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舞蹈與視覺藝術尋找自身的精神場,沈偉個展「未知的探索」PSA開幕

藝術家沈偉

上海。

國際著名舞蹈家、藝術家沈偉的中國大陸首場個展「未知的探索」 (Explorethe Unknown)於9月25日在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PSA)開幕,

呈現了藝術家30年間通過抽象的形式語言將視覺藝術、舞蹈藝術與個人的經歷相融合的創作歷程,通過多個維度,展示藝術家創作生涯各個階段最具代表性的舞蹈、繪畫、裝置、設計、影像作品。

展覽同時帶來首次公開展出的手稿、電影短片及其重要理論「身體自然發展體系(NBDT)」的相關文獻,這也是迄今為止對沈偉藝術創作所做的最全面梳理。

 

「沈偉:未知的探索」展覽現場

沈偉,1968年出生於中國傳統戲曲湘劇世家,自幼在戲曲、中國書畫、西方現代繪畫等多方面的訓練和熏陶為他日後東西交融的藝術創作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1995年,時年26歲的沈偉獲獎學金移居紐約,此後長期活躍於當代藝術前沿,

開創性的跨文化、跨媒介創作使他獲得國際藝術界的廣泛關注,

曾獲包括具有國際舞蹈界「奧斯卡」之稱的「尼金斯基獎」(2004年)、美國創造性人才最高獎「麥克阿瑟天才獎」(2007年),以及2018年的約翰·洛克菲勒三世成就獎等在內的諸多國際獎項。

 

「沈偉:未知的探索」展覽現場

展覽「未知的探索」由沈偉首演於2005年的舞台作品《地圖》(Map)的氣球裝置引入,漂浮空中的氦氣球上繪有《地圖》的編舞方案與創作手稿。

作為整場展覽呈現舞蹈與視覺關係脈絡的切入口,該作體現了藝術家將編舞手稿轉化為繪畫語言、舞台背景與藝術裝置的過程,

而這樣的呈現脈絡也貫穿了整場展覽的始終,發展出藝術家多元的視覺藝術脈絡。

從夢境出發,

早期藝術探索與實驗

「沈偉:未知的探索」展覽現場

在展覽帶來的諸多沈偉早期創作中,一件1998年的16mm膠片實驗影像《四月》(April)是串聯其藝術生涯的關鍵之作,這也是該影片的首次公開亮相。

作品創作於沈偉移居紐約的第3年,拍攝於紐約州中部的伊薩卡小鎮,「四月是最難熬的時候,紐約的春天來得很晚」,沈偉這樣描述作品的創作背景。這部由沈偉自編、自導、自演的作品體現了他早期創作中面臨的一個茫然的掙扎階段。冬末春初的寒冷天氣、心臟手術所帶來的脆弱身心狀態,都促成了這部頗為私人的影像短片,神秘、偏執,猶如一場詭異的夢境。

沈偉,《四月》影片劇照,1998年

在《四月》中,沈偉巧妙地運用電影語言來展現夢境與現實、精神與潛意識、空間與時間之間微妙的關聯。

超現實主義與象徵主義元素也體現出其鮮明的先鋒意識,雌雄同體的性別表徵、對影子等詩化意象的運用、以及身體所呈現的近乎入迷的狀態,帶有一股原始巫術般的神秘感與東方式的形而上維度。

瀑布下的動態身體彷彿正遊走於超現實的夢境之間,沉鬱蒼茫的地景不禁讓人聯想起某些俄羅斯文學與電影的片段。

 

「沈偉:未知的探索」展覽現場

沈偉,《自畫像:卧像與貓》,1994年

同一展廳內也呈現了沈偉早期繪畫創作的幾件關鍵作品,展現出從具象繪畫到超現實主義等流派上的探索過程。

創作於2000年的舞蹈作品《天梯》還保留有保羅·德爾沃(Paul Delvaux)等西方超現實主義繪畫大師視覺原型的影響,但是,抽象極簡的形式語言已然開始萌芽。

同年

的舞蹈代表作《聲希》帶有強烈的、東方式的清冷與節制感,喇嘛念誦的經文、傳統文人畫,戲曲的動作樣式、古代仕女的高髻以一種極簡的方式進入當代藝術的觀念與審美之中。

沈偉舞蹈作品《聲希》片段

「繪畫和舞蹈是我面臨的最大問題。我當時還是以探討和實驗的態度去排《聲希》,展覽中的一些手稿都是我此前做過的嘗試,包括對布料等褶皺細節的選擇。舞蹈在那個年代根本就是兩回事,那是現代舞發展到最高峰的時期。

《天梯》也是在同一年排的,那時我已經開始知道自己的風格和語言了。我在那個時期最想的就是把一切習得的東西忘掉,找到自己真實的語言,任何痕迹我都去掉,

」沈偉在接受採訪時這樣表示。

「身體自然發展體系」,

一個創作哲學觀的建立

沈偉創作於2014年的獨舞作品《變奏》(Variation,2014)為導入展覽提供了一個冥想式的空間,這件作品也是沈偉的重要理論「身體自然發展體系」(NBDT)的具體展現,

該運動系統探討了內在身體能量與外在阻力之間的流動關係,貫穿了藝術家16年的創作生涯。

沈偉,《變奏》影像靜幀, 2014年

沈偉試圖創造「一個交織著內部能量、波動、節拍及和聲的語境」,這樣的體系不僅源自其幼年時期所接受的中國傳統戲曲訓練(唱、念、做、打)與對東方哲學的思考,也結合了其自身的東西方美學實踐與體驗。

