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言暴力不是愛
1
我家對面是三口之家,父母帶著上小學的孩子。每天晚上到點,父親的嘶吼准能響徹小區:這道題我講了多少遍了你都不會做,你腦子怎麼長得!
期間偶爾夾雜著孩子唯唯諾諾的應和聲。
然後又是父親新一輪暴跳如雷的聲音。
我媽聽到這聲音總是覺得很羨慕:這個爸爸多好啊,對孩子多上心,每天都親自輔導作業。
我對此持反對意見:吼得這麼凶,真不像親生的。
她不以為然:就是親生的才罵,不是親生的才懶得管你。不罵不長記性。
2
某乎上有個挺熱門的帖子,叫做「小時候缺愛長大以後怎麼克服」。
許多家長都不理解為什麼會有這個問題,他們覺得自己的孩子是不可能缺愛的。
他們小時候吃不飽穿不暖尚未覺得缺愛。現在的孩子吃得好穿的漂亮,還有大人接送上下學,陪著讀培訓班。兩代人六個人的寵愛都給了孩子,孩子最多只能關愛過剩,完全不可能「缺愛」嘛。
可是我們這一代人,需要的不僅僅是吃飽穿暖。
跟這些外在的物質條件相比,我們更需要理解與尊重。
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
本該是這個世界上最愛我們的人,卻在日復一日地生活中,用語言暴力,帶給了我們無盡的恐慌。
我有一次見過對面的那個小孩。
我鑰匙插在門上忘記拔了,他敲門提醒了我。
提醒完了之後,我卻見他遲遲沒有要回家的意思。
我詢問以後,他支支吾吾地開口:「姐姐,我能不能在你家寫會作業?」
我有些奇怪,但還是答應了:「行吧。那我在你家門上貼個條子,告訴一下你爸媽你在我家裡。」
他什麼都沒說,跑開了。
一會兒,小區里又響徹了熟悉的聲音。
我心下瞭然,他父母並不是不在家,只是他不想回家。
他寧可求助一個僅有數面之緣沒有說過話一點都不了解的陌生人,也不願意回家面對父母。
3
我並不覺得家長天天一邊輔導孩子作業一邊罵他就是愛。
跟愛這個詞語相比,我覺得這更像是家長對孩子一種潛意識的控制欲。
用語言暴力來樹立我在你心中的「權威形象」,用大吼大叫讓你害怕我從而乖乖聽我的話任我擺布。
家長管這種語言暴力叫做「我還不是為了你好」,或者叫做,「愛」。
而更加諷刺的是,大部分家長對孩子這種「你腦子裡面是稻草啊,這麼簡單的題目你都不會做」的語言暴力,最多也就維持到孩子上初中了。因為初中開始,這些家長們就逐漸看不懂孩子學得是什麼了。
可是語言暴力絕不是愛。
語言暴力,無論針對的對象是誰,無論打折扣什麼樣的旗號,都不能逃脫其暴力的本質。
打罵並不能讓孩子學會數學題。
會做題一定是因為知道怎麼做,不會做,那一定是因為沒有掌握這個知識點。
有什麼話不能好好說呢。
想在孩子心中樹立威信的方法有很多,比如說話算話,比如以身作則。
語言暴力,絕對不會,也絕對不能是其中之一。
(掃碼關注一個溫暖的公眾號)
推薦閱讀:
※你的孩子遭遇過教育「冷暴力」嗎?
※語言暴力有多恐怖?八成以上家庭都忽視:不經意間可能毀掉孩子!
※變態又暴力,這樣的父親不要也罷
※尾盤跳水是好事!周二驚現暴力反彈!
※香港需要清理暴力溫床 泛民亂局助長「港獨」氣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