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悠幾代人的毒雞湯,別再拿來矇騙年輕人了

幾米在《我的錯都是大人的錯》里說:

「有些父母喜歡教訓孩子:『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

但他們自己吃盡了苦頭,好像也沒變成人上人……」

在我們的教育中,「能吃苦」似乎是一個無上的褒義詞。

 

「這孩子這麼能吃苦,將來一定有出息。」

 

「學海無涯苦作舟「的學習是要能吃苦的,「梅花香自苦寒來」的人生是要能吃苦的。

可很多時候,一味重視吃苦的教育,實際上只是一場

徹底的自我感動。

1

父母對「吃苦」

抱有太大的功利心

大概很多人小時候都聽過父母的一句話:「現在讓你吃的苦都是為了以後能走得順一些。」

說是教育孩子,更像是催眠自己。

一份針對「吃苦教育」的暑期調查顯示,81.8%的人贊同父母對孩子進行「吃苦教育」,65.7%的人認為這樣對孩子的將來有很大幫助。

於是有的父母們為了不讓孩子滑向「養尊處優」的危險境地,開始人為製造苦難,「磨礪」孩子的精神。

今年夏天,各種主打體力教育的暑期夏令營風靡一時:

最小7周歲的孩子們,每天要完成至少五公里的跑山、基本功練習、武術腿法練習……

此外,還有軍事夏令營,荒島求生,一元城市生存挑戰……

明星樂嘉曾經帶著年僅4歲半的女兒4天徒步穿越甘肅張掖沙漠,還將她送入少林寺。

 

他說:「想了很久,終於決定送孩子進少林學習,願她出來時煥然一新。」

來源:@樂嘉

「煥然一新」,是多少父母的期待。

父母們在買苦吃的路上愈走愈遠,也常常因此覺得孩子離「有出息」更近了。

但體力上的苦,真的能夠直接深入心靈,讓孩子「面貌一新」嗎?

恐怕不然。

江西上饒,小女孩雯雯四歲時就有了「中國最小背包客」的稱號,她沒上過幼兒園,每年有一大半時間都在睡帳篷,吃野菜,每天還要步行十幾公里。

雯雯走紅後,她的父親正準備帶她開始兩個多月的川藏線徒步之行。

他說:「這點小困難跟她以後人生要經歷的挑戰比起來不算什麼,就得讓她吃吃苦,不能太安逸,才能懂得珍惜、獨立。」

可面對記者詢問「你喜歡幼兒園還是去外面玩」時,雯雯選擇了幼兒園。

很多家長在讓孩子「

吃苦

」時,完全不考慮子女的承受能力。

前幾日,合肥一12歲少女失蹤,她留信說,「我不想活了。」

當民警連夜找到女孩後才得知,女孩是因為父母給自己的學習壓力太大,才有了輕生厭學的念頭。

圖片來源:微博

成年人也很難完全承受住過度壓力帶來的「苦」,更別提小孩子。

錯誤的引導,過度的施壓,可能會讓孩子的承受力崩盤,造成不可想像的後果。

父母的教育中先苦後甜總是伴隨著一種延遲滿足:今天吃苦,明天享福。

可是, 強大的心靈從來不是單純的吃苦就能培養的。

期待著短時間的「吃苦訓練」,就培養出堅強的孩子,就能讓孩子在未來的人生中一往無前,這種想法,未免太過功利化。

從小到大的學習過程,看的從來不是

誰做的題最多,誰熬得夜最晚。

科技發達的今天,

我們越來越少受肉體辛苦的束縛。

但「吃苦說」仍然有巨大的市場,尤其是在教育上。

不少家長故意給

孩子「挖坑」,並且指責他們「起不來就是懦弱」。

讓孩子一次次承受挫敗,美名其曰「挫折教育」。

其實,這是模糊了重點,將

「不得不爬起來的壓力」和「積極面對困難的勇氣」混淆在一起。

能吃苦和多吃苦,從來不能劃等號,更不能通過量變去積累所謂的質變。

 

因為前者是能力,後者是非必要的經歷。

2

吃苦不能一勞永逸

不必

綳得太緊

我們從小被灌輸吃苦耐勞是優良品質,長大後又有不少「成功學」導師大肆販賣「苦難學」。

這些都讓「吃苦」看上去有種天經地義的正確和不容置疑。

但問題在於,很多人把「吃苦「視作成功的最有效途徑,並且將其理解成膚淺的皮肉之苦和機械重複。

這背後隱藏的是一種「一勞永逸」的「懶惰思維」。

南京某高校一年半勸退了49名本科生,其中一位叫李欣也的男孩,剛剛入學一學期。

和許多同齡人一樣,他也有著相似的學生時代——從小學到高中,被作業、輔導班壓得喘不過氣。

對他來說,高考就像是遊戲中的最後一個BOSS,考過了,這場充滿痛苦和折磨的「遊戲」就通關了。

「那時候老師總說,現在多吃點苦,考上大學就進天堂了!」老師這句話支撐著李欣等著「苦盡甘來」的那一天。

他形容自己跨入大學校門的心情是: 「解放了!」

緊接著,網吧,電腦遊戲,吃喝玩樂……紛繁的娛樂生活讓李欣盡情釋放著這麼多年來的壓力。

自甘放縱的他,沒有留意學校規定:一個學期獲得學分未超過4分,將被紅色警示,作退學處理。

這個上大學剛一個學期的男孩,因為只修了4學分,4門課程不及格,被學校作退學處理。

他說:

「大學剛開了個頭,沒想到就要結束了。」

知乎上有這樣一個問題:考入重點大學,卻頻頻掛

科,沉迷遊戲,這些人是怎麼想的?

