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年運作、萬人項目:國內的營地教育應該怎樣做

7年運作、萬人項目:國內的營地教育應該怎樣做

來自專欄原創營地運營

從事營的教育7年的時間,經歷了項目從小到大的變化,甚至最高峰達到暑假單期學員1800多人,工作人員220多人,整個暑假要運作8000多人的項目的過程,可以說是在營地教育這一波高峰到來之前就經歷了營地規模的巨大化,在整個過程中也從對於這個行業的不了解到現在的有初步的認知,從對於內在運作關鍵的清晰,到現在更關注與教育的核心本質,慢慢地也摸索出了一些屬於自己的道路。

營地教育怎麼講也是教育的一個種類,是教育的一種細分,或者說是教育的一種形式和手段,所以對於該行業的從業者來說更應該去探討教育的核心和教育的實現,而不僅僅停留在營這樣一個形式上的鑽研。

營地教育本身不是一個舶來品,也不是一個新鮮的東西,「安營紮寨」這個詞在我國早就有之,而且營地教育其實可以看作做是教育的原始形式—個人操作獲得式教育。對於現在的詞典中對於營地教育的概念,隨著社會的發展以及為了更好的符合現在國內教育的需要卻是要重新定義的:比如在原有的定義中有讓孩子們在自然環境中關心別人,但經過這麼多年的發展,其實應該修改成為在一個開放的環境中等。但其中有一句:「透過一群訓練有素、專業熱忱、細心耐心的工作人員精心架構出能培養孩子潛能的相關課程」,卻是非常贊成的,這也就引發了我們對於運作夏令營的深度思考。思考對於這樣偉大的一項事宜我們到底應該怎樣做?

夏令營的從業者都知道孫雲曉老師,大家很多人也知道《夏令營中的較量》一文,但反過來看我們的是因為我們的夏令營組織的不好還是我們的教育組織的不好?顯而易見是我們的教育組織的不好,所以個人認為作為夏令營的從業者一定需要想清楚你的營最終的教育目的是什麼。我們到底應該怎樣本土化,要怎樣讓在我們的國土上生長起,符合我們民族特色的營地項目,符合我們民族思維的項目內容,比如70後、80後已經經常玩、現在在回憶的跳房子、滾鐵環、丟沙包、跳皮筋、寫對聯、做剪紙、毛筆字、練傳統武術等等即可以發展孩子們的能力的同時,也真正傳承了我們的民族素質和民族文化。

任何教育都是植根在豐富的民族文化土壤內的,在以往我們有一個次叫做「崇洋媚外」,現在的這樣的一個大環境下,作為一個進步的民族非常有必要開放思路和開放心態從而可以包容萬象,這也是為什麼可以把營地項目再引入國內的原因,但同時不能忘記在孩子們成長的關鍵時刻給予更為豐厚的人文化引導。

對於個人來說不太同意一個觀點:先模仿再創新。模仿多了就是所謂的剽竊,所以既然在行業內已經明確要做營地教育,就應該在培養學生綜合素質這個點上深挖。當然說到這裡可能又要提出一個範圍定義:素質。眾所周知,維度不同則定義不同,所以我們這些從業者應該本著一顆教育的心,進行課程和項目的設置,確定項目的mission,為達成目標而努力。

當然作為一個項目運作者需要注意非常多的事宜,包括了選址、選項、選人、後勤等等。作為一個教育從業思考者,我們應該以以下準則要求自己:一個從事商業的教育者而不是一個從事教育的商業人。


推薦閱讀:

先鋒少年 | 小狼部落?戰狼行動 day 4
先鋒少年|小狼部落戰狼行動 day 1
先鋒少年 | 小狼部落?戰狼行動 day 2
先鋒少年 | 小狼部落?戰狼行動 day 3
小狼成長記|小狼建造家園day 5

TAG:教育 | 營地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