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在《恐龍快打》背後的,是一出另類的後啟示錄冒險
5 人贊了文章
從地下漫畫開始,到史上最環保的燃料,以及如何做一個怪咖恐龍遊戲
藏在《恐龍快打》背後的,是一出另類的後啟示錄冒險導語:不知還有人記得《遊戲機實用技術》與否,在某一期他們曾經貼過經典街機《恐龍快打》的設定原畫,其中還提到了一句:本作是由一部漫畫改編而來。
感謝亞馬遜、維基和那位提及此事的編輯。讓我們來挖掘這坨誕生於80年代,由美國人拉、日本人埋的陳年恐龍糞便吧!
就是這張
即便只有模擬器,它們也是我玩過最好的
超級英雄、街頭拳王、亞瑟騎士團和外星怪物,這就是你所有能拿得出手的時髦玩意兒了?
隨你高興,我這邊有恐龍。
作為日本老牌遊戲廠商,Capcom經歷的歲月里也算是幾經沉浮過,這位當年街機廳里最炙手可熱的遊戲供應者,曾經擁有超越業界同行好幾年的技術與思維——對比一下同時代的競爭者就知道了,Capcom超牛逼的。
牛逼到gameover畫面能衍生出一堆R18素材
爽快、門檻相對不高且足夠好玩,Capcom的清版格鬥遊戲能夠帶給你最棒的遊戲體驗:《吞食天地》、《懲罰者》等等經典名作曾經陪伴過許多玩家最初的遊戲生涯。它們各有自己獨特的風格與亮點,但相互之間都同樣擁有明快爽朗的基調,能夠吸引所有不同年齡與水平的玩家。
從90年代初開始,Capcom就一直有著「西進」的野心,1989年的《快打旋風》不僅奠定了之後清版格鬥的王者地位,其中濃厚的美式風情也順利俘獲了歐美玩家的心。
超美利堅范兒
通過改編耳熟能詳的西方民間故事、購買知名動漫版權等等手段,使得Capcom許多街機遊戲題材都十分符合歐美市場的口味。《懲罰者》和《異形大戰鐵血戰士》就是最典型的例子。
除去較為原創的《名將》和精神續作《戰鬥巡迴》外,這些作品裡最讓人納悶的恐怕就屬那個既有恐龍和科學怪人、能開跑車還有槍戰場面的《凱迪拉克與恐龍》了。
細數90年代最流行的事物,「恐龍」絕對要是其中的代表之一,《侏羅紀公園》可以說在當年是損壞率最高的錄像帶。既是現實存在的生物、又具備了虛構怪物的浪漫格調,兩者元素結合下讓恐龍擁有讓人難以置信的魅力。
解讀「恐龍為什麼流行」的原由也許並沒有那麼困難:它們比老虎獅子更酷炫、比異形金剛更真實,這簡單的道理恰恰便是吸引人的最核心所在。
在這股恐龍熱的驅動下,許多電子遊戲只要出現了恐龍便是時髦的代名詞,不少街機遊戲也的確都加入了這個流行元素,Capcom自然也不甘落後:《凱迪拉克與恐龍》不僅是當時街機廳最熱門的遊戲之一,也是恐龍題材電子遊戲的經典代表。
不過對於許多人來說,這東西究竟是隨意拼湊下的超凡創意、還是哪來的二手冷門,可能多數中日玩家過了這麼多年,都未曾知道在這個好玩的遊戲之下,居然是非主流美漫的典型代表之一吧。
給嬉皮士和飛車黨看的漫畫
對於多數不怎麼了解歐美漫畫的朋友來說,在漫威與DC這樣的王牌美漫公司之下,如果你還能記得黑馬和IDW就已經算是很不錯了。
但是在這些超級英雄和電影授權之外,其實歐美漫畫涉及的題材與風格相當豐富,而不少對於我們十分陌生的漫畫公司在多年來也推出過許多風格迥異的作品。
除了超級英雄,還有很多奇奇怪怪的漫畫題材
成立於1970年的Kitchen Sink Press公司(廚房水槽?)顯然不太關注人氣旺盛的超級英雄漫畫,他們將目光聚集在了「地下漫畫」這一領域,並出版過許多十分優秀的經典作品。
起源自5、60年代反主流浪潮下的地下漫畫有著十分強烈的個性,作品內容往往以宣洩情感、對主流思潮提出質疑為核心,也使得這種漫畫在誕生之初便註定了其小眾的弱勢地位。
愛好者們為其創造了一個新的辭彙:「comix」,它是將漫畫「comics」的「cs」用代表著「x-rated」的「x」代替,以表達其有著決定性的差異。