他們不是沒吃過苦,能夠考上重點大學的絕大多數人,多少都經歷過熬夜、刷題……

可是,長期在父母老師的控制下長大,一離開父母,就暴露出自控力不足的缺陷。

很多父母會在高考前鼓勵孩子:上學時候多吃苦,考上大學就放鬆了;工作時多吃苦,當上領導就好了……

但常常到最後「先苦後甜、一勞永逸」沒有實現,反而成了讓一些孩子「放飛自我」的理由。

以苦為良藥,也常常讓人在刻苦之中漸漸失去了自我反思能力。

 

四川大學教授王東傑舉了一個例子:一位中國學者到了劍橋大學卡文迪什實驗室參與科研,徹夜不眠投入工作。

 

一段時間後,負責教授和他談話,詢問他:你的實驗是為了解決什麼問題?有什麼意義?

這位學者卻茫然了,教授告訴他:科學家不是工人,只需要低頭做工就夠了,把實驗問題弄明白,才是最有意義的事情。

 

而功利性的吃苦教育往往讓學生只知道咬著牙低頭前行,卻忘記了時常反思自己做的事情意義何在。

應了《燈下塵》里的一句話:

「最讓人受不了的不是吃苦,而是你不知道你吃苦是為了什麼。」

萬事萬物都要有度,水滿則溢,弓滿則折。

太緊的橡皮筋總會在某一刻斷掉,咽下太多無用的苦總會在某一天侵蝕精神。

人生很少有「一勞永逸」的事情。

真正的強大,不是總指望著熬過這一陣的苦,而是在可以享受時享受人生,在苦難來臨時毫不畏懼。

3

做有意義的事

別吃無意義的苦

 

吃苦是否會有回報,其實因人而異。

成功者喜歡在演講和自傳中回憶自己艱苦的經歷,為的是表現創業的辛苦和成就的來之不易。

許多人經常因此就只看到了他們的吃苦,忽略了其他天時地利因素。

如今的娛樂圈中,各大公司的練習生是一大「風景」。

他們的訓練也的確很苦:有人每天只能睡三四個小時,有人忍著身體不適練習基本功……

但前段時間的兩檔選秀綜藝讓我們看到,

100個練習生中只有十分之一的人能夠出道。

《創造101》幕後全記錄 / 視覺中國

並不是他們不夠苦,而是吃苦與成功,本來就沒有絕對的因果關係。

在金融學裡存在一個倖存者偏差的概念,指的是忽略了某種篩選的過程只看到篩選結果。

 

這種說法在教育中也能體現,比如人們常常說的「畢業後學習不好的通常混得更好」,「沒讀書就創業照樣能賺大錢」。

 

忽略了大基數背景只看到個例。

常常看到成功的人感謝貧窮,感謝苦難。

而現實里更多的是因為「苦」而深陷絕望的人。

女星李子璇出生在教師家庭,她在節目中坦言,從小母親就不讓她叫「媽媽」,只能叫「張老師」。

她很少能感受到家庭的溫暖,快樂多是來自身邊的朋友。

 

為此她有巨大的壓力,一邊害怕辜負母親的期許,一邊只能自己默默承擔。

 

教育學者張文質說:「

生命是需要歷練的,但歷練的基礎是得到充分的甜,而不僅僅是讓孩子吃苦。

苦吃多了,孩子也許是很堅強,但他不幸福,即使未來有了可以享受的經濟條件,他也沒有那個能力。」

要做有意義的事,而不要吃無意義的苦。

真正能提升一個人的,是把有限的時間花在更有價值的事情上。

一位曾經北漂過的網友回顧自己的經歷時,無限感慨:

為了省錢,她租了一間每月幾百塊的小房間,房間里只有一張沒有樓梯的上下鋪,睡在上鋪的她每天上下床都要費很大功夫。

而房子離公司也很遠,每天要提前兩個多小時去擠地鐵。

其實她的工資完全可以租一間離公司近、條件更好的房子,可是她不願意:「北京人才這麼多,不多吃點苦怎麼能追上別人。」

然而這樣的奔波沒過多久,她就變得十分憔悴,整日抱怨。

她最終離開了北京,帶著滿腹疑惑:「

為什麼我吃了這麼多苦,生活卻沒給我半點回報?

也許後來她會明白,她吃的苦,擠地鐵、住小房間、不敢亂花錢,沒有一樣能幫助她在工作上成長。

董卿曾告訴自己:「每一步路都不要白走。」

那些無效、機械、沒有經過思考的苦,其實只是無意義的自我折磨,甚至是在反向用力,拖後腿。

對於「吃苦說」,過度迷戀或者徹底否認都是不科學的。

比起吃多少苦,知道自己為什麼吃苦才更重要。 

當你有信念,為達成目標所吃的苦就值得,而不是自暴自棄,覺得自己就是吃苦的命。

給文章點

個贊,

懂得為什麼吃苦、如何吃苦,才是聰明的做法。


網易新聞沸點工作室《談心社》欄目長期招聘

坐班實習生/線上作者

,單篇稿費300元-1500元。點擊

?

招聘

?

即可查看。

點擊閱讀原文,查看任志強商學課。


推薦閱讀:

解決s掉發重塑年輕形象
大蒜這樣吃,每天幾顆,月瘦到90斤,皮膚年輕了好幾歲
多吃這一物排出毒素年輕好幾歲(1)
年輕人應該懂得哪些道理?治脫髮要趁早

TAG:忽悠 | 年輕人 | 年輕 | 雞湯 | 毒雞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