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酒店深夜兩點和朋友相對而坐寫日記

我在酒店深夜兩點和朋友相對而坐寫日記

5 人贊了文章

我是一個極其熱愛做筆記的人,各種各類的筆記組成了我的生活。做筆記作為一個個人嗜好,其實也是一種思考方式,我享受寫筆記時反芻的過程。這些筆記做起來並不浪費我的時間,因為於我而言,不是為了儀式感,而是記錄與反思的需要。讓生活有序一點,把自己的小宇宙能夠盡量控制在理性規律的範圍美。

看過《三體》的人都知道,長時間看來,任何保存工具都會失效,我在經歷一次微博炸號和百度雲和諧後,已經沒有任何網路安全感,所有的信息數據都可能被消除。能牢牢抓住的,是我抽屜里的小本本。而且用筆來規劃,是我最熟悉的方式。因此我所有的筆記都在本子上。

記錄筆記並沒有給我生活帶來任何改變,這只是個人習慣,並無價值上的好壞。我羨慕那些一切在腦子裡排序進行的人,卻是我無法抵達的境界。用筆記來梳理生活,這是我喜歡的生活方式。

FRIST KIND

咀華集

這種筆記濫觴於我小時候的「采蜜本」,小時候老師會講,看書遇到好的句子要記得採摘下來啊,當時沒留意。長大後真正讀起書來,手抄筆記已經對我來說是很重要的事情了。

一本沒有被採摘過的書,就不算真正讀過。除此之外,還有微博微信電影台詞甚至生活中看見的句子,都會被我像收藏狂一樣儲存起來,通俗地來說,這就是一個「段子本」。為了高雅一點,就借用了李健吾先生的書籍之名。

這幾乎算是我最重要的一個本子,那些段落都是真正打動我的,我願意用這種方式寫一遍,就像跟著舞者的腳步跳舞,用自己的筆寫一遍。

我是一個對語言饑渴的人,會渴望那些準確而精緻的句子,所以不時地會拿出這個本子,一遍遍享受。

我大學四年用了三個本子來記,第一個是Moleskine的本子,幾百塊錢很是昂貴,卻有著不少的缺點。一是不吸墨,很不適合用鋼筆寫。二是格子很細,不按照格子寫又會顯得很亂。

後來我買了國產牌子九口山的本子,紙厚寫字舒服,沒有橫格,方便發揮。

再後來,就極簡主義地用無印良品的再生紙本,因為不能完全攤開,寫到比較厚的部分,寫字就不舒服,但空白頁,摘抄起來確實舒服,但是字經常寫斜。

SECOND KIND

生活筆記

這個筆記並不定時,一般是年中或者年末,我會總結自己的生活狀態,尤其是洗漱、美妝、洗衣服這些,還是有一些小經驗值得總結的。

除此外還有一些複雜事情的清單步驟,比如研究生報名,再比如辦理簽證,分解成清單步驟,一本在手,心裡有數。在實習的時候,很多採訪和寫作思路也被我隨手寫在這個本子上。

本子的創意是出自《肖生克的救贖》里的,《聖經》裡面藏的小鎚子敲開了通往自由的道路。

THIRD KIND

日記

我是2018年才開始陸續寫日記的,因為很多事情讓我意識到,即使不能改變,忠實地記錄也是必要的。

微博微信會刪除,所有的電子備份會失效,但我自己的日記就是我自己的。獨此一份,絕對對我自己忠實。比較重大的時事我會記錄下來,除此外,每天的日記其實是一個很好自我觀察的過程,不妨把自己想像成一個被飼養的動物,去做養殖日記。我的日記會很客觀地記錄自己的三餐與學習時長,購物記錄這些,偶爾簡單涉及一下心情。

總之我喜歡這種人類觀察的方式。這個習慣養成不久,沒有給我的人生帶來實質的改變,但我喜歡晚上用他者眼光打量自己的過程。

我喜歡我這個本子,它的外觀很像《2001:太空漫遊》里代表智慧的黑石,而且用記錄這種事務性的內容,用方格本很舒服。出門隨身帶也很方便。

FOURTH KIND

讀書筆記

這是我最認真最嚴肅的筆記,也算是我自己學習的一部分。基本是平時看學術類著作的摘抄,在本科時,在這個筆記上我投入了很多時間,不過還是覺得很有用。

尤其一些很難的學術書,只有慢慢理清它的邏輯,仔細讀每一句話,才能稍微懂那麼多一點點。尤其寫論文時,經常在筆記里找材料。

這類筆記都是用活頁本,因為內容很複雜,形式又很不統一。

本科我用了七個活頁本,基本一學期一換,讀研期間,反而摘抄變得很少,因為抄寫確實很費體力,不過我覺得對一些很難的書,這樣做是有用的。

FIFTH KIND

購書記

因為我平時買書很多,搬宿舍或者回家時常常運書,為了對自己的藏書心裡有個底,就開始把買的書目記下來,也算是古代的私人藏書家致敬。可惜這個習慣沒有堅持得很好,有些書名太長,抄起來很累。本子是一個日本小學生用的手賬本,便於攜帶,比較輕小,很適合記錄書目。

寫完一個本子,我都會神經兮兮地給他們起名字,這種命名權我極其珍惜,從不讓手給別人。有的生活筆記用完就沒什麼用了,而咀華集之類全部都跟著我,隨時陪伴。

想想這樣一個場景,如果想知道去年的今天你在看什麼書,只需要翻開小本本就行,而想知道這天吃什麼,那隻要翻開另外一個小本本就可以。這樣快樂的心情,他人是難以知會的。

我和朋友出去旅遊的時候,有一天聊到晚上兩點,兩人想起來日記還沒寫,就爬起來坐在床上寫日記,寫完了還彼此交換,發現即使是好朋友,一起度過一天,記錄下來的事情也是很不同呢。

《生活大爆炸》里四個宅男有一個本子專門記錄他們的科學創意,《真探》裡面拉斯特有大大的記事簿,被同事叫做稅務人,他自己倒是說,「沒錯,我是會記很多筆記,你永遠也不知道會遇到什麼事,不是嗎?也許本子上記的東西,某一天,會讓你驚呼一聲,破了案子」。

《重版出來》銷售部長有自己的銷售筆記,記錄每個書店店員的興趣特點,為了把自己的書能推銷出去。最出名的愛做筆記的是伍爾夫的丈夫,他具有強迫症式的一絲不苟,堅持寫日記,記錄成年生活的每一天,包括每日膳食和汽車裡程。1941年3月28號,是伍爾夫自殺的那天,他還是寫了日記,填寫了汽車裡程,但是這天紙上有一塊污跡,在所有乾淨的日記中,這是僅此一例。

這些人物的小癖好,總是讓我會心一笑,很是能體會這種要拿個本本的老夫子行為。其實人生是虛無的,記錄下來的事情多半不重要,重要的事,反而在心裡不願說。

像我從來不會寫任何自我的抒情和反思,終究到底,我希望生活本身能夠保持一種虛無的鎮靜感。這種鎮靜的平穩中,我才有力氣追求真正有創造力的事物。這些筆記是我的出發點,也是我的心靈拐杖。

認真過生活,並且忠實記錄一遍生活,如果可以的話,我還希望能藝術化敘述一次。這是我的快樂。

作者 | 十八公

版式設計 | 霹靂

推薦閱讀:

#拆書學習法訓練營# 03 知識,「刨」比「學」更重要
如何寫好一篇書評
《學會花錢》
【書報筆記】04濤動周期輪(一)知其然

TAG:手賬 | 讀書筆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