場外期權業務為何成為市場熱點
4 人贊了文章
場外股票期權是近兩年為數不多能夠為券商貢獻收益的新業務,在2017年呈現愈演愈烈之勢,名義本金存量前十個月比往年有10倍以上增長,預計全年可以為證券行業貢獻40-50億元收入。股票期權業務空間、券商競爭格局、收益測算、頭寸對沖、監管層態度,這些問題是市場關注的熱點。
筆者作為期權業務參與者,雖然理論功底薄弱,但是實操經驗尚可,在深刻體會「書到用時方恨少」之後,轉向」務學不如務求師「,經期權業務專家指點,寫成此篇科普短文。
場內、場外股票期權有何不同?
二者根本區別在於期權合約是否標準化。場內期權是在交易所交易的標準化合約,通過清算機構進行集中清算,場外期權是根據客戶的需求設計,是個性化的,更加靈活。
2015年2月,上證50ETF期權在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這也是目前唯一的場內股指期權。上交所曾啟動過個股期權模擬交易,但尚未正式推出,目前場內沒有個股期權。
場外股票期權涵蓋股指期權和個股期權,投資者與券商簽訂場外衍生品交易協議完成交易,券商是投資者的交易對手。目前有90家券商參與證券業協會場外衍生品報價。
誰是場外期權參與主體?
2017年10月,券商新增場外期權合約交易對手情況(合約筆數):私募基金佔比36.6%,期貨及子公司20.3%,商業銀行佔比13.9%,基金及子公司佔比3.5%,其他佔比25.7%。
券商期權業務盈利模式?風險幾何?
券商期權交易業務本質是做市,在與客戶背靠背的交易中抵消標的資產波動風險,或者通過金融工具對沖資產池單邊方向性風險。從業務邏輯來看,券商期權池是Delta中性策略,賺的是市場交投活躍度的錢,而非市場趨勢的錢。
目前國內股票市場可以為券商提供對衝風險的金融工具有:滬深300指數期貨、中證500指數期貨、上證50指數期貨。藍籌股交易需求大,指數成分股便於風險對沖,因此券商櫃檯提供的個股期權標的多為藍籌或指數成分股。2017年藍籌股行情是期權業務需求爆發的重要驅動。
券商期權交易業務資本佔用?
在期權交易中,買方向賣方支付期權費,買方只有權力沒有義務。投資者多為場外期權買方,一般按照期權名義金額的10-15%向券商支付期權費。期權合約簽訂之後,券商並非與客戶對賭,而是通過Delta中性對衝來實現0頭寸,當期權的Delta隨著股價、波動率或者時間變動時,券商會根據最新的Delta進行調倉對沖。風險對沖能力強的券商資本佔用少。
券商期權交易業務的資本回報?
期權業務資本回報,取決於期權費定價和對沖成本,跟標的品種和業務規模相關。根據行業經驗,股票期權業務資本回報區間10-20%,顯著高於融資融券和股票質押等融資類業務。
期權交易業務為何強者恆強?
期權費收入扣除風險對沖成本即券商獲利。隨著業務規模擴大,風險對沖規模經濟性顯現,利潤率也會增加。為排擠新進入者競爭,具有規模經濟性的券商往往會壓低期權費定價,期權交易業務集中度在全球金融市場均呈現馬太效應。2017年10月,場外期權前5名券商新增期權業務規模佔比行業總規模的83.28%,中信和中金規模領先。
場外期權業務發展空間?
由於期權的非標準化屬性,近10年全球場外期權名義金額始終保持在場內市場的1.5倍左右。2017年6月,美股的場外股票期權規模存量為1.79萬億美元,是同期紐交所和納斯達克股票市值之和的6.09%。2017年10月末,A股場外股票期權名義金額餘額為2292億元,佔比A股總市值比例為0.40%。A股場外期權尚處於起步期。
監管層對場外期權態度?
長線機構投資者是新股發行常態化的保證,是市場價值投資的穩定器,以發展直接融資和穩定市場為目標,監管鼓勵長線資金入市,需要給長線機構提供風險對沖工具。監管鼓勵券商為機構投資者提供以風險對沖為目的的衍生品,不鼓勵脫離風險管理目的的投機交易。
推薦閱讀:
※股票期權來了!分分鐘明白什麼是期權(附受益股)
※監管層設置高門檻嚴控股票期權交易風險
※如何用TensorFlow進行股票價格預測的簡單深度學習模型
※境內與香港上市公司股權激勵實操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