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文創產業一環,博物館研學旅行如何規範?

博物館研學目前逐漸成為了文化旅遊產業和文化創意產業的一環。

畢竟正如敦煌研究院院長王旭東所說:「希望文創設計者最好能來敦煌現場看一看,實地的感受。」包括故宮在內的一級博物館都已經展開了研學項目,據騰訊文創通過參與博物館研學和調查資料了解到,目前的博物館研學更聚焦於旅遊文化項目,文化創意的課程設置還紮根不深,需要有更多比例的課程設置,讓孩子們發揮自己的想像力,將自身的創意融入博物館文化,增強互動,從而促進博物館文化在未來幾代人中更好的傳播。

——騰訊文創

日前,國家文物局發布了一則題為《社會機構組織博物館研學旅行應規範管理提升質量》的文章,文章表示:「對於部分社會機構、個人以『博物館遊學』之名,開展粗放的、只游不學、走馬觀花、名不副實的『研學旅行』活動,損害中小學生利益的行為,表示堅決反對。」

依託博物館自身資源稟賦與文化價值,組織中小學生開展研學活動,是素質教育的一種有效探索與實踐。在研學活動中,如何避免流於形式、華而不實,切實提升參與學生的學識素養,達到素質教育的目的,值得各方思考。

山東青島重慶路第二小學的孩子們把暑期實踐課堂開進了青島貝殼博物館。學生們在參觀和學習中提高了對保護生態環境和生物多樣性的認識。

博物館研學旅行熱出現

助推研學市場逐漸壯大

研學旅行是研究性學習和旅行體驗相結合的校外教育活動。博物館因其資源稟賦和獨特魅力,成為各類研學旅行的重要目的地之一。如今,很多中小學校都在組織學生走進博物館。

北京市北京中學列出了孔廟與國子監、中國科技館等8個博物館供學生選擇,為了讓學生在看到展品時有更深入的認識,「提前幾天就開始為我們介紹相關背景知識與參觀方法,分組布置任務。」該校初中生肖瑜玥說。而在中國文字博物館,河北省廊坊市第六中學的學生用傳統印刷工藝印製生肖圖畫,既能體驗技藝,又能收穫有紀念意義的作品。

北京孔廟和國子監博物館

鑒於博物館所具有的教育功能,博物館自身以及一些教育機構、旅行社也紛紛推出研學項目。今年暑假,適齡學生可以報名參加故宮博物院組織的6個主題、22場活動的暑期知識課程,除了解古建、珍寶、宮廷生活外,還能動手操作,創作屬於自己的金甌永固刮畫作品。

2018年故宮暑假知識課堂

敦煌研究院自7月12日起也推出「世界文化遺產之旅」研學游,為期3天,包括聆聽有關敦煌文化的講座,觀看敦煌莫高窟主題電影和《絲路花雨》情景舞劇,參觀莫高窟和榆林窟等9部分內容。

莫高窟

榆林窟

主題電影《千年莫高》

此外,「中國通史」學習體驗營、「龍的傳人」之故宮深度研學之旅……短則半天游,長則系列游,市場上由社會機構組織的研學旅行以及相關產品也越來越多。

2017年的《中國研學旅行發展報告》顯示,約3/4的受訪者表示了解研學旅行,80%左右的人表示對研學旅行很感興趣,60%左右受訪者參加過研學旅行。各區域主要熱門旅遊城市,如北京、上海、廣州、深圳、成都等,願意參與研學旅行受訪者比例達到70%。

有專家表示,隨著素質教育理念深入人心,以及文化需求日益增大,研學活動越來越得到相關從業者的重視,行業內市場主體愈發豐富,這促使研學項目形式走向多元,給孩子們帶來很大的選擇空間,助推研學市場規模逐漸壯大。隨著市場需求不斷釋放,中國研學旅行市場總體規模將超千億元。

博物館研學活動

完善監管體系

護航研學旅行產業健康發展

博物館研學熱反映了人們對文化教育的重視,這本應對孩子成長發揮積極作用,但市場上存在的一些亂象,讓文化之旅的意義大打折扣。「回來後讓孩子講幾個文物故事,她卻吞吞吐吐,說不出個所以然。一問才知道,老師只讓孩子們自己『尋寶』,沒介紹相應的背景知識。」北京市民張玲暑假為孩子報名參加某研學旅行,效果並不理想。

研學項目價格通常與課程時長有關,據統計,2—3天的短途研學收費一般在2000元左右,有些長途的收費達6000元。這樣的價格與孩子的實際收穫是否成正比,部分業內人士也表示質疑。「博物館本身是公益性的,但是一些機構打著研學旗號,包裝出高價的文化產品,讓博物館失去了公益屬性。」中國婦女兒童博物館社教部副部長梁紅指出。

博物館研學活動

「個別研學團其實是變相的旅遊行為,跟研學關係不大。」

國家博物館社會教育部主任黃琛則認為,「

研學更應該由學校而不是旅行社來組織

,因為學校組織的研學活動有專業的課程設置,以及師資配備,能保證基本嚴謹規範。」

  

