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中產階級留學生,出國後才發現自己是個窮人

文/北美留學生日報 授權轉載

微信號:collegedaily

也許這個世界上只有兩種人:窮人和富人。

是的,沒有不窮不富的人,

所謂不窮不富,毫無疑問,也一定是窮人。

——喬葉

知乎上有一則提問被將近770萬人瀏覽過。

 

一個網友即將出國留學,因為擔心家境並不殷實,害怕出國之後和其他同學的物質條件差距大,從而有心理壓力。所以想問問:

中產階級出國留學是什麼感覺?

 

圖源:知乎截圖

 

日報君關注了這則提問的「評論區」和「回答區」,發現了有趣的現象。

 

評論區著重討論著有關「中產階級」的年收入到底是多少。

 

圖源:知乎截圖

 

回答區則變成了留學生的「哭窮」秀場。

 

但實際上,這則看似輕描淡寫的提問背後,

體現的卻是中產家庭孩子,對留學生活深深的焦慮

 

「中產」

已經不是一個時髦的辭彙,對於

「中產危機」

的討論也是經久不息。

 

只要在Goolge輸入「middle class crisis」,0.45秒就得到了

一億五千三百萬

條相關消息。看來,全世界的人都在為中產階級的錢包而憂心忡忡。

 

他們比上不足,比下有餘,既不窮也不富。或者說,人們不知道他們到底是窮是富。

 

在討論中產階級留學生過著怎樣的生活之前,我們先來看看「中產階級」的標準是什麼?

 

中產?還是中等收入?

一直以來,對於「中產」的定義是一個師傅一套拳,各家自有各家言。

 

但可以肯定的是,現在市面上流行的定義,早已經不是馬克思主義中對中產階級的定義。

 

圖源:紅歌會網

 

2010

年,

 Helen H. Wang 

在福布斯雜誌上曾經這樣定義中國的中產階級:

 

「According to McKinsey GlobalInstitute, the Chinese middle classis those people whose annual incomes, in terms of purchasing power, range from$13,500 to $53,900.」——Forbes

 

(根據

McKinseyGlobal Institute

國際組織的數據,依照購買力,中國的中產階級是年收入處於

13500

美金到

 53900

美金之間的一群人

——

福布斯)

 

2016年7月,《經濟學人》雜誌將年收入1.15萬美元到4.3萬美元(即家庭年收入8萬到30萬元人民幣之間)的群體列為中產階級。同時文章指出,中國的中產階層有2.25億,

他們是目前全球最焦慮的人

 

在吳曉波和新浪財經聯合發布的《2017新中產報告》中,中國的「中產階級」定位在「年均凈收入

10萬-50萬

,可投資資產

20萬-500萬

」的這一批人。——搜狐財經

 

今年上半年也出爐過一份關於中國中產階層的標準,認為

月收入在45202元(即家庭

年收入在54萬元以上

的家庭才是中產家庭。

 

而《每日財經周刊》,也將年收入為

50

-80

萬的家庭定義為中產階級。

圖源:每日財經周刊

對於這些數據是否真的準確,不必深究。因為至今,中產階級這個詞都沒有明確的定義。不同的調研機構、不同的參考指標會產生不同的結果。但是「收入穩定豐富,未來可以預期」是所有調研都認可的中產階層的最大特徵。

再來看看,全中國的年可支配收入。

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17年,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974元。 其中,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6396元,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432元。

圖源:國家統計局

可支配收入, 是指居民家庭獲得並且可以用來自由支配的收入。 簡單來說,就是拿到手的收入, 即工資收入中扣除掉基本養老保險、基本醫療保險、失業保險、公積金、個人所得稅等剩下的那部分。

中產階級的50萬,和全國人均的2.5萬,差了整整20倍。

按理來說,中產應該是分外富裕,但《經濟學人》雜誌,卻把稱他們為全球最焦慮的人。

其中是不是有什麼誤會?

中產階級的基因是:一本正經和心神不寧

(圖源:AWDnews.com)

 

美國社會學家保羅·福賽爾在1980年的《格調》一書中提出,

有助於我們辨認出中產階級的是他們的一本正經和心神不寧,而非其中等水平的收入。」

 

房間精緻的布置,用餐精美的擺盤,身上不俗的logo,凡事「不將就」的生活信條,是中產將自己與暴發戶區別開來的標誌。

(圖片來源:startups.co.uk)

表面上,他們的收入並沒有捉襟見肘,但也不是綽綽有餘。

他們追求生活上的品質,實則在背後一遍遍刷著「中產焦慮」的爆款文章。

他們有一種「有錢」的錯覺,但事實上可能仍未脫貧,

因為,任何一項數目不小的意外開支,對他們都是一個挑戰。

 

