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哲學史》要點(1)— 早期自然哲學

《西方哲學史》要點(1)— 早期自然哲學

來自專欄哲學筆記5 人贊了文章

(教材:《西方哲學史》 鄧曉芒、趙林

緒論

這裡,我們對全書的基本線索作一個總的提示,即指出西方哲學史各個發展階段的總體特點。首先我們將看到,在西方哲學發展的第一階段即古希臘羅馬哲學中,哲學家們所提出的基本上都是一種有關客觀世界的哲學,即自然哲學和本體論(存在論)哲學,即使是這一階段後期的人生哲學,也是以自然哲學和本體論哲學為基礎、並以人對外部世界(包括自己的物質生活)的態度為主要內容的。這個時期的一切哲學努力都是為了搞清客觀世界及其原因或規律究竟「是什麼」(包括人作為客觀存在者究竟「是什麼」)的問題,為此人們創造了數學方法、辯證法和邏輯。這是西方理性思維的萌芽時期,理性思維的最重要的特點就是把主觀和客觀分離開來,通過一種間接的方式去把握客觀規律。所以西方哲學在古希臘的誕生同時也就是西方科學精神的誕生。

中世紀的基督教哲學構成西方哲學發展的第二階段。這個階段的哲學主要是有關主觀精神世界的哲學,即心靈哲學和一神論的宗教哲學。主觀精神的世界比外在的客觀世界是一個更深邃的世界,但只有在探索客觀世界的歷練中掌握了適用於一切對象的邏輯理性工具之後,對這個世界的深入才不會流失於不可言說的內心體驗,而能有步步為營的創穫。所以中世紀基督教哲學雖然是對古代哲學的一次徹底否定,但本身卻是以古希臘羅馬哲學為前提的,沒有希臘哲學的修養,我們無法理解中世紀哲學。同時,中世紀哲學也是西方哲學精神的一種自我深化,西方哲學以上帝的名義建立了自己的真正據點或安身立命之地——具有人—神結構的個體意識的靈魂。

西方哲學發展的第三階段是以文藝復興為開端的近代哲學。這種哲學的主題是立足於獨立化了的主觀精神去探討主觀世界和客觀世界的關係。這種探討本身又分成三個層次。首先是人和自然的關係,文藝復興和宗教改革分別表達了自然(包括人的自然)的原則和人(包括支配自然的人)的原則,這兩大原則在上帝的保證下相互過渡和統一,形成近代精神的張力。其次是思維和存在的關係,展開了近代哲學的核心問題即認識論問題,表現為由笛卡爾所開創的理性派哲學和由培根所開創的經驗派哲學對人類認識之謎的探討,其中雙方又就認識對象的本體論問題各自分化為唯心主義和唯物主義兩個不同的方向。十八世紀法國啟蒙哲學則將這種認識論的成果向人和自然的關係上全面放大,並衝擊到上帝的統一性紐帶而導向無神論。第三個層次是主體能動性和客觀制約性的關係,德國古典哲學的大師們開始了用主觀能動的精神去建構客觀世界並由此實現主客同一的偉大目標的進程,最終在黑格爾那裡構成了一個認識論、本體論和邏輯學三統一的辯證唯心主義體系。

西方哲學發展的第四階段是現代和當代哲學,這不是我們這本西方哲學史所要討論的主題。但本書也特別設立了「向現代哲學過渡」的一章來闡明西方哲學史和現代西方哲學的關係。我們認為,儘管現代和當代哲學五花八門,但從純粹哲學的角度看無非四種形態,即先驗哲學、經驗哲學、非理性哲學和辯證哲學。因此我們在這一章中討論了費爾巴哈和馬克思的辯證哲學、叔本華和克爾凱郭爾的非理性哲學、孔德等人的經驗主義的實證哲學,最後還提到了胡塞爾的先驗現象學。必須特別說明的是,由於我國的特殊情況,國內以往的西方哲學史通常都是把馬克思的哲學排除在外的,這樣做的理由顯然並不是一種學術性的理由(如西方有些人認為馬克思不算一個哲學家之類),而恰好是一種把馬克思主義簡單化、教條化的做法。馬克思的哲學既然產生於西方哲學的肥沃土壤中,它當然就是一種西方哲學,迴避這一點,馬克思主義就失去了自己的根。德國古典哲學是馬克思主義哲學的來源,這早已是人所皆知的常識。但時至今日,這一常識竟然尚未得到西方哲學史教科書的體現,似乎德國古典哲學沒有產生出它最重要的成果就直接跳到了現代西方哲學,這是極不正常的。事實上,將馬克思的哲學還原到它在西方哲學史中的客觀歷史位置,並不會有損於它的真理的光輝。恰好相反,由於這種承前啟後的位置,馬克思哲學獲得了它在人類思維發展過程中的新的生命力,展示出了它所蘊含的更深層次的意義。

第一章 古希臘羅馬哲學

背景:希臘民族成為具有思辨稟性的民族其根基在於以分離主義及自由主義為特點的城邦制,以進出口生產方式為基礎,商品經濟和私有制的發展導致跨氏族跨地域的頻繁交換,以「個人私有財產不可侵犯」為原則的財產關係開始超越氏族社會宗法血緣關係,使得城邦組織形式建立在以奴隸社會私有製為原則的契約關係和法制規範上,為維護正常生活秩序,產生了凌駕於各部落氏族的法的習慣上的普遍適用的民族法,相應的其政治形式必然日益走向工商業奴隸主民主制。城邦作為公民集合體,遵從法律規範,法律是希臘人生存之本。