收費偏高,孩子卻收穫寥寥,且組織不甚規範,這樣的研學產品為何依然能有市場?監管不完善是重要原因。早在2016年,教育部等11部門便印發了《關於推進中小學生研學旅行的意見》,對開展研學旅行的原則、任務等做出規定。規定內容雖然具體,但並未制定明確可操作的行業標準。

在北京師範大學政府管理學院教授張勝軍看來,對於博物館研學旅遊市場,當務之急是儘快由相關部門出台管理標準、明確監管主體、制定監管舉措,進而把服務質量、收費標準等都納入政府監管範疇,才能維護市場健康發展,保障消費者合法權益。

博物館研學活動

  

令人欣慰的是,為防止博物館研學「變味」,相關部門已經予以重視,正加大監管力度。國家文物局已會同教育部,將95家博物館及相關機構列入全國中小學生研學實踐教育基地名單,而且各地博物館也加強資源整合,推出了一批研學旅行實踐項目和精品課程。

重慶紅岩革命歷史博物館打造了「紅色小記者」研學旅行體驗營,小記者們通過實地採訪博物館、陳列館、革命遺迹,探尋歷史故事、弘揚革命傳統;杜甫草堂博物館開展「草堂一課」教學活動,以學術講座、詩歌朗誦會、文藝演出、園林園藝展覽等形式,弘揚杜甫的愛國主義精神,進行愛國主義教育……這些具有特色的實踐項目都取得了不錯的社會反響。

重慶紅岩革命歷史博物館

國家文物局相關負責人還表示,將會同有關部門,制定博物館研學旅行相關標準,豐富研學旅行課程體系,不斷提升研學旅行質量。

  

精心設計課程

促進研學旅行產品提質增效

如何讓博物院研學產品真正做到高品質、有價值?博物館給出的方案是在課程設計上下功夫。目前,不少博物館已開始了對研學產品的提質工作,在挖掘、整合自身資源的基礎上創新研學教育模式。

廣東省博物館今年暑期組織的「自然海洋營」夏令營推陳出新,孩子們可以根據老師科普的知識創作海洋故事,也可在DIY工作坊里解剖魚類,或進行角色扮演表演即興話劇。「讓孩子們在自主參與中輕鬆收穫海洋生態知識,釋放想像力。」廣東省博物館公眾服務部主任段小紅說。

廣東省博物館

西安半坡博物館則同廣西民族博物館開展館際合作,將「史前工場」帶到南寧,南寧的孩子們能現場觀看「鑽木取火」的演示,體驗陶器鑽孔、原始房屋搭建等項目,穿越千年體驗原始人生活。此舉延伸了博物館的服務觸角,同樣為研學產品提供了新的思路。

西安半坡博物館

研學產品要重視課程設計,同時也要注意到,不同主體所具備的優勢特色不同,對課程的呈現效果影響也不相同。「教育機構關注產品的教育性,博物館保障專業性,旅行社注重娛樂性。」某兒童博物館課程研發機構創始人張曉揚認為,每一方都有自己的優勢和短板,面對巨大的市場需求,各方應積極開展合作,優勢互補。

廣東省博物館便在去年舉辦了5次針對講解員的培訓工作坊,多次與學校開展研討會,相關培訓活動也向社會開放,以提高講解員的專業水平和業務能力。

  

若條件允許,除了提升課程品質,作為研學場所的博物館也應該著力優化管理手段。據段小紅介紹,廣東省博物館對團體參觀及活動實行預約報備與量化管理,如果有研學組織要開展臨摹寫生、專題採訪、定向尋寶等活動,需要提前辦理審批手續。同時,還根據客流量的峰谷規律安排每日各展廳活動的場次,每場人數基本控制在30人以內。這種量化管理手段,為保障研學旅行質量提供了可供參考的思路。

博物館是歷史文化的集納地,組織青少年走進博物館求知,是對文物的守護、文化的傳承。從這個意義上說,博物館研學旅行對促進素質教育大有裨益。

青少年走進博物館

「然而,目前整個市場發展尚不成熟,需要有關部門的規範與引導,亦需博物館、學校、企業聯合發力。」張勝軍表示,「研學市場生機勃勃,要趁著這股勁兒讓更多優質產品誕生,真正走進孩子的心坎兒里。避免走馬觀花、名不副實,找到博物館研學旅行的『正確打開方式』。」


文章來源:《 人民日報 》

作者:史一棋 白春陽

推薦閱讀:

[MEDSCAPE感染性疾病]:美國FDA建議氟喹諾酮不應作為一線用藥
什麼樣的地形可以被稱作為「十富」
作為一個廢物我是怎麼跑步的
韜光養晦,有所作為

TAG:旅行 | 博物館 | 規範 | 產業 | 文創 | 作為 | 博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