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包郵區颱風四連,今年魔都為何獨得颱風恩寵?

包郵區颱風四連,今年魔都為何獨得颱風恩寵?

17 人贊了文章

在上海,一直以來流傳著魔都「颱風結界」的傳說。每當有颱風直奔上海而來,總會在近海出現一些詭異的偏折,或者拐彎奔向日本,或者南偏沖往浙江,很少有直接登陸上海的颱風出現。有圖為證:

彷彿有什麼神秘力量在庇護著魔都……

那麼,這個所謂的「結界」真的有那麼靈嗎?

今年,西北太平洋用實力告訴大家,所謂的「結界」壓根不堪一擊!短短一個月時間,上海先後三次遭遇颱風登陸,分別是1810「安比」,1812「雲雀」和1818「溫比亞」。儘管這些風暴強度都比較一般,但仍然使得上海光榮地登上了颱風登陸榜的榜首,留下了多個歷史紀錄:一年內登陸颱風個數最多的城市;今年迄今登陸颱風個數最多的省級行政區(超過颱風大省廣東、海南、台灣);有氣象記錄以來颱風登陸上海乃至整個華東次數最多的年份……2018年,註定是華東颱風的大年。

今年的魔都「三雄」,扎堆登陸上海

事實上,颱風登陸上海乃至更靠北的省市並非罕見。1949年以來上海一共有數次直接登陸的記錄,例如1949年Gloria,1977年Babe,1989年Ken-Lola,2014年「鳳凰」等等。風雨區影響到上海的颱風還有更多。

1949年的Gloria是有記錄以來迄今登陸上海最強的風暴,登陸時中心附近風力12級。

此外還有一些颱風走出了更為驚天地泣鬼神的路徑,繞過山東半島直插京畿,或者從日本海登陸俄羅斯遠東影響東北,或者深入我國內陸影響河南、內蒙等內陸地區……

1972年的颱風「麗塔」,登陸天津,目前保持著西北太平洋最長壽颱風的紀錄——22天。

1972年的颱風「麗塔」,登陸天津,目前保持著西北太平洋最長壽颱風的紀錄——22天。

不過,像今年這麼扎堆登陸上海、然後影響華東華北的情況,有氣象記錄以來絕無僅有。今年來一共有8個颱風登陸我國,一半都登陸了江浙滬,實屬罕見。去年乃至前年,江浙滬登陸的颱風數量都是0。

那麼,為什麼今年登陸華東、影響華北的颱風如此之多呢?這就要從颱風發展環境講起了。

颱風的形成、發展和移動,有許許多多的條件。一個颱風生成的條件包括但不限於:足夠高的海溫(>26.5°);較小的垂直風切變;充足的水汽條件;適宜的緯度範圍(5-30°);原先存在的擾動。其發展和移動,則很大程度上受到行星尺度天氣系統的影響,比如副熱帶高壓、亞洲季風環流、熱帶輻合帶(ITCZ)以及西風帶等等,當然也與受到的地轉偏向力有關。通常情況下,颱風生成於熱帶或亞熱帶的溫暖海域,在赤道東風或者環繞副熱帶高壓的急流引導下向西或西北方移動。當颱風移動到足夠北的位置且還保持一定強度和能量供應,跨過副熱帶高壓的西側脊點時,就進入西風帶,在西風引導下轉而向東北方移動。這是最為簡單的情形。秋季很多颱風都是這樣的路徑。發育良好、強度足夠強且範圍廣大的颱風,擁有足以抗衡副熱帶高壓、改變局部環流的能力,也是可以保持規則路徑移動的。

但是有些時候,颱風生成的位置離副熱帶高壓主體比較遠,會受到其他系統的影響。比如亞洲季風,再就是熱帶輻合帶的不規則流場。在這樣的情況下颱風的移動就會比較難以預測,而且複雜多變,出現原地打轉、折返、蛇形、繞圈等路徑。今年影響華南的幾個颱風「艾雲尼」「山神」「貝碧嘉」都出現過這種糾結症,路徑如同貪吃蛇,一些氣象機構給出的「貝碧嘉」路徑分析竟然有點像一隻小豬……

微博@廣東天氣給出的實況路徑與預報路徑,連線成了一隻小豬

回到江浙滬颱風的討論。今年四個登陸「包郵區」的颱風,「安比」「雲雀」「摩羯」「溫比亞」都是怎麼來的呢?

「安比」生成時在菲律賓以東洋面,這算是一個常規的形成位置。不過它剛開始的走位可有些詭異。由於剛形成的「安比」身材嬌小,在有些反常的流場中顯得有些無助,竟然向東走了一段,之後才進入「西北行」的正常軌道。這一段時間,副熱帶高壓極端偏北,而且有所東移,因此「安比」的路徑也偏北,才登陸上海。但是由於它經過的海域海溫不夠高,導致其雲繫結構極其鬆散,登陸時一大半雲系還在海上「猥瑣發育」,因此初登上海沒有造成什麼災害,包郵區只是象徵性下了些零散的雨,風力也不大。不過,當這一塊海上雲系終於也來到陸上時,暴雨就傾瀉而下,隨著颱風繼續北上,席捲山東和京津冀,造成京津冀多年不遇的「颱風雨」。此外,由於「安比」所經之地大半是平原地帶,能量損耗很小,所以維持熱帶風暴強度一路北上,一直到達遼寧境內才終於減弱為低壓。