希臘民族的思辨稟性:遵從以普遍性、最高的、定數或者是必然性為隱喻特點的普遍性法律,使希臘人養成把抽象原則看做比感性生活更本質性的思維習慣。表現在城邦時期的神話傳說中,司法正義女神狄克(Dice)、命運女神莫伊拉(Moirae)、必然性之神亞男克(Anance)被突出其重要性。這種力圖從複雜現象背後把握某種本質性和根源性的原則或原因的思維習慣,為變化無常的現實生活尋找某種恆定性和統一性的尺度或規範的心理傾向,最終形成希臘人的思辨性格。黑格爾認為,希臘精神是「尺度」和「限制」,將規定性(法制生活逐漸培養出的普遍意識)給予那些不可度量的東西。

在希臘語中,「哲學」(φιλ?σοφια)一詞的本義是「愛智慧」。而只有那種探尋事物的一般原理和原因、追問自然萬物的本原和根據的知識,才能稱得上是真正的「智慧」,對這種「智慧」的熱愛與追求才是真正意義上的哲學,這種狹義的哲學即對於自然萬物的最普遍的原理與原因的探索,是希臘民族所首創的一門獨立學術。

總結希臘哲學的發展:

1.第一個階段——自然哲學階段(從泰勒斯創立希臘哲學開始到愛利亞學派對自然哲學的超出)

(1)貫穿核心問題:萬物的本原問題(米利都無定形水氣、畢達哥拉斯有定形數、赫拉克利特二者統一有無定形之火、愛利亞學派二者分裂為真理邏格斯和意見自然)。

(2)所糾纏的基本矛盾:本原的性質是「無定形」還是「有定形」。

2.第二階段——在邏各斯的基礎上從自然哲學走向形而上學的階段

(1)貫穿核心問題:存在和一的問題

(2)兩大流派:①打碎邏格斯所建立的存在和一而重構自然哲學,使之結構化(恩培多克勒四根說、阿那克薩戈拉種子說、德謨克利特原子論代表的唯物主義自然哲學)②解構重構邏格斯本身,通過呈現邏格斯背後的「尺度」人和神——努斯,建立哲學概念思辨結構,探討問題不局限於自然,轉向人的倫理生活和社會生活(智者派詭辯、蘇格拉底柏拉圖辯證法所代表的唯心主義思辨哲學、亞里士多德將其推向體系化,包容唯物主義自然哲學,首次建立形而上學大系統)

3.第三階段——亞里士多德哲學解體並專註於倫理學和人生哲學的階段

(1)貫穿核心問題:人生如何達到「不動心」的幸福境界的問題(宇宙論認識論和邏輯學成為論證手段)

(2)三大流派:

①伊壁鳩魯派:感覺論的幸福主義倫理學(以德謨克利特原子論自然哲學為基礎)

②斯多葛派:理性主義的禁欲主義倫理學(以邏格斯主義的宇宙論為理論基礎)

③懷疑派:對一切倫理學的解構(理論上解構感性自然&理性邏輯論證)

不同於各古老文化——中國、印度、巴比倫、埃及等,使哲學從神話、史詩和歷史敘事詩中分離出來成為一門獨立的學科或知識體系,是古代希臘人的獨特貢獻。試圖超越經驗性和實用性的現象世界去尋找萬物的統一性根據或本原的哲學衝動,植根於城邦時代的希臘人對法律、正義、命運、必然性等一系列普遍性範疇的尊崇之中,使他們一貫認為形上普遍的東西決定著形下現實。

第一節 早期希臘哲學

一、早期希臘哲學主要指:

1.愛奧尼亞地區的米利都學派——以自然物質說明萬物本源,奠定自然哲學的基礎。

2.南義大利地區的畢達哥拉斯學派——初步涉及了事物的抽象本質,開啟了形而上學的基礎。

3.愛非斯學派——推進自然哲學,發展抽象思想,力圖在一與多、永恆與流變、抽象的本質與具體的現象間建立統一性。

4.愛利亞學派——強調前代哲學範疇的對立,一否定多,靜止否定運動,本質否定現象。

共性——都致力於尋找本原,強調其作為萬物的開端或者本質的重要意義。這一努力終結於智者派的相對主義和懷疑主義之中,用感官知覺和邏輯論證對客觀實在性的本院本身進行了解構,將人作為萬物的尺度。羅素認為,哲學乃介乎科學與神學之間的東西,就其研究的對象範圍而言,哲學與神學一樣具有超越性,就其使用方法而言,哲學則與科學一樣訴諸理性。早期希臘哲學家都是偉大自然科學家,又同時深受希臘宗教的深刻影響。如果說米利都學派一直到原子論者尋找萬物的質料和元素的做法更多是體現自然科學的研究方式,那麼從畢達哥拉斯學派一直到柏拉圖哲學探索萬物的形式和原則的做法更多地延續了希臘神話中命運決定論的思想傳統。

二、探討世界本原的兩種路徑:

1.自然哲學路徑(表現哲學與科學之間的密切聯繫)——兩種追問方式:

(1)時間上回溯:追問事物從什麼東西生長而來,即beginning

(2)空間上回溯:追問事物由什麼東西構成,即element

共同點:都追問世界的質料根源,都是還原論,屬於科學主義的路徑,與自然科學的方法接近,因此稱自然哲學。

例如:早期自然哲學家泰勒斯等人從時間上追問萬物本原,到晚一點轉向從空間上追溯,把關注的焦點從萬物始源開端轉向萬物的構成要素,從生成論轉向構造論。在古希臘自然哲學中,構造論最高水平是德謨克利特原子論,此原子(atom)不是物理學概念,是構成宇宙萬物最後單元的純粹哲學概念,即「不可分」。

2.形而上學路徑(表現哲學與宗教之間的內在聯繫)——抽象路徑追問事物本質,顯示具有超越性的特點。

因追問深入事物背後的本質或形式,而不是追問事物開端或元素,追問principle或form而不是beginning或element,承認具體規定性本身對於事物的決定性意義,是形而上學基本特點。

一、米利都學派

1、泰勒斯(自然哲學創始人)

