團四年後你都要畢業走人,不會留下什麼痕迹,重要的是在離開大學之前,我們要讓一切先發生。

大學社團有時真的很糟糕呵,生活有時也會欺騙你。有些小東西可以讓自己過得好一點,試著去遵從這些小東西。在泛濫的魔幻現實中,探尋一點真實,並且永遠記得備份你自己——情況不妙,拔腿就跑。

在公路商店寫文案的體驗,常常讓我感覺自己是這個舞動青春的男孩。感覺好極了。

推薦閱讀:

2015學年開學典禮校長的講話
最全萌新開學攻略(建議收藏)
開學了,帶你搭建一套性價比高性能3A主機
開學後家長如何幫孩子快速適應新學期?
解開學界「死結」之書

TAG:大學社團 | 開學 | 青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