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抑鬱的人說「別矯情,振作起來!」 是多麼殘忍的事
84 人贊了文章
一、抑鬱症並非患者自身不想振作
Ruby Wax說,身體其他部位出了問題,大家會來關心你;但是當大腦出問題的時候,大家就只會說,振作一下!好像是我們自己不想振作似的。真實的情形是,我們的大腦生病了,它需要系統的、專業的關心。我們還是回去到上個世紀50、60年代。科學家們研究發現,抑鬱症患者大腦裡面的神經遞質水平不均,血清素濃度降低。什麼意思呢,我們大腦裡面神經細胞產生化學物質,相互傳遞,以使大腦各個機能運轉。這就需要大腦中有一些神經遞質,比如能讓我們感受到快樂的「多巴胺」便是這些神經遞質中的一種。但是在抑鬱症患者大腦中,用多巴胺打個比方, 抑鬱症的患者遇見令TA高興的事情,腦袋裡面分泌了多巴胺,但大腦卻無法維持它們的水平,或者其水平被抑制。由於這些生理上的功能受損,人就無法感受到「快樂」的感覺(最新的研究亦有談及血清素濃度可能影響大腦中神經的增長,或是形成新的迴路,修復海馬體的功能。這就是為什麼說,抑鬱症和感冒發燒一樣,是有生理基礎的,並非「意志力」「積極與否」的問題。
二、抑鬱症需要打針吃藥,需要生理治療所以科學家們就研製出藥物來,或是刺激大腦中神經遞質的產生,或是抑制大腦對於神經遞質的吸收。總之,增加大腦中神經遞質的水平,以讓抑鬱症患者能夠重新擁有感受快樂的能力(比如說:百憂解和帕羅西汀這些抗抑鬱藥物是被認為提高血清素水平的,以此來強化神經細胞之間的信號水平——就像在兩者之間加了一個擴音器)。你看,這跟你摔斷了腿,你會去吃藥、打石膏一樣。抑鬱症也需要生理上的治療。 三、心理治療對抑鬱症治療的積極推動作用有趣的是,和現在大家普遍認為抑鬱症單純只是情緒問題恰好相反,上個世紀五六十年代,人們認為抑鬱症完全是生理性的疾病,只能靠藥物治療。
而各種研究數據顯示,抗抑鬱藥物大概對於60%左右的人群有作用。而關於抑鬱症的治療,也都專註於對大腦的研究和藥物的開發【1】。用藥物治療抑鬱症,這樣的傳統一直延續到1990年左右。然後人們發現,這是一種慢性的、複發率極高的疾病【2】 。就像小時候你打魂斗羅,打了小妖,還有小妖。於是,人們開始回頭看,這個影響人們心情的疾病,用心理治療,是否會有幫助,尤其是它是否可以維持治療效果,抵抗抑鬱的複發?這期間有兩個關鍵的節點。一個是上個世紀六、七十年代,MartinSeligman 偶然發現「習得性無助」(Learnt Helpless),大意為人們在面對自己無法控制的情形面前,會放棄努力,進而人們由此經驗習得到:自己在相似情形下(即便實際可以控制的情形下)必會無能為力【3】。進而Seligman在此基礎上,發展出了一套關於抑鬱症的認知理論【4】。但是仍然沒有人知道如何對此進行心理治療。人們當時認為心理治療對焦慮、驚恐障礙等有效,而對於抑鬱症無能為力。接著到了二十世紀七十年代初,AaronT. Beck在做心理治療的時候,開始會問抑鬱症的來訪者:「你在情緒非常低落的時候,你腦子裡面會想什麼?」結果他發現很多來訪者開始能夠抓到很多消極的、並不客觀的想法:比如,如果我數學沒有做到滿分,那麼我無疑是個失敗的人等等。Beck發現,抑鬱的來訪者思維中會頻繁出現喪失、失敗、無價值感及拒絕等主題,由此,Beck在心理治療的框架體系下,建立了如今眾所周知的認知行為治療(Cognitive Behavior Therapy)。認知行為治療是一種結構化、耗時少的方法,它關注於抑鬱症患者的一些核心信念,以及修正一些使來訪者社會功能受損的內在態度(Disfunctional Attitudes)。後來Zindel Segal, Mark Williams等人在認知行為治療基礎上發展出內觀認知療法(Mindfulness Based Cognitive Therapy for Depression)。對內觀認知療法感興趣的同學可看:牛津大學內觀認知中心:Oxford Mindfulness Centre,在抑鬱症的治療以及預防方面,都有非常積極的推動。關於什麼是抑鬱症、認知行為治療以及內觀認知療法如何針對抑鬱症進行治療,有一系列牛津大學製作的對Mark Williams的訪談在其中提及的「內觀」、「冥想」對於日常我們保持好的心情,預防抑鬱亦有幫助。四、抑鬱症需生理治療與心理治療一起配合我們還回來看抑鬱症治療的發展。這時候有大量的研究,開始探索究竟是藥物治療更有效,還是心理治療更起作用?不同的研究都發現,有些人群對藥物的反應更好,而有些人對心理治療的反應更好。藥物和心理治療在治療中也起著不同的作用。而抑鬱症本身是個複發率高的疾病,當藥物治療配合心理諮詢一起來做的時候,能夠有效地延長抑鬱症複發的間隔時間【5】。這也和一切精神類疾病的治療大方向一致:你要尋求精神科醫生的診斷和藥物治療,亦要配合心理諮詢師的心理諮詢。五、那你接下來該怎麼做呢?1.首先我們來了解一下精神科大夫和心理諮詢師的區別:精神科大夫:有系統的醫學訓練背景。擁有精神科診斷權和藥物處方權。所以當你懷疑自己或身邊的朋友患有抑鬱症,你要去當地的精神科(抑鬱門診)去做診斷、拿醫囑。