像這樣以「反叛」為基調的漫畫,自然不會出現太多關於和諧友愛政治正確的內容——充滿了讓人絕望的醜惡、比B級片還要更加重口味的屎尿屁情懷、加上直面社會現象的種種質疑與抨擊,才是地下漫畫作者們所力圖展現的。
自己體會
最知名、也可以說是地下漫畫最受到大眾認可的一部作品,應該要數阿特.斯皮格曼著作,映射二戰時期波蘭遭到德國入侵後,展現納粹政權統治下眾生百態的《鼠族》。
這部漫畫不單單是描述二戰的作品,它以客觀冷酷的視角將戰爭之下侵略者與受害者各自的真實面貌,用漫畫的手法重新詮釋。
要說這漫畫究竟有多牛逼,你只要知道,它可能是至今為止唯一獲得普利策獎並被收錄進現代藝術博物館的漫畫作品就行了。這部漫畫被認為是80年代末出現的、改變世人對漫畫偏見的最重要的三本漫畫之一,與《守望者》和《黑暗騎士歸來》一起成為了漫畫界的奇蹟。
國內有代理
但是除了這類獲得了卓越成就的作品之外,由於其內容常常出現主流漫畫特意迴避的敏感問題如戰爭、性與暴力元素、毒品嬉皮士精神等等,就和它的名稱「地下漫畫」一樣,許多這種流派的漫畫作者往往需要通過非正規渠道才能將自己的作品傳播出去。
總而言之就是少兒不宜的嚴肅正經討論人生小本子?
有這樣的背景,所以我們大概也能推測「廚房水槽」平時混得應該也不是很輕鬆了。這家漫畫公司早在上個世紀末,就已經消失在了歐美漫畫圈裡,只留下了其古怪而充滿魅力的作品供後人回味。
不過也正因為其特立獨行的方向,在其依然運作的年代吸引了不少對地下漫畫感興趣的怪咖作者,而後來創作了那個恐龍與跑車並存的世界的馬克.舒爾茨(Mark Schultz)便是這些人中的一員。
出道就寫砍人和腦內寄生真的合適么
生於50年代的馬克與當時許多叛逆的年輕人一樣,對於各種新生文化產物有著濃厚的興趣。在馬克小時候,泰山、柯南(用劍殺人那個)和各種科幻冒險故事是他的最愛。
此外他也很喜歡老版金剛
就和所有願意為童年愛好買單的人一樣,他在賓夕法尼亞庫茨敦大學就讀期間選修了美術,並在1977年畢業的時候帶著繪畫美術學士的學位開始了職業生涯。
最開始的時候馬克找了份給廣告繪製插畫的工作,但是無論是收入還是工作內容都讓他感到十分不滿意,這期間他重新拾起了早年的興趣:漫畫,並注意到了漫畫正在逐步地開始成為炙手可熱的行業之一。
馬克發現,相比較內容和出版形式較為固定的主流漫畫,地下漫畫無論是描繪的故事還是其定位更加讓他感興趣,而像「EC漫畫」這種專門出版各種恐怖冒險題材的公司也讓他著迷不已。
他甚至沉迷到將自己收藏的一大堆DC漫畫都拿到附近的書店,從那裡換來了大量諸如《魔界奇譚》(或稱地穴漫畫)這類非主流漫畫。
一直沒明白美漫喜歡把人物貼在封面的做法
一邊維持著生計,馬克一邊通過吸收這些地下漫畫磨練自己的漫畫技巧,並逐漸地擁有了屬於自己的創意和風格。
80年代初,馬克第一次在《柯南之劍》的132期執筆,這也是他首部正式出版的作品。但是當他感覺自己更希望創作獨立的故事後,便很快地加入到了原創作品的工作當中。
老實說「露鳥蠻子亂砍人」這樣的故事能寫了上百年也是種奇蹟
在這個時期,廚房水槽正在出版一套名為《Death Rattle》的恐怖漫畫,和當時許多同類刊物一樣,都是以各種短篇故事合集的形式出版的。收錄在這套漫畫第二期裡頭,馬克在其中負責了第八個短篇故事《Xenozoic!》的創作——它描述了一個人類與恐龍共存的未來世界裡,一隊探險者在熱帶雨林中遭遇的恐怖事件。
這個短篇應該只是預熱,真正的獨立刊已經是板上釘釘了
看到這個故事中出場的人物,對於熟悉《凱迪拉克與恐龍》的玩家來說,可能會感到一種微妙的親切感。
但是隨著故事逐漸深入,看到遊戲中的大反派Dr.Fessenden(費森登博士)出場及其之後的遭遇,依然會讓人感到震驚不已:在這個故事中他是一個意圖研製出可以調整人類腦電波,用意識操縱恐龍的科學家,沒有地下實驗基地、沒有雙龍恐龍變身科技、也沒有邪惡軍團。有的只是又一個科學家為了其瘋狂的想法,最終落得一個極為凄慘而獵奇的下場而已。
正常點的小孩子看了屎都給你嚇吐出來好嘛!?
