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故事——月餅的那些事兒

聲音資源載入中...

中秋吃月餅,和端午吃粽子、元宵節吃湯圓一樣,是我國民間的傳統習俗。古往今來,人們把月餅當作吉祥、團圓的象徵。每逢中秋,皓月當空,闔家團聚,品餅賞月,談天說地,盡享天倫之樂。月餅,又稱胡餅、宮餅、小餅、月團、團圓餅等,是古代中秋祭拜月神的供品,沿傳下來,便形成了中秋吃月餅的習俗。月餅圓又圓,又是合家分吃,於是象徵著團圓和睦,是我國傳統糕點之一。據說中秋節吃月餅的習俗始於唐朝,在北宋之時在宮廷內流行,後流傳到民間,當時俗稱「小餅」和「月團」,發展至明朝則成為全民共同的飲食習俗。您可能不知道月餅最早也算進口食品。

漢代張騫出使西域時,引進芝麻、胡桃,為月餅的製作增添了輔料,這時便出現了以胡桃仁為餡的圓形餅,名曰「胡餅」。在民間廣為流傳的一種說法是,月餅的名字和楊貴妃有著密切的關係。據傳說,有一次唐玄宗李隆基和楊貴妃在過八月十五的時候,楊貴妃隨手拿起她旁邊的一個餡餅嘗了一口,覺得口感非常好。她問身邊人餡餅的名字,得知「因為是胡人做的,又是從胡地傳來的,所以叫胡餅。當時,都覺得這名字不太好聽,李隆基就讓楊貴妃給餡餅重新起個名字。楊貴妃低著頭看看手中的圓餅,又抬頭看了看天上的一輪明月,想了想就給這個餡餅起名「月餅」。

還有一種說法也是在唐朝,唐太宗李世民為征討北方突厥,平定其屢次的侵犯,令手下大將李靖親自率部出征,轉戰邊塞,結果屢建奇功。八月十五這天凱旋歸京。為了慶祝勝利,京都長安城內外鳴炮奏樂,軍民狂歡通宵。當時有個到長安通商的吐蕃人,特地向皇上獻圓餅祝捷。太宗李世民大喜,接過裝璜華麗的餅盒,取出彩色圓餅,指著懸掛天空的明月說道:「應將胡餅邀蟾蜍,即月亮。」隨後,將圓餅分給了文武百官。從此,中秋節吃月餅的習俗便流傳了下來。

最後一種說法是中秋節吃月餅相傳始於元代。當時,中原廣大人民不堪忍受元朝統治階級的殘酷統治,紛紛起義抗元。朱元璋聯合各路反抗力量準備起義。但朝庭官兵搜查的十分嚴密,傳遞消息十分困難。軍師劉伯溫便想出一計策,命令屬下把藏有「八月十五夜起義」的紙條藏入餅子裡面,再派人分頭傳送到各地起義軍中,通知他們在八月十五日晚上起義響應。到了起義的那天,各路義軍一齊響應,起義軍如星火燎原。很快,徐達就攻下元大都,起義成功了。消息傳來,朱元璋高興得連忙傳下口諭,在即將來臨的中秋節,讓全體將士與民同樂,並將當年起兵時以秘密傳遞信息的「月餅」,作為節令糕點賞賜群臣。此後,「月餅」製作越發精細,品種更多,大者如圓盤,成為饋贈的佳品。以後中秋節吃月餅的習俗便在民間流傳開來。

宋代大詩人蘇東坡有詩句「小餅如嚼月,中有酥與飴」讚美月餅,從中可知宋時的月餅已內有酥油和糖作餡了。「月餅」一詞最早見於南宋吳自牧《夢梁錄》中,那時的月餅是菱花形的,和菊花餅、梅花餅、五仁餅等同時存在,而且不僅僅是在中秋節吃。

明代起有大量關於月餅的記載,這時的月餅已是圓形,而且只在中秋節吃,是明代起民間盛行的中秋節祭月時的主要供品。《帝京景物略》曰:「八月十五祭月,其祭果餅必圓。」「家設月光位於月所出方,向月而拜,則焚月光紙,撤所供,散之家人必遍。月餅月果,戚屬饋相報,餅有徑二尺者。」

中秋吃月餅已成為一種普遍的風俗,且製作技巧越來越高。清人袁枚《隨園食單》介紹道:「酥皮月餅,以松仁、核桃仁、瓜子仁和冰糖、豬油作餡,食之不覺甜而香鬆柔膩,迥異尋常」。北京的月餅則以前門致美齋所製為第一。

遍觀全國,已形成京、津、蘇、廣、潮五種風味系列,且圍繞中秋拜月、賞月還產生了許多地方民俗,如江南的「卜狀元」:把月餅切成大中小三塊,疊在一起,最大的放在下面,為「狀元」;中等的放在中間,為「榜眼」;最小的在上面,為「探花」。而後全家人擲骰子,誰的數碼最多,即為狀元,吃大塊;依次為榜眼、探花,遊戲取樂。

 


推薦閱讀:

部編版:八上歷史《第六單元檢測題》
回顧F1賽車第一人舒馬赫的輝煌賽車歷史
16-19世紀間日本各階層文化發展及對外交流簡述(下)
陳寶國、唐國強、陳道明領銜,那些年跟爸媽一起追過的帝王歷史劇

TAG:歷史 | 故事 | 歷史故事 | 月餅 |