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別人排擠,到底是怎麼回事? | 附專業心理學 「人際孤立」 急救手冊

告訴他們:

你跟欺負你的那些人,不一樣

文 | 李哲

來源 | 好奇心研究所

(QLab42)

生活中會出現各種小群體中的排斥事件。比如班級里的人一起孤立或者欺負一個同學。而在這類事情發生的時候又會有或主動或被動的圍觀者,像是老師或者其他班的同學。

外界的反應對於被排斥的人來說還是挺重要的,

如果這個同學能從其他人那裡得到同情和支持,被排斥這件事給 ta 帶來的傷害可能會降低,反之如果被排擠孤立之後還有一種

「所有人都覺得是你有錯在先」

的感覺,被排斥帶來的後果就會更糟糕。

一般來說,如果被排斥的人曾經在群體里有過什麼不恰當的表現或者惹過麻煩,大家會覺得被排斥是 ta 的錯。

但判斷誰對誰錯不太容易,因為

旁觀者並不知道前因後果,有時候只能憑直覺和所謂經驗下結論。

那麼旁觀者可能會怎麼

「站隊」

巴塞爾大學最近發布的一個研究發現,「被排斥者和排斥者之間的相似性」 是人們對排斥行為歸因的關鍵影響因素。

研究者做了五個實驗,分別有 30-527 人參與。實驗中,大家圍觀了一個 「排斥」 事件:三位學生在討論他們一起做的小組作業,其中一位雖然堅持自己的想法,但經常被另外兩位忽略。

研究者把圍觀者們再分成組,分別提供不一樣的三人組合和三人之間的交流方式,把三個人的聊天記錄給參與者看,然後讓大家判斷三個人的行為是不是合適、他們在小組中的表現怎樣。

實驗發現:

在大家都沒有掌握其他背景信息的情況下,如果被忽略的那位同學膚色或者國籍跟另外兩人不一樣,旁觀者們會傾向於感到生氣,而且會覺得另外兩個人做得不對、沒有團隊精神。但當三名學生相似度很高的時候,圍觀者會將責任歸咎於被排斥的學生自己。

除了種族和國家,一些看上去和 「政治正確」 無關的差異也會影響圍觀者的判斷,比如另一個實驗場景中,當兩位把頭髮高高盤到頭頂的同學一起忽略另一位把頭髮編起來的同學時,大家也更傾向於同情被排斥的同學。

不過,如果大家發現被排斥的人在整個討論過程中有表現出不友善、不配合之類的行為, 或者找不出被排斥的人和其他群體成員的明顯區別,

他們就會覺得是

這個人自己的錯。

Giphy ? NBC

實驗的結果印證了假設:旁觀者可能會無意識地將 「相似性」 納入他們的判斷中。

有人被群體排除在外的時候,如果人們假設這個人是因為他們一些和大家不同的特徵而被排斥,就會偏向於覺得這種排斥不公平,其他群體成員相似程度越高越是這樣。但是,

如果被排除的人與其他人沒有明顯的差異,圍觀者通常會認為

排斥是 ta 通過某種不當行為 「自己帶來的」。

說起來,這個研究結果背後的思路是,人們總要給 「一個人為什麼會被排斥」 找到原因,並且是從被排斥者、而不是從排斥者的角度去找。

如果找不到被排斥的顯性原因那 「可能就是你做錯了什麼我們沒看到的事兒」,繼而正如一些事件中旁觀者要求受到侵害的一方必須是 「完美受害人」 一樣,只要有錯在先,指責傷害或者排斥自己的人看起來就沒那麼理直氣壯了。

照這樣推斷,因為種族或者性別被排斥的人能得到同情和支持,那因為性格之類很難一下被看出的原因被排斥怎麼辦?更何況,一個群體出於不友好或自私的動機而排斥某人時不一定有理由,但排斥的傷害卻是發生了的。

- The End -

>> 親愛的讀者朋友,如果你在工作、學習和生活中,也曾遭受、或正身處被他人排擠、孤立、不背接納的困境之中,請不要害怕,這不是你的錯。

壹心理聯合心理院系的專業人士,為你準備了一份權威 + 實用的

《心理急救自助手冊 之 人際孤立篇》

若有需要,請在 壹心理精選 公眾號後台發送 

孤立

 二字,即可收到推送。

世界和我,愛著你  

作者 | 李哲

文章來源 | 好奇心研究所

(ID:QLab42)

圖片來源 | 

Giphy ? Lilo and Stitch


推薦閱讀:

盤點加拿大各大學的名牌專業
正確清洗家中電器,正確保養各種電器,用環保清洗劑,專業設備清洗方法
Vol.09 習大大捧紅了印地語專業
不論你學什麼專業,這些名詞都該了解下

TAG:心理學 | 心理 | 急救 | 怎麼 | 專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