誰能想到,這個看了之後可能導致不適的故事,會發展成一個Cult味十足的漫畫系列,甚至演變成一款經典的電子遊戲。
未來水世界應該拍成這個樣子!
就在《Xenozoic!》的故事結束差不多半年後,以這個短篇為基礎,由馬克主筆的全新獨立漫畫系列《Xenozoic Tales》於1987年2月正式出版。
第一期封面
故事以一個大洪水導致的全球性災難為開端,人類已經退居到廣闊的地下城市,躲避受到環境災難蹂躪的世界。
幾百年的歲月過去了,當人類從地下避難所開始回歸到外面的世界後,他們發現自己的文明被來自更加遙遠過去的統治者取代了——恐龍、以及隨之而來的遠古生物遍布整個地球,而人類在重新進入這個他們不再熟悉的世界後,需要重新考量如何找到自己應有的位置。
感覺就是比較潮濕罷了(?)
馬克.舒爾茨為科幻與冒險題材愛好者提供了一個令人驚嘆的創意與世界觀設定、硬派的畫風與帶有諷刺意味的故事即便劇情細節我都只能靠猜,但是看起來依然回味無窮。
當然最重要的是,這個世界裡還有以恐龍為代表的各種怪物,讓這部漫畫有著極強的欣賞價值。
沒毛病的世界觀概括(最後一張是人類開槍爆頭恐龍)
因為技術的遺失,在這個被稱為「Xenozoic」(異生代)的世界裡,擁有機械等等科學知識的人會受到擁戴和尊敬——而作為故事的男女主角,傑克(Jack.Tenrec)與漢娜(Hannah.Dundee)便是其中機械技師與科學家的代表身份。
漫畫的故事主要圍繞著以傑克遭遇的種種冒險故事展開,由於漢娜身兼外交官與科學家的身份,常常讓她陷入到各種麻煩當中,而與她關係親密的傑克又是個作風莽撞的典型美式硬漢,所以衝突與危險經常伴隨在二人左右。
通常來說,每一期都是一個獨立的故事,多數是男女主角在城市或荒野中遭遇到的事件,隨之漸漸將整個世界的面貌鋪展開。過程和結局往往都是描述人類貪婪與自大、自相殘殺的行為、荒謬世界下的怪誕現象等等。
而在每一期的還都會附帶一個更短的小故事,所展現的視角各異,多數是以增添世界觀描述為核心,比如關於這個世界裡農夫如何與破壞莊稼的恐龍打交道。
兩人幾乎都是在吵吵吵的過程中度過的,沒封面看起來那麼和睦就是了
平時傑克經營著一家以修復凱迪拉克為主的私人車庫,鑒於這個世界上已經不再具有煉油的工藝,所以傑克便將各種車輛改裝為以恐龍糞便為燃料驅動。
除了是個修車的這門時髦職業之外,傑克另一個增加時髦度的設定是他還養了一隻名為「Hermes」的特異龍(赫爾墨斯,希臘神話中的十二主神之一,宙斯之子,象徵著行動敏捷迅猛)。從漫畫第一期開始,它便經常在傑克和漢娜生死攸關之時出手相救(可惜遊戲中沒有出現)。
某種程度上來說他算是這個世界觀下的高富帥了吧。
我也想要這樣的寵物
作為一個後啟示錄背景的故事,雖然因為人類都是從地下避難所重新回到地面上,所以擁有一定程度的秩序與規模不小的文明,但該互相捅刀子的時候絕不手軟。
悍匪狂人、野心勃勃的軍閥和各種神經病科學家都擠在了同一個城市裡,要麼就自己跑個偏僻地方建立起獨載政權。除此之外,還有一些產生變異或是人工改造後的異人類種族,也在時刻折騰著這個本就混亂的世界。
但也不見得什麼事都要用武力解決——城市的管理者雖然腐敗,但是卻依然會在需要的時候派上用場,即便和傑克不對付,他們也會在必要時與其合作。
還有一條關於恐龍與人類有血緣關係的暗線,不過每次出來除了綁架漢娜之外感覺屁用沒有
雖然背景被設定在了未來,但是其中並沒有多少科技元素,人們穿著打扮都有點類似早期的探險故事,拿著獵槍和左輪,開著老式汽車、而建築風格卻又有著很強烈的後現代主義風格。
