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身價10億的國企前輩,送給年輕人的3點成長建議
作者丨一直在路上的K叔
編輯丨葉超群
來源丨Kris在路上(ID:krisgtd)
你們一定很好奇,體制內的國企人,賺那點死工資,怎麼可能身家10億?
別著急,故事很精彩,聽我慢慢道來。
上個月出差,從北京出發,去湖南的一家下屬企業做項目調研。
一路飛機、高鐵、高速、國道、土路……海陸空一圈折騰之後,終於到達了目的地。
一下車,我們幾個都跑到車後面,輪流吐……旁邊的高哥,邊吐邊罵,「這鬼地方,路也太TM顛了!」
下車走了大約10分鐘,終於看到了一幢牆皮斑駁的辦公樓。但在這山清水秀的映襯下,感覺更像個年久失修的度假村。
8月的湖南,又濕又熱,可進了這山裡,卻涼快清爽很多,我們幾個開玩笑,「咱們劉總還真會找地兒,把公司開在了這麼個世外桃源!」
劉總,是這家企業的負責人,也是我們這次調研的主要目標。我們都很好奇,
劉總都已經是一級企業的負責人了,怎麼還要折騰著跑到這窮鄉僻壤里搞研究?
來之前我做功課,各方打聽劉總的經歷,幾乎所有人都給了兩個字的評價:牛逼!聽完他的故事,我也直點頭,確實是真牛逼啊!
20多年前,劉總還是公司里的一個小技術研究員,硬是帶著兩個研究生閉關了兩年,攻克了一個超級技術難題。
熬了兩年,終於快要熬出頭了,他心裡清楚,這一項技術突破,最低可以給公司帶來至少幾十甚至上百萬的利潤(當時的百萬已經是天文數字)。
但是,就在他興緻勃勃地開始準備材料,申報課題,計劃儘快申請專利的時候,卻發現,上級的批複遲遲下不來,也不說斃掉,也不做批複,每天只能幹著急。他各種打聽詢問,所有的回答也都是:「再等等,領導應該在批。」
後來,一個老前輩委婉地暗示他,這項目估計懸了。
原來,因為他以前在工作中,沖得太猛,得罪了公司的總經理,而這次技術突破報上去之後,總經理一是想挫挫他的銳氣,二是竟然背地裡開始找團隊,試圖竊取他的研究成果。
劉總氣不過,「他要整人,就單沖著我來。可他這麼搞,時間耽誤一天,損失的都是公司的錢,這不是想把公司搞垮嗎?」
明知反抗也沒用,劉總一氣之下,給老總遞了辭職信,「老子不幹了!」
20多年前的中國,和現在「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環境,簡直天壤之別。辭職,就意味著主動丟掉了所有人都羨慕的鐵飯碗,身邊的親戚朋友都很不理解,有勸的,有罵的,
可劉總硬是頂著所有勸誡和壓力,昂首挺胸地走出了這家老「國企」。
接下來的事情,跨度十多年,細節不清楚,但我知道的結果是:
劉總拿著自己的研究成果,申請專利,集資建廠,硬是從0到1,從1到N,把一家公司建起來了,而且還因為技術和成本優勢,把之前公司的業務市場徹底擠垮了。
而劉總,也
從一個一窮二白的國企小研究員,創業十幾年變成了營收百億,身家十幾億的民營企業家
。而之前公司的總經理,也因為貪污受賄早就被查辦了。故事還沒完。
就在劉總實現財務自由之後,準備提前退休時,省里國資委領導敲開了他的門。
訴求很簡單,希望劉總能夠再次出山,重新回到那家老國企(我們集團後來收購了這家企業),做總經理。
大多數人,或許會對以前的不公正待遇耿耿於懷,但是劉總對當年的企業感情很深,也一直有實業報國的抱負念念不忘,他的回應也非常直接:
「業務和人事,必須我說了算,行的話,我明天就上班!」
就這樣,
劉總重新回到了這個曾經讓他傷心的地方,以一名「國企」員工的身份,帶著這家企業重新起航,用了短短不到2年的時間,實現了扭虧為盈,重新回到了行業的第一陣營。
調研的過程很順利,我們聽劉總如數家珍地談行業的發展趨勢,談公司的業務情況,談目前的項目進度,那種對行業的判斷力,對公司的領導力,以及對工作的敬業和胸有成竹,讓我們這些年輕人自愧不如,邊聽他講,邊在心裡發出讚歎:「果然是牛人啊!」
我們其實還帶著一個任務,就是要對集團的一級企業領導做採訪,希望領導們能夠給今年的新員工寫一些寄語,提一些建議。劉總一聽,來了精神,「那我得好好想想,咱們明天吃飯的時候再細聊。」