內容:(1)泰勒斯(Thales,鼎盛年約在公元前585年)米利都的名門望族,與雅典城邦立法者梭倫等人一起被列為當時希臘「七賢」之一。之所以被譽為「哲學之父」,由於表達一個觀點:水是萬物的本原,因為水是萬物產生的原創和運動的原因。亞里士多德為此說,「一切種籽皆滋生於潤濕,一切事物皆營養於潤濕,而水實為潤濕之源」。

(2)此外還主張萬物有靈魂,此靈魂不是純粹精神性東西,而是類似於噓氣的稀薄的物質。那時的希臘人還沒有完全脫離物質形態的純粹精神的觀念,因此這裡的靈魂只是一種與物質相聯繫的功能。

意義:古代人在神話中將水當作最古老、最受尊崇和最神聖的事物,而泰勒斯是突破傳統的神話宇宙論而用自然物質本身來說明萬物本原的第一個嘗試。這是第一次以哲學的方式(而非神話的方式)表述關於本原的思想(儘管「本原」這個概念是由他的學生阿那克西曼德首先使用的)。他由此被看作希臘哲學的創始人。

2、阿那克西曼德

內容:(1)阿那克西曼德(Anaximander,鼎盛年約在公元前570年)是泰勒斯的朋友和學生,據說他最早使用「本原」(?ρχ?,又譯作「始基」)這個概念,認為本原應當是一切「無定形之物」(απειρον,即「無定形」之意,又譯作「無限」,音譯「阿派朗」)。他認為任何單一的或單純的自然物均不能成為萬物的本原,只有各種無定形之物所構成的原始混沌體,才是萬物的本原。

(2)「無定形」作為原始混沌體,包含對立的東西於自身之中,這些對立物是冷熱、乾濕,由於他們的作用從原始混沌「無定形」中分離出萬物。與泰勒斯不同,阿那克西曼德認為事物的產生不是由於某種基本元素(如水)的轉化,而是由於永恆的運動把對立物從「無定形」中分離出來,因此,所謂產生即是對立物的分離。

意義:(1)「無定形」是阿那克西曼德對萬物本原的一種否定式的表述,這意味著哲學思維層次的提高,因為它涉及事物的規定性問題。有限無限的問題已涉及到哲學問題,也是自然科學問題。無論從外延還是內涵而言有形之物都具有某種規定性或限定,任何有限之物固然因為有了某種規定性而成為它自身,但這種規定性或限定性同時也就成為一種對他物的否定,即斯賓諾莎明確所述:任何規定都是否定。儘管阿那克西曼德本人沒有說明阿派朗是什麼,但說明了萬物的本原不是什麼,即不知其是什麼但知其不是什麼。

(2)阿那克西曼德開創了一種新的生滅觀,所謂「產生」就是萬物從阿派朗中分離出來,獲得某種規定性成為某物;所謂「消滅」就是重新去掉規定性,回到阿派朗即無規定的狀態。表達一種本質性的生滅觀念——生即從無限到有限,滅即從有限重新回歸無限。這是根本性哲學概念的突破

(3)阿那克西曼德把泰勒斯的意蘊含混的靈魂,發展成為決定阿派朗與萬物之間相互轉化的重要契機——冷熱乾濕。由於它們不同結合方式萬物從阿派朗中分離出來,並強調萬物從阿派朗中產生及復歸於阿派朗是命運規定的。這種神秘命運觀與希臘悲劇中的命運主題無疑具有某種內在聯繫,並對後來畢達哥拉斯的「數」、赫拉克利特的「邏格斯」等形而上學的實體產生重要影響。

3、阿那克西美尼

內容:(1)阿那克西美尼(Anaximenes,鼎盛年約在公元前546年)是阿那克西曼德的學生,他提出了氣是萬物本原的觀點。即萬物本原是無定形卻有內涵的東西——氣。氣一方面是一種與水一樣的自然物質,另一方面卻比水更加具有無定形的特點,它是一切無定形之物中「最」無定形的一個,因而能作為一切無定形之物的代表。

(2)在阿那克西曼德冷熱乾濕基礎上提出稀散與凝聚兩種運動。他去掉乾濕概念,通過冷熱對立性質相互消長聚散方式把水火土氣幾個基本的元素聯繫起來,借稀薄和濃厚而形成不同實體。稀薄時候形成火,濃厚時候形成風、雲、水土石頭等。同時不氣不僅形成自然物質,有時候也指呼吸、靈魂或某種神聖性的東西(「精氣」),但都不具有獨立的精神含義,仍然是一種物質性的氣。就此而言,「氣本原說」表現了一種樸素的物質與精神未分化的思想。

意義:(1)氣本原說超出了泰勒斯的局限性,克服了阿那克西曼德「無定形之物」的籠統性。如果說泰勒斯的水是對萬物本原的一種肯定性的表述,而阿那克西曼德的「無定形」是對萬物本原的一種否定性的表述,那麼阿那克西美尼的則是對萬物本原的一種否定之否定的表述,同時也是對阿派朗這種否定性描述的肯定性說明,即無定形又有內在規定性,即可否定描述也能肯定性描述。阿那克西美尼的氣將早期希臘自然哲學關於本原問題的正題反題——泰勒斯水本原(肯定性)、阿那克西曼德阿派朗本原(否定性)辯證結合構成一個合題,進入了希臘早期自然哲學發展的否定之否定的環節。

(2)氣稀散後形成火的邏輯意味著越稀散越具有無定形的特點,對稍晚出現的愛菲斯學派赫拉克利特火本原學說奠定邏輯理論基礎。

(3)氣與萬物轉化過程中,從火到氣到水到土(以及相反路線)的轉化由冷熱聚散的程度決定,凝聚(濃厚)和稀散(稀薄)的程度決定了事物的性質,體現背後的數量關係即量的規定性決定事物性質的特點。這蘊含另一種關於本原的思維路徑,即尋找現象背後的形式或本質的路徑——形而上學路徑,為希臘形而上學創始者畢達哥拉斯數本原以及愛菲斯學派邏格斯等概念從現實形態轉到背後思考奠定思想背景。

