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20年絲路行,帶迴音樂和酒,你會來聽嗎?

馬友友自1998年開始籌備「絲綢之路計劃」,他與來自世界各地的24位音樂家歡聚一堂,一起編曲、研討、排練、演出、喝酒……

「絲路」象徵了相遇、交集、溝通與融合。

馬友友生於巴黎,長於美國,作為華裔,絲路之旅於他或許是一趟尋找身份認同之旅。這些音樂聽來以即興演奏為主,很友好,充滿活力和使命感。也許僅有合作並不夠,民間音樂與樂器有它們特別的美與表現力,不僅是一種東方情調。

——田藝苗

馬友友、吳彤與絲綢之路樂團演奏《燕子》片段

2017年格萊美大獎頒獎禮

馬友友與絲綢之路合奏團《絲路·鄉愁》

獲得

「最佳世界音樂專輯」

頒獎典禮上的絲綢之路合奏團

如果給你「馬友友」三個字,還有三分鐘,讓你在一張紙上列出所能聯想到的所有詞語,你會寫些什麼呢?——如果把大家的答案收集起來放在一塊,那大概會比哈佛大學的選課手冊還要厚、還要長(提醒一下各位:哈佛大學有2000多門課程……)。

而馬友友的「絲綢之路」項目,迄今也已經走過了20年。其間有說不完的故事,更有無數裊裊不絕於耳的樂音。從長安到羅馬,古代「絲路」上的詩人們曾經發出過「春風不度玉門關」的嗟嘆,而馬友友與他的「絲綢之路」合奏團,則

幾乎是要「一網打盡」所有西出陽關的舊友新朋,用音樂將他們一一聯繫在一起,呈現在我們面前。

馬友友HBO紀錄片片段:「音樂與文化存在的目的,就是賦予我們生命的意義。」

 

回顧「絲綢之路」計劃二十年 

這條絲路,曾經駱駝走過、商旅經過,如今旋律回蕩著、節奏跳躍著,千年前的貿易路線,如今孕化成一張奇特幻妙的音樂網路,這就是華裔大提琴家馬友友所主導的「絲路計劃」。從1998年開始構思組成,結合了絲路東西方超過二十個國家最頂尖的音樂家,首張《絲路》專輯創下全球銷售達二十五萬張的輝煌記錄,加上多年來於全世界各地巡迴演出,這代表著音樂無國界的「絲路計劃」成為當代最卓越的世界音樂代表。

2016

絲路·鄉愁 

Sing Me Home

音樂資源載入中...

  • 2017年格萊美「最佳世界音樂專輯」

《絲路?鄉愁》由曾經為U2、凱特?布許、大衛?鮑伊等天王天后級藝人團體操刀的葛萊美獎製作人凱文?基倫,與絲路合奏團主腦成員甘德斯門共同打造,賦予「家」的概念。每一首作品,都代表著樂團成員對於「家」的獨特理解與意義。這是他們來自心靈深處對「家」的嚮往與理想,也象徵來自巴爾幹半島、中國、加利西亞、印度、伊朗、愛爾蘭、日本、敘利亞等地,豐美的音樂文化遺產。

2016

紀錄片:馬友友與絲路音樂會 

The Music of Strangers: Yo-Yo Ma and the Silk Road Ensemble

  • 馬友友六十歲紀念作品

本片由奧斯卡最佳紀錄片《伴唱人生:聚光燈外20呎》導演摩根?內維爾及監製凱群?羅傑斯,結合這些精彩絕倫的演奏影像,各成員的訪談,紀錄了超過五十位音樂演奏者於世界各角落共同創作、打造嶄新音樂藝術的動人過程。這也是被譽為當代最有影響力的華人藝術家:馬友友,在六十歲時推出最具意義的作品。

2013

無國界之音·絲路之旅 

A Playlist Without Borders

音樂資源載入中...

