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聯解體時,美國為什麼不對中國下手?非要等到2018?

戳上面的

藍字

關注我們哦!

從美國視角來看,1986-1997年,甚至到2001年左右,中國政權崩潰的可能性都相當於80年代後期的蘇聯,崩潰的破壞力則有過之而無不及。

美國有100種方法對付中國,而戰略導彈轟炸是最不經濟的一種——即便成功率也不錯。那時中國有本書叫《黃禍》,美國有本書叫《歷史的終結》,再往前還有一本書預言了這兩本書的結論——1988年尼克松寫的《1999不戰而勝》。我摘錄幾段來看:

 

 

 

再摘錄一段關於美國對華政策的隱喻:

 

 

這本書寫於蘇聯解體前三年,作者是一位美國前總統。想到這兩點,你就能理解,在整個90年代前期,因為蘇聯解體預言的應驗,美國和西方精英對的制度自信會達到什麼高度。

實際上,在美國擔當唯一超級大國的頭十幾年間,西方精英對軟力量的信心甚至超出硬實力的對比——俄羅斯還保持了相當數量的核武器和三代戰鬥機,中國在80年代初試射了洲際導彈。不言而喻,無論從什麼立場出發,戰略思想都必然基於「揚長避短」這個基本原則。在軟力量已經推倒一個超級大國,中國體制也看起來岌岌可危的時候,美國有什麼必要性對中國動武呢?如果說蘇聯解體提供了什麼「機會」,那在當時看來,這顯然意味著一鼓作氣,用類似的戰略方式推倒中國的機會。畢竟中國比蘇聯更落後,人口壓力更大。

 

今天,大下崗、農村抗稅、中央政府入不敷出的記憶都漸漸遠去,放眼全球,我們知道中國崛起相對抵消了西方的硬實力,歐美社會自身的矛盾則大大削弱了軟實力的自信。從這樣一個視角回顧20世紀的戰略選擇,即便我們知道要考慮到歷史局限性,也往往會把補充的歷史數據限於硬體方面,而忽視了軟力量對領導人的影響。所以知乎會出現這樣的問題:

 

 

進一步說,現在中國固然在硬力量方面得分不少,但軟力量方面並沒有實質性進步(是否退步尚待討論),只能靠西方自己扣分來改變局面對比,這一點依然是中國社會最值得憂慮的方面。

或者說是孕育最大希望的地方。

謝謝各位閱讀本文,馬前卒工作室將給大家帶來更多精彩原創文章

歡迎加入本公眾號讀者QQ群:734194321


推薦閱讀:

聯邦體制對蘇聯解體的影響
蘇聯解體——紅旗因何而落地?
戈爾巴喬夫與蘇聯解體
卡斯特羅談蘇聯解體

TAG:中國 | 美國 | 蘇聯 | 蘇聯解體 | 什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