俗話說的好,向下容易向上難。正是因為這種懸而未決、人為刀俎我為魚肉的焦慮, 讓中產階級生怕一個不小心,就脫離了大部隊。

於是,中產家庭把目光集中在了下一代身上 。

當父母變著花樣的為下一代的前途考慮時,「中產焦慮症」也正悄無聲息的傳染著他們的孩子。

 

出身於中產家庭的留學生們,正是被這種焦慮波及的一個大群體。

 

(圖片來源:Online Teacher Education)

我沒覺得自己窮,或許只是沒錢而已。

據財經網報道,在海外四分之三的中國留學生,來自年收入30萬元人民幣以下的家庭。在一些標準中,他們已經是中產階級的一員。

 

但對於本科一年的留學費用,30萬的年收入似乎不值一提。

圖源:青年參考

 

在美國,

 

私立大學的學費每年約為

2.5萬至4.5萬美金

不等(個別已經攀升至5萬美金),約合人民幣

15萬-30萬

 

公立大學的學費每年約為

1.5萬-3萬美金

,約合人民幣

10萬-20萬

  

再算上每年

1.5萬到2.5萬美金

的生活費, 30萬人民幣的家庭總收入確實捉襟見肘。

 

不窮只是國內對於中產階級的一種評價,但在出國留學這條道路上,他們可能真的不富。

 

他們並不像知乎中高票回答所說的那麼心酸,每天打工,只吃最便宜的超市披薩。但也絕對不像很多人描述的那樣名牌加身,跑車代步。

 

他們會在逛超市的時候比較價格,選擇一個質量過關但更加便宜的商品;

 

他們會平時節省一點,希望在聖誕節的時候買一張特價機票去其他地方旅遊;

 

他們甚至也會在品牌店打折的時候,狠心入手一個心儀已久的打折包包。

圖源:Shauntee

留學隊伍中的大多數人,都來自於普通家庭, 住普通的房子,乘坐普通的交通工具。不會買不起餐車的一頓外帶,也不會為了撐面子吃掉一頓米其林三星。

畢竟一年比一年高的學費加生活費,對於每個中產家庭來說,都不是白來的。

像他們的父母一樣,他們也要「計算」度日。因為任何一項數目不小的意外開支,對他們來說也會是一個不小的挑戰。 

國不是必須得出,學也不是非得要留。

在海外的每一天,留學生們都在想著怎麼才能不虧本,怎麼才能讓這個學留得值。

 

這種物質帶來的焦慮並不會從臉上看出來,但卻深深的紮根在他們心中。

表面悠閑,鴨掌卻在水下劃的飛快

如果說金錢上的焦慮,還有跡可循,心理上的焦慮卻更難醫治。

斯坦福大學的學生曾經用

「Stanford Duck Syndrome」

(斯坦福鴨子綜合症)來形容自己的在校狀態。表面上看起來波瀾不驚,但是水面下的雙腳卻要拚命划水。

這正是中產家庭留學生的生活現狀。

(圖源:The Undergraduate Times)

 

魯小蘇:表面上是生活精緻的豬豬女孩,實則是焦慮於一個A還是A-的心事女王

魯小蘇的朋友圈,經常分享著這樣精緻的早餐。這給她在國內的朋友造成一種錯覺,她在美國的留學生活,既輕鬆,又有情調,彷彿課業真的像傳說的那樣,0壓力。但其實,對於在美東學習傳媒專業的她來說, 焦慮不焦慮只有自己知道。

 

「我不發,並不代表不存在啊。

一開始我非常不理解為什麼美國同學總是爭著要在開學的前兩個星期做presentation,後來我才知道,是因為時間越往後,就有更多的作業壓上來。

寫paper,2點之後才睡覺的事情,太常見了。有一年冬天,在圖書館一直到夜裡3點多才出來。一出門,就看到漫天的大雪。真的好久都沒看到那麼大的雪了。頂著雪走回家,心想這件事可千萬別告訴我媽。

有的時候,特別希望學長能帶著參加一個劇組的拍攝,就算生了病,掙扎著也要去,就是為了長點經驗。真的是會介意一個成績是A,還是A- 。雖說GPA 在這個行業可能真沒什麼大作用,但花了父母這麼多錢,起碼對他們來說是個看得見的安慰。真是不敢學習不好啊,一年幾十萬的學費,不敢揮霍。」

——魯小蘇

 

圖源:Teen Vogue

Grant:「我承認,我也有比上不足,比下有餘的心態」

 

「我自認為,我們家是標準的中產家庭。

我特別感謝我的父母給我創造了這樣的生活,跟零花錢兩三萬的人肯定不能比,但是不奢侈的過,肯定夠了。我覺得這是一種比上不足,比下有餘的心理。

聽起來有點那個,但換個方式想,也許也沒那麼壞。就像是,我經常會覺得,自己這學留的有點尷尬,我們學校綜合排名100左右,你說它不好,但是又很多專業都非常好,比如商科、傳媒 。

說起來,我其實看不上那些無所事事成天揮霍的富二代,但我也真的羨慕那些能上常青藤學校的學霸。有時候在想,自己也不是不努力,怎麼就總是差一點呢?

