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懂事的父母,讓人心疼
來自專欄有書5 人贊了文章
人來到這個世上,擁有的第一個身份,就是為人子女。
而一個人的真正成熟,也是從學會做子女開始的。
去年,一個10歲男孩的言論曾刷爆朋友圈。
他說,父母不配擁有他這樣的兒子,因為父母沒什麼錢,只開得起十幾萬的日產車,同學都拿iphone7,他只有兒童手錶。
這番話,我至今仍記憶深刻。
深刻的原因不是因為極端,而是他說出了我們曾埋在心中的抱怨與不甘。
知乎有個問題「有沒有那麼一刻,你會覺得父母拖累你?」有三千多人關注,近八百人參與了回答。
其中最高贊的回答說:印象最深刻的一次,我數學拿了99分,但卻不知道錯的1分錯在哪裡。
爸爸媽媽捧著卷子研究了半天,卻始終琢磨不出來,最後說:「你就硬記吧,反正以後也不會考了。」
第二天我去問了老師,得到正確答案後,拿著卷子往回走,哭了。
那時候覺得爸爸媽媽好沒用,這麼簡單的道理都講不通,還掙不到錢,別的小朋友都有玩具水槍和漂亮衣服,就我沒有。
很難過,越揩淚水越多。落日懸在我身後,像個猩紅的雞蛋黃。
能不委屈和抱怨么?同樣是孩子,別人擁有的,我們卻只能仰望。但年齡越大,就越發現這種落差無處不在。
昨天和你一起考試的同學,今天已經留學;
昨天和你一起吹牛的室友,今天已經創業。
而今天和你一起聚餐的同事,在父母的支持下,已經開始買二套房了,你卻還在為付不起的房租而掙扎。
我們不甘心,是因為我們覺得自己不差,卻被家庭和錢,限制了未來。
很多時候,哪怕嘴裡不說,也會在內心想,如果家庭條件更好些,我就不會過得這麼差。
一個人的成熟
是從看到父母的不容易開始的
背後只有落日餘暉的生活,有多苦。
網友木犀說,連續兩年無雙休地拚命工作,不消費,不社交,忍住不去買喜歡的任何東西,不穿衣打扮,甚至每天吃飯的錢都控制在20塊左右(一線城市)。
終於月薪過萬了,但是忽然有一天直接暈倒在路上,足足睡了十幾個小時才醒過來。
因為無處借力,所以才拚命透支自己。
朋友阿茹,剛入職時曾為一場活動,一個人將一堆材料肩扛手挑到嶽麓山頂。
結束時已是深夜10點,前面是萬家燈火,頭頂是一輪圓月,而她坐在山頂嚎啕大哭。
在孤獨不甘的時候,我們會有一種委屈:為什麼只有「我」不容易。
但也是在這種不如意的某一刻,我們發現,陪我們不容易的還有父母。
阿茹是在買房時理解父母的。
當時她首付不夠,父母不知道從哪裡湊了10萬,然後在火車上站了20個小時,來送給她。
半夜她上廁所,聽見母親說,真是老了,這腰站一會就直不了,孩兒爸,回去時,我們多帶幾張報紙,躺在座位底下吧。
而父親卻在嘆氣,如果不是我不中用,咱閨女說啥也不能買這麼小的房。
阿茹說,那一刻她淚如雨下,曾經的抱怨和不甘心,都成了愧疚:比我們更不容易的是父母。
而他們給我們的,已經是他們最大的努力了。
一個成熟的人
知道父母給予的就是最好的
父母都想送你到儘可能遠一點的地方。
網友@豆沙包:家庭困難,為了供三個孩子讀書,母親甚至說「實在不行,我就去賣血或者賣腎,反正我有兩個腎」。
可就算母親真的把腎賣了,還是有人比你靠前,當然也有人不如你。
當父母竭盡所能之後,其實我們就是找到了真實的起跑線,往後餘生要靠自己。
《超級演說家》冠軍劉媛媛說:
人生是沒有可比性的,我們的人生是怎麼樣完全決定於自己的感受。你一輩子都在感受抱怨,那你的一生就是抱怨的一生;你一輩子都立志於改變這個社會,那你的一生就是鬥士的一生。