二、畢達哥拉斯學派

(1)畢達哥拉斯(Pythagoras,鼎盛年約在公元前531年,與阿那克西美尼同時代),早年曾就學於泰勒斯和阿那克西曼德,曾到埃及、巴比倫等到地遊學,從那裡獲得了幾何學、天文學等方面的知識。畢達哥拉斯學派提出萬物的本原是「數」,他們認為萬物的本原應當是有定形的東西,而萬物共同的有定形的東西就是「數」,一方面,數是構成事物實體的物理質點或基本元素,另一方面具體事物是對數的「摹仿」,即數是事物的抽象原則。

這是源於畢達哥拉斯學派對數學和諧音學的研究,他們根據諧音的音程取決於琴弦長度這一原理,進而認為一切事物的性質都是由它們包含的數所決定的。根據這種聯繫,數不僅可以解釋具體事物也可以用來解釋抽象事物。

意義:數作為萬物本原,已經超越了米利都學派的感性物質意義上的開端,而具有了抽象原則的涵義。前者是對萬物的還原,後者是上升到抽象層面提出一物之為一物的本質、規定性。數的有定形從現象意義上來說即是無定形,如此畢達哥拉斯就把有定形和無定形統一起來,數變成無定形(現象意義)的有定形之物(本質意義),因此他通過形而上學路徑完成了對有定形與無定形之間的辯證統一。

亞里士多德認為,畢達哥拉斯學派「不從感覺對象中引導出始基。……他們所提出的始基和原因是用來引導他們達到一種更高級的實在的」,這在認識論上開闢了一條理性主義的思路,因此黑格爾評價這是實在哲學轉向理智哲學的關鍵。

局限:①數雖然具有抽象意義,但仍未完全脫離形體,受自然哲學影響,把數具象化,與形相聯繫。在他們看來數是構成事物實體的物理質點或基本元素,作為一切數之根本的「1」是第一本原,表現為「點」,由「1」派生出其他的數乃至萬物的過程表述為 點-線-面-體-水火土氣,再四種元素不同方式相互結合轉化產生出世界萬物。因此這個數雖然上升到現象背後的本質或形式上面,但還不是一種質的規定性,而是量的規定性,並且實際上把數理解為具有幾何形狀的東西,或物理學意義上的數,具有廣延性的物質微粒。就此而言,此數與後來德謨克利特原子論相差無幾。

②同時畢達哥拉斯將數神秘化,從奇數與偶數的對立中引申出十對基本的對立範疇,用神秘的象徵方式解釋事物的性質,認為具體事物是對數的「摹仿」,這一說法固然有抽象意味,表明數量關係與事物性質之間的聯繫,但同時明顯具有巫術式神秘色彩。

(2)畢達哥拉斯學派的另一成就是得出勾股定理「畢達哥拉斯定理」,這是經驗性觀察結果抽象為一般性數學定理,意味著數學命題可以脫離幾何圖形而獨立表示事物比例關係,這就蘊含把數看得比形更加具有本質意義的可能性,也使得代數作為一門科學成為可能。

意義:伴隨「畢達哥拉斯定理」的發明必然出現不可公約數危機,進一步加強人們關於數與形相分離的觀念,撕裂數形間建立的同一性,從而一方面使獨立於經驗圖形的純粹數學演繹成為可能,並由此發展出抽象的形式系統(邏輯學),另一方面培養了一種形而上學的傾向,即把通過抽象思維而非感官知覺所把握到的對象(如超時空的數學定理、哲學概念、或邏輯命題)當做最真實的東西,當做先於和高於具體存在物(現象)的本質,導致西方形而上學和唯心主義的產生,由此發展出從柏拉圖一直到黑格爾的種種「本質先於存在」「本質決定存在」的形而上學體系,也為邏輯和神學的至上性奠定了基礎。因此畢達哥拉斯學派被譽為西方哲學的形而上學(超經驗的實體主義或實在論觀點)源端。

這是一種與米利都學派完全不同或相反的思維傾向,除了從感性物質上升到抽象原則之外,他們還拋開了前人推崇「無定形」的做法,通過數的確定性第一次建立起一種「有定形」的最高原則,即尋找「無定形」背後的「定形」。這一原則對後世西方哲學和科學(直到近代定量化的精密自然科學)的發展產生了巨大而深遠的影響。

(3)另一方面,畢達哥拉斯學派從奧爾弗斯宗教那裡繼承並發展了關於靈魂不死和輪迴轉世的思想,這種強調靈、肉分離甚至相互對立的思想突破了希臘人傳統的靈肉統一觀念,構成了源遠流長的西方唯靈主義的雛形。它後來通過蘇格拉底、柏拉圖和新柏拉圖主義而融入基督教中,成為基督教神學的理論砥柱。

三、赫拉克利特

赫拉克利特(Heraclitus, 鼎盛年約在公元前504—前501年)是愛非斯學派(米利都稍北)的主要代表,他出身於愛非斯王族,本應是王位的繼承人,但卻由於熱愛哲學而隱退山林,把王位讓給了自己的弟弟。赫拉克利特恃才傲物、目中無人,憤世嫉俗、蔑視民眾,滿腦子精英意識,他遠離城邦政治,潛心於一種神秘的沉思生活,由此造成了他的哲學思想的極度晦澀。愛非斯與米利都都屬於愛奧尼亞城邦,統稱為「愛奧尼亞學派」,赫拉克利特思想可看見米利都學派影響(現象世界火本原),儘管他輕蔑畢達哥拉斯,但他的思想也有畢達哥拉斯學派的思想痕迹(抽象思想範疇之邏格斯)。他的哲學思想兩大主題形成交織的哲學複線,即「火」本原和「邏格斯」。

(1)火本原說

①赫拉克利特在留存至今的著作殘篇中明確表示:「這個世界,對於一切存在物都是一樣的,它不是任何神所創造的,也不是任何人所創造的;它過去、現在、未來永遠是一團永恆的活火,在一定的分寸上燃燒,在一定的分寸上熄滅。」「一切轉為火,火又轉為一切,有如黃金換成貨物,貨物又換成黃金。」