這可能不是中產的焦慮,是一個來自中等成績的中等學生的焦慮吧,哈哈。總覺得沒去名字響噹噹的學校,有點對不起爸媽。」

——Grant

 

有很大一部分留學生,其實都像Grant。他們從小比較著,也被比較著。

比較著玩具,比較著父母,比較著成績,比較著出國留學,比較著去了哪所學校, 比較著在國外過得好不好。比較成了他們的「專有名詞」。

長大之後,這種比較融入骨髓,變成了一種自我要求。用好了,是一種勉勵進步的「小鞭子」,用不好,就變成炫富的前奏曲。

 

(圖片來源:9Finance)

月月:想回家不敢,想留下不安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 回國發展就變成了一種貶義詞,一種逃避。 你回國發展,就被認定為逃避壓力,在外面混不下去。

 

「你知道嗎,我現在特別害怕和我媽討論想要回國發展的事情。每次我和她討論畢業之後有點想回國發展,都覺得我像犯了罪一樣……

我都不敢輕易想,輕易說,怕給我媽造成壓力。

還有一部分原因,我也不想讓別人認為我是能力不行,才回去的。起碼要有自我選擇的權利時,再回去。

既然選擇留在外面,就要為了生存而拚命努力。總不能畢業了還伸手管父母要錢吧。沒有了父母,我肯定不算中產,頂多算個不會餓死吧。」

—— 月月

 

月月屬於典型的 「留學後症候群」 。

一方面,他們很在意別人的看法和眼光,很介意別人的肯定或者否定;

另一方面,他們和自己較勁,想要拼一把在海外發展的上限,同時也承擔著前路迷茫。

這些來自中產家庭的留學生們, 享受著中產家庭的光鮮,也承擔著來自家庭的焦慮。 

他們不敢厭學、不敢頹廢、不敢揮霍、也不敢輕易浪費。

熬夜通宵的時候,告訴自己挺住意味著一切;小有成就的時候,也不敢輕言勝利。

但幸運的是,在還算單純的校園裡,金錢上的差距,被縮短了,人與人之間的距離,被拉近了,畢竟學霸的大腿才是寶貴的。

 

中產家庭的孩子不再是只為了一張文憑,就盲目留學的那群人。而是想清楚自己需要什麼,才開始著手的聰明人。

還記得2017年北京的高考狀元熊軒昂在接受採訪時說:農村地區的孩子越來越難考上好學校,像我這種中產階級家庭的孩子,還生在北京這種大城市,很多教育資源是一些偏遠地區學生享受不到的,現在到處都是又厲害家裡又好的學生。

(圖片來源:百度知道)

的確,成長過程中的每時每刻,父母的焦慮與生活的現實,都提醒著他們,要記得自己的優勢,更不要忘記自己的劣勢。

有位網友在評價中產階級的時候說,

「中產階級是一個社會的中堅力量,他們的好壞至關重要,但他們也是可以被犧牲的一群人。」

正是這種岌岌可危的焦慮感,迫使中產拚命向前。

寫在最後

中產階級家庭的留學生活是什麼樣?

辛酸、空虛、無助、堅強、自信、焦慮。

每一個詞都可以是他們,每一個詞又都不能完全代表他們。

 

留學從來都不是一件偉大而神聖的事,留學的道路上也沒有刀山和火海需要跨越,

自己照顧自己,買菜做飯,這本來就是應該做的。

當物質上的焦慮給你帶來精神上的自卑感時,或許應該告訴自己,

「我們的前途不可以用金錢來衡量」。

最後,想對在某乎上提問的同學說,其實一個人不管在哪裡,能夠決定你的,不是金錢,而是你現在的生活和你自己。

地點的轉移,只是生活模式的調味劑。如果實在覺得擔心,那就想想這句話:

假如生活給了你一個檸檬,那就想想辦法,把它榨成汁吧。

相關閱讀:

?  

人民大學教授:我在大學看到了中小學殘酷競爭的後果

?  

大學最燒錢專業排行榜出爐,你的專業上榜了沒?


倡導理性閱讀,離美帝更近一步

投稿:usashare@hotmail.com


推薦閱讀:

產生一個貪官將釀成多少個窮人
窮人比富人早死20年!BBC探訪英國小鎮,揭露壽命差的真相
做活到60歲的富人還是活到80歲的窮人
貧窮和富有,有時就是一場病的距離

TAG:留學 | 窮人 | 出國 | 學生 | 留學生 | 中產階級 | 自己 | 發現 | 作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