這種多元素混搭,但始終有著明確基調的世界觀使得作品呈現出一種奇妙的感覺——你知道這根本不可能發生,但是依然沒法反駁為什麼不能這麼寫。
因為看著黑白兩道為了利益暫時合作,去深入到未知神秘的領域最終發現驚人的神秘事物,並隨著人性的衝突將一切都毀於一旦後,可能就會承認這樣的世界存在又有什麼不可能的了。
著裝和裝備感覺像是非洲探險的題材一樣
在非主流漫畫領域,《Xenozoic Tales》獲得了屬於它自己的榮譽與認可,直到1996年,由馬克創作的正統系列出版了共14期數十個故事。90年左右它在經過了通用汽車公司的許可後,重新出版了一套名為《Cadillacs and Dinosaurs》的彩色版,並隨之成為了Capcom當年採用的電子遊戲的名稱。
1994年,因為馬克暫停了創作,所以另一家漫畫公司Topps在獲得了版權許可後,自己發行過一套基於正統故事之外的《Cadillacs and Dinosaurs》漫畫。
這個只用了不到一年時間便完結的外傳講述了不少原作劇情的衍生故事,其中前三期便將當年《Xenozoic!》的後續劇情搬了出來,算是某種情懷吧。
Topps的畫風與故事顯得更為大眾化一些
從它的世界觀設定等等方面來看,《Xenozoic Tales》的確有著適合改編為電子遊戲的特點,不過如何要將一個相對複雜的世界觀和人物關係改編成爽快直接街機清版呢。
Capcom很明智地只是取了漫畫的版權和創意,然後重新用自己的方式演繹另一個截然不同的「Xenozoic」。
吃下去、嚼一嚼、吐出來翻炒一遍
- 世界觀的差異
原著漫畫中主要的故事是圍繞男女主角在這個世界上遭遇的種種或驚險或恐怖詭異的事件,有不少都具有很強的諷刺主義,其中還夾帶著不少3、40年代古典派冒險小說的情懷,個人感覺整個漫畫更適合做成角色扮演之類的作品。
原著中圍繞著整個世界發生的問題展現角色的行為才是主要的手法
到了遊戲里,更多的是保留下了世界觀設定和視覺元素,但是其中許多人物的設定和故事大綱則被重新進行了修改。
遊戲的主線基於漫畫中的世界——至今將近五百多年後人類與恐龍共存的世界,在「海上都市」(City in the Sea,大水淹沒後的紐約)及其周邊的叢林里出現了一群狩獵恐龍的組織。這些傢伙的手段和捕獵頻率都非常瘋狂,其過度的捕獵行為導致恐龍開始變得狂暴,使得附近的村莊也遭到牽連。
為了調查事件的真相,傑克與漢娜,他們的朋友工程師穆斯塔法(Mustapha,黃帽,看名字應該是位阿拉伯人)以及神秘的麥斯(Mess OBradovich,壯漢,東歐人)一起前往「海上都市」,並在那裡遭遇了盜獵團伙的埋伏。
「海上都市」的靈感基本上與漫畫中多次出現的遠景比較接近:破敗不堪且被淹沒在海水中,但在原著里人們居住的地方其實要更加「舒適」一些,並不像遊戲里這種典型的「廢水」風格,也許製作組覺得這樣更能體現其後啟示錄的世界觀吧。
像這樣借用了漫畫中出現的場景,但重新為其在遊戲關卡中的定位做出了再加工的設計比比皆是。Capcom巧妙地將原本需要許多篇幅來梳理的故事情節,用類似「環保英雄打壞蛋」的基調省略掉了大量說明的功夫,將精力集中在遊戲性的環節上。
都市、叢林和村莊、以及後面出現的地下研究所與基地等等,在漫畫中都有出現過,但是在這裡都變成了邪惡組織與主角們戰鬥的場景。
叢林關卡玩家即將見到雙刀BOSS之前,應該會記得有一段展現了恐龍屍體排列的場景,其實這裡最初是出現在《Xenozoic!》裡面,費森登博士進行恐龍腦研究的一幕,但是遊戲卻修改成了BOSS屠殺恐龍的場景。
原著是黑白漫畫也就算了,遊戲里沒上色我還以為是石像....