沈偉解釋到:「我過去學過十幾年戲曲,有自己身體的一種運動方式,有自己的一種身體記憶,後來又學很多不同西方的東西,但我需要全部放棄,需要看得更遠,去看到人跟自然的關係。這個理念同時又是我自己價值觀的體現,也是我做人的哲學觀。」

沈偉,《春之祭》表演現場

沈偉舞蹈作品《春之祭》片段

2002年的舞蹈作品《春之祭》不僅是沈偉以自己的方式重新詮釋的一部西方現代舞的經典之作,也是其「身體自然發展體系(NBDT)」逐漸走向成熟的一件關鍵作品。

作品捨棄了斯特拉文斯基極具代表性的交響樂,取消了對異教徒之夜繁複祭獻的劇場在現,在棋盤式的舞台空間布局上,舞者隨著音符呼吸、旋轉、躍動,呈現出強烈的主體意識感。

空間的物質性(physicality)、肢體自然釋放的能量場、方與圓的動作語態也包含其複雜的內在邏輯與儀式性維度,對流動、勢能和重力的動作組合帶有純粹的生命衝力與精神體量。

其隨後的一系列舞蹈作品,如2004年的《連接轉換》、2014年的《變奏》、2016年的《亦非此彼》,都體現出這種對於精神空間與動態自然循環的追求。

 

沈偉,《靜止移動》大都會博物館表演現場

與此同時,特定場域內的舞蹈作品也是沈偉創作中不容忽視的一支,這一系列作品將肢體動態語言與環境、自然相呼應,具體的物理感知與精神層面產生了複雜的關聯。

例如2011年在紐約大都會博物館雕塑展廳創作的場地特製表演作品(site specific performance)《靜止移動》(Still Moving),通過人體動態與古代雕塑進行互動,「產生了由古典身體(雕塑)到當代身體(舞者)的過渡」,為觀者提供了對編舞與雕塑認知的全新視角,呼應了其跨學科的研究體系與綜合性的視覺表達。

從舞台到畫布,

抽象形式語言與精神場

「沈偉:未知的探索」展覽現場

在探討沈偉藝術創作向抽象語言過渡的展廳內,不僅帶來其2005年舞蹈作品《地圖》中繪有編舞手稿的舞台背景,同時也展現出其抽象藝術創作與音樂的直接聯繫。

從《春之祭》時期對斯特拉文斯基(Stravinsky)樂曲的解構與演繹,到一系列布面油畫作品所受到的音樂啟發:林友仁演奏的古琴曲《陽關三疊》、搖滾樂手湯姆·威茲(Tom Waits)1987年的曲子《Yesterdayis Here》、歌劇假聲男高音安德烈亞斯·肖爾(Andreas Scholl)的演唱、古爾德(Glenn Gould)演奏的巴赫《哥德堡變奏曲》,作品對多種東西方音樂形式進行了概念與抽象的視覺再現,尋求一種通感式的直覺共鳴。

 

沈偉,《地圖》氣球,2014年

沈偉,《運動第8號》,2005-2006年

如果說這一時期的繪畫創作還保留有明顯的美國抽象表現主義(American Abstract Expressionism)的影響痕迹,接下來的大型展廳中所呈現的沈偉近期抽象繪畫創作在兩位策展人卡羅林.漢考克(Caroline Hancock)與弗郎索瓦.米肖(Fran?ois Michaud)看來則可以被歸為一種「心像景觀」(mindscape)的再現。

2013年至2015年間創作的巨幅抽象繪畫「無題」系列如同心理日記一般,是對運動、環境與呼吸的抽象展示,沈偉時年行走於吳哥、西藏、巴塔哥尼亞等地,以黑白灰金為主色調的視覺畫面捨棄了具體的經驗語言與形式主義,爆發出巨大的生命體量。

「沈偉:未知的探索」展覽現場

2013年的抽象繪畫作品《無題第8號》如同是對英國19世紀著名浪漫主義風景畫家約翰·馬丁(John Martin)啟示錄作品的東方式再現,而更為近期的繪畫創作中所呈現的大量留白則試圖將作品帶入與17世紀水墨畫家八大山人相通的審美意境之中,呼吸感與精神上的通感也從肢體的表演擴展到畫布之上。

沈偉,《懸浮-藍第1號》,2017-2018年

沈偉作品《生熒》展出現場

展覽以沈偉的最新多媒體裝置影像《生熒》作為收尾。作品靈感源自藝術家2011年的一次火車之旅,除了再次呼應其重要的「自然身體發展法」之外,

前後貫通的影像呈現以及對日常聲的還原,進一步放大了感官體驗,將展覽對藝術家個人化與內心化的探討延伸至與觀者的互動關係之中。

作為展覽抽象敘事梳理的尾聲,《生熒》似乎是在塵世的暈眩感中尋找一個心靈的支點,其英文名稱「Suspending Motions」也彷彿是對人類複雜存在狀態的一種個人化再現,一種人類經驗最原始的牽引力與擺盪狀態。

(採訪、撰文/翁家若)

沈偉:未知的探索

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PSA)

展至10月25日

* 如無特別說明,本文圖片由

藝術家及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PSA)

提供

推薦閱讀:

【探索發現】《考古發現古墓》【21集 珍藏版】
XPwn 2018未來安全探索盛會成功舉辦,探索智慧生活新保障
探索開羅和吉薩(下)
探索

TAG:藝術 | 視覺 | 舞蹈 | 精神 | 探索 | 未知 | 尋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