而從小家裡連門都沒有的她,至今最感恩的就是母親吃再多的苦也要讓她上大學。
在這個起點上,她研究生考入了北大,如今不僅經常出現在各個演講節目,而且成了知識付費領域的大咖。
有句話講得好,所有的抱怨都是對無能的憤怒。
而一個人的成熟和成功,就是從停止對父母的抱怨開始。
馬伊琍就曾羨慕同學爸爸能輔導她寫作業,回家跟媽媽抱怨:「你看人家爸爸媽媽都會,你就不會。」
可多年後,馬伊琍卻說,那時候抱怨的,現在覺得特別好。
「與其讓別人打傘,不如自己給自己打傘,學習、工作、生活都是這樣,越早做準備越好。」
有時,只有強大了才會懂得擁有的就已經是最好的。
一個成熟的人
不會讓生命里留有遺憾
比起金錢,父母給予我們的最寶貴的是很多很多的愛,但有時候我們常常忘記,直到歲月無多。
著名作家麥家曾因隔閡與父親疏遠了幾十年,直到父親患重病後才突然意識到,那是他生命中最重要、也是他最愛的人。
他開始彌補,特意制定了旅遊計劃,想要帶父親到東南西北的幾個大城市走一走,但因為父親的病情,最後只去了北京上海。
為此,麥家一直不能原諒自己。後來,他常對別人說:盡孝,要趁早。
是啊,這世上所有的愛都指向團聚,唯獨父母的愛指向別離。
前不久央視新聞一個片段火了,在片段中將人均75歲,量化到900個月,畫一個30*30的表格。
假如我們的父母平均五十歲,而每個月見面兩次,那麼你能陪伴他們的時間是20個月。
但假如我們一年見一次面,那麼你能陪伴他們的時間還不到一個月。
父母留給我們的時間並不多了,不要渾然不知。
你的抱怨和疏離,其實會讓他們更愧疚沒給你好的生活。
但在將來,這會成為你「子欲孝而親不待」的遺憾。
一個成熟的人,是懂得及時回饋父母的。
因為他們知道父母子女一場,才是這世上最珍貴的緣分。
柳岩曾在節目里說:「如果親人健在,有什麼都給他們吧,有什麼話都告訴他們吧,我不想讓他們覺得,他們不配擁有這一切。」
告訴父母你愛他,把更多的時間留給父母,去陪伴他,才能在餘生想起時,不留遺憾、無愧於心。
不要讓愛晚一步,也不要讓孝遲一分,因為我們歸根到底成全的是自己。
人來到這個世上,擁有的第一個身份,就是為人子女。但我們與父母的關係又豈是血脈親情四個字能囊括的。
我們從嬰兒期走來,發現不是所有東西都能得到滿足時,我們把怨氣撒給了父母。
我們從青少年走來,發現人生每一個重要節點的落差時,我們把不甘流露給父母。
但我們慢慢長大了,就應該懂得,這世上所有的不如意,都不是父母的錯,如果可以,他們願意終身為我們遮風擋雨。
而在抱怨和不甘中,我們不僅要認識這個世界,更要審視我們自己。
一個人的真正成熟,就是從學會做子女開始的。
懂得父母不是萬能的,但卻是最愛我們的人;
懂得父母是推著我們的起跑線,但不是阻攔我們的終點線;
懂得父母是我們生命里最重要的人,學會感恩,不讓生命留有遺憾。
正如《詩經》說:「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拊我蓄我,長我育我。
父母在,人生尚有來處;父母去,人生只剩歸途。
推薦閱讀:
※如何看待用洗衣機洗父母衣服被人說不孝順?
※「?媽媽,我不會打擾你的工作。抱抱我,我就走。」
※父母以【你走了我怎麼辦】為由不同意孩子出國留學是正確的么?
※父母蠢是一種什麼體驗?
※如何不被父母負面的人生觀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