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關係的維持,需要注意這一點
來自專欄每個人都能看懂的心理學4 人贊了文章
01
前兩天做完心理諮詢,無意間想起一件小事。
在我之前書店上班的時候,有一個同事結婚了,坐在書店的庫房裡跟我講她和丈夫相處的故事。
她有一個兩歲半的兒子,由於工作繁忙,沒太多時間照顧,丈夫的話也經常出差。商量以後,準備送到遠方父母家裡照顧一段時間。
於是,她跟公司請了假,準備坐長途大巴車把兒子送到父母那邊去,幾天後再回來。
就在她買好了車票,要帶兒子回去的時候,冷空氣南下氣溫驟降,小孩子受不了突然變化的氣候,生病了,嚴重高燒。
一邊是孩子生病不知情況咋樣,在路上會不會出事;另一邊是買好車票即將返程,也不能耽擱,我同事內心十分糾結。猶豫再三,最終還是決定帶兒子坐車回到父母身邊。
幸好路途較為短暫,只需要坐兩三個小時的大巴車就能趕到目的地,孩子在車上也還比較安靜,吃了葯後就睡著了。
把孩子送到父母那邊以後,待不了幾天,接到公司打來的電話,有事連忙趕了回來。
下班回家以後和丈夫吃飯,聊到兒子發高燒出遠門的事情,結果丈夫勃然大怒,臉色十分難看,陰沉沉地說:「兒子都生病了,高燒,你就不多留幾天再回去嗎?非得折騰那個時間坐車,就不怕路上出事么?」
也許是做法確實有點突兀,我同事也自知自己理虧在前,不好意思再和丈夫辯解,只好迅速吃完飯,生著悶氣就跑回自己房間去了。
幾天過去,原本心情不錯的她,竟然變得鬱鬱寡歡,還一直想著丈夫的指責,內心不服氣,總覺得很委屈,在那種狀態之下,帶孩子回去也是錯了?
實在想不通為什麼丈夫會說她。
情緒低落的她越想越憋屈,在工作的時候也心不在焉,在收銀台的她,也老是收銀錯誤。
店長看她魂不守舍的樣子,叫別人替了她下來。她哭了一陣,見到我就不停地發牢騷。
「我又不是沒想到他生病,不就兩三個小時時間嗎?幹嘛這麼凶我?!」
說著說著就要離婚。
我一直在旁邊安慰她,鼓勵著,叫她盡量先消消氣,回到家以後,說不定情況會有變化。
垂頭喪氣的她,顯然沒有把我的話當回事,她對我說,準備回去以後跟丈夫好好理論理論,叫她不要這麼凶自己。
正當她大搖大擺,鈴著包氣勢洶洶地打開家裡大門,她的丈夫已經回家了,迎著她就說,親愛的,聽說今天是你的生日,我們出去約會吧?我把餐廳和電影票都預訂好了,就等你來啦。
畫風大變,讓我同事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滿腦子一堆問號。
後來,兩個人出門溝通,才了解丈夫並沒有太過責怪妻子,只不過表達了自己的情緒,主要是怕妻子在路上出什麼事,帶著生病的孩子出門,有點擔心,所以情緒才稍微激動了一點。
倒是我同事多慮了,愛胡思亂想,把事情弄大。
很多人或許都有過這樣的經歷吧?跟人交往的時候,經常會誤認為別人是在傷害自己,哪怕是一個不經意的指責,都會感到煎熬。
鬧出很多不必要的矛盾。
假如這件事丈夫沒有做好溝通工作,說不定這件小事就成了夫妻之間關係破裂的「點點滴滴」,分手的幾率會很大。
02
這樣的小事,在生活里太普遍,普遍到無法去重視,但在我們心理工作者的內心認為,這樣的事也有它存在的意義。
這裡面有幾個值得研究的地方。
「同事心情不好,沒有找到一個人去緩解情緒,回去以後還是否能合理面對丈夫的畫風大變?」
「丈夫不去溝通,是個木訥的人,出了事情以後依舊悶在家裡,不管不問,那麼這個不舒服的情緒,是否能夠緩解?」
「他指責我,是不是不愛我了,對我有意見?」
一旦人心產生變化,兩個人的距離就會疏遠。
夫妻彼此心裡不協調、背離或對立,會造成心理衝突,主要是由以下因素引發的:
1、需求不滿。婚姻是雙方為互相滿足需要而結成的伴侶關係,婚姻的穩定性取決於需要的滿足程度。如果雙方的需要均在共同生活中得到滿足,任何一方不覺得感情疏離,這種婚姻就是穩定的。
反之,某些需要得不到滿足時,就會感到心情不舒暢,產生不良情緒。
如:妻子生病了,躺在床上,動不了身。丈夫回家以後看到妻子重病卧床,依舊不管不問,繼續玩他的手機,家務也不做。
這樣的情形就會產生爭吵和持續衝突。
2、價值觀念不一致。價值觀念的不一致常常表現在言語溝通中。
