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與悲傷的傳情之物—哀悼珠寶

愛與悲傷的傳情之物—哀悼珠寶

來自專欄珠寶定製專欄4 人贊了文章

清明節是中國傳統文化中很重要的祭祀節日,大約始於周代,在這個時間,人們祭祖和掃墓,以此來表達對逝去親友的思念。

在珠寶的漫長歷史中,人們選擇用一類珠寶來表達對逝者的思念,它的名字叫做Mourning Jewelry哀悼珠寶。

佩戴哀悼珠寶的傳統至少可以追溯至中世紀,當時骷髏頭和交叉骨的圖案被視為死亡的有形提醒。一枚在英國發現的「memento mori」吊墜(產於約1540年),生動地描繪了死亡的畫面。 但是,銘文傳達了一種更具安慰性的信息:基督的復活救贖了罪惡。

圖片來源於倫敦維多利亞和阿爾伯特博物館

大約從14世紀開始,歐洲進入了一段黑暗的時代,戰爭與各種傳染病促使大量生命死亡,人們飽受病痛折磨與親人去世的悲慟,而當死亡逼得如此之近的時候,佩戴一種死亡象徵的珠寶成為流行,用此來警戒佩戴者生命的短暫,要時刻做好迎接死亡的準備。

17世紀,查理一世被執行死刑,當時支持他的保皇黨及擁護他的人,自發開始製作與佩戴多種樣式的哀悼首飾,如繪有查理一世頭像的戒指與胸針等,樣式達到上百種。這促使哀悼珠寶的普及,並逐漸成為一種流行。

哀悼珠寶的流行在維多利亞時期 (1837-1901) 達到頂峰。

維多利亞女王深愛著她的丈夫阿爾伯特親王,1861年親王逝世後她陷入了長期的抑鬱。 此後四十多年間,維多利亞女王大部分時間都穿著黑色的縐裙,佩戴著哀悼珠寶。 她命人繪製了阿爾伯特親王的肖像、紀念章和半身像並製作了其他紀念品,用以緬懷亡夫。

2017年上映的電影《維多利亞與阿卜杜勒》,講述維多利亞女王晚年和她的一位印度侍從的忘年友誼。從電影中就能看到女王的作風:她終身服喪,佩戴哀悼珠寶等等。

維多利亞女王是其宮廷人員的效仿對象,也是一位備受尊敬的公眾人物。因此,佩戴哀悼珠寶成為一種時尚。

貴族和富人定製相片盒、手鐲、項鏈和戒指來緬懷他們摯愛的人。 維多利亞時期的常見材料包括煤玉、條紋瑪瑙、珍珠、黑色龜甲、黑色琺琅、沼櫟、硬橡膠和馬來乳膠(來自東南亞樹木的天然橡膠)。珠寶中使用的白色琺琅,則是用來紀念未婚女性和兒童。

佩戴悼念珠寶是為了紀念逝去的親密愛人,通常是黑色或深色,表現出了憂鬱的基調。 雖然這種做法始於中世紀,但最流行是在一百多年前的維多利亞時代。

中世紀的骷髏頭和交叉骨構成的「memento mori」珠寶逐漸淡出人們視線。 取而代之的是帶翅膀的小天使、雲朵、墳墓前哭泣的哀悼者、骨灰瓮和垂柳。

一枚珍珠和黑石髓製成的維多利亞式哀悼別針帶有花卉圖案,反映了一種更為溫和的死亡觀。 別針四周環繞著36顆天然珍珠,花瓣和葉子由小粒珍珠裝飾。

維多利亞時期還有一類特殊的哀悼珠寶,稱為髮絲珠寶。

這是一件嵌有一縷髮辮的維多利亞懷錶。

髮絲珠寶 – 嵌有摯愛之人髮絲的珠寶,在維多利亞時期非常流行。 維多利亞時期的人們相信髮絲具有一種神聖特性,因為它能留住人的靈魂。 此外髮絲不朽不滅,也使其成為永生的象徵。

到了當代,哀悼珠寶的熱潮已經告一段落,但延續下來的,是對死亡這個主題的繼續發揮,比如英國設計師Alexander McQueen對骷髏的執著,時至今日,這已是品牌的經典代表元素。

迪奧Dior的骷髏戒指系列創作於2009年,以巴洛克的華麗風格雕琢了十位國王與皇后,幻化成胸前及指尖的燦爛光芒,選用骷髏頭其實也是想要提醒大家說美好時光易逝的道理。

正所謂寄情於物,物便有了生命,有了腔調。這是一種超越文化、穿越時空的永恆情感。

也許哀悼珠寶表達的不僅是悲傷,更是對愛的傳達,目的是銘記已逝的摯愛之人。

ref:blog.sina.com.cn/s/blog

推薦閱讀:

世界主要珠寶資源分布圖
史上最全翡翠原石資料
馬達加斯加瑪瑙價格多少一克?馬達加斯加瑪瑙有價值嗎?
【進口攻略】礦石進口需要提供什麼資料?

TAG:珠寶 | 寶石 | 珠寶設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