②火的熄滅和燃燒產生上升道路&下降道路兩條路線:赫拉克利特認為,火通過濃厚化而變為氣,進一步濃厚化則依次變為水和土,這是「下降的道路」;反之,土通過稀薄化而變為水,進一步稀薄化則依次變為氣和火,這是「上升的道路」;而「上升的道路和下降的道路是同一條路」,它們表現的都是火與萬物之間的相互轉化過程。

③「生」與「死」形容轉化:「火死則氣生,氣死則水生。——土死水生,水死氣生,氣死火生;反過來也是一樣。」

意義:可以看到,赫拉克利特與米利都學派一樣,堅持用某種無定形之物來說明世界的產生和變化。不同的是,他把萬物的本原規定為火。但赫拉克利特的「火本原說」的創新意義並不在於用另一個不同的東西來說明萬物及其轉化,而在於強調了這種轉化是「有定形」的火苗按照「一定的分寸」進行的,亦即在不斷轉化的「無定形」原則中加入了「有定形」的原則,表現為一個無定形和有定形相統一的過程,即無定形的火在燃燒中自我定形,從而實現米利都學派與畢達哥拉斯學派的兩種對立哲學原則的綜合。這種火遵循的永恆不變的普遍法則又被赫拉克利特表述為「邏各斯」。

(2)邏各斯

①「邏各斯」(λóγο?)一詞的原意是「話語」,也由此而帶來了規律、命運、尺度、比例和必然性的意思——「神就是永恆流轉著的火,命運就是那循著相反的途程創生萬物的『邏格斯』」「一切都遵循命運而來,命運就是必然性。——他宣稱命運的本質就是貫穿宇宙實體的『邏格斯』。『邏格斯』是一種以太的物體,是創生世界的種子,也是確定了周期的尺度」。赫拉克利特認為邏格斯是現象世界中不定形的火與萬物之間轉化背後的定形的根據。這種不變不動不生不滅的定形之物只有通過抽象思想被把握。

②火與邏格斯關係:二者是不可分割的原則,具有平行關係。作為萬物運動變化法則的邏格斯不是外加於火的,而是火本身固有的尺度,它規定製約著火與萬物之間的流變轉化,而後者又反過來顯示出邏格斯的永恆不變性。「從一切產生一,從一產生一切」「邏格斯」是「一」,它「永恆存在著」,「承認一切是一,那就是智慧的。」

③赫拉克利特進一步認為邏格斯不僅是火與萬物相互轉化所遵循的基本規律,也是思維和言說的法則——他明確說道我們每個人有自己的邏格斯——即語言本身是主客觀統一的,邏格斯不僅是萬物遵循的客觀規律也是思維應該遵循的主觀法則,客觀事物的規律或本質與主觀理性含義的思維言說邏輯之間具有同一性。邏格斯原意是「話語」(概念性的抽象的),即邏格斯離不開言說,主觀理性和智慧在於對客觀規律或秩序的認識和把握。由此主觀邏格斯與客觀邏格斯得以統一。也因此他對理性思維給予極大推崇,「邏格斯是惟有思想才能把握的對象;思想是最大的優點,智慧就在於說出真理」,表現出某種唯理主義的傾向。

意義:①「邏各斯」概念的提出是西方哲學史上的一個里程碑式的創舉,它對於西方形而上學的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西方形而上學的基本特點就是以不變不動的思想抽象物或定形物來說明運動變化的感性世界。赫拉克利特的火本原屬於自然哲學範疇,而邏格斯理論具有形而上學色彩,就此而言他的哲學可以看作是二者進行綜合的最初嘗試。正因如此他沒有像後來的巴門尼德那樣完全否定感覺對象的意義,即沒有因為邏格斯理論而放棄火本原說,二者實際為一種複線關係,都是真是的具有真理性,相對而言邏格斯是更加實在更具有決定性意義而已。

②它標誌著西方哲學中語言學精神的出現,語言及其規律和結構(邏輯)從此成了哲學家們離不開的一個參照維度,繼而有了從話語-概念-判斷-推理-邏輯-語法(本質規定性)的探索途程。並且客觀事物的規律或本質與思維言說的邏輯之間具有同一性的提出,實際上涉及到思維與存在的同一性問題,不久後巴門尼德明確將此思想表述出來。

②與畢達哥拉斯學派的區別:從畢達哥拉斯的數當然也可以很自然地就過渡到赫拉克利特的邏各斯,因為事物的運動變化都具有數或量的必然規律,但赫拉克利特的邏各斯並不僅僅是量的必然性,而更主要的是上升為一種質的必然性,這種質的必然性只有通過邏各斯(話語)才能表達。

(3)辯證法的奠基人

赫拉克利特被公認為辯證法的奠基人之一(「辯證法」一詞是由稍晚時候被智者和蘇格拉底表述出來,主要指通過對話來揭露對方邏輯矛盾的方法。不同於他們,赫拉克利特是獨白形式辯證法,更接近黑格爾和馬克思主義辯證法,即強調事物運動變化和相互轉化對立統一等)。他的樸素辯證思想表現在如下幾個方面:

①認為一切事物均處於普遍的運動變化與相互轉化之中。——萬物流變,無物常住(除邏格斯)。「我們既踏進又不能踏進同樣的河流;我們既存在又不存在」。

②運動變化的根據是對立面的衝突。其明確表示對立的狀態或相反的性質導致了和諧,相反者才能相成。赫拉克利特把畢達哥拉斯提出的對立範疇辯證統一起來,並把對立統一看作事物運動變化所遵循的必然規律或「邏格斯」。——「互相排斥的東西結合在一起,不同的音調造成最美的和諧,一切都是鬥爭所產生的。」「在我們身上,生與死,醒與夢,少與老,都始終是同一的東西。後者變化了就成為前者,前者再變化,又成為後者。」

