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3項經典心理學研究,讓你更加懂得人際關係的規則

 我們來講講幾個經典而有趣的心理學研究。從這些研究,每一個,都拷問人心,直擊人性,能夠揭示某些深層的規則。

 

01

  「階層固化」的心理學依據:

我們都只愛和同階層的人交朋友

優秀的人大都更願意與優秀的人交往,這是由人類趨利避害的生存法則決定的,同時也是由我們的潛意識對社交對象的選擇所決定的。所以我們現在常常提到的階層固化的現象,其實有著心理學依據——如果你已經很優秀,就很難和「層次」比你低的人交朋友。

我們先來聽一個案例。

在愛荷華城的一家商場里,一個鬍子拉碴、衣衫襤褸的工人偷偷地把一件商品藏進了自己的裝口袋裡。他的偷盜行為被不遠處的一名顧客看在眼裡。過了一會兒,一個西裝革履,看上去素質不錯的男士,也趁著大家不注意,把一件商品塞進了自己的公文包,他的這個行為被另一位顧客看到了。

同一天,愛荷華城的各個商場里都在發生類似的事情,工人打扮的小偷和白領打扮的小偷同時在偷著東西。

難道所有小偷都同時出動了嗎?

當然不是。其實,這只是兩名社會心理學家進行的一項實驗。目的是研究旁觀者對待不同社會階層的盜竊者時,各自會產生怎樣的態度。

這些盜竊者都是由心理學家安排的,他們盜竊的時候,要保證目擊者能夠看到他們。之後,心理學家打扮成店員,故意靠近目擊者,為的是促使目擊者向他揭發小偷的盜竊行為。

在進行了幾十次相同的實驗後,答案揭曉了。目擊者們對待不同盜竊者的反應完全不同——大部分的目擊者會在看到打扮落魄的工人盜竊時,向店員舉報他們,而且會極力渲染,甚至對盜竊者進行謾罵;而只有極少數人的人,揭發衣衫整潔的盜竊者,並且在舉報的時候,也顯得很猶豫。

這個實驗說明了什麼呢?

我們對待不同社會階層的人,會有相應的刻板印象。我們習慣先簡單地將人進行分類,再對他做出主觀的評價。

我們也更加容易對同一圈子的人產生認同,並且會不自覺地維護自己所在的「集體」,因為集體能夠讓我們產生歸屬感。

 

02

 綁匪和人質的「虐戀」:

一項匪夷所思的刑事案件所引發的研究

有一個心理病症,是通過一個令人匪夷所思的刑事案件才受到重視的,並以案件發生的城市命名。

 

1973年8月23日,在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市內最大的銀行發生了一起銀行搶劫案。當時警車包圍了銀行,並且與歹徒僵持了近130個小時,警察並沒有採取強制行動,因為兩名企圖搶劫銀行的歹徒,挾持了四名銀行工作人員。

經過130個小時的對峙,警察判斷,歹徒的體力和精神已經快到崩潰的邊緣了。不出所料,歹徒投降了。

然而,後來發生的事情,讓警方大為意外。他們原本以為,四名被挾持者一定會毫不猶豫地指控罪犯,然而事實是,四個被劫持者對警察充滿了敵視,並且始終拒絕指控。

更出乎意料的是,其中一名人質還不顧一切地與其中一名劫匪訂了婚,這讓她的家人和朋友都難以理解。

人質愛上了綁匪,是不是特別令人匪夷所思呢?

心理學家也是這麼想的,所以他們對這個現象產生了極大的興趣。通過研究,他們發現這個現象並不是個案,在生活中非常普遍,在大量的綁架案件中,都發現了類似的事情。

 

美劇《犯罪現場調查》中有這樣一個案件:在一家花店裡,警方發現了一具屍體,經過多方調查,最後把犯罪嫌疑人鎖定在了死者的養女身上。

後來,警方驚訝地發現,養女是為了死者的仇人才去行兇。在破案過程中,警方找到了女孩的親生父母,希望用親情感化她,她也表現出了感動,可最後讓她父母崩潰的是,她騙取了父母的錢財後,不告而別了,並且毫不猶豫地潛逃出去與那個仇人匯合。這個女孩固執地認為,養父對自己不好,那麼養父的仇人就是自己的親人,也因此其他人都無法走進她的心裡。

上面的這兩個案例有幾個共同之處:

第一, 人質和那個養女都受到了生存的威脅;

第二, 對方都給予了受威脅者一定的恩惠;

第三, 兩個例子中的「受害者」處於信息被隔離狀態,無法或者不願意再接收其他信息;

第四, 他們認定自己沒有擺脫困境的希望。

如果滿足了這幾個條件,一種被稱為「斯德哥爾摩情結」的心理反應就會啟動,這個時候,人的大腦也就不受自己控制了,而在外人看來,這些人彷彿被洗腦了。

 

斯德哥爾摩情結,是指犯罪的被害者對犯罪者產生情感,甚至反過來幫助犯罪者的一種情結。

你是不是覺得很荒誕呢?但事實上,斯德哥爾摩情結在我們生活中並不少見。比如有些家庭發生了家暴,但是受虐方就是不願意離開施暴方,還會幫對方說好話。還比如,老闆或者領導明明很難纏,但你就是不願辭職。

現在,你是不是能夠解釋這種現象了?