此外像是第四關傑克的修車廠也沒有那麼大,包括與鐮刀BOSS對戰的鍊鋼爐等等都是多個漫畫場景結合的產物。
最有趣例子的要數第七關的地下基地,如果你還有印象的話,其中電梯大戰里背景一閃而過的軍用港口、以及後面出現的巨大藏書庫等等,其實都是在原著中主角一行發現的「古代」遺迹。
翻頁觀看對比
漫畫里跟在主角後面的是遊戲里最弱雜兵:Ferris
此外,如果你還記得最終BOSS決戰場景的話,應該對那個供奉著原子彈的祭壇留著點印象。但是你可知道那個東西在原著中眾人冒險尋找的這顆原子彈,其實可能只是一個空殼,但無論這東西是否能夠引爆,最終也因為隨之而來將其淹沒的大水而無從得知了。
這些「再利用」讓遊戲變得更加豐富,倒是省下了不少思考創意的功夫,而遊戲里的美術還原得也十分到位。除了設定與場景外,遊戲里的人物和組織等等也有著不少差異。
- 主要角色的差異
男女主角除了在戰鬥力上有所調整,倒是和原著的設定基本保持一致,就是另外兩個可選角色有點讓人摸不著頭腦。
有著一對美腿的穆斯塔法在我們這邊算是遊戲的招牌,人稱「青帽兒」,而遊戲也就叫「青帽兒」.....
等等,我雖然沒怎麼去過街機廳,但是模擬器應該不會說謊,盜版機台也不可能改變顏色吧!?神tm的青帽,你怎麼不說綠帽子!?
「雙戲龍」我還能理解,為什麼要把那麼安全的黃色叫做青帽啊!?
總之,這位青帽在漫畫里雖然與主角傑克算是肝膽相照的好友,但是在故事裡的表現卻沒什麼亮點。
作為一名工程師,他在「History Lesson」這一集首次登場,與傑克漢娜等人一同進入地下遺迹尋找過去的武器庫,最後在大水淹沒地下基地時與眾人一同逃脫。
之後青帽還出現在了第10期,當傑克與大鱷魚搏鬥之時,他突然出現與其一同將其擊殺並幫助主角一行逃出城市。他在漫畫里就和所有這種美式冒險故事中的「助拳人」或是幫手類似,雖然還算有一些出場和表現機會,但基本上都是作為主角陪襯的存在。
等等,漫畫真的是青帽???