③強調事物的相對性和不同的評價標準。——箴言方式寫道:「驢愛草料,不要黃金。」「最美的猴子同人類相比也是丑的。」但如果過分強調事物相對性就會走向相對主義和詭辯論,此後的智者派具有明顯特徵。

四、愛利亞學派(注重論證)

1、克塞諾芬尼

克塞諾芬尼(Xenophanes,鼎盛年約在公元前540年)是愛利亞學派的創始人,也是第一個對神人同形同性的多神論希臘神話進行公開批判的人。如果說吟遊詩人荷馬和赫西俄德是希臘神話世界觀的重要奠基人,那麼吟遊詩人克塞諾芬尼則從根本上動搖了神話世界觀。

他在西方哲學史上的重要貢獻有兩個:1.對希臘城邦流行的多神論進行了懷疑和批判。2.第一次運用歸謬的方法來進行論證,後來被愛利亞學派及智者派廣泛運用。

神人同形同性是希臘神話的最基本的特點,克塞諾芬尼的批判正是針對著這一基本特點而展開。他認為並非神創造了人而是人按照自己形象創造了神。他之所以要否定與人同形同性的多神教,是由於他在哲學上總結米利都學派的「本原」(「有一個東西,萬物產生於它,萬物又復歸於它」)、畢達哥拉斯派數學本原的「一」、赫拉克利特的「一切是一」的邏各斯,而提出了萬物的本原是「一」。唯有「一」才是「神」,神則是唯一的。這個神超越了人的特殊性和有限性,具有普遍性和絕對性的特點。(類似後世基督教上帝)開啟了具有形上色彩的宗教源端。這實際上是一個抽象概念,無法用時間和空間的尺度來加以限定,他第一次用歸謬法得出神既不是無限的也不是有限的,既不是靜止的也不是運動的,是不生不滅的結論。——「有一個唯一的神,是諸神和人類中間最偉大的;他無論在容貌上或思想上都不像凡人」「神是全視、全知、全聞的。」「神永遠在同一個地方,但是卻用他的思想支配著世間的一切事物。」

歸謬法論證「一」神的永恆性:假設「一」神是被生成的

1.同類生成---「存在」是從「存在」中產生 ∴不可

2.不同類生成---「存在」是從「不存在」中產生=無中生有 ∴不可

因此「存在」或神既不能從同類也不能從非同類中產生,它只能是永恆的。

意義:這種歸謬法儘管非常粗糙,其中的一些論證明顯地帶有牽強的色彩,但是他畢竟開創了一種邏輯論證的方式(此前都是斷言,雖具有邏輯但是凌亂的),這種論證方式在愛利亞學派的其他哲學家那裡被發展為一種具有深刻的思辨內容的「詭辯」,並經過智者派的進一步發展,最終在蘇格拉底那裡形成了希臘的辯證法,並且亞里士多德將邏輯學集大成。

2、巴門尼德

巴門尼德(Parmenides,鼎盛年約在公元前500年,與赫拉克利特同時代,要注意他們的對立還有同一)出身於愛利亞的豪門望族,曾經為母邦立過法,他用六韻步詩體寫過一部哲學著作,在那裡他不點名地批評了赫拉克利特的觀點。他的哲學思想深受畢達哥拉斯學派影響,在克塞諾芬尼影響下提出兩個重要哲學概念:存在和非存在。

(1)存在和非存在

①克塞諾芬尼的不變不動、獨一無二和不生不滅的「神」被巴門尼德表述為一個純粹的哲學概念——「存在」(εον,又譯作「是」、「有」等),而與此相區別的一切處於運動流變之中的事物則被他稱為「非存在」。巴門尼德自覺地站在米利都學派和赫拉克利特的對立面上,認為哲學的首要任務就是要確立「存在」與「非存在」之間的根本區別。這是第一次提出了具有哲學味道的「存在」,而在此前的「存在」概念更像自然科學範疇意義的。根據早期希臘哲學發展歷程,從克塞諾芬尼的獨一無二的神和畢達哥拉斯的數,到赫拉克利特的邏格斯,再到巴門尼德的「存在」,由此邏輯聯繫可推論存在實際上指有形諸神背後的「一」(克塞諾芬尼的思想之神)、現象世界背後的數或事物背後的邏格斯,即事物的本質;而「非存在」指紛紜複雜生滅變化的現象世界。這個概念到了柏拉圖被明確表述為「理念」,即idea,不指具體存在,而是思想抽象概念。由此可見巴門尼德的存在構成了從畢達哥拉斯的數到柏拉圖的理念之間的必要中介,巴門尼德因此成為希臘形而上學思想發展的重要接力手。

②巴門尼德明確指出「真理之路」與「意見之路」之間的分歧:「存在物存在,非存在不存在。」(或「是者是,不是者不是」)

「存在」或「存在物」具有如下特點:

1.「存在」既不產生、也不消滅。(永恆)——「它沒有過去和未來,因為它整個在現在,作為完整、統一、聯繫的(連續的)東西。」他沿用克塞諾芬尼歸謬法來說明「存在」既不能從「存在」中產生(此就無所謂產生),也不能從「非存在」中產生(無不能生有)

2.「存在」是「一」,沒有部分,不可分割。(獨一無二)——「存在物也是不可分的,因為它全部是一樣的,沒有哪個地方比另一個地方多些,妨礙它的連續,也沒有哪裡少些。因此它整個是連續的;因為存在物是與存在物連接的。」

3.「存在」是不變不動的。(靜止)——「存在物是不動的,被巨大的鎖鏈捆著……它是同一的,永遠在同一個地方,居留在自身之內。」

這三個特點可知巴門尼德的「存在」更多的是對克塞諾芬尼的「神」的哲學表述——克塞諾芬尼不生不滅獨一無二不變不動的「思想之神」與紛紜複雜變化不已的希臘諸神是相對立的;巴門尼德的不生不滅獨一無二不變不動的「存在」則與處於生滅變化中的現象世界(即「非存在」)相對立的。且存在的特點也完全適合畢達哥拉斯的數和赫拉克利特的邏格斯。