  • 「絲路計劃」成立十五周年紀念

本專輯包含兩大重點曲目:印度裔天才爵士作曲家維傑?艾耶(Vijay Iyer)的八樂章《狂熱時刻播放歌單》(Playlist for an Extreme Occasion),這是以鋼琴、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風笛、笙、塔布拉鼓、與打擊樂器所寫成極富魅力的神秘樂音。另一個四樂章的《來跳舞吧》(Cut the Rug),則是著名古典作曲家戴維?布魯斯(David Bruce)所譜寫的世界舞曲,第一樂章《拖拉山羊》是源自阿富汗極限運動「馬背叼羊」的靈感;第二樂章「冰釋前嫌」採用佛朗明哥與巴西戰舞的元素;第三樂章「移動大地」是極為動人的輓歌;終樂章「喚醒死者」以振奮人心的旋律讓整首樂曲宛如重生。

2009

地圖以外

OFF THE MAP

聲音資源載入中...

  • 絲綢之路計劃10周年紀念

《地圖以外》在2011年被格萊美獎提名為「最佳跨界古典唱片。

「絲綢之路合奏團是一個音樂模範,需要所有成員都具備好奇心、合作精神以及全心全意的熱忱。我們所演奏的音樂並不屬於某一種文化,甚至也不限制於絲綢之路沿線地區的文化。合奏團成員所表現出的高超技藝和寬廣的包容性將我們緊密聯繫到一起……我們的創造力來自演奏和探索各種聲音、嘗試各種理念。我非常高興這讓我們的數位演奏家也能夠為這個團體創作或改編音樂。最為重要的是,我非常感恩能夠有機會從事這個工作,讓我們一路形成了持久的友誼。」 

——馬友友

2007

芝加哥·絲路之旅 

New Impossibilities

音樂資源載入中...

  • 馬友友、絲綢之路合奏團與芝加哥交響樂團攜手合作

長達一年活動中,絲路合奏團與芝加哥交響樂團、芝加哥美術館以及芝加哥市文化局合作,推出約兩百五十場演出、展覽、演講、研討會、親子節目、校內演出以及絲路主題相關活動,讓來自不同文化背景與種族的人們,發現比以往更多的共通點。

專輯錄製於芝加哥管弦樂廳於2007年四月間場場爆滿的音樂會現場,總共收錄八首樂曲,有來自黎巴嫩、阿根廷、伊朗以及中國等當今最負盛名的作曲家作品,除了絲路合奏團員傳統樂器依舊精采絕倫的演出外,這一次還加入了芝加哥交響樂團,完美呈現東西音樂文化的交流融合,表現出傳統與創新的最佳典範。

2005

新·絲路傳奇 

Silk Road Journeys: Beyond the Horizon

音樂資源載入中...

  • 馬友友與絲路合奏團第二張錄音室作品

25年前NHK籌拍的記錄片特集《絲綢之路》中,喜多郎創作的主題曲感動了千千萬萬的觀眾,直到今天都還是經典中的經典;25年之後,NHK再度回到絲路,以高畫質電視重新拍攝《新?絲綢之路》,這次請到馬友友擔任音樂總監,和絲路合奏團來自世界各地頂尖的民族音樂大師們齊聚一堂,為十集的電視特集共同創作44首配樂。

這張專輯便是其中的精選作品。在這張專輯結合了絲路上多采多姿的音樂文化,從各種不同色彩的樂器,到流傳於絲路大地上各種傳唱久遠的民族旋律,充滿了各國傳統樂器和西洋樂器的彼此對話,透過絲路合奏團成員的即興創作和彼此交流,創作出融合東西方不同傳統與現代的新音樂,可說是21世紀的絲路之音。

2002

絲綢之路:陌路相逢

Silk Road Journeys - When Strangers Meet

音樂資源載入中...

  • 馬友友與絲路合奏團第一張錄音室作品

由馬友友所主導,費時三年的「絲路計劃」首張錄音作品。收錄以《霸王別姬》、《秋菊打官司》等電影配樂揚威海外的著名作曲家趙季平的最新作品《關山月》,以及奧斯卡最佳作曲家譚盾的作品——《卧虎藏龍》配樂:「沙漠隨想」,國際樂壇三大華人音樂家首次合作。專輯中馬友友首次以精湛的大提琴技法,演奏蒙古樂器「馬頭琴」,讓人耳目一新。

十月,馬友友與絲綢之路樂團將在杭州演出!