 

03

  「私人空間」理論:

保持適當的距離,反而能拉近關係

每天早上上班的時候,如果你乘坐地鐵的話,一定能夠領會到什麼叫人多!

那麼,我們就能忍受和這麼多陌生人擠在一塊呢?

如果把旁邊的人都換成熟人,大家還會這麼「不顧一切」地擠在一起嗎?

不一定!心理學告訴我們,跟熟人,我們反而會拒絕「零距離接觸」。

某電視台節目做了「一個電話亭能容納多少人」的實驗。實驗很簡單,就是進行一個表演:讓10位素不相識的男女擠進同一個電話亭。

綵排的時候,電話亭還能夠容納這10位實驗者,但在正式表演時卻發生了意外——雖然還是這10個人進了電話亭,但門卻關不上了。

難道說他們的身體膨脹了嗎?當然不是。原因就在於,在表演前的一個半小時里,他們互相之間有了一些了解。

相互認識了,所以門就關不上了。

為什麼呢?因為我們雖然可以毫不顧慮的擠壓陌生人的身體,但相互熟識後,出於人身安全的考慮,人們就不好意思繼續粗暴地擠壓對方身體。這個時候,這是個人彼此之間就有了空隙,這個空隙叫做「私人空間」。

在綵排的時候,他們面對互不相識的人很容易形成「去人格化」意識(即缺失人類人格的存在)。簡而言之,他們會擅自把對方當成「某物」,而不是「某人」,所以就沒了「私人空間」意識。

相反,在彼此相互熟識後,「私人空間」意識被強化,人們就會產生顧慮。這就是為什麼我們可以忍受和這麼多陌生人擠在一塊的原因,而不僅僅是怕上班遲到。

 

那麼戀人、同事、其他人……彼此最恰當的距離是多少呢?

人類學家愛德華·霍爾博士把人際距離分為了四種:分別是:

1、親密距離,比如挽著手臂或者促膝而坐;

2、個人距離,一般沒有身體接觸,但關係還是屬於比較融洽的;

3、社交距離,這種距離體現的是一種禮節性的距離;

4、公眾距離,這種距離下的人們,彼此之間幾乎沒有交流。

親密距離

接近相(0-15厘米),視線交匯,且能互相感覺到彼此體溫的距離。

遠離相(15-45厘米),觸手可及的距離。雖然雙方彼此熟悉,但如對方接近這一距離,主體會立即產生不安感。

個人距離

接近相(45-75厘米),無論哪一方只要伸手或者伸腿便可觸及對方的距離。

遠離相(75-120厘米),雙方同時伸出雙手後,兩人指尖可互相碰觸,且能抓住對方的距離。私人談判時可保持這一距離。

社交距離

接近相(120-210厘米),雖然可觸碰對方身體,但無法仔細觀察對方表情微妙變化的距離。

遠離相(210-360厘米),雖然無法仔細觀察對方臉色的變化,但是能輕鬆觀察對方全身姿勢變化的距離。

不牽涉任何個人關係的公眾距離

接近相(360-750厘米),互不相識,很難建立個人關係。

遠離相(750厘米以上),很難清楚傳達言辭上的細微差異,且主要依靠肢體語言來交流。

了解了這些有什麼用呢?

至少有兩個作用。

一是你在跟人打交道的時候,就能根據關係的疏密程度,衡量彼此的應該保持的距離。

比如別人與你關係一般,你就不要為了表示親昵而動手動腳。適當保持距離,反而能夠拉近關係。

二是,提醒自己保持必要的警戒心。

當應該與你保持「社交距離」的人,忽然採取某些親昵的舉動,想要與你建立「個人距離」,那麼你就要警醒,他是否別有目的。

 

這3項研究,都是心理學家對人心和人性的探索。

學習這些理論,能夠讓我們更好地看清這個世界,理解他人,讀懂自己,更好地和外界相處。

 

想要找到我們行為背後的心理學答案嗎?想學習更多更有用、更有趣的心理學知識嗎?

 

掃描以上二維碼或點擊閱讀原文,

即可進入學習課堂

黑天鵝圖書,近十年專業的知識與經驗積累, 10個版塊,80個心理學理論,100多個心理學方法,讓你以最簡單、有趣的方式了解心理學。

幫助你有效提升決策力、認知力、覺察力、感知力、溝通力、鏈接力。

點擊閱讀原文,即可進入學習課堂。


推薦閱讀:

你的記憶能有多「不靠譜」?
6~18歲孩子最好的溝通方式,精準把握各年齡段認知心理特徵!
心態放不好,戀愛談不好
如何學習埃里克森人格發展八階段理論?
當你的親人患病需要你長期而頻繁的照顧時,你該怎麼辦?

TAG:心理學 | 心理 | 經典 | 規則 | 關係 | 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