巴門尼德的存在實則為概念、思想的抽象物,抽調一切感性特徵和數量規定,是對事物進行了各種抽象之後僅剩下來的最基本的規定或表述,這種規定所表述的東西是超越時空的,因此是不變不動、獨一無二和不生不滅的。始終如一是其所是的東西才是真正的「存在」,但此時未清晰明確表達,後世黑格爾邏輯學就是從存在出發走向非存在走向揚棄辯證得出的,而巴門尼德此時停留在存在的提出,並且儘管提出存在的概念,卻沒有解釋存在是什麼,這個問題在後世由亞里士多德提出。

與赫拉克利特的同一與對立:

認識論上的同一性——二者都強調事物背後的本質規定性。

對立——赫拉克利特是複線的形式描述火本原與邏格斯皆存在,只是邏格斯比火本原更加真實存在;巴門尼德則將二者的相對性發展成了絕對對立。

4.「存在」雖然是無始無終的,但是它卻不是無邊無際的或無定形的,強大的必然性從四面八方圍繞著它。巴門尼德認為「存在」在各方面都是鎖閉的,「好像一個滾圓的球形」,從中心到球面上每一點的距離都相等(相等被視為完滿)。同時否認在已獲定形的「存在」之外還有任何其讓他東西存在。——「存在物不能是無定形的,因為它沒有缺陷;如果無定形,那就正好是有缺陷的。」

根據作者所述,存在不能是無定形的思想受了畢達哥拉斯學派影響。畢達哥拉斯學派認為阿那克西曼德的「無定形」是不確定的,故而「有缺陷的」,因此畢達哥拉斯學派的十對範疇將「有定形」視為優於「無定形」的,同時,球形是最完滿的形狀因為球形中球心到球面任何一個距離相等,因此巴門尼德會認為存在是有定形的球形。這同時說明巴門尼德存在論尚未完全擺脫形體的理解而上升到概念的純粹思辨。

局限:存在的三個特點與第四個特點形成了明顯的矛盾,即時間上的無限(不生不滅)與空間上的有限(有定形或有邊際)之間的矛盾。這矛盾由巴門尼德弟子麥里梭發現,他認為時間上永恆的存在在空間上也應該是無限的因此將存在特點修改成具有無定形或無限。

(2)真理與意見

1.真理與意見是巴門尼德區分出的截然不同的追求知識的道路。針對「存在」與「非存在」間的根本區別,巴門尼德明確指出「真理之路」與「意見之路」之間的分歧:「第一條是:存在物存在,它不可能不存在。這是確信的途徑,因為它遵循真理。另一條是:存在物不存在,這個不存在必然存在。(暗指米利都學派把現象當存在,本質當不存在)走這條路是什麼都學不到的。因為不存在物你是既不能認識,也不能說出的。(暗指赫拉克利特的二者皆存在)」即:

真理之路 「存在物存在,不可能不存在。」——存在是永恆的,「完滿」的,其與真理同行,故稱之為「真理之路」。

巴門尼德的存在實則為概念、思想的抽象物,抽調一切感性特徵和數量規定,是對事物進行了各種抽象之後僅剩下來的最基本的規定或表述,這種規定所表述的東西是超越時空的,因此是不變不動、獨一無二和不生不滅的,是通過邏格斯這條「道路」所通達的。

因此巴門尼德強調「存在物」只能存在與思想和語言中,「能夠被表述、被思想的必定是存在」,「思維與存在是同一的」,此時已經提出了思維存在的關係問題。

意見之路 「存在物不存在,非存在存在。」——否定存在的存在,是根本不可能的路,故稱之為「意見之路」。

作為感官對象處於流變過程中的具體事物因無法用語言確切表述出來固定下來,因而是「非存在」。在巴門尼德看來米利都學派把變化無常的「非存在」(水、氣等)當作萬物本原,主張「非存在」存在,因此是虛妄的「意見」;赫拉克利特認為「存在和非存在既相同又不相同」,因此也是荒謬的「意見」。

實際上巴門尼德主要對立面是米利都學派,而赫拉克利特採取複線立場因此構成米利都學派與巴門尼德之間的一個居間人。

巴門尼德:存在者存在,非存在者不存在

米利都學派:存在者不存在,非存在者存在

赫拉克利特:存在者存在,非存在者也存在(德謨克利特明確表述的立場)

2.意義:①巴門尼德的觀點構成了西方形而上學的基石,此後的西方哲學中關於「存在」的學問就被稱為本體論(Ontology,其中「on」即存在)。他關於真理和意見的觀點,表明本體論與認識論之間有一種對應關係,本體論上的分歧導致了認識論上的分歧。在認識論上巴門尼德和赫拉克利特具有同一性,二者都強調事物背後的本質規定性,雖然他們對於呈現在感官之中的事物的評價是完全不同的。

②巴門尼德通過邏格斯首次建立起思維與存在的同一性開啟西方認識論從語言中尋求線索這一做法的先河。他明確表示非存在是我們無法認識和言說的,而存在者只能存在於思想和語言中,事物的本質不能通過感覺來捕捉,只能通過抽象的思想才能把握,因此思維和存在是同一的。

(當然,用懷疑論的眼光考察所謂的本質問題,本質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還是我們人類思維投射到事物之上的一種結果,這本身是難以解答的形而上學問題。)

存在不僅可以被思維也可以被語言表述,因此存在、思維與言說間有一種內在必然聯繫。「存在」作為系詞(「是」)是任何語言表述中的確定性體現,使得思維有了自己確定的對象,感官感覺則由於不確定的流變而處於「非存在」之中,無法用思維來確定。因此依據抽象思維而得到的是「真理」,依據感官知覺得到的則是「意見」,確立了一條輕視感官和知覺、強調理性思維的唯理主義認識路線。