造型上遊戲中顯然年輕和秀氣了不少,而戰鬥力也有相當程度的提升,算是比漫畫原著的地位有了巨大的提升。畢竟漫畫里那對著名的美腿根本派不上什麼用處。
美腿?不存在的
如果說青帽還算是有一些可以加入到戰鬥人員的特徵,那麼那位神秘的戰士:麥斯,在漫畫里出場的表現就很難讓人明白為何會成為遊戲角色了。
某些BOSS戰很好用的角色
麥斯在第一期有過幾句台詞,但是真正屬於他的故事,是在漫畫的附帶小劇場:「the road not taken」里。在這個故事裡主角所在的城市出現了兩名窮凶極惡的歹徒。他們在城市裡到處殺人並被眾人追捕的過程中,挾持了麥斯讓他駕駛汽車逃亡。
和上面那位是同一個人
在他們從傑克的車庫裡偷了一輛汽車逃出城後,傑克追了上來,就在這時麥斯突然發飆,駕駛著汽車駛向了懸崖和兩名惡徒同歸於盡。
在最後的文字描述里,提到了麥斯有一位深愛他的妻子,但是很可能已經遭遇了不幸,這也是為什麼他出場時完全不在乎歹徒的威脅在那邊獨自哀愁。而麥斯正準備自殺呢兩個倒霉鬼就找上門來了,剛好上了他尋死的順風車。
就這麼死翹翹了你讓以為青帽是你CP的人情何以堪啊
既不神秘也不戰士好么!而且漫畫里根本看不出哪裡壯實了,為什麼遊戲中變成了力量型選手啊!?
只有出場不到四頁的麥斯,大概是遊戲開發草案里最詭異的發展了——在傑克車庫裡多的是可以找來用的角色吧,為什麼會挑了這個超路人的角色來做可用人物,我至今搞不懂。
其實主要原因可能還是要找一些「沒什麼個性」的人物,因為遊戲里四個角色的動作模板並沒有太大區別,如果選了造型太過誇張的角色,可能就要重新設計各種動作了。
當然這也只是推測,誰知道開發組怎麼想的呢。
- 敵方人物的差異
基本上,你在遊戲里毆打的敵人除了超級背鍋俠費森登博士外,其他人挨打都是合情合理的,他們多數都是取材自漫畫中的惡棍流氓、或是一些整天給主角找麻煩的傢伙。
在遊戲開場揚言要給玩家一點顏色瞧瞧的BOSS維斯(Vice,大副),可以說是遊戲里最典型的反派人物。開場毆打恐龍的行為以及後面多次作為高級雜兵出現,甚至還在續關畫面里執行玩家的死刑,可謂是出盡了風頭。
最佳續關畫面之一
他與兩個沒留鬍鬚的胖子雜兵扳手與鎚子在漫畫中是兄弟,也是多次與傑克產生衝突的惡棍之一,不過感覺在漫畫裡頭鎚子才是真正與主角們關係更加緊張的那一個。
就連遊戲里這個「槍斃」的靈感,也很可能是取材自鎚子抓住傑克後要將其殺死的一幕。另外我們都知道維斯在遊戲里還會出現各種雜兵版本,這不奇怪的——鎚子在漫畫里好幾次都「感覺被殺掉了」,但是下一期又tm生龍活虎出來鬧事了!
他才是「大哥」........
在擊敗了維斯之後順著他交代的線索來到了叢林裡面後,玩家會遭遇到發怒狂奔的三角龍,仔細看遊戲里血條旁邊的名字,會發現這些恐龍被叫做「Mack」,而別的恐龍也都是一些奇奇怪怪的稱呼。
這是因為在漫畫原著裡頭,人們給這些復活的史前生物重新冠上了各種「俗稱」,比如特異龍叫做「Cutter」,而三角龍則被稱為「Mack」等等。
總覺得沒什麼道理,不過想像成增添故事風味的設計就沒毛病了。
遊戲里有一種特別靈活的敵人:Punk。這些傢伙經常會成對出現在版邊,投擲炸彈或手雷給玩家造成麻煩。如果背版下來及時擊中他們的話就可以獲得道具和高分。
日版名為「硝化甘油」,倒是很符合其特色
也許正是有了這種靈活型雜兵,所以開發者取消了另外一種原本作為騷擾型的小型恐龍——國外的玩家在拆解遊戲文件後,發現了一組從未在遊戲里出現過的恐龍繪圖,明顯是被取消掉但是已經完成了的敵人。
另一個遊戲中令人十分遺憾並沒有出現的恐龍當屬「Hermes」,這隻傑克領養的特異龍還處在少年期,它在漫畫里算是出鏡率不低的角色。
在「Man Eater 」的故事裡因為城市出現了神秘的殺人事件搞得人心惶惶,很多人都以為是已經逐漸找回野性的「Hermes」乾的,但後來發現實際上是一隻可隱形、皮膚堅硬到可以阻擋子彈的變異暴龍所為,而「Hermes」在最後擊殺暴龍時也成為了至關重要的戰力。
應該在遊戲里加入召喚「Hermes」的功能的!
