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讀盧梭《愛彌兒》

精讀盧梭《愛彌兒》

來自專欄讀透一本書4 人贊了文章

為什麼我們要先有一個讀盧梭的《愛彌兒》其實,不管你是教育工作者還是為人父母,這都是很適合的一本書,在書的世界中,沒有行業的界限,沒有思想的束縛,有的只是你在其中悟道的規律以及你對人性的思考。那麼盧梭的《愛彌兒》是教育界的經典著作,同時,對於教育提出了他獨特的思想,並且年齡的跨度也比較大,適合於各個年齡階段和各種角色去閱讀的經典,也是今天法國教育的理論源泉。

本書一共分為五卷,從幼年到青年,從盧梭虛構的愛彌兒這個孩子出發把自己對教育的認知和理解貫穿其中,其實盧梭是一個很有爭議的人物,對於他來說,大多數人不能理解的是他沒有撫養他自己的五個孩子,而創造了一個愛彌兒,這樣的人怎麼能談教育?那麼我們應該怎樣去看盧梭和他的愛彌兒呢?

盧梭涉獵的領域非常多,是一個通識人才,也是一個非常孤獨的天才。

他從小沒有母愛,影響他的是母親留下來的書籍以及父親對他的教育。但是他父親對待他和他的哥哥的態度完全不一樣,他得到的愛要多很多,母親由於產後感染而去世,影響到他對醫學以及醫生的看法。

他的婚姻也很奇怪,他雖然有很多的紅顏知己,但是他的妻子對他始終如一。

當時的社會氛圍的宣導讓盧梭把自己的孩子送到育嬰院,但就當是的狀況來說並非盧梭一人。

從這裡來開盧梭是沒有養育過孩子的,而是想像出來一個愛彌兒,就這一點來說,很多人對他有批評,有的人甚至說他憑什麼談教育,但是我想讀書是一種態度,當你抱有接納的態度去讀書的時候,你就會客觀的去認知,接納的思考。

其實為什麼會這樣,有這樣兩個因素:第一,生活的困苦,他不願意讓孩子過自己這樣的生活,這一點在他的《懺悔錄》中有敘述,他感受到自己承擔不了這樣的教養責任;

第二、他深受《理想國》的影響,在《理想國》中,柏拉圖描述了在理想國中, 所有婦女為所有男人共有,男女不得單獨同居,他們的孩子也屬城邦共有。男女婚姻由城邦安排:「最優秀的男人必須盡量經常地和最優秀的女人交配,而最差的男人和最差的女人則相反,其次,必須養育前者的後代,後者的則不養育。孩子由城邦統一教養,城邦中生下的孩子,在兒童時期,就需要跟隨護衛者上戰場。而且必須在幼年時候,就實地見習戰爭,從小就應該感受戰爭的氛圍,而為以後上戰場面臨更大的危機做好準備。由此可見《愛彌兒》中的很多教育理念來自《理想國》,這也是盧梭沒有親自養育自己孩子的原因之一。

所以,愛彌兒是他想像出來的,也許他講的不是一個孩子愛彌兒,而是眾多家庭的愛彌兒。

我們來看一下十八世紀的法國,正好是封建君主制和新興的資產階級革命交替的過程中,新舊思想的鬥爭帶來的的影響是很大的,在教育方面也是如此。

巴黎到處都是各種形式的沙龍,女權主義的興起,很多沙龍的主人都是女性,女性都去參加社會活動了,自然撫養孩子的責任就推給了其他人。

因此,盧梭對於母親的看法也源於當時女權主義的興起。

由於戰爭,男人也比較少,女性積极參与社會活動,女性追求自由,有的女性把孩子生出來以後就交給保姆,這樣他們就可以享受所謂的自由了。

我們再來看盧梭的宗教觀,他在當時真的可以算是一個思想極為先進的人物,他尋求的是一種宇宙的規律,人性成長的規律,不迎合與任何一種信仰,這也就是他後期到處流亡的原因。

我們再來看盧梭的教育思想。

首先是他提出來的自然教育,總結一下就是尊重人的成長規律,也就是我們今天講的培養成長性思維的方法。

接下來他又提出來了三種教育,而我們可控的是人的教育。

在盧梭談到對於教師的理解時,他談到老師的責任不是教會孩子遵守行為準則,而是促使他們發現行為準則,這一點,在今天也是非常了不起的理念。

盧梭又提出來在不同的時期又有不同的定義,這一點很值得我們去認真思考。

在對於母親的認知中,盧梭談到了不要去包裹剛剛出生的孩子,以及襁褓對於還約束的壞處,談到保姆的時候,其中講到有些母親不承擔撫養責任還要得到所有,因此他們對於保姆是看不起或指責的,這樣的狀況就是在教會孩子歧視以及不懂得感恩。

對於父親的理解,盧梭談到了父親的責任是提供生活所需(這也是他做不到因此不養育孩子的原因),重點在於培養社會人和塑造公民,放到今天來講就是要做到榜樣的力量,以及起到精神的引領。

盧梭把教育概括為快樂教育(尊重天性),德育教育(先做人),智育(尊重事實,聯繫生活,世界為書本),體育(沒有身體,談何做事)。這些理論也顯現出來《理想國》的觀點。 「體育也應該像音樂那樣具有純潔性。如果說「音樂的純潔性給人們的靈魂帶來節制」,那麼,「體育的純潔性給人們的軀體帶來健康」。這些思想在盧梭的教育理論中時時體現。

對於醫生的認識,盧梭認為,科學和醫學不同,醫生不應該製造恐懼,而應該加入對死亡的理解的教育,其實,他那時候就在思考心理在醫學中的應用。

對於兒童的語言培養,他提出概念優於記憶,在今天也是很先進的理念。

對於感官的認識,「允許孩子養成一個習慣,那就是不要染上任何習慣。」我們想一想,我們在把孩子保護起來,不讓亂爬,不讓有危險,這就妨礙了他們感官的發展。

在第一卷中,我們看到偉人之所以偉大,重點在犧牲小我,成就大我,盧梭的《愛彌兒》寫出來之後,他面臨了很多的迫害和批判,到處流亡,無限的孤獨在他身上體現。

接下來,第二卷我們會看到更多......


推薦閱讀:

TAG:愛彌兒書籍 | 盧梭JeanJacquesRousseau | 哲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