「安比」的一生

「雲雀」可謂今年路徑最為詭異的颱風了,值得載入史冊。她仍然出生在菲律賓以東洋面,卻極其詭異地走了一條逆時針弧形路徑。這是因為「雲雀」生成時,副熱帶高壓被另一個風暴「悟空」以及西風帶蘊釀出來的冷渦一起切斷,副熱帶高壓一塊在東海上空,另一塊在日本以東。雲雀正好在東海上空的高壓東南側,弱小的她只能向東北方繞行,隨著位置的不斷北移,開始受到冷渦的互旋效應。當「雲雀」逼近日本時,就與冷渦糾纏起來,逐漸吸收冷渦的環流。也正因為具有暖中心的「雲雀」吞噬了冷中心的渦旋,其強度只達到了颱風級別,並且在逆向登陸日本之後迅速減弱,成為一個中心空虛的副熱帶氣旋。同時,副熱帶高壓在「雲雀」和冷渦糾纏合併的過程中向西伸展,重新合為一體,並且極其罕見地在我國東北一帶建立了副中心,形成了一條從蒙古橫亘至日本海的高壓大壩,逼得虛弱的「雲雀」向西南方迴旋,在副高的南側糾結不已,隨波逐流,在東海上顫巍巍打了兩個旋,花了三天功夫才終於恢復西行,以熱帶風暴的強度登陸上海金山。由於「雲雀」再度登陸時已經空有其表,帶來的風雨非常有限。

「雲雀」的迷之路徑

「摩羯」生成位置比「安比」偏東一些。在熱帶輻合帶中「小糾結」走了幾天之後向西北方挺進,以強熱帶風暴強度登陸浙江溫嶺,此後深入我國內陸,殘餘低壓進入河南,穿過山東,竟然一路到了渤海。在渤海,「摩羯」雖然已經是「行屍走肉」,但卻意外「迴光返照」,在渤海溫暖的海水和冷渦支持下重新發展出了氣旋性環流,然後隨冷空氣一路倒退回河南境內。不僅如此,來自西南方的季風暖濕氣流還不遠千里來助紂為虐,「摩羯」的殘餘環流就這樣在天津、山東多地掀起龍捲風和成片的暴雨,所造成的影響遠大於在登陸時對浙江造成的影響。

颱風「摩羯」生命史

中國天氣網的科普文章

最後是「溫比亞」。現在它已經進入河南省境內。他本來是一個徘徊在琉球群島的小擾動,在黑潮暖流的支持下發展成型,進入東海後榮升「熱帶風暴」。彼時,東海在今年異常偏北、偏西的副熱帶高壓下待了許久,熱量充足,使得「溫比亞」得以在較高的緯度繼續發展為強熱帶風暴,最後在副熱帶高壓指引下登陸上海浦東,成為今年第三個登陸上海的風暴!

颱風「溫比亞」路徑及趨勢預報

「溫比亞」證件照。他在杭州灣達到生命的巔峰,可見其雲系龐大,是很有威脅的大傢伙

「溫比亞」的登陸不再像半截身子登陸的「安比」和苟延殘喘的「雲雀」,很快為長江中下游帶去了暴雨和大風。合肥在浪漫的七夕節被「溫比亞」狂澆了169毫米的降水,是今年以來最強的一次降水過程。「溫比亞」還依次光臨了太湖和巢湖這兩片水域,這也一定程度上幫助他在深入內陸後保持熱帶風暴的強度。目前「溫比亞」已經進入河南,其低壓環流將繞過副熱帶高壓西側脊點,轉而向東北方向移動,有可能到達黃海或渤海,並繼續維持低壓形態,結合仍舊強勁的西南季風,從而給華北地區帶去新一輪的降水。

截至8月18日,西北太平洋颱風季匯總圖

2018年西北太平洋颱風季註定要載入史冊。目前還不到8月底,已經形成了23個編號熱帶低壓,其中19個達到熱帶風暴強度,還有一個是東北太平洋上生成的「進口颱風」——「赫克托」,編號1817。今年也是1971年以來最早出現「第20號」熱帶風暴(「西馬侖」已經獲得低壓編號,最晚大概明天升格為熱帶風暴)的年份。8-10月本就是熱帶氣旋扎堆形成的時節,因此今年總的熱帶風暴個數有可能創出1994年(36個)以來的新高。

參考資料

1. 颱風路徑圖片基本來自英文維基百科詞條:2018年西北太平洋颱風季

2. 中央氣象台官網、中國天氣颱風網路徑資料以及降水預報

3. 中國氣象愛好者微信公眾號製作的500hPa天氣形勢動態圖及其分析

4. 參考了知乎網友@pchxiao 對歷史登陸上海的颱風的補充,以及@漠北 對颱風「雲雀」生命歷程的精彩分析


推薦閱讀:

日本末日颱風這一幕看哭國人:她不完美,可我愛她
有一場比「山竹」更猛烈的颶風將席捲武漢
這次的颱風為什麼叫「山竹」?
呂律:嚴重的自然災害之一——你知道「颱風」德語怎麼說嗎?

TAG:颱風 | 氣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