有趣的是不僅遊戲從漫畫里取材,在這之後很可能漫畫作者也通過遊戲獲得了一些靈感。正統原著里並沒有類似第三關機車BOSS一樣的人物,但是在後來Topps出版的外傳里,出現了一群女性飛車黨。她們可比遊戲里的BOSS酷得多了——這群人能駕駛機車在獨木橋上行駛!
這樣一個亦正亦邪的角色,和之前那些不是體重超標就是長相猥瑣的角色不同——她當然要時不時撩一下傑克了,而本篇的主題也是這個新亂入的角色對漢娜地位的挑戰。
雖然撩了幾下脫了褲子就繼續開槍殺人了,最後還很和諧地揮手告別是什麼鬼。
同樣的這種遊戲影響到漫畫劇情的情況也出現在了系列最初的「怪異事件」:費森登博士身上。
我不管,我就是要讓你們多看幾次這個
也許是因為遊戲將其作為最終BOSS的行為激發了漫畫作者的靈感,在Topps版第一個故事裡,傑克的修車廠迎來了一位女子:費利西亞。她告訴傑克,費森登博士當年並沒有死,某種程度上它用另一種方式存在著。
原來當年博士研究的藥劑使得他變異成了一種恐怖的寄生物,它會通過侵入生物的大腦來繁殖並通過寄生在屍骨上面來獲得身體,如今這種怪物已經遍布在當年事件發生的叢林里。
費利西亞希望傑克能與其一同前往,徹底終結這場悲劇。雖然中間有不少波折和驚險,但事情最後還是有了一個不錯的結局,比較有趣的是故事裡費森登雖然沒有變成雙頭恐龍,但是它通過觸手控制屍體和寄生人腦的設定,倒是與遊戲里出現的敵人泰羅格(TYLOG)十分相似,也許正是玩過遊戲後Topps的漫畫家才想到了重新拾起這個故事吧。
遊戲與漫畫的區別不少,其中有一些的確讓人感覺違和,但更多的改編就非常帶感了。Capcom與馬克原著兩個天才創意的結合,誕生出的是一部非凡的作品,無論是重新設計還是保留原作風味的內容,都讓人回味無窮。
有趣的世界觀設計,使得《Xenozoic Tales》慢慢擁有了屬於自己的一批粉絲。雖然它內容上還是保持著地下漫畫那種氛圍,而受眾面也不是很廣,但是靠著遊戲以及之後播放的動畫片,仍然讓更多人知曉了這個荒誕的世界。
動畫與家用機版
就在街機遊戲上市將近半年後,同年的九月份在CBS Kids頻道上,播出了《凱迪拉克與恐龍》的動畫劇集。這部14集的動畫基本內容和原著一樣:後啟示錄世界、恐龍回歸、傑克與漢娜試圖將事態往好的方向控制,然而各路盜獵者和神經病科學家則一直給他們找麻煩。
這個劇情應該受到了不少遊戲的影響,否則我不相信有那麼詭異的巧合,讓費森登這樣的人物又一次成為了邪惡反派。
費森登又變了個形象
動畫中的人物為了彰顯個性,所以每個角色的造型都做出了一定程度的修改,漫畫里一群白人男性站在一起壓根就找不到傑克的情況再也不會發生了。
鎚子大哥減肥成功!
