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秦人的故事】86、越國往事

【老秦人的故事】86、越國往事

來自專欄史記札記4 人贊了文章

越國早期歷史非常簡單。原因在於其史料極為缺乏。《史記 越王勾踐世家》一共88個字。

首先我們看,越國的起源。

據《史記》記載

越王句踐,其先禹之苗裔,而夏後帝少康之庶子也。封於會稽,以奉守禹之祀。文身斷髮,披草萊而邑焉。

也就是說,越國的先祖本是大禹的後代,因為大禹陵在會稽,所以讓其後去侍奉禹穴。所以國君應該為姒姓。

這是中國古代的傳統說法,以後的史書基本都是這種說法,如《水經注》說

夏後少康,封少子抒,以奉守禹祀,為越。世歷殷周,至於允常,列於春秋。允常卒,句踐稱王,都於會稽。

《吳越春秋》說

越之先君無餘者,夏禹之末封也。……余以下六世,而得帝少康,少康恐禹祭之絕祀,乃封其庶子于越,號曰無餘。

這是第一種看法。第二種看法是認為,越國先祖根楚國先祖應該是一個人。

據《世本》記載

越,羋姓也,與楚同祖

據《墨子》記載

昔者楚熊麗,始討此睢山之間,越王繄虧出自有遽,始邦于越,唐叔與呂尚邦齊晉,此皆地方數百里,今以並國之故,四分天下而有之。

因此這個說法認為,越國的先祖是熊渠的第三子,越章王

立其長子康為勾亶王,中子紅為鄂王,少子執疵為越章王。皆在江上楚蠻之地。

第三種說法,認為越國的先祖,是從山東遷徙過來的。據《國語》記載

即位數年,東南多有淫亂者,萊、莒、 徐夷、吳、越,一戰帥服三十一國。遂南征伐楚。

那麼聯繫上面的史料,難道少康封其子,並非封在會稽一帶,而是在山東。其後,他們的子孫南遷?

第四種說法,為周室分封。如《韓詩外傳》

夫越、亦周室之列封也,不得處於大國,而處江海之陂,與魭鱣魚鱉為伍,文身翦發,而後處焉。

但是,實際上周朝也好,夏朝也罷,對於長江中下游,勢力根本就沒有觸及到。怎麼分封呢?

提起越國,就要提起另一個詞,百越。據《漢書》記載

自交趾至會稽七八千里,百越雜處,各有種姓

百越並不是一個民族,而是一群民族的總稱。

百越人是非常多民族的總和,大多生活在熱帶亞熱帶氣候的地方。

越這個字,最早出自於《竹書紀年》

于越來賓

據《吳越春秋》記載

禹以下六世而得帝少康。少康恐禹祭之絕祀,乃封其庶子于越,號曰無餘

這個無餘是什麼意思呢?

有專家認為,余和越的古音相似,無和於同樣相似。因此,于越和無餘應該是對音關係。所以有記載說

少康,其少子號曰于越,越國之稱始此。

總之,因為越族之地,偏遠而不通華夏,因此越人斷髮文身,被中原人斥之為蠻夷。

但是于越這一支,應該是後來越國的先祖。

無餘傳位以後十幾代,君主能力衰弱。

有一天,有個人一生下來就會說話。

他說道:我是無餘國君的後代,我要重整大禹的祭祀。

於是人民擁戴他為國君,這就是無壬。

無壬生無瞫,無瞫死後,夫譚即位。其後世系又一大段空白。

到了吳王壽夢的年代,允常即位為國君。

後二十餘世,至於允常。允常之時,與吳王闔廬戰而相怨伐。允常卒,子句踐立,是為越王。

因此,我們對於越國早期歷史,只能有一個相對性的結論。

就是他是夏朝後代南遷與當地古越文明相融合,是黃河流域文明和長江流域文明相交融,然後推舉後裔為部落首長,而建立越國。而越這個字,應該在越國成立之前就已經存在。


推薦閱讀:

如果評選十大劉姓歷史名人,哪些人可以入選?
歷史上真實的劉墉是一個怎樣的人?
一段被掩飾拋棄的歷史《泰景亨策》164
四次滅佛歷史 結局雷同
[轉載]哈薩克族主要部落及其歷史

TAG:歷史 | 史記書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