 2018年·絲路行

 

——余隆攜手馬友友、吳蠻、雷佳

及絲綢之路樂團、杭州愛樂樂團音樂會

時間 | Time 

2018年10月24日(周日) 19:30

地點 | Location

杭州大劇院 歌劇院

票價 | Price

280/480/680/880/1080/1280/1580元

備註:1.2M以下孩童謝絕入場

曲目 | Programme

克里斯蒂娜·帕托 吳彤

《西班牙風笛和嗩吶開場曲》

趙麟編曲

雲南迪慶藏族民歌《美人》 

奇克·柯瑞亞

《西班牙》

奧斯瓦爾多·格利約夫

《Tancas Serradas

a Muru, 

from Air to Air》

桑迪普·達斯 凱罕·卡勒

《Chaugulbundi》

吳彤

《水路》

中場休息

趙麟

 

琵琶、大提琴與管弦樂隊協奏曲《逍遙遊》

 部分藝術家簡介 

馬友友

1955年生於法國巴黎的一個華人家庭。4歲起由父親啟蒙學習大提琴,並於同年舉家移民至紐約,在紐約形成早期的思想及價值觀。後跟隨李納德·羅斯(Leonard Rose)教授在朱莉亞音樂學院進修。馬友友榮獲多個國際傑出獎項,包括1978年艾弗里·菲舍爾獎、1999年古爾德獎、2001年國家藝術獎章、2006年丹·大衛獎和松寧獎、2008年世界經濟論壇頒發的水晶獎、2010年總統自由勳章、2012年極地音樂獎以及2013年維爾切克基金會現代音樂獎。2011年,獲頒肯尼迪藝術中心終身成就獎。

雷佳,1979年10月19日出生於湖南益陽,中共黨員,總政歌舞團歌唱家,國家一級演員,中華全國青年聯合會常委,中國音樂家協會理事。曾獲"金鐘獎"聲樂大賽金獎、青歌賽民族唱法金獎,多次獲全軍文藝匯演一等獎、中宣部"五個一"工程獎等重要獎項,榮立三等功四次。2013年起任金鐘獎及青歌賽評委。

雷佳

(圖片來源於網路)

 部分曲目簡介 

Chaugulbundi

由波斯小提琴、西方弦樂和南亞樂器塔布拉鼓演奏的四重奏(由印度的桑迪普·達斯和伊朗的凱罕·卡勒創作)將讓觀眾暫時忘卻音樂符號系統,進入未知的旅程。印度與波斯之間的文化交流和相互影響可追溯到13世紀。正如桑迪普所說:有時兩國的音樂傳統緊密纏繞,以致於分不出你我。當他開始與凱罕演奏時,他感到彷彿是「兩位失散的表兄弟再度會面」。如今,他們將與觀眾分享音樂發現的歷程和共同創作音樂的樂趣。

水路

古語有云: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水是包容的,一條河能夠養育各種各樣的人;水是謙虛的,願意滲透到泥土深處凈化自己。水是智慧的,能夠改變自己的形狀以適應環境。水有不可思議的毅力,滴水終能穿石。人體百分之七十由水組成,幾百萬滴水凝結著血和肉。然而,即使把所有人凝聚在一起,和廣闊的河流海洋比起來,我們是否也只能算是汪洋中的一滴水?

??

識別或掃描以下二維碼

??

立即購票

或點擊「

閱讀原文

」立即購票


推薦閱讀:

可樂和健康能並存嗎?巴菲特寧可少活點也要每天喝5瓶
看清世間的實相,便能超越快樂和悲傷 |蔣嬋琴
禱告、喜樂和感恩
為何可樂和薯片20年都不怎麼漲價?答案令人大吃一驚!
家庭中的快樂和罪惡感——曾奇峰

TAG:音樂 | 樂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