讓我們受寵若驚的是,劉總在第二天一早就特別正式地邀請我們去他的辦公室,專門做訪談。
而桌子上擺著一張A4紙,竟然是特地給我們準備的《寫給年輕人的三點成長建議》。
1
為了取悅別人而犧牲自己
是對人生的最大浪費
劉總的一生,幾乎就是這句話的最好註腳。
不被領導重用,憤而辭職創業;
不被家人理解,頂住壓力往前走;
實現了財務自由準備退休,但當一個新的使命出現時,他聽從內心的聲音,不計前嫌,再次出山。
當他聊到人生中的每一個轉折點時,是這麼說的:
「我做的每一個選擇,都設定了兩個原則:第一,選正確的那個,不違反法律和道德的底線;第二,選自己內心想選的那個,不浪費生命。」
這幾天在看崔永元很早之前出的一本書《不過如此》,他當年畢業之後,被陰差陽錯地分配到了中央人民廣播電台。本來去廣播電台是件高興的事,結果一看分配部門,心涼了半截,他被分到了節目報社。
當年的節目報社,主要工作是出一份廣播報,聽眾通過看這份報紙來篩選好的節目,這顯然和崔永元的宏大理想南轅北轍。
用他的話說,報社就是電台的「最底層」,開全台大會,逐個部門點名,就是沒有節目報,總覺得低人一等。
他回憶起當年在廣播報有一個老編輯,人很老實,但非常有才氣,有一次準備年會他們要唱二聲部的《耶穌聖誕歌》,但沒有曲譜,就去求老編輯幫忙。老編輯老花鏡一戴,刷刷刷,幾分鐘就把曲譜寫了出來。
可這麼有才氣的人,卻被領導分到了報社的暗房(就是洗照片的地方),工作清閑,毫無技術含量,完全是大材小用。
而崔永元則在報社裡
始終不「安分」
,終於在一次電視台新聞評論部的內部招聘中,靠著自己的才華和折騰,跳出了這個讓人一眼望到老的報社。崔經常想,如果讓這位老編輯走出暗房,施展寫作方面的才華,報社無疑多一支生花妙筆。但,這僅僅是如果而已,對於老編輯來說,他的選擇就是,服務安排,被動選擇。
萬維鋼老師曾經在一篇文章中提到:
大多數取悅別人的,都是小人物,而大人物關注的則是自己的內心。
他發現,但凡是那些精英大佬,在做選擇時都會更加謹慎,因為一旦選錯,造成的影響也遠大於普通人,畢竟能力越大,責任越大。
而這些大佬們做選擇的時候,堅持獨立思考,而絕不願被外部道德綁架,相反,
那些因為別人的看法,別人的指責,別人的怨恨而選擇虧待自己的人,多會一生庸碌無為。
2
解決問題的高手
都擁有高頻、持續、深度的復盤能力
為什麼要復盤,因為我們經常會陷入事情的僵局之中,被牽著走,不知不覺就可能走入了一個死胡同,還絲毫沒有察覺。
錯的方向,再努力都是錯。
在中國,「復盤」二字,被引用最多的,恐怕就是聯想創始人柳傳志了。
在一次聯想系前員工聚會上,柳傳志曾說:
「我對自己的評價是智商中等偏上,情商較高,和別人比也不是有特別巨大的優勢。那我的優勢是什麼呢?是勤於復盤。」
復盤,也是聯想最為推崇的方法論,用柳傳志的話說,是指「
一段時間的工作之後停下來,花些時間把所有的工作梳理一遍,看清楚方向,也想清楚這是不是正確的路徑
」。採訪時,劉總給成長做了一個定義:
成長就是自我進化,你要想方設法地讓自己儘快實現基因的飛躍。
我理解,所謂自我進化就是:今天你還是只猴子,明天你要學會用石頭,後天你就要會用火,大後天就能召集大夥打獵吃肉了。
而自我進化的最有效路徑,就是復盤。
對於他在「復盤」前面特別加上的三個限定詞:「高頻、持續、深度」,是復盤最重要的三個關鍵,絕非隨意為之。
1、復盤的深度,決定了自我進化的質量
淺嘗輒止,只會永遠浮於表面,陷入一種低水平循環,別人都造成槍炮了,你還在舞刀弄槍,深度不夠,就無法實現進化的突破。
2、復盤的頻率,決定了自我進化的速度
復盤不是年終總結,年初定個計劃,年底做個總結彙報,這不是復盤,這是自己騙自己。
復盤的頻率一定要高,從年變成季度,從季度變成月,甚至到一周、一天。
你的復盤頻率越高,代表著你迭代的越快。快,就是搶時間,就是儘早地實現進化,而不是等到三體人來了之後,被人家秒成了渣。
3、復盤的持續性,決定了自我進化的上限