心理諮詢師:心理學背景,接受過系統的心理諮詢訓練。無診斷權和藥物處方權。提供心理諮詢服務。當需要配合心理諮詢時,你要尋找心理諮詢師進行(中長期)諮詢。
所以,當你或者朋友出現「抑鬱症」的風險時,請儘可能幫助自己或朋友接受專業的診斷和治療(先去精神科接受診斷和藥物建議,再視情況尋找心理諮詢師的幫助),求助或給予陪伴,並做危機識別。2.附贈小貼士:(一)關於藥物:【1】要堅持服藥一個月以上。抑鬱症的藥物往往需要四周以上的時間才能起效。整整四周的時間,藥物不能改變你的情緒,它能使你身體更有力量,更有精神,卻不能使你灰色的世界變的明亮。所以很多來訪者會說,醫生開了葯,我也吃了,吃了兩周呢,沒用,我就不吃了。這期間一定要注意,由於情緒沒有改變,但身體有力量,會增加自殺風險,因此要遵醫囑,住院或24小時監護。【2】要定期複診。前面說了,藥物是為了補充大腦中的神經遞質水平。但是因為我們大腦中的神經遞質不止一種,現在的科學研究並不能識別不同的抑鬱症來訪者,究竟缺少的是哪一種遞質。所以一般精神科大夫都會跟來訪者說,你先回去試試這個葯,過一個月要來複診。
我們總覺得是大夫在敷衍我們,尤其是吃了倆星期,覺得葯沒用,就自行停了葯,再也不回去。但實際上,大夫往往先給患者開常用的藥物(SSRI,它包含大多數人們常見的缺失的遞質)。如果1個月後無效,大夫才知道你缺的不是這個,我們換一種試一試。而關於抗抑鬱藥物的研究綜述,請看 《Post-Prozac Nation 後百憂解之國》中英對照版。(二)關於心理治療:關於抑鬱症心理治療的研究無窮盡。各個心理治療流派對於抑鬱症的理解也不盡相同。我特別想說明的是,儘管心理治療有各個流派之分,但心理治療的本質相通。 加之當「抑鬱症」被還原成為一個人的時候,其生命的厚度和豐富亦不可一概而論。所以儘管在文章中強調認知行為治療對於抑鬱症治療的有效性,但是好的心理諮詢師往往會根據來訪者實際的狀況,在心理諮詢的框架下,選擇合適來訪者的方式,和來訪者一起工作。更重要的是,選擇適合你的心理諮詢師。這裡為你推薦六位擅長處理抑鬱情緒的諮詢師,如果你或你的家人和朋友需要專業的幫助,他們也許可以幫到你。【點擊預約】:在我心中,心理諮詢的意義是:他沒辦法幫你解決現實問題,他能做的是陪你一起走段夜路,讓你能堅持下去,迎接陽光的照拂,且有勇氣獨自面對黃昏來臨。
【點擊預約】:在諮詢過程中,我會比較關注你的內在感受和你眼裡的世界。人們內心有許多渴望和害怕,但往往並不是那麼容易能夠表達出來的,有時是沒有能力說,有時是不敢說。
【點擊預約】:萬物皆有裂痕,那正是光照進來的地方。每個人都有一條生命的脈絡和基本命題,這便是他創造意義,重新發現「自我」的立足點。
【點擊預約】:我們將共同合作,一起探索你所帶來的人生課題。在安全、溫和的諮詢環境中,去關注你的想法、情感、行為及願望,以及這些對你本身的意義。
【點擊預約】:抑鬱症不是絕症,它是能夠治療而且能夠治好的一種疾病疾病。我是一名精神科醫生,同時,也是一名心理諮詢師。在這裡,我可以為你提供心理諮詢的服務。在心理諮詢中,我會比較關注諮詢關係對於你的影響。
【點擊預約】:我的諮詢需要至少每周一到兩次固定時間的頻率和相對長期(30周以上)的工作時間。比較適合處理深層次的一些性格層面的問題,如果是已經困擾你很久的人際關係模式、戀愛情感問題,情感波動、自信自尊問題和職業發展問題會比較適合這樣長期的探索。
- 點擊瀏覽更多諮詢師 -
參考文獻
【1】辛德爾.西格爾,馬克.威廉姆斯,約翰.蒂斯代爾;劉興華等譯. 《抑鬱症的內觀認知療法》.世界圖書出版公司.2008.【2】Judd LL. The clinical course of unipolar 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s. Archives of General Psychiatry 1997,54:989-991【3】Seligman, M.E.P. "Effects of inescapable shock upon subsequent escape and avoidance responding". Journal of Comparative and Physiological Psychology 1967, 63 (1): 28–33.【4】Seligman, M.E.P. Helplessness: On Depression, Development, and Death. San Francisco: W.H. Freeman. 1975.
【5】Frank E, Kupfer DJ, Perel JM, et al. Three year outcomes for maintenance therapies in recurrent depression. Archives of General Psychiatry 1990,47:1093-1099.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