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談所謂的「數據說話」

談談所謂的「數據說話」

6 人贊了文章

本人在知乎寫過一點回答和文章。由於個人偏好用樸素的文字來說明一些簡單的道理和基本的工程技術思維方式,而不喜歡在網上到處搜些花里胡哨的所謂數據圖表來複制粘貼在自己的回答和文章里,所以本人的回答或文章里很少有數據。

這本來只不過是某種個人風格而已,然鵝,卻經常有不少人在我回答或文章下的評論區中批判、嘲諷本人看法沒有數據支持,沒有採用所謂的「數據說話」。堅持認為只要沒有數字,我所說的就是沒有證據的,因而也就是沒有說服力的、沒有意義的或者錯誤的。甚至還有因此質疑或斷言本人是假工程技術人員的(當然也有謾罵的,對於這類low貨我不想多說)。我知道所謂「數據說話」在知乎確實倍受推崇,許多人都時時刻刻將其掛在嘴上,言必稱「數據說話」,彷彿花里胡哨的數據圖表複製粘貼得越多,就越顯得自己專業和高大上,自己的觀點也就越正確、越有說服力。在他們的認知里,似乎世界都像數字那麼簡單,數據就能說明一切了,理工科的問題則更應該用「數據說話」,否則就是假的。

現在我就來簡單地談談這個在知乎無比政治正確的所謂「數據說話」,不過我仍然堅持自己的風格——用樸素的文字來說明一些簡單的道理,不會用什麼「數據說話」。

首先聲明,本人也希望什麼事情都像數字那麼簡單,我們就能省去大量麻煩又糾結的思考、辨別、判斷、決策,一切只需要看看數據,由數據說話就行了,那該多好啊。然鵝,很遺憾,事實是我們的世界遠比數字複雜得太多太多了,數據本身是說不了話的,一堆數字什麼也說明不了,更無法告訴我們任何恰當的看法和觀點。

「數據說話」之所以特別流行,我想可能與官場長期推行的量化考核官員政績有較大關係。不要忘了「畝產萬斤」、「抓右派名額指標」等等就是「數據說話」。誰要是覺得這種「數據說話」已經離我們很遙遠了、不會再發生了,那就實在太天真了。我們看看今天的一些「數據說話」是什麼樣的:

1、一個地方,只要GDP數據、稅收數據、招商引資的數據等等經濟數據好看,地方官員的政績就好,就可以高升。至於這些數據是如何統計出來的、有多少水分、付出了什麼代價,只有天知道。更別說評價那些諸如當地人民的道德、精神狀態、人文生存狀態等等難以數字化、指標化的東西了。

2、很多央企、國企領導都是層層下達規定一大堆必須完成的營收、合同額、利潤等經濟指標數據,且年年都增加。至於行業經濟大環境是否真的在年年向好、下級單位或部門有沒有困難、職工有沒有怨言等等重要問題則根本不考慮。

3、部隊軍官因為害怕超過上級下達的訓練傷亡指標數據而受到處分,盡量想辦法減少和避免真正的實戰訓練,傷亡數據是說話了,但這樣的部隊真的能上戰場打仗嗎?

4、以考試分數數據決定學生可以獲得的教育資源質量,至於學生的道德、精神、品行、人文素養等更重要的東西,同樣因為無法數字化而不予考慮。

5、隨著市場經濟發展,各類商家或資本市場的利益集團為攫取利益而買通媒體,使得大量偽造炒作的、人為加工的、避實就虛的、玩數字遊戲的等等所謂數據、圖表充斥網路。

6、各國政府發布各種宏觀經濟數據時,經常會為了某些政治、經濟目的,或誇大或隱藏有些數據,亦不排除會編造數據。

凡此種種的「數據說話」,我不認為和「畝產萬斤」、「抓右派名額指標」有什麼本質區別,所不同的僅是隨著時代的進步,這類「數據說話」被包裝得更巧妙、更隱蔽,表面看起來不再特別荒誕而已。而且我預計這類「數據說話」將會長期伴隨人類社會,以任何形式神化這類「數據說話」,都是會受騙上當的。

關於政治、社會、經濟領域的「數據說話」就簡單說這些了,那麼在理工科領域,「數據說話」是否就很牛逼、很神聖呢?

先說理科,就說理科的主要學科數學和物理吧。數學可以算是與數字聯繫最緊密的,那它是不是「數據說話」呢?如果你對數學稍有了解,就會知道除了小學算數之外,數學的其他內容如幾何、代數、函數、排列組合、概率論、微積分、場論、數列、級數、線性代數、離散數學、拓撲學等等,其中涉及具體數字的並沒有多少。就連專門研究數字的數論也不是「數據說話」而仍然是邏輯推理。數學其實是一套有嚴密邏輯的思維體系,它不是用所謂的「數據說話」,而是主要用嚴格的定義、公理、定理、符號公式說話的。事實上,就連小學算數,關鍵也不在具體數字上,而是在研究數量關係和計算規則。再說物理,雖然許多物理定律來源於實驗數據,但物理理論最終都會上升為數學並以數學語言描述。它也不是「數據說話」,仍然是用符號公式說話的。愛因斯坦創立廣義相對論時甚至沒有用任何數據,而是完全依靠他天才的邏輯推理思維能力,用思維體操完成的。所以認為理科是什麼「數據說話」,只不過是一種膚淺的想當然。

那麼工程技術的情況又如何呢?數據對於工科確實有重要的意義,但更重要的卻是獲得數據的方法而不是數字的本身。工程技術的理論基礎完全來源於理科,大家不妨去翻翻各個工程技術專業的基礎原理教材,你會發現其中仍然是大量的數學符號公式,很難找到你們想像的「數據說話」。就連工科特有的經驗公式,也仍然是符號公式而不是數字。所以認為工科就一定是「數據說話」,也是錯覺。

結語

我講這些並非是想否認數字的作用。只是想強調在政治、社會、經濟領域,相比數字本身,你更應關注和思考的是:這些數字是如何得來的?在什麼情況、什麼條件下具有多大程度的參考意義?而不是只要是數據,就不加分析地簡單地確定它一定能說話了。而在理工科領域,說話的主要是數學符號公式,而不是具體數字。因此,不能神化所謂的「數據說話」,更不能把它搞成政治正確。至於沒有數字的文字說理,是否就一定是沒有證據的、沒有說服力的、沒有意義的或者錯誤的,也需要更多的思考和研究,而不能簡單地僅以沒有數字作為判據。

謝謝知友 @那些年我沒追女孩 在評論中提到主席的著作《論持久戰》,這確實是本文的一個非常好的實例——這篇著作完全沒有用什麼「數據說話」,但卻毫無疑問是一篇偉大光輝的戰略著作,且必將永載史冊。


推薦閱讀:

【汽車音響專用音樂】發燒天碟 (2CD)
錢包備好,奇瑞這款新車後天開始預售
你的BMW智能個人助理即將上線
為何說大指揮官擁有絕佳性價比?不妨先來看看它的「芯」!

TAG:工程技術 | 思維方式 | 汽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