自我進化是一場長跑比賽,而不是跳高比賽。一個時間點,跳得高,看著挺熱鬧,但沒用,人家看的是時間段,比的是耐心,比的是持久,比的是誰先累得趴下,比的是誰能堅持到最後。
上周末,我把周記寫完推送給周記群的小夥伴之後,在手機便簽上寫下了這麼一句話:「每周寫完周記,都覺得上周的自己是個傻逼。「
這其實就是復盤,將復盤的頻率從年、季、月,壓縮到以周為單位,
不斷地通過周記,把自己打碎,重建,打碎,再重建,而這個自虐的過程,
目的就是為了實現一種高強度、高質量、高頻率的自我進化。
3
能走遠的人,逆商都很高
有一則柳傳志的趣事,在一次飯桌上,他讓大家猜他最敬佩的人是誰。大家猜來猜去,都不對。
最後,柳傳志笑著公布了答案:劉曉慶。
因為他一直最敬佩那些韌性強大的人,而劉曉慶當年在鼎盛的時候,因為涉稅遭了牢獄之災,很多人都覺得,她這輩子一定完了。
可劉曉慶竟然在監獄裡過得井井有條,每天堅持鍛煉身體,學英文,在巴掌大的地方,一圈圈地跑步,等出來以後,又帶著樂觀的笑,重回大家視野,活得很好。
這就是典型的逆商高。
逆商,又叫挫折商,英文里是「Adversity Quotient」,簡稱AQ。
以前,大家對智商(IQ)、情商(EQ)比較熟悉,人們也普遍偏向於用IQ和EQ來作為獲取成功的主要因素。而慢慢地,逆商則越來越被人們所重視,而成功的公式也被改寫成了:
100%的成功=20%的IQ+40%的EQ+40%AQ。
仔細想想,確實如此。
很多人智商、情商雙高,也曾輝煌過,成功過,但遺憾的是,一次重大挫折之後,很可能一蹶不振,再無出頭之日。
《創業維艱》的作者本·霍格維茨,是矽谷中的創業大牛,但即便獲得如此成就,他也同樣如履薄冰。他說:
「在擔任CEO的8年多時間裡,只有3天是順境,剩下的8年幾乎全是舉步維艱。真正的難題不是擁有偉大的夢想,而是你在半夜一身冷汗地驚醒時發現,夢想變成了一場噩夢。」
不得不聯想到那些令人悲痛的事件,短短几年,有太多年輕的創業者因為事業或感情出現危機,最後選擇了與這個世界別離,茅侃侃、蘇享茂、甘來……
不敢有任何對死去者的不敬,沒有經歷過那種痛苦,又有什麼資格指責他們呢?
而茅侃侃在生前苦苦掙扎與抑鬱症時,也曾說過:
「我們這批人沒有老一輩的隱忍和堅韌。」
不知道茅侃侃說的是誰,但他的很多創業前輩們,確實也曾遭受抑鬱的困擾。任正非,整夜睡不著覺,徐小平兩次患上抑鬱症,張朝陽,焦慮抑鬱到腦子裡只有兩個字「恐懼」。
新希望的劉永好,也曾有過自殺的想法,當時,他東拼西湊,好不容易借了錢來養雞,還一口氣接了一個大單,可當他把貨交出去後,對方卻不認賬跑路了。雞飛蛋打,走投無路,劉永好站在岷江的橋頭,幾次想翻身一躍,一了百了。
但好在,他們挺過來了,靠著強悍的逆商。
我們問了劉總最後一個問題:「您這麼多年來都遇到過哪些困境呢?"
劉總聽了,哈哈大笑起來。
「我就這麼說吧,除了我當時準備退休的那一個月,這麼多年來我每天都在焦慮。
焦慮公司不行了怎麼辦?
焦慮員工出事故了怎麼辦?
焦慮政府批文下不來怎麼辦?
焦慮鎮上黑社會拿刀砍我怎麼辦?
焦慮太多了……可每次我都這麼跟自己說,橫豎是個死,只要沒死,就得挺著!」
確實,能走得遠的人,逆商極高。
那天採訪完劉總,我們便起身告辭。因為著急趕晚班的飛機,那一個多小時的山路,司機師傅開得格外快。
但不知道為什麼,我們幾個都覺得,這「鬼地方」的破山路,沒有來時的顛了。
?
作者簡介:Kris ,公眾號:Kris在路上(ID:krisgtd),85後/二胎爸爸/會計博士/500強央企/馬拉松跑者,3年陪孩子讀了300本書/半年10個500強offer/2個月考博/1個月瘦20斤。個人微信:ursosonice5歡迎來撩。轉載請到原作者公眾號獲取授權。
噹噹當!星姐戳心力作
《餘生好貴 請勿浪費》
正式開售啦!
你願意怎麼支配你一去不再返的時間?
你願意怎麼度過你有且僅有一次的人生?
別再猶豫,將你最珍貴的餘生,傾注到你最渴望的事情上吧!
長按下方圖中二維碼
即可進入購買頁面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