「語言是存在的家」是海德格爾著名觀點。哲學用概念進行思維,概念離不開語言,因此三者具有同一性。語言在表達存在時雖然喪失許多感性的成分,但更加精鍊地表達了事物的本質。

需要注意的是,巴門尼德的存在指的是思想的抽象物,因此他所說的思維與存在的同一性不過是思維與思維自身的同一性。到後世柏拉圖,存在被叫成理念(人們通常認為柏拉圖的理念是摔成碎片的存在),而理念離不開思維。(儘管這個理念是被認為獨立於人頭腦之外的客觀精神,但只有被思維把握才具有現實性)此時思維與存在的同一性就變成思維與理念的同一性了。而理念是對感性事物的本質抽象,因此巴門尼德——柏拉圖意義上的思維與存在的同一性其實就是指思維與本質之間的同一性,即唯有思維才能正確把握事物的本質,才能對紛紜複雜的大千世界產生真理性的認識。而不單純是思維對感性現象的反映。

(3)宇宙論

巴門尼德不否認對「意見」的研究有助於加強對「真理」的認識。——「意見雖然不含真理,把你仍然要加以體驗,因為必須通過全面的徹底研究,才能制服虛幻之見。」

這種態度使他對自然哲學研究對象——自然世界——進行考察,並認為構成宇宙萬物的是一對最基本的矛盾——光明與黑暗,二者充滿於每一個事物中,相互對立且彼此相等,宇宙是由火構成的光明圓環和土構成的黑暗圓環所組成。

總結:巴門尼德存在論與宇宙論是相互對立的,亞里士多德評論「他被迫追隨現象,於是主張在原理上它是一,在感覺主義上它是多」面對現實世界,巴門尼德節用米利都學派和赫拉克利特的自然哲學對自然現象作說明,對於二者的矛盾,不同於赫拉克利特的統一,他採取將二者作為「真理」和「意見」對立起來的方式。

3、芝諾(詭辯為後世辯證法奠定基礎)

芝諾(Zenon,鼎盛年約在公元前468年)是巴門尼德最喜愛的學生,雖然他本人在哲學思想上並沒有什麼新建樹,但卻運用克塞諾芬尼開創的歸謬方法,系統地論證了其師的基本觀點,為把門尼德的形而上學存在論提供了大量的邏輯論證。巴門尼德的「存在」的基本特點是不變不動和獨一無二,這是只有靠抽象的思維才能把握住的特點;芝諾則要用歸謬法來說明,作為感官對象的運動和多在理論上是自相矛盾的,從而來反證巴門尼德的觀點即思想的對象存在靜止是唯一真實的。

論證有兩個方面:

否定運動的論證 在否定運動這一方面,芝諾的論證有「二分法」、「阿喀琉斯追不上烏龜」、「飛箭不動」和「運動場」等。芝諾的問題在數學上涉及到極限理論,在哲學上涉及運動的連續性與間斷性的關係,要害在於只強調運動的間斷性而否認了運動的連續性,實則為詭辯。

否定多的論證 在否定多這一方面,芝諾提出了「大小的論證」、「數的論證」、「地點的論證」、「穀粒的論證」等,這些論證無非是要說明,如果存在物是多,則必然導致自相矛盾。

總結:1.芝諾的論證有一些是出於對事物的錯誤觀察和理解,另一些則具有深刻的思辨內容——如「二分法對」和「阿喀琉斯追不上烏龜」涉及空間和時間無限可分性問題;「飛箭不動」涉及運動與靜止的關係問題;「大小的論證」更廣泛地涉及無限與有限、連續性與間斷性等重要哲學問題。芝諾的這些論證,不能簡單地斥之為無聊的詭辯,這些帶有詭辯色彩的論證中可以發掘出深刻的辯證成份,因此亞里士多德把芝諾稱為辯證法的創始人。

2.芝諾論證的目的是運用歸謬法反證「存在」是不變不動和獨一無二的,其實質在於用邏輯推理來否定經驗觀察,用理性證明來否定感官知覺,從而奠定西方哲學把思想的對象看的比感覺對象更加真實可靠的傳統,培養了重視邏輯推理而輕視感覺經驗的傾向。

3.他的論證極大助長了詭辯論的思想風氣,最後在智者派那裡演化出一種弔詭的結果,發展成為一種解構形而上學的相對主義和懷疑論。他強調靜止絕對化、否認運動的連續性,此前的赫拉克利特學生克拉底魯則把運動絕對化、片面強調運動的連續性,二者發展了詭辯論的兩個相反的方面,使得後來的思想家們得以使辯證法逐漸完善。

4、麥里梭

(1)「存在「的空間特性從有限變無限

麥里梭(Melissus,鼎盛年約在公元前441年)是巴門尼德的一位更年輕的學生,他對老師的存在論進行了論證,同時麥里梭對巴門尼德某些觀點進行修改,把「存在「的空間特性從有限(有定形)改變為無限(無定形),即無限的東西才是不受事物限制的。

(2)感性事物是不真實的而非不存在的

1.麥里梭沒有斷然否認感性事物的運動與眾多,而是認為感性事物的運動與眾多並不會影響「存在「本身的不動不變和自身同一。

2.麥里梭沒有把運動和眾多感性事物當作不存在而是把它們當作不真實的存在,他認為只有」虛空「才是不存在的,」因為虛空就是無有,無有的東西是不存在的。「

3.存在是充實的、虛空是空虛的。

意義:麥里梭的貢獻在於從時間上的永恆推出了空間上的無限。


推薦閱讀:

態度決定高度
何謂獨立
〖日〗萩原朔太郎《詩性的哲學散步》,於君譯
才華被感情故事掩蓋的一代哲學宗師
從文化哲學視角分析當前改革中遇到的深層問題

TAG:哲學 | 西方哲學史 | 哲學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