有個案例,丈夫把社會看成一個競技場,把人與人的關係說成是「弱肉強食」,而妻子信奉基督教,認為應該與人為善,雙方在價值觀念上存在嚴重衝突,必然導致激烈的爭吵。
而這件事是表現在行為方面的價值觀念,衝突就更具有實質性,其後果更為嚴重。如妻子每個月收入只有兩千塊錢,但買一支口紅要好幾百塊錢,丈夫是個省吃儉用的人,看著花錢就很心疼。
只要一方不放棄自己的某些價值觀念或相應行為,那麼衝突就會存在。
3、「自我」的遠離。自我包括自我意識、自我期待等。婚姻不僅是雙方在法律、經濟、生理等方面的合二為一,也是兩個「自我」的結合。夫妻之間的心理衝突,經常是由兩個「自我」的遠離引起的。
主要表現在:一是利益相異,各趨己利;二是過於利己,愛是滿足自己的需要,而不是為對方作貢獻;三是遇到分歧,各抒己見互不相讓,處於痛苦時不安慰不幫助,讓雙方的心理健康功能喪失。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妻子要求丈夫上交各種工資卡和費用,控制丈夫的各種行為,時間一長,導致丈夫的心懷不滿,最終夫妻關係出現破裂。
03
離婚是常見的婚姻解體方式。婚姻存續期間,夫妻雙方在生理、心理、經濟、社會等方面不能調適,使婚姻失調。
發展到極致,婚姻的功能喪失,只能依照法定程序解除婚姻關係。
婚姻解體意味著家庭解體,這對家庭和社會往往產生負面影響。離婚對子女,尤其是未成年子女的影響是顯而易見的。
但是,作為一種最普遍的和制度化的婚姻解體形式的離婚,也是社會發展進步的一個標誌,離婚自由是婚姻自由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婦女解放的標誌之一。
為什麼現在的人離婚率越來越高,我想並不僅僅是社會經濟的發展以及變革,更在於人選擇生活方式的多樣性。
「我自己一個人能過得很好,那麼再要一個人在我身邊,會變得束手束腳、不再自由。」
「我不願意捨棄我目前的生活狀態,去降低我的生活質量,這樣會讓我很難受。」
「既然出軌是常態,男人都是不可信的,那麼結婚對於我來說,又有什麼意義呢?」
在工作中,我不止一次聽到類似的言論。你說自私也罷,你說自由也行,總之現在人的想法是多元化的。
我們毋須過於苛責每個人的思想和觀念。
只是選擇不同而已。
04
所有的抱怨來自於需求不滿,當你把過錯全部推給對方,既然別人不理解自己,讓別人去改變就好了。可是,這樣做你也把「主動權」交給了對方,如果他不改呢?
你只會覺得越來越痛苦。
所有的希望,只是在於「他能不能多在意我的感受,為你做出一些調整和改變,希望他是在乎你,能夠得到溫暖和支持。」
不過這希望也太難以「自控」了。
其實,我們可以學會改變自己。借自己的力量,帶動關係的改變。
首先,你可以學會好好說話。
一個人如果每天回家面對的都是一個只會挑剔、永遠都得不到滿足的對象,那麼他一定會選擇逃跑。
不要把一切都視作理所當然,學會為生活中的小事感激對方,對方才有動力為你做更多。
當他做得不好的時候,可以用不指責批評的方式來表達感受與需求,讓他明確知道,如何做才能讓你覺得他是愛你的。
其次,學會滿足「自我」。
自己的需求,像個成年人那樣照顧自己的感受。
你可以說,身邊沒有一個對象能說心裡話,有委屈了也找不到一個人傾訴,連身邊都沒有支持自己的對象。那麼,你就需要建立自己的朋友圈,在朋友、閨蜜、同事之間的關係中尋求支持與溫暖,這樣就不至於把所有的期望都寄托在伴侶身上。
最後,讓自己成長。每一個問題,都如同是你的阿喀琉斯之踵,那是你需要面對的方向。成長過程的創傷,都會在你的婚姻中被激發,只有不斷努力,才能帶領自己走出固有的舊模式,保持良性循環。
人並非一直強大,每個人都有著脆弱敏感的一面,在婚姻關係當中,我們要做的就是改變自己,變得堅強。
推薦閱讀:
※204、40歲才是婚姻的黃金期,40歲的夫妻才能真正體會到愛情的溫馨!
※女人別輕易碰男人的這幾個「地方」,哪怕是夫妻也不行
※什麼樣的夫妻關係最容易導致離婚?
※她不理我真正原因是這個,夫妻長期關係維護,如何追求喜歡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