練就了一身肌肉的鎚子終於奪回了大哥的地位,造型上看起來也和遊戲版的維斯更加接近一些,動畫里和傑克單挑時也不那麼虛了。
雖然不虛但是並不代表就能夠打贏。
動畫片算是更加貼近了「環保」的主題,相比原著里各種精神污染級別的事態發展,顯然這種「壞人偷盜、好人怒干、恐龍聞了聞主角體味後回歸大自然」的基調更適合電視。
很可惜的是動畫的形式肯定是一本道的,你並不能看到主角被壞人槍斃的場面。也許正是因為這個原因,在世嘉CD上推出的另一款《凱迪拉克與恐龍》才顯得那麼難能可貴吧。
萬一有人誤會這個就是街機版移植給買了回去的話,怕是要氣到爆炸
世嘉CD的特點之一,便是跟風了當時人們對「CD大容量不知道幹嘛」的思潮——既然遊戲內容跟不上容量,那麼就塞點多餘的東西進去吧。
比如各種真人拍攝、過場動畫或是真人語音什麼的。
這款軌道賽車射擊版的《天天恐龍》,就是有著大量動畫的,它在遊戲過程中會頻繁插入各種只有幾秒鐘的動畫來增強演出(類似現在的腳本演出?)。其中有不少遊戲失敗的動畫比如掉下懸崖、被恐龍吃掉等等。
遊戲內容就不要指望什麼了
雖然看起來很有意思但是這個感覺並不能堅持到半個小時後。
遊戲和街機版相比實在是不怎麼樣,然而這是你唯一能在家用機上面玩到的《凱迪拉克與恐龍》:因為通用汽車公司在看到遊戲出名後,要求Capcom支付凱迪拉克的版權費用才能繼續出版相關作品。
摳門的Capcom當然只是點了個贊然後就拒絕了啊!所以導致了這款遊戲成為了少數沒有任何移植版本的卡氏清版格鬥之一。
還想要更多恐龍
還好Capcom手上不僅僅一隻恐龍,在家用機平台上的《恐龍危機》雖然基本的思路還是老生化那套殘疾式打槍生存,但它在流程上的安排還是玩出了不少花樣的。
道具製作、多樣的結局(和死法)、謎題設計複雜到不看攻略我壓根沒法玩,在恐龍熱迎來消退之時,這個遊戲的確讓PS末期有了不少難得的新鮮勁。
初代如果說還是依託在《生化危機》打下的基礎的話,那麼《恐龍危機2》所做出的改變則是將「舊生化操作模式玩起來不爽」的觀念徹底打破——連擊得分和大面積的自動瞄準,讓你在節奏飛快的刷怪中專註於將這套蹩腳移動玩出花兒來。
有人覺得《恐龍危機2》是對生存恐怖遊戲的背叛,但是要我說能原封不動地將以前那麼僵硬不便的操作玩出街機般的爽快,讓其成為PS末期最受歡迎的遊戲之一,本就是一種讓人敬佩的本事。
一個小水池能刷出20隻蛇頸龍也是醉了
恐龍熱潮隨著《侏羅紀世界》的上映,似乎有重新燃起的苗頭,甚至連Capcom都表示可能考慮《恐龍危機》的重啟動。雖然不知道在連《鬼武者》都沒什麼可想念的情況下,這個高不成低不就的系列,真的能否再入玩家或是Capcom自己的法眼,但誰又說得准呢。
在最後一期的《Xenozoic Tales》里,被驅逐出境,在另一個城市裡尋找著人生歸宿的傑克與漢娜終於算是正式走到了一起,而傑克也在學習巫術的道路上有了新的突破(沒錯他還是個靈媒)。雖然故事看起來還有很多可以講述的,但是多年來這個系列從未有過續寫,即便它的版權在黑馬等公司手上仍然保存著。
原作者馬克.舒爾茨之後很長一段時間裡,都在擔任著名長篇漫畫《Prince Valiant》的作者,對於這個由他建立起的世界卻再也不曾問津。近年來他比較為我們熟知的,可能是聯動漫畫《異形大戰鐵血戰士大戰蝙蝠俠與超人》,我記得這玩意兒在國內還有漢化的,有興趣的可以找來看看。
時隔那麼多年沒有任何延續,使得這個開著糞便驅動,既有古典冒險情懷,又帶著恐怖異聞特色的荒謬世界早已不為人所知。
也許在未來的某個時刻,有一些同樣還能記得這個與眾不同的後啟示錄世界、或是想起那個別出心裁的恐龍故事後,會再次將其拾起,帶到世人的面前吧。
推薦閱讀:
※被街機遊戲騙了這麼多年,你知道么?
※《拳皇97》格鬥遊戲中為什麼陳國漢這麼強大呢?
※感謝大家一直以來的支持,但是......
※紅色頭髮的都是不良少年?盤點街機遊戲中的紅髮人氣角色
TAG:街機遊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